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与卫生全套课件.ppt_第1页
饮食营养与卫生全套课件.ppt_第2页
饮食营养与卫生全套课件.ppt_第3页
饮食营养与卫生全套课件.ppt_第4页
饮食营养与卫生全套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饮食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学习重点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和特性掌握各种营养素和能量的膳食来源了解各种营养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了解营养素的营养价值评价和影响了解能量消耗的因素,第一节蛋白质(protein),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构成和修补组织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增添新的细胞、促进细胞和组织新陈代谢的基础物质,又是修补体内组织的重要物质。蛋白质是补充体内组织的重要物质,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旧的组织不断破坏与消耗,新的组织不断补充,在此过程中,蛋白质起了主导作用。,催化和调解生理功能催化功能新城代谢绝大多数都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没有酶就不能维持生命,酶就是蛋白调解功能机体调解靠激素,激素很多都是蛋白质,免疫功能抗体的合成主要靠蛋白质的直接参与。5种抗体:IgG、IgM、IgA、IgD、IgE调节渗透压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降低,血液中的水分便会渗入周围组织,造成营养不良性水肿。供给能量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提供16.7kJ(4kcal)能量,二、必需氨基酸,蛋白质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蛋白质元素组成的最大特点是含有氮,一部分蛋白质还含有S、P、Fe、I、Cu等。而且其含量相当稳定,一般15%17%,平均16%。氨基酸是蛋白质组成的基本单位,人体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构成,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自然合成或合成不够,必须由每日的膳食中摄取的氨基酸9种必须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亮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组氨酸,(一)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氨基酸记分模式):必需氨基酸之间相互搭配的比例关系膳食蛋白质中所提供的必需氨基酸的数量、比例越接近人体蛋白的组成,越易被人体利用,其营养价值越高,(二)氨基酸的需要量及需要模式,(三)限制氨基酸,限制氨基酸:把食物蛋白质中,按照人体的需要及其比例关系相对不足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小麦、大麦、大米、玉米:赖氨酸花生、大豆:蛋氨酸,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1)量:即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多少(2)质:即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及模式(3)机体对该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程度,(一)食物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1、蛋白质的种类(1)完全蛋白质:此类蛋白质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相互间比例合适。完全蛋白质是一种优质蛋白,不但可以维持生命,而且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肉类: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牛乳:酪蛋白、乳白蛋白鸡蛋:卵白蛋白、卵黄磷蛋白大豆:球蛋白,(2)半完全性蛋白质此类蛋白质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但含量多少不均,相互之间比例不合适。它们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米:米谷蛋白小麦粉:麦谷蛋白、醇溶谷蛋白大麦:大麦醇溶谷蛋白,(3)不完全性蛋白质是指所含的氨基酸的种类不全的蛋白质,用作唯一蛋白质来源时,既不能维持生命,又不能促进生长。玉米:玉黍醇溶蛋白豌豆:豆球蛋白动物皮、蹄筋:胶质蛋白质,2、蛋白质的数量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多少,虽然不能决定一种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但评价一种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时,应以蛋白质的含量为基础,不能脱离含量而单纯考虑营养价值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含氮量换算系数(6.25),(二)蛋白质的消化率,(三)蛋白质的利用率,蛋白质的利用利率是指蛋白质或氨基酸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被利用的程度。衡量指标:1、生物价(biologicalvalue,BV):,2、蛋白质净利用率(netproteinutilization,NPU)3、氨基酸评分(aminoacidscore,AAS),四、蛋白质营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膳食蛋白质供给不足: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malnutrition,PEM)消瘦型:系统热能不足所致,以消瘦为特征水肿型:多见于急性严重蛋白质缺乏,以周身水肿为特征混合型(中间型):间有程度不等的消瘦型和浮肿型的特征。