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本项目在发生事故时的快速处理潜力,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实际制定本预案。切实、认真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求援预案,同时抓好班组三级教育、安全交底工作。一、结合本项目的实际状况制定本安全事故应急求援预案。二、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本预案启动。(安全事故是指重伤以上的事故)。三、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为做好安全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协调工作,项目部决定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组。其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和有关安全生产规定,负责指挥和协调处理发生安全事故时的应救援工作,保证本预案启动后顺利实施,到达抢险的目的。(一)人员组成指挥长:副指挥长:成员:财务部:内业部:项目部工会:本预案启动后,各成员应速到达指定岗位,服从指挥长统一指挥。(二)职责范围及分工正副指挥长接到施工关于安全事故的报告后,立即启动本预案,组织召开应急指挥会议,统一部署安排有关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根据事故具体状况,率相应部门赶到现场,参与指导或指挥安全事故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参加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会议。指挥组成员负责完成指挥组交办的各项任务,保证指挥组指令畅通。各成员部门职责如下:1、内业部:(1)本预案启动后,负责安全事故日常值班信息报送工作。接到安全事故后,立即报告正副指挥长。(2)负责将安全事故基本信息通知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组成员,根据应急指挥组的要求,通知应急救指挥组成员参加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组会议。(3)负责安全事故基本状况和救援进展状况的上报审查把关工作。2、施工部:(1)接到有关建筑安全事故报告后,立即报告正副指挥长,并通知应急指挥组成员。根据应急指挥组的指示迅速到达现场参与指导事故救援等工作。(2)负责将事故现场救援状况随时报告正副指挥长。(3)根据上级应急指挥组和有关部门的指示或事故现场会的需要,组织各单位相关人员对事发地进行或技术支援。(4)根据公司应急指挥组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配合有关单位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3、财务部:根据应急指挥组的指示,负责安全事故救援期间有关资金安排工作。4、工会:根据应急指挥组的指示,赶赴事故现场参与指导事故应急救援等工作及救助工作。四、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顺利实施,建立以下救援体系。(一)事故快报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组织抢险,并作好保护现场的工作,同时要立即将事故基本状况上报建工集团五公司。2、事故快报的基本资料(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决定;(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状况;(5)事故报告单位、报告时间、报告人;(6)事故发生单位和事故报告单位的联系人,联系电话;3、事故快报应用快报形式报送,紧急状况下可用电话直接上报。(二)安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本预案,各有关部门和成员立即按照本预案的职责分工,迅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三)事故现场具体处理措施事故发生后项目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应立即启动,立即采取以下相应在措施或其他有效措施进行事故应急救援,同时向公司工程部报告。1、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原因和发生过程,预测事态的可能发展方向,建立应急步骤以确保人员安全,减少财产损失;2、协调或组织有关单位、部门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人力、物力应急救援;3、组织抢险救援、救护工作,安置受伤人员;五、保障措施(一)一旦发生事故,项目部要在公司应急指挥组的领导下,迅速启动事故救援预案。项目部应立即组织力量竭尽全力救护受伤人员,做好遇难者及家属的善后工作。(二)切实做好进场人员的三级教育,工序安全技术交底,班前活动工作。(三)做好安全宣传工作,做好预防为主工作,做到防范于未燃。六、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一)生产安全事故的定义生产安全事故是指本区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自然因素引起,突然发生的导致严重人员伤亡的事故。按照事故状况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和个性重大事故。一般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造成死亡1-3人或人员重伤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10人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0-29人或死伤30人以上的事故。个性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0人以上的事故。(二)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1、矿山事故。煤矿和非煤矿山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冒顶、塌方、透水、瓦斯爆炸、触电、机械伤害等事故;2、危险化学品事故。生产、储存、经营、运输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爆炸、火灾、泄漏、中毒等事故;3、烟花爆竹事故。烟花爆竹生产、储存、经营、运输等单位发生的爆炸、火灾等事故;4、建筑施工事故。建筑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房屋拆除等活动中发生的坍塌、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起重伤害等事故;5、经营场所事故。