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电解池》典型例题和习题_第1页
《第三节--电解池》典型例题和习题_第2页
《第三节--电解池》典型例题和习题_第3页
《第三节--电解池》典型例题和习题_第4页
《第三节--电解池》典型例题和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解池(一)典型例题【例1】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酚酞试液混合溶液的玻璃皿中(如图所示平面图),经过一段时间后,首先观察到溶液变红的区域是( )A、和附近 B、和附近C、和附近 D、和附近解析:此题将电解知识与原电池知识揉和在一起。要解决此问题,必须要从概念、模型、电极名称、电极反应式等方面去区分,这些知识都弄清楚了,才能顺利解答此题,达到“在应用中理解、在理解中应用”的效果。左图为电解池,Fe为阳极,阳极反应为:Fe-2e-=Fe2+;Zn为阴极,阴极反应为:2H+2e-=H2,因此区域c(OH-)变大,碱性增强使酚酞变红;右图为原电池,Fe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因此区域c(OH-)变大,碱性增强使酚酞变红。答案:B 点评:对比是深化理解的“良药”,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学科方法。可以将有联系或易混淆的知识放在一起比较,如电解知识与原电池知识、电解池与电镀池等;也可以将形似而质异或形异而质似的习题放在一起比较分析,以此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2】 用Pt电极电解含有各0.1molCu2+和X3+的溶液,阴极析出固体物质的质量m(g)与溶液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mol)的关系见图示。则离子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Cu2+X3+H+ B、H+X3+Cu2+C、X3+H+Cu2+ D、Cu2+H+X3+解析:有些学生没认真分析,就将X3+与Fe3+联系起来,选择C答案。这其实是简单记忆阳离子放电顺序导致定势思维造成的结果。本题的解题信息在图象中:一通电就有固体析出,且通过0.2mol电子后,再没有固体析出了,说明是Cu2+放电的结果。X3+不放电,故答案应为D。答案:D点评:上例充分说明理解的重要性,也强调记忆的灵活性。理解是记忆的前提,记忆是理解的归宿。将记住的东西置于知识出现的背景中,并与具体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处理,掌握学过的知识才能事半功倍。【例3】 在25时,将2个铜电极插入到一定的Na2SO4饱和溶液中,通直流电电解并不断搅拌,当阴极上收集到a mol的气体的同时,溶液中析出了b mol的结晶水合物Na2SO410H2O,若保持温度不变,则所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 B. C. D.解析:考试说明要求:理解电解原理,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通电 电解发生的电极反应:阳极为Cu-2eCu2+,阴极为2H+2eH2 电解时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 + 2H2O = Cu(OH)2+ H2阴极逸出a molH2,水被电解了2a mol,根据溶解度知识,不难求出答案为C。 答案:C电解点评:如果将题中的铜电极换作铂电极,只改一个字,其电解的总方程式即为: 2H2O=2H2+O2阴极逸出a mol H2,水被电解了a mol,其答案为D。可见因一字之差(“铜”与“铂”),答案各异。由此再次强调提高审题的准确性是多么地必要。【例4】通以相等的电量,分别电解等浓度的硝酸银和硝酸亚汞(亚汞的化合价为+1价)溶液,若被还原的硝酸银和硝酸亚汞的物质的量之比n(硝酸银)n(硝酸亚汞)=2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两个阴极上得到的银和汞的物质的量之比n(Ag)n(Hg)=21B、在两个阳极上得到的产物的物质的量不相等C、硝酸亚汞的分子式为HgNO3 D、硝酸亚汞的分子式为Hg2(NO3)2解析:通以相等的电量即是通过相同的电子数,银和亚汞都是+1价,因此,得到的单质银和汞的物质的量也应相等;又因电解的n(硝酸银)n(硝酸亚汞)=21,硝酸银的化学式为AgNO3,故硝酸亚汞的化学式不可能为HgNO3,只能为Hg2(NO3)2。所以,正确选项为D。答案:D点评:有关电解的计算:通常是求电解后某产物的质量、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某元素的化合价以及溶液的pH、物质的量浓度等。运用电子守恒原理解答较好。【例5】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A、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 B、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C、a为阳极,b为阴极;HClO和NaCl D、a为阴极,b为阳极;HClO和NaCl解析: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2NaCl+2H2O 2NaOH+H2+Cl2,副反应为:2NaOH+Cl2=NaCl+NaClO+H2O,则可推知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和NaCl溶液,其中起消毒作用的是NaClO溶液。电解过程中阴极产生H2,结合图示,消毒液发生器的液体上部空间充满的是H2,故电源a极是负极,b为正极。所以答案为B。答案:B点评:考查综合运用原电池、电解池原理、氯碱工业原理和Cl2化学性质等,解决社会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数据获取新信息能力。【例6】电解食盐溶液的氯碱生产技术,已由传统的隔膜法变革为离子膜法高新技术。这种技术进步,如下表所示:表1 产品液碱质量比较项目离子膜法隔膜法隔膜法NaOH%35(已有50%的报道)101230NaCl%0.002514164Na2CO3%0.02(一般不计量)1表2 能耗与蒸汽用量比较(以NaOH质量分数为50作比较基准)项 目离子膜法隔膜法电解用电 度/吨21602600蒸汽用电 度/吨80700蒸量用电 度/吨0.403.5隔膜法和离子膜法新技术中所用的膜有本质区别。前者是有条件地阻止阴、阳极电解产物相混合的多孔石棉隔膜。后者由阳离子交换树脂(几类氟碳树脂)组成,树脂的高分子骨架上接有能电离出H+而可与Na+等阳离子交换的离子交换基团SO3H、COOH,所以是一类厚度虽仅0.l0.5mm,但一般只允许溶液中的阳离子在膜中通过,更不能自由通过气体或液体的阳离子交换膜。试从自然科学、生产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综合角度,系统简答下列相关问题。