,尼日利亚营养不良儿童,安徽省阜阳县因食用假奶粉导致儿童周身极度浮肿,甚至眼睛都睁不开了,2.蛋白质摄入过多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往往含有较多的脂肪,从而导致肥胖动物性蛋白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动物性蛋白有升高胆固醇的作用,大豆蛋白可降低胆固醇,五、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措施,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使它们之间相对不足的氨基酸互相补偿,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应遵循的三个原则:搭配的食物种类越多越好食物的种属越远越好同时食用,相隔时间一般不超过5小时,六、蛋白质的供给量及食物来源,(一)蛋白质的供给量1、1985年FAO/WHO提出蛋白质(完全蛋白)需要量不分男女,均为0.75g/(kg.d)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婴儿:1.33g/d儿童:3575g/d青少年:8085g/d成年男性:7590g/d成年女性:6580g/d老年男性:75g/d老年女性:65g/d,(二)蛋白质的食物来源,1、动物性来源完全性蛋白质猪、牛、羊和禽类等:平均含量16%20%蛋类:平均12%14%鱼类:平均为18%乳类:平均1.53.8%,2、植物性来源(1)谷物蛋白不完全性蛋白,如大米、麦粉、玉米、小米。平均含量7%12%(2)豆类蛋白完全性蛋白,如大豆,平均含量39%,第二节脂类,食物食物中的脂类95%,类脂5%,(一)供给能量脂肪是食物中产生热能最高的营养素,1g脂肪可产生9kcal热量(38kJ)(二)构成和保护机体组织脂肪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脂肪导热性差,皮下脂肪组织可以起到隔热保温作用;分布在皮下、内脏、和关节各处的脂肪对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一、脂肪的功能,(三)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并促进消化吸收脂肪是维生素、的溶媒(四)提供必需脂肪酸,调节生理功能必需脂肪酸参与磷脂的和成必需脂肪酸能促进胆固醇代谢必需脂肪酸可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五)增加饱腹感和改善食品感官性状脂肪可以减慢胃和肠道的蠕动速度使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增加饱腹感。,磷脂,细胞膜的构成成分,协助胆固醇代谢,防止脂肪堆积,并且帮助脂类和脂溶性维生素、激素等顺利通过细胞膜,促进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流。,二、食物中重要的脂类,参与血浆蛋白的合成,也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体内许多活性性物质的合成材料,如胆汁、性激素、肾上腺素和维生素D,固醇类,是由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构成,所以又称甘油三酯,脂肪酸,甘油,甘油三酯,脂肪:,按脂肪酸结构分类饱和脂肪酸:分子结构式中不含双键的脂肪酸,如软脂酸、硬脂酸。主要来自动物脂肪和某些植物油(椰子油、棕榈油和可可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分子结构式中含有双键的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主要来自植物油和海产品。,三、脂肪酸的分类,按人体生理需要分类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制造,而必须每日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非必需脂肪酸人体内可合成而不必每日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如油酸、软脂酸和硬脂酸。,十二(烷)酸,蔻酸/十四烷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质酸,棕榈酸,花生酸,软质酸,3、按空间结构分类分为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四、食用脂肪营养价值的评价,脂肪的消化率脂肪的消化吸收率越高其营养价值越高,油脂名称熔点消化率%名称熔点消化率%羊脂445581豆油液态98牛脂425089芝麻油液态98猪脂365094橄榄油液态98乳脂283698玉米油液态97椰子油288398鱼肝油液态98花生油液态98葵花子油液态96.5菜籽油液态99面籽油液态98,必需脂肪酸的含量脂肪中必需脂肪酸含量越高,脂肪的营养价值就越高油脂名称亚油酸亚麻酸食物名称亚油酸亚麻酸豆油52.210.6猪肉13.60.2花生油37.6猪肝15.00.6玉米油47.80.5牛肉5.80.7菜子油14.27.3羊肉9.21.5米糠油34.01.2鸡肉24.22.2芝麻油43.72.9鸡蛋黄11.60.6猪脂8.30.2牛奶4.41.4牛脂3.91.3鲤鱼16.42.0羊脂2.00.8带鱼2.01.2鸡油24.71.3鲫鱼6.94.7,3、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脂肪是人体脂溶性维生素的来源。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是维生素A、D、E、K。食物油脂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越高,其营养价值越高脂溶性维生素含量:动物脂肪含量低,但肝脏中维生素A、D含量较高奶类和蛋黄脂肪中维生素A含量较高植物脂肪中维生素E含量较高,但维生素A、D含量较少,(一)供给量正常成人按每人每日每千克体重11.5g计算,脂肪供给量应占总热量的20%25%。一般认为每日食物中有50g脂肪即可满足生理需要。患有肝脏病、高血压病和高血脂的人,一定要严格限制动物脂肪和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量,以防导致脂肪肝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等。,五、脂肪的供给量和来源,1、动物脂类动物脂类主要指动物体内储存脂,在常温下呈固态,习惯上称为脂。