商(市)场、宾馆、饭店、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洗浴等经营单位发生的爆炸、火灾、触电等事故;6、交通运输事故。公共交通、轨道交通、货物运输等交通运输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7、特种设备事故。生产经营单位所属的锅炉、压力容器、电梯、压力管道、大型游乐设施、起重机械等发生的燃爆、火灾、泄漏、高处坠落等事故。七、附则(一)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按事故类别,本预案与其他专项预案同时启动。(二)区应急救援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根据本预案制定实施方案。(三)本预案管理单位为区安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每两年修订一次,必要时及时修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了保证我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实处,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状况,特制定此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目的: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现场应急救援机构: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分管副总经理、车间主任、工段长、大组长、值班长、公司办、安监部。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的应急行动。事故报告程序:生产现场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事故岗位人员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向分管负责人汇报,必要时越级向公司总经理报告。一、生产现场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机构,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必要时应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和119报火警救助。二、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立即组织人员展开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力求将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同时注意安排做好保护好事故现场。三、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负责指挥调动公司的一切所需的应急救援排险物资和人员参与抢救救援,确保救援工作在统一指挥下有序地进行。四、现场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协助公司和上级部门开展事故调查。事故调查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职责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在关人员未受到教育放过。五、要求事故职责单位对于事故的调查处理报告,务必按公司规定的时间(72小时内)报告公司安监部,不得随意拖延和瞒报,切实防止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六、公司安监部做好事故原因和事故性质的调查,公司办做好伤员医疗及善后工作处理,事故单位抓紧做好恢复生产工作。七、根据生产现场的特点,特确定以下为可能引发生产事故的类别:1、灼伤;2、高处坠落:包括从行车、架子、卸料平台、屋顶坠落以及从平地坠落地坑等;3、触电:包括雷击伤害;5、物体打击:指落物等碰伤伤害;6、火灾爆炸;7、中毒、中暑;8、车辆伤害;9、坍塌:包括建筑物、堆置物、排山、土石方、深基坑(槽)倒塌等。八、应急准备中应遵循的原则1、工作前应制定好防止发生事故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可能发生事故现场应配备的器材;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对策及信息传递。2、保安部建立群众性义务消防组织,加强业务学习和训练,增强自防自救潜力;对应急场所工作人员应进行岗位教育和防火、灭火知识的培训。3、根据作业场所、储存、运输物品的数量、品种的不同,配备足够数量、种类的应急器材。应急器材要定时检查,做好标识、防止失效,检查要有检查记录。九、应急响应中务必遵循的原则1、紧急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人应立即向有关管理人员报告。2、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方案立即自救;若事态状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3、疏通事故发生现场道路,设置警戒线,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无关人员到安全地带。4、在急救过程中,遇到威胁人身安全状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5、必要时可截断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6、设紧急联络员一名(事故生产单位车间主任),负责紧急事物的联络工作,明确联络地址和电话。十、重大事故报告及报警原则1、生产现场任何人发现发生重大事故的,务必立即报告现场管理负责人,现场管理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并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开展现场抢救工作。如发生人员伤亡或火警等,必要时应分别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和119报火警救助,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总经理及公司总部。