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基础训练:4.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基础训练:4.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基础训练:4.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基础训练:4.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基础训练:4.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点一、东晋的兴亡1王小明同学在阅读右图书籍时,了解到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 )A司马炎和司马昭B司马懿和司马炎C司马炎和司马睿D司马睿和司马昭2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东晋灭亡于 ( )A316年 B317年 C420年 D589年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宋代著名政治家司马光的这两句诗,概括了洛阳作为举世闻名的古都,在华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下列哪些王朝的都城 ( )东周 西汉 三国时的魏 东晋 西晋 东汉A B C D知识点二、南朝的政治4宋、齐、梁、陈,因为都城都在一个地方,都偏安于江南,统称为南朝,南朝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最大的都会在 ( )A荆州 B建康 C临安 D宁波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其中“南朝”开始于 ( )A司马睿建立的东晋 B刘裕建立的宋C苻坚建立的前秦 D司马炎建立的西晋6宋朝文豪辛弃疾曾写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样豪迈的词句,赞扬刘裕的功绩。他建立的王朝标志着南朝的开始,那么,南朝开始于 ( )A265年 B280年 C383年 D420年7南朝四个朝代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 )A齐、宋、梁、陈 B陈、齐、梁、宋C梁、宋、陈、齐 D宋、齐、梁、陈8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提到了永嘉五年( 311),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北方战乱频繁C北方统治者残暴 D南方经济发达知识点三、江南地区的开发9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江南开发的重要原因有 (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北方人口南迁避乱江南战争相对较少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A B C D10有人说,江南是一位待字闺中的妙龄女郎,从古至今令千万文人为之痴狂。东汉末年,许多的北方人远离家乡来到江南是因为 (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B南方经济发达C北方战乱频繁 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1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修建水利工程 南北水旱技术结合 犁耕和粪肥的推广 小麦的大面积种植A B C D12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修建水利工程,荒地变良田种植水稻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稻麦兼作A B C D13促成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是 ( )A江南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B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传人南方C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D南朝统治者注重调整统治政策14判断是非。(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秦汉时期的南北方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 )(2)4世纪末期起,北方人民向南转移。 ( )(3)经济重心向南转移之前,南方社会安定,生活更加富足。 ( )(4)南朝时的建康,已经是个商业大都市。 ( )15历史诊断题。一位生活在东晋时期的河南商人是这样对其乡人说的:“建业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一个城市。在江南地区人们开始学会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三季稻;江南的青花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锦缎极为缺乏,可以从洛阳大量贩运;本地的盐很好,且成本低,可贩运到洛阳,”诊断:上述材料中有哪些错误?指出错在什么地方。16阅读下列材料:江南之为国盛矣。民户繁育,将曩时(过去)一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请回答:(1)这一材料反映了东晋南朝时期什么地区的经济开发状况?(2)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这一地区经济开发的表现。(不得抄录原文)(3)这一地区经济得以开发的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1C 解析: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历史上称为“东晋”。因此选C。2C 解析:420年,东晋灭亡。3B 解析:西汉的都城在长安。东晋的都城在建康,故有的选项不能选。4B 解析:南朝时的建康,人口已过百万,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5B 解析: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夺取东晋政权,建立宋。6D解析: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结束了东晋的统治。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总称“南朝”。7 D 解析:从420年到589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建康,史称“南朝”。8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还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9C 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江南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民南迁。北民是我国北方的人民而不是北方少数民族。错误,排除含有的选项。10C 解析: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江南地区。11C 解析:小麦属于北方农作物,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北方的小麦栽培技术与南方的水稻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而不是大面积推广小麦的种植。故不正确,排除含有的选项。12D 解析:由于北方战乱,北人南迁,南方经济得到发展,都是它发展的表现,故选D。13A解析:本题为因果关系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的理解能力。题目关键是对客观原因的理解,从题中选项分析,B、C、D三项都有人为因素,应属主观方面的原因,而A项无人为因素,所以应选A项。14(1) (2) (3) (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可结合教材所学知识,根据所提问题判断正误。15东晋时建业已改称建康;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种植的是双季稻;青花瓷应改为青瓷;南方的纺织技术进步明显,锦缎并不缺乏。16(1)江南地区。(2)表现:人口众多,土地广阔,粮食产量高,丝绵等物产丰富。(3)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