2、植物油类植物油类是指植物的种子或果实经加工制成的油类,在常温下呈液态,习惯上称为油。含必需脂肪酸较高:玉米油、大豆油、芝麻油、花生油,(二)食物来源,几种常用食物中的脂肪含量(克/100克)食物名称脂肪含量食物名称脂肪含量猪肉(肥)90.4芝麻39.6猪肉(肥瘦)37.4葵花子仁53.4牛肉(肥瘦)13.4松子仁70.6羊肉(肥瘦)14.1大枣(干)0.4鸡肉9.4栗子(干)1.7牛奶粉(全脂)21.2南瓜子(炒)46.1鸡蛋10.0西瓜子(炒)44.8大豆(黄豆)16.0水果0.10.5花生仁44.3蔬菜0.10.5核桃仁58.8米、面0.81.5,六、脂类多人体健康的影响,、世界公认的最健康的饮食:地中海饮食以橄榄油、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及豆类为主的饮食状态。,、脂肪摄入过量的危害:导致肥胖体重指数(BIM)=体重(kg)/身高(m)2BMI24为超重,28为肥胖导致高血脂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第三节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供给热能机体的生理机能代谢和劳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靠糖来补给和维持,每克糖在体内氧化产生4.0千卡(16.74千焦)能量构成机体组织糖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并参与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如:糖脂、糖蛋白、核糖、脱氧核糖,所有神经组织、细胞和液体都含有糖,一、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三)节约蛋白质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供给不足,则蛋白消耗减少,蛋白质可有效的被利用(四)解毒作用机体肝糖原丰富对细菌毒素的抵抗力增强(五)抗生酮作用脂肪在体内彻底被分解代谢需要葡萄糖的协同作用,若碳水化合物不足,脂肪氧化不彻底,就可以产生酮体,过多的糖体可引起酮中毒,(六)提供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木质素与不能被人体消化道分泌的消化酶所消耗的多糖的总称。包括纤维素、木质素、戊聚糖、果胶、树胶及动物的甲壳质、壳聚糖等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1、降低胆固醇2、防止便秘和结肠癌3、维持血糖正常平衡4、防止能量过剩和肥胖,二、食物中重要的糖水化合物,单糖,葡萄糖:甜味有凉爽感,可进行静脉注射完全需要葡萄糖功能的器官有大脑、神经和肺,果糖:单糖中最甜的糖,吸湿性特别强,很难从水溶液中结晶,容易消化吸收,不需胰岛素作用,能直接在人体中代谢,适于幼儿和病患者,双糖,很少游离存在,营养价值高,味较爽口不刺激胃粘膜,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对气体和有色物质的吸附性较强,可作为肉类风味和颜色的保护剂,添加到焙烤制品产生金黄色,甜味纯正,自然界分布广泛,日常食用,多糖1、淀粉,2、糖原,3、膳食纤维,三、糖的消化和吸收糖的消化,糖的吸收糖的吸收全部过程是在小肠中进行。,糖还可在体内合成糖原储存于肝脏中,也可以有肝脏转化为脂肪储存于皮下和体腔。,单糖,毛细血管,血液循环,肝脏,肠粘膜细胞,门静脉,肝静脉,身体组织,细胞线粒体,能量,(一)供给量我国规定:轻体力劳动者:每日7.5克/千克体重中体力劳动者:每日8.3克/千克体重重体力劳动者:每日13.3克/千克体重儿童:每日10克/千克体重,四、碳水化合物的供给和食物来源,1、淀粉食物:大米、小麦、玉米、高粱、马铃薯粉、藕粉等2、纯糖类食物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果糖、蜂蜜等3、蔬菜和水果主要是植物中的纤维,水果中的果糖,(二)食物来源,第四节维生素,一、维生素概述(一)维生素的特点(共同特点)1、维生素或其前体都存在于天然食物中,但没有一种天然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维生素2、他们在体内既不提供热量,也不构成人体组织3、参与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需要量极少,通常以毫克甚至微克计,但绝对不可缺少4、维持一般不能在体内合成或合成量极少,(二)维生素的命名,现已知维生素有30余种,其中有20余种与人体的健康和发育有关。根据维生素溶解性能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1、2、3(泛酸)、5、6、12、PP(烟酸、尼克酸)、叶酸人体易缺乏的维生素:维生素、1、2、,(三)维生素分类,脂溶性、水溶性维生素的异同点,维生素A维生素A指所有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物质有两种来源:动物活性维生素A植物性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二、脂溶性维生素,生理功能维持视觉的正常功能,预防和治疗夜盲症维持上皮组织细胞的健康促进生长发育抑癌作用维持机体免疫功能,供给量与食物来源(1)供给量以视黄醇当量(RE)来表示1RE=1微克视黄醇=6微克胡萝卜素1000IU的维生素A相当于300微克的视黄醇1微克RE=3.33IU维生素A=6微克-胡萝卜素,(2)来源动物来源含量丰富的有动物肝脏、鱼肝油,其次为蛋黄、奶油和黄油等。,微克/100克,植物来源主要含有胡萝卜的水果和蔬菜等。,3、缺乏和过多缺乏:早期症状暗适应能力下降,严重可导致夜盲婴幼儿缺乏生长停滞皮肤黏膜角质化、萎缩、眼干等症状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过量:成人一次摄入量超过300mg,儿童一次摄入量超过90mg就会发生急性中毒症状:嗜睡或过度兴奋,头晕、呕吐等,1220小时后出现皮肤红肿、脱皮,以手掌脚底处最为明显,维生素D是指具有钙化醇生物活性的一类物质D2麦角钙化醇D3胆骨化醇生理功能促进钙、磷吸收,促进骨质钙化,构成健全的骨骼和牙齿,抗佝偻病。保持血钙浓度,供给量及食物来源06岁10微克/天740岁5微克/天40100岁10微克/天(40IU=1微克)食物来源常与维生素A伴存于动物性食品中。含量较多的有海水鱼、鱼卵、动物肝脏、鱼肝鱼油、蛋黄和奶油等。,3、缺乏和过量缺乏:骨骼畸形,佝偻病,骨质软化等过量:膳食来源一般不会引起中毒一般认为每天摄入50微克维生素D会引起中毒。中毒症状:厌食、过度口渴、呕吐、头疼、嗜睡、腹泻、多尿,关节痛等。