2、公司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公司应急救援力量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指挥现场抢救工作,同时将事故的概况(包括伤亡人员、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原因等)分别用电话和快报的办法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十一、救援器材及设备1、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2、交通工具:供指挥、联系、救援的用车3、急救药品及器材: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救援器材及灭火器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简介第一节概述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3个方面的含义:(1)事故预防:透过危险辩识、事故后果分析,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且使可能发生的事故控制在局部,防止事故蔓延。(2)应急处理:万一发生事故(或故障)有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能快速反应处理故障或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3)抢险救援:采用预定现场抢险和抢救的方式,控制或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1、重大事故需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生产装置的规模越来越大,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个性是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中超多使用易燃、易爆、有毒及强腐蚀性原料,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火灾、中毒、放射等事故也越来越多,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据美国芝加哥安全咨询公司统计,1957-1986年发生的100例损失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爆炸火灾事故中,炼油厂占42例。国内1950-1979年统计的186起爆炸事故中,与油气泄漏有关的事故有48起。过去几十年全世界发生的重大事故中,由于化学物质引起的爆炸事故占50%之多。如:1947年美国发生硝酸铵爆炸事故,造成576人死亡,3000多人受伤;1984年印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农药厂毒气泄漏,造成2500人死亡,20多万人中毒,5万人失明,10万人终生致残。因此,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过程中,务必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和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和使用,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生产装置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对危险场所和部位进行安全状况的评估并纳入特殊管理。例如,氨水(NH3H2O)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它的危险特性是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与空气构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若遇高温,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因此,当氨水在生产和储存中到达必须量时就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国家有关规范,氨水生产、使用、储存区域应划为防爆区,相应的电气设备应选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储存仓间应阴凉、干燥、通风、储存地点要远离火种、热源。要防止阳光直射;持续容器密封;应与酸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露天储罐夏天应有降温措施;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体防护;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运输应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上述环节与要求若在氨水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过程中没有得到严格遵循,出现了偏差,就可能酿成事故。另外,还务必预测可能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定期进行预案演练,一旦重大事故发生时,就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按照正确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置,有效地控制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扩展到各行各业目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已从化工行业扩展到其他各行各业,从针对化学事故的对策发展到多灾种预防和救援。涉及各生产经营单位的灾种主要有火灾、爆炸、中毒、工伤事故、自然灾害等,都应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对以下三大类单位要加强检查和监控,制定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预案。(1)涉及易燃易爆和危险品生产的企业,如石化、油库、煤矿、烟花爆竹、小火药厂点等。(2)公共场所,如机场、车站、码头及大型商场、影剧院、娱乐、餐饮等人员聚集场所。(3)要害设施,如飞机、火车、客运汽车、客运船舶等。