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_第1页
青海省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_第2页
青海省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_第3页
青海省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_第4页
青海省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梁启超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以下选项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B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C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2 . 洋务运动没有达到其预期目的,最终失败,其主要原因是A它只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而没有改变封建制度B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压制、阻碍C清政府顽固派的干扰、破坏D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社会环境动荡3 . “5日,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19日,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拒绝上课18、20、21日,日本驻华公使向北京政府提出三次抗议,要求镇压学生的反日活动26日,上海2万多学生罢课。”上述材料叙述的历史事件应是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北伐战争D西安事变4 . 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B民主科学时代C民主共和时代D尊孔复古时代5 . 解放战争中,下图所示的战役胜利的意义在于A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B揭开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序幕C标志华北全境基本获得解放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6 . 一文关于某文献写到:它明确规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规定余粮、余钱缴“国库”。这个文献是A变法通议B资政新篇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天朝田亩制度7 . “落后就要挨打!”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不断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请你说说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8 . 面对鸦片输入造成的危害,坚决主张禁烟并取得虎门销烟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B戚继光C郑成功D关天培9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A南昌起义B八七会议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10 .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以下纪念场馆见证南京历史的是( )ABCD11 . 张华在假期里看了以下五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虎门销烟辛亥革命建党伟业甲午风云火烧圆明园ABCD12 .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的会议是A中共三大B遵义会议C中共五大D中共七大13 . 红色旅游是当今旅游的一大特色。以下某旅行社起草的景点介绍正确的是A井冈山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会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C遵义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吴起镇宣告长征胜利结束14 . 19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新闻报道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最适合的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B圆明园惨遭洗劫C邓世昌殉国黄海D中国迈入近代15 . 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A五四爱国运动B中共一大C红军长征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6 . 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在孙中山的号召下,发动了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护法运动D保路运动17 . 下列是某校为举办“中国共产党早期奋斗历程”主题班会,请你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它们排序井冈会师创新路南湖游船开天地八一枪声建军队遵义会议扭乾坤。ABCD18 . 对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张建立“有田同耕,无处不均匀”的理想社会B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C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D逐渐建立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 . 聂荣臻元帅曾说:“这是我们同日本侵略军的第一次交锋,全国人民都看着我们,这个仗必须打好,打出八路军的威风来,给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来一个振奋。”“这个仗”( )发生在1937年9月 歼灭日军10000多人指挥者是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ABCD20 . 关于下面连环画中人物事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领导黄巾起义B领导虎门销烟C签订南京条约D领导太平天国运动21 . 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是孙中山,这一设想体现了他( )A关注“民族”B关注“民权”C关注“民生”D关注“民主”22 . “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通过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23 . 歌曲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时期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五四! 爱国的血和泪, 酒遍亚东大陆地! 雄鸡一唱天下白, 同声击贼贼胆悸!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热爱集体爱劳动,我是公社小社员我是公社小社员ABCD24 . 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国门,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是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虎门销烟D戊戌变法25 . 我是扬州人说扬州扬州的夏日是描述扬州风情的重要散文,其作者是( )A朱自清B鲁迅C郁达夫D史可法二、综合题26 . 从1921年到2016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5年的辉煌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湖心岛烟雨楼下的堤岸旁,停着一艘不同寻常的游船,它就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领航船,人们称之为南湖红船。这艘船静静地停泊了90多年,见证了1921年开天辟地的大事件2016年1月出版大视野: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1)材料一中的“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是指什么?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和超越。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合作者和继承者”。刘新如辛亥革命1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2)中共如何与孙中山合作进行革命斗争的?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则是有一支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3)哪一事件标志着我党开始创建“服务人民、 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时期由工农红军改编为什么?解放战争时期改称为什么?(4)人民空军刚刚诞生时,在哪次战场上敢打敢拼,取得了辉煌战绩? 材料四:习近平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做广大农民的贴心人。习近平在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上的讲话(5)建国初期,党和政府进行了哪些改革,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成为他们的“贴心人”。27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勤远略。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材料二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减少10万匹。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佣工人进行生产。材料三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用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3)材料三中“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更为可取的方面”分别指什么?(4)由材料三,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8 .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奋斗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天朝的崩溃(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次战争?引发“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二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做A,另一个则叫做B。维克多雨果(2)材料二中的两个强盗指的是?这次事件发生在哪场战争中?材料三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3)“往事惊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