,(三)维生素E,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抗不孕维生素,是所有具有-生育酚活性化合物的总称1、生理功能(1)抗衰老作用(2)抗不孕症(3)促进肌肉生长发育(4)抗癌作用,2、供给量与食物来源(1)供给量:一般不会缺乏,成年人一般14mg/天(2)食物来源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动物性食品中含量很少,人体所需维生素E大多数来自于谷物类和植物油,(一)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生理功能具有抗坏血病坏血病抗癌作用抗氧化作用促进铁吸收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提高免疫机能,二、水溶性维生素,供给量和食物来源正常成人每人每日需50100毫克,儿童每人每日需4090毫克,孕妇130毫克来源大都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蔬菜和水果中含量丰富,如菜花、西兰花、白菜、苦瓜、枣、红果、猕猴桃、草莓、桂圆,(二)维生素B1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抗脚气病维生素生理功能辅助糖代谢促进肠胃蠕动治疗和预防脚气病,供给量和食物来源(1)供给量:膳食中维生素B1的供给量为0.6mg/1000kcal,正常成人每人每日需要1.22.0毫克。最高耐受量为50mg/天(2)食物来源动物来源:瘦肉、肝脏、心脏、蛋黄、甲鱼、青鱼等。植物来源:主要存在于谷外皮层和胚芽。粗粮中的小米、玉米粉荞麦面、黑面,豆类中的豌豆和黄豆。,(三)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生理功能调节机体的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构成递氢体系中的辅酶,在生物氧化呼吸中起递氢作用。,供给量和食物来源(1)成人每人每日需要1.52.0毫克,每日摄入量降低至0.5毫克时即出现缺乏症。(2)食物来源维生素B2广泛分布于动植物性食品中,特别是动物肝、肾、心脏为多,奶和蛋也较丰富。,第五节矿物质,按在人体内的含量可分为以下两类:(1)常量元素:指人体含量在0.01%以上的矿物质如钙、镁、钾、钠、磷、硫、氯等(2)微量元素:指人体含量一般低于0.01%的矿物质如铁、铜、碘、锌、锰、钴、氟、铬和硒等对人体影响较大的有:钙、磷、铁、碘、锌,一、矿物质的生理功能,(一)矿物质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二)矿物质是细胞外液的重要成分(三)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四)维持神经、肌肉组织兴奋性与细胞膜的通透性(五)是构成某些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重要成分(六)是体内酶的激活剂、辅因子或组织成分,二、食物中矿物质的生物有效性,矿物质的生物有效性:是指食物中矿物质实际被机体吸收、利用的可能性影响矿物质生物有效性的因素(一)化学形式(二)颗粒大小与溶解性(三)食物组成(四)烹调加工(五)年龄、性别、生理状态,三、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酸性食品:食物在体内完全代谢后产生的矿物残渣所含成酸元素(氯、磷、硫)较多的食品称为酸性食品(或成酸食物)酸性食品:、谷物(玉米、大米、面粉)及其制品(面包、蛋糕、馒头、米饭)2、鱼类、肉类、禽类、蛋类3、坚果(花生、花生酱、核桃),碱性食品:食物在体内完全代谢后产生的矿物残渣所含成碱元素(钾、钠、钙、镁)较多的食品称为碱性食品(或成碱食物)碱性食物:大部分的蔬菜和水果;乳及乳制品,四、重要的矿物质,(一)钙(Ca)1、生理功能(1)构成骨骼和牙齿(2)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机能(3)血凝作用(4)维持细胞功能(5)钙是多种酶的激活剂,2、钙缺乏症及产生原因,3、影响钙吸收的因素(1)不利于钙吸收的因素草酸、植酸、磷酸的影响膳食纤维干扰钙的吸收膳食脂肪食物中钙磷比例(2)促进钙吸收的因素维生素D乳糖及氨基酸食物呈酸性,4、供给量和膳食来源(1)供给量成人:每人每日需8001000毫克妊娠、哺乳期妇女:1000-2000微克儿童:600-1000微克(2)膳食来源动物性食品乳类及乳制品水产及骨类蛋类和蛋制品植物性食品绿叶蔬菜豆类和豆制品硬果和其他水果类,(二)磷(P)1、生理功能(1)构成骨骼、牙齿及软组织的重要成分(2)参与构成供能和储能物质(3)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4)参与酶的组成(5)使物质活化(6)维持酸碱平衡,2、供给量与食物来源(1)供给量:不易缺乏儿童:5001000mg/d成人:700mg/d(2)食物来源瘦肉、鱼、禽、蛋、动物的肝脏、乳及其制品含磷丰富;海带、紫菜、花生、豆类、坚果等含磷也丰富,(三)铁(Fe)1、生理功能铁是血红蛋白、细胞色素A以及某些呼吸酶的成分,参与体内氧与二氧化碳的运转、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2、铁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果人体缺陷铁,将引起生理功能和代谢功能紊乱,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铁缺乏症,3、影响铁消化、吸收的因素(1)铁的存在形式血红素铁:存在于动物的血液、肌肉和内脏中,消化吸收率较高,铁缺乏时可达40%,不缺乏时可达10%非血红素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吸收率约为1%5%。