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职责制,加强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和现场安全检查,严格按有关规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要及时查出隐患,认真进行整改,制定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防止出现新的事故隐患;要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得安排没有取得特种作业资格的职工从事特种作业,制定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第二节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1、制订预案的目的虽然人们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危险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生产经营单位对危险场所和部位也加强了管理和检查,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降到了能够理解的程度,但是由于操作、物料、设施、环境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的客观存在,或由于人们对生产过程中的危险认识的局限性,事故发生的概率有时还比较高,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还存在。为了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予以控制,防止重大事故的蔓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已初步认定的危险场所和部位进行重大事故危险源的评估。对所有被认定的重大危险源,应事先进行重大事故后果定量预测,估计在重大事故发生后的状态、人员伤亡状况、房屋及设备破坏和损失程度,以及由于物料的泄漏可能引起的爆炸、火灾、有毒有害物质扩散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周边地区可能造成危害程度的预测。依据预测,提前制订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培训抢险队伍和配备救助器材,以便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综上所述,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有2个:(1)采取预防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发生。(2)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力减轻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2、制订预案的原则生产安全是人机环境系统相互协调,持续最佳秩序的状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由事故的预言和事故发生后损失的控制两个方面构成。1)从事故预防的角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从事故预防的角度看,事故预防应由技术对策和管理对策共同构成;2)透过管理协调人自身及人机系统的关系,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安全。值得注意的是,生产经营单位职工对生产安全所持的态度、人的潜力和人的技术水平是决定能否实现事故预防的关键因素,提高人的素质能够提高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可靠性。采取措施,万一发生事故,也只能在局部,不会蔓延。提高系统安全保障潜力和将事故控制在局部是事故预防的两个关键点。2)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制定应急预案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看,事先对可能发生事故后的状态和后果进行预测并制订救援措施,一旦发生异常状况:(1)能根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进行救援处理。(2)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性重大事故发生。(3)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4)同时又能及时地恢复生产。值得注意的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不能停留在纸上,要经常演练,才能在事故发生时做出快速反应,投入救援。及时进行救援处理和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是事故损失控制的两个关键点。综上所述,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救结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四):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编制。下面分别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依据、编制原则、预案资料、注意事项和演练与修订等进行介绍。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在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前首先应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然后对重大危险源的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进行分析,根据重大危险源的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进行分析来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因此,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依据就是危险源的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分析。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可参照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进行。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分析就是系统地确定和评估重大危险源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故和可能导致什么紧急事件,后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危害程度如何等。