(1)在所给离子膜法电解食盐溶液示意图中的括号内,填写开始电解时进入电解槽用作电解液的液体A、B的组成名称,以及电解产出气体C、D的化学式,并简述其通过电解液的循环电解,直接生产纯浓液碱的电化学原理。离子膜法电解槽的极间距,由于膜在电极间的结构紧凑而远小于隔膜法电解槽,这将如何影响能耗?(2)传统隔膜法的阴极电解碱液,它所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什么只能控制得低些?(3)试对比评价本离子膜法科技进步的经济、社会效益。解析:(1)在直流电场中的阳离子交换膜,只能让阳离子透过、迁移进入阴极室,而不容阴极室里的阴离子透过、迁移进入阳极室。这种选择性的透过作用,使精制饱和食盐水在阳极室中经循环电解,通过Cl的阳极氧化和Na的迁移入阴极室而变为淡盐水;使淡碱液或纯水在阴极室中经循环电解,通过H2O(H+)的阴极还原,积累OH和Na+而变为纯烧碱浓溶液。电解槽的极间距变短,两极间的溶液电阻就减小,可相应降低电解电压而节省电能。(2)传统的隔膜法使用的石棉隔膜,并无离子膜所有阻止OH向阳极迁移的功能。当稍为提高阴极碱液的浓度时,将明显增大OH向阳极的迁移量,必首先由于Cl2和OH的反应而相应显著降低该电解生产的电流效率。(3)离子膜法生产与传统的隔膜法相反,无需再为电解碱液脱盐(尽量回收NaCl)浓缩;经济效益高,生产效率高,产品烧碱纯且浓,能耗低、蒸汽省。隔膜法生产中,更因制作、使用石棉隔膜,必发生硅酸盐纤维(粉尘)污染环境的问题,有使部分操作工人患肺癌职业病的危险。可见,以电化学科学原理为核心,通过为其所开发的离子膜法电解生产的跨学科高新技术,优化了资源、能源的利用,变污染环境的生产为“清洁生产”,更有其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社会效益。答案:(1)A为饱和食盐溶液,B为淡碱液或纯水,C为Cl2,D为H2。极间距减小,可降低电解电压而节省电能。循环电解时,阳极液中的Na+,能在Cl阳极氧化成Cl2的同时,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入阴极室;阴极液中的H2O在阴极还原生成H2和OH,其中OH因受阻于阳离子交换膜而与Na+共存于阴极室,最终使阴极液成为产品纯浓液碱。(2)为减少OH向阳极的迁移量,以保持较高的电流效率。(3)详见解析。(二)基础练习一、选择题 1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是( )A、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B、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C、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D、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2下列关于电解精炼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粗铜板:阳极 B.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 Cu C.粗铜中所含Na、Fe、Zn等杂质,电解后以单质形式沉积槽底,形成阳极泥 D.电解铜的纯度可达99.95%99.98%3在铁制品上镀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A.锌作阳极,铁作阴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B.铂作阴极,铁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C.铁作阳极,铁作阴极,溶液中含亚铁离子 D.锌作阴极,铁作阳极,溶液中含锌离子4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 H不变B 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C 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 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在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通过电解的原理实现;任何物质被电解时,必导致氧化还原反应发生;这五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6以铜棒作阳极,在铁棒(与铜棒质量相等)表面镀铜,用硫酸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若电镀结束时两极质量差为128g,则此时在铁棒上析出铜的质量是( ) A.8g B.16g C.32g D.64g7可以将反应Zn+Br2=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Br2+2e=2Br- 2Br-2e=Br2 Zn-2e=Zn2+ Zn2+2e=Zn其中表示充电式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 ) A和 B和 C和 D和8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纯铜作阳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9能够使反应Cu+2H2O=Cu(OH)2+H2 发生的是( ) A.铜片作原电池的负极,碳棒作原电池的正极,氯化钠作电解质溶液 B.铜锌合金在潮湿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 C.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硫酸钠溶液 D.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10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molL-1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保持不变的是( ) A.HCl B.NaOH C.Na2SO4 D.NaCl11已知电解(石墨电极)盐酸、硫酸混合酸时两极生成的气体与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其电解过程中溶液pH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12电解NaClKClAlCl3熔体制铝比电解Al2O3NaAlF6制铝节省电能约30%,但现在仍用后一种方法制铝,其原因与下列说法无关的是:( ) A AlCl3是分子晶体,其熔体不导电 B Al2O3矿石在自然界大量存在C 自然界不存在富含AlCl3的矿石 D 生产无水AlCl3较困难,成本又较高13如图所示,图中四种装置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均通过了0.002mol电子,此时溶液的pH值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不考虑溶液的水解和溶液的体积变化)( ) A. B. C. D.14镍氢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铜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0.5H2+NiO(OH) Ni(OH)2,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H2-2e-=2H+ 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D.