,(2)膳食中干扰铁消化吸收的因素有:粮食和蔬菜中的植酸盐、草酸盐、膳食纤维以及茶叶、可可、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钙盐及乳制品中的钙可明显影响铁的吸收生理因素的影响(3)膳食中促进铁消化吸收的因素:维生素C、核黄素、某些糖(如乳糖、果糖)、有机酸和氨基酸可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动物肉类、肝脏,称为肉因子,有促进非血红素铁吸收的作用,4、供给量和食物来源(1)供给量:P74表229成人男性:15mg/d女性:20mg/d(2)食物来源:铁良好的来源为动物肝脏、全血、禽畜肉类;黑木耳、海带、芝麻酱等含铁也比较丰富,(四)碘(I)1、生理功能(1)碘是甲状腺素的主要成分(2)碘促进脑神经组织的发育2、碘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成人:皮肤干燥、毛发零落、性情失常,甲状腺肿大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障碍3、供给量和食物来源(1)含碘量高的食物主要是海产品,如紫菜、海带、海产鱼虾、海贝、海参等(2)碘盐,即食盐申加入碘化钾,克汀病(呆小症),(五)锌(Zn)1、生理功能(1)锌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剂(2)参与蛋白质、DNA和RNA的合成代谢(3)锌对味觉及食欲起促进作用(4)维持免疫功能(5)保护皮肤,2、供给量和食物来源(1)供给量P78表2-32成人男性15mg/d女性10.5mg/d(2)食物来源动物来源:动物性食品是锌的良好来源,如瘦肉、动物肝脏、蛋黄、鱼及其他海产品植物来源:豆类、小麦、坚果中含量较多,但不易吸收,(六)硒1、生理功能(1)抗氧化作用(2)免疫功能(3)保护心血管和心肌的健康(4)解毒作用(5)促进生长、保护视觉器官以及抗肿瘤作用2、硒缺乏和中毒缺乏:急性或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过缓过量:头发干燥、易断,毛发脱落,指甲变脆,支端麻痹、供给量和食物来源沿海地区食物含硒较高,海产品、肉类、肝、肾、芝麻、大蒜含量丰富,第六节水,一、水在体内的分布成年男子:60%成年女子:50%55%新生儿:80%60岁以上男性:51.5%60岁以上女性:45.5%,二、生理功能,水是人体的基本组成成分参与集体代谢调节体温润滑作用,三、人体水的平衡,水缺乏对人体的影响水分过多对人体的影响水平衡:人体内水的来源:(1)饮水(2)食物中的水(3)内生水四、水的需要量,第七节人体热能,一、能量单位和产热营养素的能量系数1、单位:1kcal=4.184kJ4.2kJ1kJ=0.239kcal0.24kcal2、产热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3、产热系数:每克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产生能量的总值1g糖类:16.81kJ(4.0kcal)1g脂肪:37.56kJ(9.0kcal)1g蛋白质:16.74kJ(4.0kcal),二、人体热能消耗基础代谢耗能1、维持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消耗。2、基础代谢率(BMR):单位时间内热人体基础代谢所消耗的能量3、影响因素:体型和机体构成、年龄、性别、环境因素(二)食物特殊动力作用耗能(三)劳动代谢耗能(四)生长发育,三、能量的供给量与食物来源,(一)能量的需要量能量的需要量=BMRPAL(体力活动水平)(二)能量的供给量碳水化合物:55%65%脂肪:20%30%蛋白质:10%15%,第三章饮食卫生基础知识,学习重点了解食品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了解食品腐败变质的危害掌握食品新鲜度的鉴定指标掌握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措施,第一节食品污染概述,有害物质的来源外界进入食品的有害物质在加工储存中产生的有害物质非食物成分的自然毒物,一、食品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感染性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病、寄生虫病等(二)中毒性疾病按毒性来源:化学性毒物中毒和生物性、天然毒物中毒按发作时间: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三)远期潜在危害至癌、至畸、至突变(四)间接危害,二、食品污染分类,(一)生物性污染微生物、寄生虫和昆虫等对食品的污染(二)化学污染工业三废、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器具及材料(三)放射性污染工业三废和放射物传播,第二节食品腐败变质及其控制,一、食品腐败变质的危害(一)感观性状变化产生腐败气味产生腐败气味或口味色泽变化组织状态变化(二)降低或丧失使用价值(三)腐败变质产物对人体造成伤害,二、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一)食品本身的特性1、食品营养组成2、食品中的水分3、食品的pH值4、渗透压5、原料中的酶(二)微生物的作用(三)外界环境因素,三、食品鲜度鉴定指标,(一)感官指标(二)理化指标(三)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杆菌,四、食品保藏,(一)低温保藏(二)高温杀菌(三)腌渍保藏(四)烟熏保藏(五)干藏,五、食品的保质期与保存期,保质期:食品最佳食用期保存期:推荐的最终食用日期,第三节化学性污染及其预防,一、农药残留(一)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1、农药对食用作物的直接污染2、通过土壤、水、空气间接污染空气3、通过生物的富集作用污染食物(二)饭店降低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措施,二、有害金属对食品的污染,(一)食品中有害金属的来源1、来自高本底值的自然环境2、环境污染3、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污染,(二)几种有害金属对食品的污染及危害,1、汞的污染2、镉的污染3、砷的污染4、铅的污染(三)饭店降低食品中有害金属的措施,三、添加剂对食品的污染,(一)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危害(五)烹调加工中常用食品添加剂介绍(六)饭店降低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危害的措施,四、残留的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一)污染来源(二)抗生素类药物残留(三)“瘦肉精”残留(四)减少动物性食品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的措施,第三章食品原料的营养与卫生,第一节动物性原料的营养与卫生第二节植物性原料的营养与卫生第三节其他食品原料的营养与卫生,学习重点:,掌握各种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掌握各种烹饪原料的特殊功效掌握各种烹饪原料的卫生质量要求了解各种烹饪原料的主要卫生问题了解各种原料的适宜烹饪方法,第一节动物性原料的营养与卫生,一、畜禽肉类的营养与卫生二、蛋类食品的营养与卫生三、乳类的营养与卫生四、水产品的营养与卫生,