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分析不但要分析那些容易发生的事故,还应分析虽不易发生却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生产经营单位所作的危险源事故后果分析包括以下资料:1)可能发生什么样的事故类型,应包括被思考的最严重事件;2)导致那些最严重事件发生的过程;3)对潜在事故的描绘(如容器爆炸、管道破裂、安全阀失灵、火灾等);4)对泄露物质数量的预测(有毒、易燃、爆炸);5)对泄露物质扩散的计算(气体或蒸发液体);6)有害效应的评估(毒、热辐射、爆炸波);7)非严重事件可能导致严重事件的时间间隔;8)如果非严重事件被中止,它的规模如何;9)事件之间的联系;10)每一个事件的后果。为了在安全贮存、化学品的管理和处置方面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重点分析重大危险源所存在的危险物质的危险性,可从生产厂家附带的危险物质说明书中获得危险物质的特性。2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1)生产经营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本单位、本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又具有突发性的灾害,如火灾、爆炸、毒气泄漏等。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对紧急状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贴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资料在重大危险源潜在事故及事故后果的分析基础上,就可着手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主要有以下资料:(1)潜在事故性质和规模及影响范围包括对潜在事故危险的性质和规模及紧急状况发生时的可能关系及影响范围进行预测和评估。(2)危险报警1)生产经营单位应设置报警装置以保证将任何突发的事故或紧急状况迅速通知给所有有关工人和非现场人员,使其能迅速做出相应决定。2)生产经营单位应保证所有工作人员熟悉报警步骤,以确保能尽快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3)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危险设施规模思考是否建立紧急报警系统。4)在需要安装报警系统时,应在多处安装报警装置,并到达必须的数量,以保证报警系统正常、有效工作。5)在噪声较严重的地方,生产经营单位应思考安装显示性报警装置以提醒在现场工作的人员。6)在工作场所报警系统报警时,为能尽快通知场外应急服务机构,生产经营单位应保证建立一个可靠的通讯系统。(3)通讯联络方法主要包括:1)与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关人员的通讯联络方法,包括召集重大危险源其它部位或非现场的主要人员到达事故现场的联络方法。2)与场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机构进行联系的方法,包括与场外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救援服务机构的联络方法等。3)与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主管部门的联络方法等。(4)应急控制系统应急控制系统的应急指挥联络图如下:启动相应应急行动程序通知求援救助指令报告应急控制中心相邻可依托力量小组成员单位应急领导小组单位应急办公室发生事故现场相邻可依托力量单位应急系统上报指令启动指令上报救助救助救助求援进入岗位应急指挥联络图求援求援上级主管、政府、应急救援机构、军队上报、求助指令、援助生产经营单位在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思考建立应急控制中心,应急控制中心负责指挥和协调处理紧急状况,保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顺利执行。其主要要求如下:1)应急控制中心的地点应把应急控制中心设在较安全的地方;应思考建立辅助应急控制中心,因为主控制中心也可能会因事故影响而瘫痪。2)应急控制中心的组成一般包括总指挥和指挥部成员,总指挥由生产经营单位法人代表担任。指挥部成员应包括具备完成某项任务的潜力、职责、权力及资源的单位内生产、设备、消防及医疗机构。指挥部成员直接领导各下属应急专业队,并向总指挥负责,由总指挥协调各队工作的进行。3)应能够顺利接收外部信息,具有向事故现场及现场外管理人员发送指令的潜力;4)一般状况下,控制中心应包括如下设施和资料:数量充足的内线和外线电话;无线电和其它通讯设备;危险物质数据库:危险物质名称、数量、存放地点及其物理化学特性。救援物资数据库: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名称、数量、型号大小、存放地点、负责人及调动方式。重大危险源示意图,图中应注明;存放超多危险物质的地方;救援设备存放点;消防系统和附近水源;污水管道和排水系统;重大危险源的进口和道路状况;安全区;重大危险源的位置与周边地区的关系。测量风速、风向的设备;个人防护和其他救护设备;企业职工名单表;关键岗位人员的地址和联系方式;现场其它人员名单,如承包商和参观者等;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法规标准手册;地方政府和应急服务机构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五):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由生产经营单元负责编制。下面划分对生产经营单元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依据、编制原则、预案资料、注重事项和练习训练与修订等进行介绍。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依据生产经营单元在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前首先应对本单元的重年夜危险源进行辨识,然后对重年夜危险源的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进行分析,凭据重年夜危险源的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进行分析来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以,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依据就是危险源的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分析。重年夜危险源的辨识可参照我国重年夜危险源辨识尺度GB182182000进行。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分析就是系统地肯定和评估重年夜危险源事实会发生什么事故和可能致使什么紧急事务,后发生什么严重后果,风险水平若何等。