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单元检测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动物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 )A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动物是食物的唯一来 源C动物能吸收二氧化碳D动物能释放氧气2 .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最常见的方法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B易地保护C法制管理D以上三项都是3 . 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会很快在羊的体内分解,说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能;( )A维持生态平衡B促进物质循环C帮助植物传播种子D参与制造有机物4 . 下列哪项不是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A维持生态平衡B动物和植物共同组成了生物圈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D促进生物系统的物质循环5 .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动物都是消费者、都直接以植物为食C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6 . 20世纪50 -60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而现在有关专家发出了要保护麻雀的呼吁,其原因不包括A麻雀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B麻雀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C麻雀可以捕食农业害虫D麻雀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7 .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中,反应了在环境保护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 )A山石B水分C土壤D森林8 . 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A就地保护B易地保护C法制教育和管理D其他9 . 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建立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三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A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B迁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D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管理10 . (2015秋太和县校级期末)动物在自然界中有重要作用,表现在( )A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C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D以上都对11 . 下列关于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扁形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有口有肛门B线形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C鱼的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可以减少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12 . 藏羚羊因为其比金子还要贵重的羊绒而濒临灭绝,这是因为A藏羚羊失去了栖息地B生存环境受到污染C偷猎者的疯狂捕杀D外来物种的入侵13 . 从下列动物的行为中找出对农作物有害的( )A瓢虫捕食蚜虫B蜜蜂给植物传播花粉C蚯蚓在土里活动D菜青虫啃食青菜14 . 有些动物在自然界中会对植物造成较大的危害,下列动物不危害植物的是( )A蝗虫B七星瓢虫C松毛虫D蚜虫15 .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A释放二氧化碳B分解有机物C促进氮的循环D促进碳、氮循环16 .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十分广泛,其具体表现有(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帮助植物传粉;生产抗生素类药物;用于仿生技术的研究;彻底分解植物枝叶;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原料;帮助植物传播种子ABCD17 . 在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里,人们常常放养许多蜜蜂。其主要目的是( )A为了获得蜂蜜B为了观赏C为了帮蔬菜传粉D为了获得大量的蜜蜂18 . 下列组合中与仿生学的科研成果不相匹配的是( )A军用雷达与蛙眼B冷光与萤火虫C抗荷服与长颈鹿D薄壳建筑与乌龟背甲19 . 两栖动物的呼吸器官不包括( )A肺B鳃C气门D皮肤20 .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A北极熊B袋鼠C企鹅D扬子鳄二、填空题21 .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在维持_中有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_。22 . 珍稀植物是指由于_的变迁或_而处于灭绝边缘的植物。我国的珍稀植物共有_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有_、_、_、_等;二级保护植物有_、_、_等。23 . 动物不仅能够_,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动物对植物生活产生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动物能够促进植物的_和_,当然动物也会直接和间接地对_造成危害。三、连线题24 . 请将左边的动物与右边仿生例子连起来。蝙蝠A电子蛙眼长颈鹿B回声定位蝴蝶C宇航服苍蝇D人造卫星青蛙E复眼照相机_。四、综合题25 .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位于内蒙古的库布齐,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早在约3000年前,库布齐树木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后来,气候变得干冷多风,沙源祼露,加之这里战乱不断,无节制的开垦放牧,沙漠渐渐形成,动植物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最终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1988年库布齐启动生态恢复项目,当地人民利用“甘草固氮治沙改土”技术种植甘草,改善土壤效果明显。甘草固氮量大,一棵甘草就是一个固氮工厂。因为在甘草的根部生活着根瘤菌,根瘤菌从甘草的根中吸取营养进行生长和繁殖;同时把空气中氮气固定下来,转变为植物能吸收利用的含氮物质,增加了土壤肥力,把大面积沙漠变成有机土壤。在土壤条件改善的情况下,人们开始种植多种不同植物,如肉苁等中草药以及花棒、杨柴等牧草,在沙漠中形成了一道道绿光长廊,牧草为散养的绵羊和土鸡提供饲料,禽畜的粪便能够进一步改良土壤,又促进牧草生长,良好的生态循环体系初步建立。经过科学治理,如今成片的胡杨林、沙柳、梭梭树给曾经的不毛之地披上了绿衣。除了鼠蝗虫等原有动物,绝迹多年的狼、狐狸、山鸡、野兔、苍鹰等野生动物也重回这里安家,生物种类增长了10倍,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明显恢复。随着水量的增加和整体生态环境的修复,库布齐沙漠中原有的七星湖变得更加秀美,已经成为天鹅迁徙的必经之地。2013年夏天,消失千年的丹顶鹤也出现在库布齐。库布齐沙漠生态的修复,开启了荒漠的“绿时代”也是人们治理沙漠的成功案例。(1)生态治理之前,库布齐生物种类的逐渐减少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既包括干冷多风的环境因素,也包括_等人为干扰。(2)在库布齐沙漠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中,种植甘草的意义较大。甘草不仅作为生态系统中的_,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还因为根瘤菌与甘草的_关系,使土壤肥力得到改良。文中提到的肉苁蓉,其种子在沙土之下的梭梭树根上安营扎寨,长出吸盘,从梭梭树的根部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由此可见肉苁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3)修复后的库布齐沙漠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形成了较复杂的食物网(如图)。请写出其中含有苍鹰的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4)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类型,文中提出的七星湖属于_生态系统;每个生态系统都与其周围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_是最大的生态系统。(5)从荒漠的形成到人类的修复治理、环境改善,纵观库布齐30年前后的变化,你对此的感受是_。26 .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受到广大观众朋友的喜爱,它给我们呈现出读诗、斗诗和品诗的唯美画面。中国古诗词不仅言简意丰、生动形象、意境优美,而且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请欣赏以下诗句: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E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F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1)下图是对诗句中几种常见的动、植物的分类表解图。请将该图补充完整。甲_乙_(2)诗句中提到的无脊椎动物有_(3)我国有“棵子植物的故乡”的美称,诗中提到的_就属于裸子植物。(4)诗句E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订购木门合同(标准版)
- 宁波一院龙山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掌起分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平湖市法院系统招聘真题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解析试卷(附答案详解)
- 综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反射》专题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和安管人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光的色散重点解析试卷(详解版)
- 2025年数控加工工艺题库及答案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专项测试练习题(解析版)
- 2025年住房建设面试试题及答案
- 农行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成都市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 初中英语时态练习题集及详细解析
- 2025年高中生物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 核桃肽粉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 能力提升课题立项申报书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上册(11月)期中数学试题【附答案】
- 体育职称考评课件
- 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课件
- 8.2 法治政府 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宣传通讯报道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