一、畜禽肉类的营养与卫生,(一)肉类的营养价值肉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1、蛋白质肉类蛋白质含量在10%20%之间2、脂类畜类脂肪以饱和脂肪酸为主按脂肪含量的多少可以把肉分为三类:高脂肉:猪肉中脂肉:牛肉、羊肉低脂肉:禽肉、内脏,(一)肉类的营养价值,3、碳水化和物含量很低,以糖原为主4、维生素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5、矿物质是铁、锌、铜的良好来源猪血是铁的理想来源,(二)肉类原料的特殊功效和烹饪方法,1、猪肉:炒、煮、蒸、烩、煎、烧、炸、熘、爆2、牛肉:炖、焖、煨、卤、酱3、羊肉:增温御寒,益气补虚、补肾壮阳烧、爆、炖、卤、酱、涮、熘、扒、烤等4、兔肉:适合肥胖病人和心血管病人爆、炒、烧、炖、焖、煨、酱,(二)肉类原料的特殊功效和烹饪方法,5、鸡肉:伤口复原和产后体虚的人最宜吃鸡炖、焖、煨、酱、炒、炸、爆、烤6、乌鸡:富含铁和铜等元素,补血、促进健康,炖、煮,汤肉共食7、鸭肉:适合于体热上火的人食用8、鹅肉:可强化人体免疫力9、鸽肉:适合脑力劳动者和神经衰弱者,(三)肉类原料的卫生及管理,1、常见的人畜共患病:炭疽、鼻疽、口蹄疫、猪瘟、猪丹毒、猪出血性败血症、结核2、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绦虫病、旋毛虫病3、肉品的质量分类:良质肉、条件可食肉、废弃肉,(三)肉类原料的卫生及管理,、肉类原料的主要卫生问题及管理(1)腐败变质(2)宰前死因不明(3)残留的兽药和饲料添加剂(4)掺伪5、肉类食品的卫生标准P139,二、蛋类的营养与卫生,(一)蛋类的营养价值1、蛋白质:13%15%之间,优质蛋白,生物价达942、脂类:几乎全部存在于蛋黄中,含有丰富的胆固醇和卵磷脂3、维生素:集中于蛋黄内,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丰富4、矿物质钙、磷、铁、锌等矿物质的良好来源,(二)蛋类的特殊功效和烹调方法,鸡蛋:养心安神、补血、滋阴润燥的功效,可以补脑、健脑,延缓衰老鹌鹑蛋:补气益血、强筋壮骨烹饪方法:事宜煎、炒、煮等,还可腌制,(三)蛋类原料的卫生及管理,1、蛋类的主要卫生问题致病菌和引起腐败变质的微生物的污染2、蛋类的卫生要求3、蛋类的储藏冷藏温度为2.83,最低不能低于3.5,相对湿度85%90%,三、乳类的营养与卫生,(一)乳类的营养价值1、蛋白质:3%4%之间,优质蛋白,生物价达852、脂类:3%4%之间,易消化吸收3、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比人乳少4、矿物质主要有钙、磷、镁、钾、硫等矿物质、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2丰富,(二)乳类的特殊功效,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稳定血压、多高血压病人有益乳脂中含有少量特种脂肪酸,由抗癌功效,(三)乳类的卫生及管理,1、乳类的主要卫生问题(1)腐败变质(2)致病菌对乳类的污染(3)有毒有害物质残留2、乳类的卫生标准P145消毒牛乳、全脂奶粉、酸牛奶、奶油,四、水产品的营养与卫生,(一)鱼类的营养价值1、蛋白质:15%20%之间,优质蛋白,生物价达832、脂类:1%10%之间,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对预防动脉硬化症和冠心病有显著作用3、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族和尼克酸4、矿物质磷含量最高,此外还有钙、纳、镁、钾、氯等矿物质,(二)其他水产品的营养价值和特殊功效,1、虾2、蟹3、牡蛎4、鲍鱼,(二)其他水产品的营养价值和特殊功效,5、海参6、甲鱼7、海蜇8、鱼翅,四、水产品的营养与卫生,(三)水产品的卫生及管理1、水产品的主要卫生问题(1)腐败变质(2)寄生虫病(3)化学污染(4)食物中毒2、水产品的卫生标准P150-151,第二节植物性原料的营养与卫生,一、谷类原料的营养与卫生二、豆类及其制品的营养与卫生三、蔬菜和水果的营养与卫生四、食用菌和藻类的营养与卫生,一、谷类原料的营养与卫生,(一)谷物类的营养价值1、谷类的结构和营养分布谷皮: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胚乳: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胚芽:脂肪、蛋白质、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一)谷物类的营养价值,2、谷类的营养价值(1)蛋白质:醇溶蛋白和谷蛋白(2)碳水化合物:淀粉(3)脂肪:玉米和小麦胚中含有大量油脂,亚油酸约为60%(4)矿物质:富含磷,此外还有钙、铁、锌、镁、铜、钼等含量也比较高(5)维生素:B族维生素,(二)谷物类原料的特殊功效和烹饪方法,1、大米:分为籼米、粳米、糯米2、黑米:有显著的食疗功效3、面粉:分为特制粉、标准粉和普通粉4、玉米:有抗癌、长寿的功效5、小米:又名粟6、荞麦:防治糖尿病,降低血脂和胆固醇7、燕麦:预防和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8、薏米:强筋骨、健脾胃、消水肿、去风湿、抗癌等,(三)加工对谷类营养价值的影响,加工精度越高,营养素损失越大,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变化最为明显标准米和标准粉虽然感官性状比精白米和精白粉略低,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较高,在节约粮食和预防营养缺乏病收到良好效果,(四)谷类原料的卫生及管理,1、谷类原料的主要卫生问题:霉菌及其毒素的污染;农药残留;有害毒物污染;仓储虫害污染;异物夹杂污染2、谷类原料的卫生管理必须将水分控制在12%14%”安全线”以下保持储室干燥,注意防潮、防鼠、防虫,二、豆类及其制品的营养与卫生,(一)豆类的营养价值1、大豆的营养价值(1)蛋白质:植物性食品中含蛋白质最多(2)脂类:脂肪18%,不饱和脂肪酸85%以上,亚油酸50%以上,磷脂1.64%(3)碳水化合物:淀粉、蔗糖与纤维素个一半(4)矿物质:钙、铁、磷含量丰富(5)维生素:族维生素、尼克酸,(一)豆类的营养价值,、其他豆类的营养价值碳水化合物达50%60%,蛋白质20%25%,脂肪约为1%,维生素矿物质丰富(1)绿豆:清热解毒、清热解暑、利水消肿(2)赤豆:通便、利尿、消肿解毒(3)豌豆:健脾和胃、生津止渴、利尿,(一)豆类的营养价值,3、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1)蛋白酶抑制剂:胰蛋白酶抑制剂(水煮)(2)豆腥味:脂肪氧化酶(95加热10min)(3)胀气因素:半纤维素(4)植酸:与锌、铁、钙、镁等螯合(5)植物红细胞凝血素:凝集人和动物的血红细胞,加热可破坏,(二)豆制品的营养与卫生,1、豆制品的营养价值(1)豆腐:蛋白质、钙、镁的良好来源(2)豆浆(1:8)蛋白质和铁含量高于牛奶,豆浆中含有皂甙,必须彻底煮熟,否则会引起中毒。