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分析不单要分析那些容易发生的事故,还应分析虽不容易发生却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生产经营单元所作的危险源事故后果分析包括以下资料:1)可能发生什么样的事故类型,应包括被斟酌的最严重事务;2)致使那些最严重事务发生的进程;3)对潜在事故的描画(如容器爆炸、管道破裂、平安阀失灵、火灾等);4)对泄露物资数目的展望(有毒、易燃、爆炸);5)对泄露物资扩散的计较(气体或蒸发液体);6)有害效应的评估(毒、热辐射、爆炸波);7)非严重事务可能致使严重事务的时间距离;8)若是非严重事务被中止,它的规模若何;9)事务之间的联系;10)每个事务的后果。为了在平安贮存、化学品的经管和处置方面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重点分析重年夜危险源所存在的危险物资的危险性,可从生产厂家附带的危险物资说明书中获得危险物资的特征。2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1)生产经营单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本单元、本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危险、装备和状况遭到严重破坏而又具有突发性的灾害,如火灾、爆炸、毒气泄漏等。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以起劲庇护人身平安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装备和状况的防护,尽量削减灾害的损失水平。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对紧急状况的处置法式和措施。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连系现实,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适宜国家法令、律例的划定。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资料在重年夜危险源潜在事故及事故后果的分析根蒂根基上,就可着手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主要有以下资料:(1)潜在事故性质和规模及影响范围包括对潜在事故危险的性质和规模及紧急状况发生时的可能关系及影响范围进行展望和评估。(2)危险报警1)生产经营单元应设置报警装配以保证将任何突发的事故或紧急状况迅速通知给所有有关工人和非现场人员,使其能迅速做出响应决议。2)生产经营单元应保证所有工作人员熟悉报警步骤,以确保能尽快接纳措施,控制事态成长。3)生产经营单元应凭据危险举措措施规模斟酌是否建立紧急报警系统。4)在需要安装报警系统时,应在多处安装报警装配,并到达必须的数目,以保证报警系统正常、有用工作。5)在噪声较严重的地方,生产经营单元应斟酌安装显示性报警装配以提醒在现场工作的人员。6)在工作场所报警系统报警时,为能尽快通知场外应急服务机构,生产经营单元应保证建立一个靠得住的通讯系统。(3)通讯联络方式主要包括:1)与生产经营单元内部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关人员的通讯联络方式,包括召集重年夜危险源其它部位或非现场的主要人员到达事故现场的联络方式。2)与场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实施机构进行联系的方式,包括与场外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救援服务机构的联络方式等。3)与当地平安生产监视经管部门及主管部门的联络方式等。4)应急控制系统应急控制系统的应急指挥联络图以下:生产经营单元在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斟酌建立应急控制中心,应急控制中心负责指挥和协调解理紧急状况,保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顺遂执行。其主要要求以下:1)应急控制中心的地址应把应急控制中心设在较平安的地方;应斟酌建立辅助应急控制中心,由于主控制中心也可能会因事故影响而瘫痪。2)应急控制中心的组成一般包括总指挥和指挥部成员,总指挥由生产经营单元法人代表担任。指挥部成员应包括具有完成某项使命的潜力、职责、权利及资本的单元内生产、装备、消防及医疗机构。指挥部成员直接向导各下属应急专业队,并向总指挥负责,由总指挥协调各队工作的进行。3)应能够顺遂接收外部信息,具有向事故现场及现场外经管人员发送指令的潜力;4)一般状况下,控制中心应包括以下举措措施和资料:数目充沛的内线和外线电话;无线电和其它通讯装备;危险物资数据库:危险物资名称、数目、寄存地址及其物理化学特征。救援物资数据库: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名称、数目、型号年夜小、寄存地址、负责人及调动方式。重年夜危险源示意图,图中应注明;寄存年夜量危险物资的地方;救援装备寄存点;消防系统和四周水源;污水管道和排水系统;重年夜危险源的进口和道路状态;平安区;重年夜危险源的位置与周边地域的关系。丈量风速、风向的装备;小我防护和其他救护装备;企业职工名单表;关头岗位人员的地址和联系方式;现场其它人员名单,如承包商和参观者等;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置律例尺度手册;地方政府和应急服务机构的地址和联系方式。事故现场的其它人员名单,如承包者和参观者;(5)现场总指挥及现场经管者的职权生产经营单元应委派一位现场总指挥(如需要,也可委派副手),在应急控制中心负责周全的事故经管。另外,还应委派一位现场事故经管人员(若是需要,还应委派副手)以便实时接纳措施控制、处置事故。1)现场总指挥的职权:决定是否可能或已发生特年夜生产平安事故,是否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扶助,并实施场外生产平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平安的地方,测验考试对危险举措措施进行直接操作、控制;继续查询拜访和评估事故的可能成长标的目的,以展望事故的成长进程;指导危险举措措施的全数或部门遏制运行,并与现场事务经管人员和关头岗位的人员配合,指挥危险源现场人员撤离;应重视所有事故酿成的危险;与消防人员、地方政府和政府平安监管人员连结紧密亲密联系;在危险源现场实施交通管制;对难以解决的紧急状况做出放置;向新闻媒体公布权威信息;在事故紧急状态竣事以后,放置恢原受事故影响地域的正常秩序。2)现场事故经管人员的职权:评估事故的规模,决议需要内部或外部应急机构;建立应急步骤以确保人员的平安和削减举措措施和财富的损失;在消防队到来之前,直接介入救护和灭火勾当;放置受伤人员并寻觅失踪人员;放置无关人员撤离到平安地带;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系点;在现场主要经管人员到来之前代办署理其职责;若有需要,应给应急服务机构带给推荐和信息;现场事故经管人员应能从穿着上容易识别。