电池充电时,镍元素被氧化1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甲、乙两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稀H2SO4,合上开关后,发现电压表V1、V2读数U1、U2相同,小灯泡发光正常,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甲溶液中的两极靠近,会发现电压U2变小B若在乙溶液中逐渐滴入少量Ba(OH)2溶液,会发现电压U2变小C若在甲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直至过量,小灯泡先变暗后变亮D溶液导电的原因是通电后稀H2SO4发生电离的缘故16右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17用惰性电极电解M(NO3)x的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 g时,在阳极上同时产生b L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2.4ax/b B.11.2ax/b C.5.6ax/b D.2.5ax/b18用惰性电极电解250mLNaCl和CuSO4的混合溶液,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极分别得到11.2L(标准状况下)气体。原混合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 ) A.0.5mol/L B.1mol/L C.1.5mol/L D.4mol/L 二、填空题19氨是最重要的氮肥原料。在课本里学到的合成氨技术叫哈伯法,近一个世纪,合成氨需要高温高压似乎是天经地义了。然而,最近有两位希腊化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气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如右图),氢气和氮气便可在电极上合成氨,转化率竟然高达78%。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哈伯法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_;(2)新法合成氨的电解池中能否用水溶液作电解质?_;为什么?_。(3)新法合成氨中所用的电解质(如图中黑细点所示)能传导H+,试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阳极:_;阴极_。总反应式:_。20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通电一会儿,发现湿润的淀粉KI试纸的C端变为蓝色。则:(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在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3)室温下,若从电解开始到时间t s,A、B装置中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0.168 L,若电解过程中无其他副反应发生,经测定电解后A中溶液体积恰为1000 mL,则A溶液的pH为_。(三)能力测试1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得纯净的Fe(OH)2沉淀。若用下图所示实验方法则可制得纯净的Fe(OH)2沉淀,已知两极材料分别是石墨和铁。 (1)a电极材料为 ,其电极反应式为 (2)在纯水、NaCl溶液:NaOH溶液与CuC12溶液中选择电解液d,可以是 ,此时白色沉淀在电极上生成;也可以是 ,此时白色沉淀在两极之间的溶液中生成。 (3)液体c为苯,其作用是 ,在加入苯之前,对溶液进行加热处理的目的是 (4) 为了在较短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在 改用稀硫酸作电解液、 适当增大两极间电压、 适当缩小两极板间距离、 适当降低电解液的温度这四项措施中,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填序号)。 (5)若d改为硫酸钠溶液,当电解一段时间看到白色沉淀后,再反接电源继续电解,除了在电极上看到气泡外,另一明显现象是 2右图是一种正在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左右两侧为电解质储罐,中央为电池,电解质通过泵不断在储罐和电池间循环;电池中的左右两侧为电极,中间为离子选择性膜,在电池放电和充电时该膜可允许钠离子通过;放电前,被膜隔开的电解质为Na2S2和NaBr3,放电后,分别变为Na2S4和NaBr。(1)左、右储罐中的电解质分别为:左: ; 右: 。(2)写出电池充电时,阳极和阴极的电极反应:阳极: ;阴极: 。(3)写出电池充、放电的反应方程式:_。(4)指出在充电过程中钠离子通过膜的流向:_。第三节 电解池(二)基础练习1BC 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2C 3A 4D 5A 6D 7A 8AC 9C 10C 11B 12A 13A 14CD15C 16A 17C 18D19解析:本题以新型电解池的有关反应为主体,重点考查考试大纲中要求的自学能力:(1)敏捷地接受试题所给出的新信息的能力;(2)将试题所给的新信息,与课内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同时考查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答案:(1)N2 + 3H2 2NH3。(2)不能,此时水不是液态;(3)阳极:3H2 6e- = 6H+ (生成的H+通过电解质传导到阴极),阴极:N2 + 6H+ + 6e- = 2NH3 。总反应:N2 + 3H2 2NH3 。20解析:可以认为线路中串联了3个电解池。当选定一个为研究对象时,另外的2个可看作是线路或是电阻。先选定湿润的淀粉KI试纸为研究对象。由于C端变为蓝色,可知C端有I2生成:2I2e=I2I2使淀粉变蓝色。该反应是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的反应,由此可以断定外接电源的E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