(3)发酵豆制品:豆豉、豆瓣酱、臭豆腐、腐乳(4)豆芽:植酸被酶分解,增加了矿物质的吸收率,(二)豆制品的营养与卫生,2、豆制品的卫生管理(1)豆制品的卫生问题:微生物污染添加剂和化肥的残留(2)豆制品的卫生管理豆制品不耐储存,不宜久存,最好当天采购,当天用完,三、蔬菜和水果类的营养与卫生,(一)蔬菜与水果的营养价值1、作为多种维生素的来源:维生素C、胡萝卜素、核黄素等2、作为矿物质的主要来源:钙、镁、铁、钠、铁、铜3、碳水化合物:淀粉、糖、纤维、果胶4、有机酸、酶、色素和芳香物质有机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酶、杀菌物质:大蒜素、类黄酮色素:胡萝卜素、叶绿素、花青素、番茄红素芳香物质:醇、酯、醛、酮、烃,(二)常见蔬菜的特殊功效和烹饪方法,1、叶菜类:大白菜、菠菜、芹菜、韭菜、苋菜、荠菜、空心菜2、茎菜类:马铃薯、山药、洋葱、蒜、竹笋、莴笋、芦笋、莲藕、荸荠、百合3、根菜类:萝卜、胡萝卜4、果菜类:黄瓜、苦瓜、南瓜、冬瓜、番茄、茄子、柿子椒5、花菜类:花椰菜、黄花菜,(三)常见的水果类的特殊功效,1、苹果2、梨3、柑橘类4、猕猴桃5、桃6、草莓7、龙眼8、荔枝9、香蕉10、山楂11、核桃12、花生13、红枣14、枸杞15、杏仁16、栗子17、莲子18、芝麻,(四)蔬菜水果的卫生管理,1、蔬菜水果的主要卫生问题(1)腐败变质(2)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3)农药污染(4)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卵的污染2、蔬菜水果的卫生管理,四、食用菌和藻类的营养与卫生,(一)食用菌的营养与卫生1、食用菌的营养价值(1)香菇(6)黑木耳(2)金针菇(7)银耳(3)蘑菇(8)冬虫夏草(4)猴头菌(5)竹荪,(一)食用菌的营养与卫生,2、食用菌的卫生管理(1)食用菌受微生物的污染而发生霉变和腐败变质,还可以受到农药和工业“三废”的污染(2)毒蘑菇引起食物中毒,(二)藻类的营养与卫生,营养价值: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海带:富含矿物质,可减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具有预防冠心病的功效、紫菜:蛋白质含量较多,每100克紫菜含蛋白质达26.7mg,碘钙磷铁硒含量丰富,第三节其他食品原料的营养与卫生,一、食用油脂的卫生及管理(一)食用油脂的主要卫生问题1、油脂酸败原因:(1)油质中的酶(2)自动氧化预防措施:(1)提高油脂纯度(2)控制油脂中的水分含量(3)密闭低温贮藏(4)避免与金属离子接触(5)添加抗氧化剂,一、食用油脂的卫生及管理,2、高温加热对油质的影响(1)高温对油质营养价值的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破坏严重,热量降低(2)油脂在高温下的聚合和分解反应:200以上发生聚合反应,产生有害物质(3)对人体的危害:营养物质损失,产生有害物质,一、食用油脂的卫生及管理,、油脂污染和天然有害物质(1)霉菌污染:原料被霉菌污染(2)化学污染:工业三废(3)芥子甙:油菜籽含量多(4)芥酸:菜籽油中,导致心肌纤维化(5)棉酚:棉籽油中,可引起中毒,(二)食用油的卫生质量要求,1、感官要求:色泽、透明度、气味和滋味、理化指标酸价浸出油溶剂残留过氧化值羰基价黄曲霉毒素苯并芘,二、常用调味品的营养与卫生,(一)食盐分类:海盐、井盐、池盐、矿盐烹调中的作用:提鲜、增甜、去腥、解腻食盐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不超过6,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病和肝病的患者应限制食盐的摄入量,(二)食醋,、分类酿造醋:米醋、陈醋、熏醋、麸醋、香醋等配制醋:食用食用乙酸配制而成、主要化学成分醋酸:3.5%以上,少量乳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3、烹饪中的作用去腥解腻,增加菜肴香气,增加钙吸收,帮助消化,促进食欲,杀菌防腐,降低血压,软化血管,(三)酱油,1、分类酿造酱油:大豆等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得配制酱油:以酿造酱油为主体配制而成2、主要化学组成:蛋白质、多肽、氨基酸、钙、磷、铁等3、烹饪中的作用:调色作用,是色香味俱佳的调味品,(四)味精,1、味精:又称味素,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NSG),水溶液有强烈的鲜味2、味精在受热120以上,形成焦性谷氨酸,鲜味消失,对人体有害3、其他鲜味剂强力味精(核苷酸味精)鸡精:粉状肉类水解物或酵母水解物等,三、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转基因食品达到概念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转基因生物直接食用,或者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统称为“转基因食品”。,(二)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80年代初,美国最早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研究。首例转基因生物于1983年问世,转基因作物(1986)批准进行田间试验。延熟保鲜番茄(1993)(Calgene公司生产)在美国批准上市,开创了转基因植物商业应用的先例。1998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和种植面积达2780万公顷,1999年增至3990万公顷,增长44%。1995-1998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销售额由0.75亿美元猛增至12-15亿美元,4年间增加了20倍。,(二)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迄今,美国已批准50种转基因植物产品商业化,1/4的耕地种植的是转基因作物,其中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占美国大豆总面积的55%,转基因玉米占总面积的30%。美国市场上已有近4000种食品来自转基因化生物。