(6)现场人员的行动准则生产经营单元应确保现场人员准确明白自己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承当的使命(如负责急救、监测、赐顾帮衬伤员等);应划定在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的行动步骤、撤离法式等。(7)非现场但可能影响范围内助员的行动原则应制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外人员和其他人的行动原则。(8)现场措施1)在存在危险举措措施的重年夜危险源内外,应制定事故现场的人员应接纳的紧急解救措施。出格应包括在突发事故发生早期能接纳的紧急措施,如紧急停车等;2)无关人员可沿着具有明确标志的撤离线路到达平安区;3)指定专人记实所有到达平安区的人员,并见告应急控制中心:4)控制中心指定专人核对并区分到达平安区的事故现场和现场外人员的名单;5)由于节日、生病和那时现场人员的变化,需凭据那时的现实状况,核对并更新应急控制中心所掌握的名单;6)放置对现场人员状况进行记实,包括姓名、工作岗位、地址等,并保留在应急控制中心,还要定期更新;7)在事故后的适那时机,授权披露有关信息,并指定一位高级经管人员作为该信息的唯一发布者;8)事故处置竣事后,在恢复现场的进程中应对进进现场的人员进行指导。(9)举措措施关掉法式生产经营单元应充实斟酌复杂危险举措措施各个部门的内部关系,并制定紧急遏制运行法式,这样当事故一旦发生时或需要时,可将危险举措措施遏制运行。4注重事项1)每个重年夜危险源都应有一个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生产经营单元负责人应确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所需的各类资本(人、财、物)实时、迅速到达和供给;3)生产经营单元负责人应与应急服务机构配合评估,是否有足够的资本来执行这个预案;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定期练习训练,以保证进步前辈和科学的防灾减灾装备和措施被采用;5)不应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为维稳重年夜危险源平安运行的替换措施;6)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需要外部应急服务机构扶助的状况下,生产经营单元应弄清这些服务机构到现场起头进行急救所需的时间,然后斟酌在这个时间内现场人员能否抑制事故的进一步成长;7)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充实斟酌一些可能发生的意外状况,如由于工作人员生病、节日和危险举措措施遏制运行时代工作人员不在岗位时,应配备足够的人员以预防和处置事故发生。5练习训练与修订生产经营单元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练习训练是必不成少的,经由过程演习能够验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合理性,发现与现实不适宜的状况,实时进行修订和完善。(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练习训练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练习训练主要应注重以下事项:1)在练习训练进程中,生产经营单元应让熟悉危险举措措施的现场人员、有关的平安经管人员一齐介入;2)一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以后,生产经营单元应向所有职工和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公布;3)与危险举措措施无关的人,如高级应急官员、政府平安监视经管也应作为观察员监视整个练习训练进程;4)每次练习训练后,生产经营单元应核对生产平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划定的资料是否都被检查,找出不足和错误谬误。检查主要包括下列资料:在事故时代通讯系统是否能运作;人员是否能平安撤离;应急服务机构能否实时介入事故急救;能否有用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年夜。(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生产经营单元应把在练习训练中发现的问题实时提出解决方案,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完善。生产经营单元应在现场危险举措措施和危险物发生变化时实时修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把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改状况实时通知所有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关人员。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六):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机构、职责:(一)组织机构1、组织机构:设置抢险救灾指挥部,设总指挥、副总指挥;指挥部下设方案决策组、抢险组、应急待令组、人数清点组、综合组、事故调查组。总指挥由矿长担任,副总指挥由技术负责人担任,各组组长由日常工作的相关负责人担任。2、机构职责:(1)总指挥:处理事故的全权指挥者,根据方案决策组确定的处理方案,下达实施命令,并根据灾害的性质、受害范围、灾害程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向有关方面汇报。(2)方案决策组:带给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供电、排水系统图,根据井下反馈的灾害信息,快速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给总指挥作参谋作用。(3)抢险组:服从总指挥命令下井抢险。(4)应急待令组:根据总指挥的命令组织预备抢险救灾人员,带给抢险救灾所需的设备、物资,并运送到指定的地点,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及时抢修、安装设备,并完成其它任务。(5)人数清点组:准备清点人数,及时报告人数清点状况。(6)综合组:当灾害发生后,及时在井口设置警戒和警戒点,负责灾害期间的治安保卫工作;负责对受害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供应;负责对遇难人员及家属的善后处理;保证灾害处理的所需和交通工具。(7)事故调查组: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的原因、性质、遇难、遇险人员。