据国际有关方面的预测,到2010年,全世界的转基因食物的种植面积将增至6000万公顷,市场总收入将达到3万亿美元,其种子收入将达到1200亿美元。,(三)转基因食品安全性,1产生毒素或增加食品毒素含量由于人们对转基因的活动方式、了解还不够透彻,没有十足的把握控制基因调整后的结果,一些研究学者认为,转基因食品在达到某些人们想达到的效果的同时,也可能增加作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的含量。这些有毒物质的增加,可能会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严重的会导致某些遗传类疾病。,Losey,J.E.等(1999)报道,在一种植物马利筋叶片上撒有转基因Bt玉米花粉后,普累克西普斑蝶食用叶片就少,长得慢,4天的幼虫的死亡率44%。而对照组(饲喂不撒Bt玉米花粉的叶片)无一死亡。转基因作物产生的杀虫毒素可由根部渗入周围,但尚不清楚会产生何种影响。,三、转基因食品安全隐患,2营养成分减少有些作物由于利用了转基因技术,其中的有益成分遭到了破坏。英国伦理和毒性中心的试验报告说,与一般大豆相比,在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具有防癌功能的异黄酮成分减少了。与普通大豆相比,两种转基因大豆中的异黄酮成分减少了12%到14%。,3引起人体过敏反应作物引入基因后,会因为带上新的遗传密码而产生一种新的蛋白质可能会引起人们的过敏症,因此食物会由于基因转移而可能引发某些人的过敏反应。由于转基因技术,某些人可能会对一种以前他们并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反应,甚至威胁到生命。,对巴西坚果产生过敏的主体也会对用该坚果基因工程化而得到的大豆产生过敏。科学家把巴西胡桃的特性移植到黄豆上去,结果却使一些对胡桃过敏的人在摄取黄豆时有过敏的可能。植物凝血素(Lectin)对有些害虫来说是有毒的,转基因食品不得含有此类有毒物质。,4人体对某些药物产生抗药性抗药性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公众健康问题,当前,细菌抗药性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滥用和误用抗生素引起的。在转基因过程中,基使用具有抵抗临床治疗用抗生素的基因,人们在食用了这种改良的食物后,食物会不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从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这种风险是否存大,其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也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Mayeno,A.N.等(1994)报告,发生一种新的,不明原因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嗜酸性肌痛。临床表现有麻痹、神经问题、痛性肿胀、皮肤发痒、心脏出现问题,记忆缺乏、头痛、光敏、消瘦(Brenneman,D.E.等,1993;Love,L.A.等,1993)。后查明系日本一公司生的基因化工程细菌产生的色氨酸所致。食用者在3个月后发病,导致37人死亡,1500人体部份麻痹,5000多人发生偶尔性无力。据测定,含量为0.1%便可杀死人体。,第四章营养食谱设计,一、营养食谱设计的原则(一)满足用餐者的营养要求和饮食习惯(二)结合用餐标准和当地条件(三)考虑季节性和市场供应情况(四)合理配菜,合理配菜,1、原料选择要多样化谷类及薯类:2种以上,粗细搭配蔬菜水果:4种以上,种类合理搭配奶类、豆类及其制品:每天摄入动物性原料:2种以上,多选择水产类、禽类和蛋类,减少猪肉比例,适当选选用肝脏油:选择植物油,少用动物油盐:不宜过多,2、对易损失、易缺乏的营养素要多配多选择含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A较多的蔬菜3、全天热量及食物数量的分配要合理根据用餐者的工作性质和饮食习惯,将确定的食物合理分配到每一餐中,4、合理搭配烹饪原料(1)营养搭配原料的搭配要有利于营养素的保存和利用荤素搭配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搭配(2)数量搭配(3)味的搭配(4)质地搭配(5)色泽搭配(6)形的搭配,5、合理选择烹调方法(1)根据原料的营养素和质地选择烹饪方法原料质地脆嫩,营养素容易破坏旺火、快速成菜(炒、爆、熘、凉拌、滑)营养素不易破坏:炖、焖、烧、煮、煨、烩(2)根据用餐者的生理特点和健康状况选择烹饪方法,二、营养食谱设计方法计算法,1、由BMI指数判断其体态特征BMI=体重(kg)/身高2(m)2、根据标准体重计算能量男:每日能量=(身高-105)劳动时消耗的热能女:每日能量(身高-105)劳动时消耗的热能体重240.05正常:取中间数值超重:选下限偏轻:选上限,第一步由个人特点确定每日总能量,1、能量的分配糖类:60脂肪:25蛋白质:152、各餐中能量和营养素分配早餐:30午餐:40晚餐:30,第二步确定产热营养素,并适当分配,主食供给量=由该主食提供的碳水化合物的量主食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第三步以糖类需求量确定主食量,1、确定主食中蛋白质的含量2、确定各餐副食中的蛋白质,第四步以蛋白质需求量确定副食量,1、计算以上食物的脂肪含量2、计算脂肪差额,第五步烹饪用油等纯脂肪食品的确定,1、估算无机盐的供给量2、估算膳食纤维的供给量3、由Vc和其他维生素估算蔬菜水果的供给量,第六步无机盐、膳食纤维及Vc的确定,1、以糖类为主的食品2、以维生素和无机盐为主的食品3、以优质蛋白、钙、铁、锌为主的食品4、以脂类为主的食品5、食盐及其他调味品6、少量个人爱好的特殊食品等,第七步选料,将以上计算的主食、副食并按选择蔬菜、水果的原则制表,第八步制表,第三节特定人群的营养与合理膳食,一、孕妇营养与合理膳食二、母乳营养与合理膳食三、儿童与青少年的营养与合理膳食四、老年人营养与合理膳食,一、孕妇营养与合理膳食,(一)孕妇营养与合理膳食(1)代谢改变(2)消化系统功能改变(3)血容量增加(4)体重增加,(二)孕期营养不良影响新生儿的健康,1、出现低出生体重新生儿2、出现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3、脑发育受损及先天畸形,一、孕妇营养与合理膳食,(三)孕妇的营养需求1、能量:每日增加836.8kJ/d(200kcal/d)2、蛋白质:母体形成新组织和胎儿生长,每日增加早:5g中:15g晚:20g,3、矿物质(1)钙:早:800mg/d中:1000mg/d晚: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