发生事故后务必立即召开会议的单位和人员名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七):施工现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说明一、预案的资料应包括以下资料:1.确定本项目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潜在事故范围和重点2.确定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名单及工作职责,成立事故应急救援各工作小组,并明确各自工作职责3.针对潜在事故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并制定应急准备演习计划,救援预案资料包括:应急措施及职责、首先抢救伤员及国家财产、保护现场,根据受伤部位进行现场急救并送专科医院,火灾立即报告消防,其他灾害应报告有关部门,根据灾情制定组织人员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演习预案及检查现场设施、机具及消防器材,明确各相关部门联系方式等4.重大事故报告程序及事故发生后现场保护措施5.事故应急响应流程图6.事故发生或演习后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估并修改完善7.其他二、应急预案中应明确:1.应急救援组织、职责和人员的安排,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准备和平时的维护保养。2.在作业场所发生事故时,如何组织抢救,保护事故现场的安排,其中应明确,使用什么器材、设备。3.应明确内部和外部联系的方法、渠道,根据事故性质,制定在多少时间内由谁如何向企业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需要通知有关的近邻消防、救险、医疗等单位的联系方式。4.工作现场内全体人员如何疏散的要求等。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项目部组织编制,经项目经理审批并报企业安全设备部门备案。四、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另行成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八):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总则1、编制目的为了用心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预防和减少可能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我矿实际,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原则,特制定本方案。2、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全矿各科室、各井口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气体中毒、高温中暑、冻伤等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二、应急组织机构1、指挥领导小组组长:(矿长)副组长:(技术副矿长)成员:(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安全副矿长)(安全副矿长)(采煤技术员)(通风技术员)(测量技术员)(机电技术员)职责:(1)组织制定矿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指挥、协调整体应急反应行动。(3)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组织机构进行联络。(4)监督应急操作人员的行动。2、应急救援行动组组长:组员:、职责:(1)一旦发生事故,小组成员务必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听从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2)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抢救人员,避免事故扩大化,减少事故损失。3、应急通讯联络组组长:崔九法组员:王俊琪、王庆、秋景军、职责:确保领导小组与各应急小组间信息的及时准确传达。4、应急医疗救护组组长:荣兵兵组员:武贵芳、荣彦成、李善忠、张建新职责:负责营救、转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清点事故在场人员数,核实人员受伤状况。5、治安维护组组长:王春才组员:孙鹏飞、李永泉、梁星星、胡良玉职责:维护事故发生后的矿区治安,有计划、有步骤地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人员车辆的进出。6、救援运输组组长:李彦红组员:杨威、张变秀、荣命斌、侯建卫职责:负责事故中伤员的运输,负责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运输。7、外部联络机构救护队值班电话:8083047人民医院值班电话:8082171煤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VB编程能力的试题与答案提升
- 学习大数据分析的工具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 未来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考核要点试题及答案
- 地理信息系统的职业路径计划
- 2025租赁设备的租赁合同
- 数据分析工具试题及答案
- 【成都】2025年上半年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2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如何通过工作计划激励团队
- 行政法学资源配置试题及答案
- 实现业务多元化的工作策略计划
- 成品、半成品保护方案(土建)
- T-ISEAA 001-2020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高风险判定指引
- 房建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建筑施工
- 盘扣式钢管脚手架验收表
- 《拒绝熬夜》演讲PPT模板-熬夜危害、怎样不熬夜、熬夜调查
- 部编小学语文三下识字表无拼音
- 《家用食品粉碎机设计》11000字
- 【课件】4.1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课件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 产四万吨甲乙酮项目初步设计说明
- 课程思政的认识、实践与思考课件
- 工程结算催告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