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海闻版_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国际贸易》海闻版_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国际贸易》海闻版_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国际贸易》海闻版_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国际贸易》海闻版_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定的文档第一章导言1.为什么说“世界贸易”的真正含义来自伟大的地理发现?思考:“世界贸易”的真正含义不仅发生在国家之间,而且要求国家之间更广泛的贸易。15世纪以前,由于技术和知识的限制,贸易主要限于国家内部和亚欧之间。始于15世纪的伟大地理发现是欧洲人开辟的一系列新的陆地和水道。它连接了亚洲、欧洲和非洲,为洲际贸易创造了便利的地理条件。从此,真正的“世界贸易”被触发,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业组织应运而生。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和过去有什么主要区别?思考: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主要影响如下(1)增加贸易需求。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率,促进了生产,从而使贸易成为分配剩余产品的必要手段。(2)为贸易提供物质便利。工业革命促进了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加强了世界联系。(3)改变贸易模式。世界已经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以工业生产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从而使贸易建立在国家间分工的基础上。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贸易主要不同于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具体如下(1)贸易量增长迅速。(2)增加对贸易的依赖。(3)改变贸易产品结构。二战以来世界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了本章列出的因素,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思考:二战后世界贸易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1)战后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是贸易发展的保障。(2)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和分工,使得贸易不可避免。(3)经济增长带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贸易需求。(4)战后相对良好的国际经济秩序减少了贸易摩擦,促进了贸易发展。加:也许政府的出口激励、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全球投资自由化等因素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4.简述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想法:新趋势包括(1)制成品出口比重增加。(2)服务贸易越来越普遍。(3)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已经成为主流。(4)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5)区域自由贸易得到加强。5.中国的对外贸易比西欧国家早,但为什么中国的对外贸易比西欧国家慢、小呢?思考: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此外,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对西方的需求很少。它的贸易动机一直是交换需求。特别是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中国的对外贸易。相反,西欧国家被分成独立的政权,缺乏资源,迫切需要对外扩张和进口本国所需的产品。因此,在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对外贸易发展迅速。6.比较中国明朝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与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的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航海的不同结果,并探讨产生这些不同结果的原因。思考:郑和七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但并没有给中国的对外开放、对外贸易甚至经济带来实质性的推动。究其原因,这次航行的主要性质是“宣威异乡”的“朝贡贸易”。当时,中国仍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体,没有兴趣从海外贸易中获利。政府禁止任何私人海上贸易,因此即使找到了通往其他国家的新渠道,也不会引发大规模的海外贸易。相反,西欧的伟大地理发现产生了一个真正的“伟大地理发现”,极大地刺激了实习生的发展思考:本章使用来自中国和世界的数据来说明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密切关系。国际贸易不仅是一种国际商品交换,而且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开放经济的发展比封闭经济的发展快。一个国家不能忽视贸易在其发展中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大大增强中国的经济实力。8.为什么国家之间有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从什么方面解释?思考:大多数国际贸易理论从供给方面解释贸易的原因,包括史密斯和李嘉图的技术差异理论;赫歇尔-俄罗斯森林资源差异理论;保罗克鲁格曼的生产规模差异理论和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有一些理论从需求的角度来解释贸易为什么会发生,主要是从偏好差异和收入差异两个方面来解释。9.从供给角度看,国际贸易理论对生产技术的假设有什么不同?思考:关于生产技术假设的差异(1)古典学派假设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工人的生产率在一个国家是固定的,因此规模报酬保持不变。(2)新古典学派假设有两种以上的要素投入,各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在下降,规模报酬也在下降。(3)当代贸易理论假设规模收益会增加,或者生产技术会随着时间而改变。10.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要用全面均衡的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思考: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局部均衡分析主要分析商品或要素市场的供求、价格和福利变化,而整体均衡分析不仅分析商品或要素市场,还分析相关的商品或要素市场,因此有助于把握任何一种行为和政策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我们主要使用总体均衡分析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的影响。第二章经典国际贸易理论1.根据重商主义者的观点,一个国家必须保持贸易顺差。两国模式有可能吗?为什么?思考:在两国模式中,一国的贸易顺差等于另一国的贸易逆差。这两个国家都不可能有盈余。一个国家无法实现重商主义贸易顺差的目标。2.在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利弊时,有人说:“为了开放出口市场,我们必须降低关税,进口一些外国产品。这是我们必须付出的代价”;请对此声明进行分析和评论。思路:这种说法实际上是“重商主义”。它认为出口有利,进口受损。事实上,降低关税和进口更多国家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利用资源再出口更高效的产品生产,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3.在经典的贸易模型中,假设甲国有120名工人,乙国有50名工人。如果生产棉花,甲州的人均产量是2吨,乙州是2吨。如果生产大米,甲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乙国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分析两国中哪一个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个国家在生产大米方面有比较优势?思考:b国在生产大米方面有绝对优势,因为每个人可以生产16吨大米,而a国只生产10吨大米。从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看出,甲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乙国为0.125,因此乙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甲国,乙国在生产大米方面具有比较优势。a国棉花大米240100800 1200b国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是权力理论。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只会变得更差,”请评论上述观点。思考:贸易中的“双赢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对贸易双方都有利。这是一个可验证的经济理论,决不是一个权力理论。只要根据比较优势进行贸易,进行专业化生产,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穷国也能受益。这不仅可以从萨克斯和华纳对78个发展中国家贸易和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得到证明,也可以从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得到证明。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台电脑和1台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假设只有劳动力被用来生产电脑和小麦,加拿大的总劳动力是600小时,中国的总劳动力是800小时。计算机小麦中国100小时4小时加拿大60小时3小时(1)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计算各国生产的计算机的机会成本。哪个国家在生产计算机方面有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在小麦生产方面有比较优势?(3)如果给定的世界价格是22单位小麦一台计算机,加拿大通过参与贸易可以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每单位进口可以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的世界价格是24单位小麦一台计算机,加拿大和中国分别从进口每单位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国家应该生产什么产品,应该生产多少产品?全世界的福利水平是增加还是减少?试画分析。(福利水平由效用水平衡量)想法:(1)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是100/4=25,加拿大是60/3=20(2)由于加拿大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低于中国,加拿大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而中国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3)如果各国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生产和出口小麦,加拿大进口电脑用于出口,中国进口电脑用于出口。加拿大需要出口1/22单位的计算机来进口一单位小麦,在本国生产一单位小麦需要3小时,但在本国生产一单位计算机需要60/22小时。因此,加拿大进口一单位小麦相当于用60/22小时的劳动换取3小时在本国生产的产品,节省了3-60/22=3/11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每进口一台电脑就需要出口22台小麦,相当于用22*4=88小时的劳动换100小时的国产产品,节省了100-88=12小时的劳动时间。如果世界价格是一台电脑换24台小麦,相当于用60/24小时的劳动换3小时的国内产品,节省3-60/24=1/2小时的劳动时间。中国需要出口24台小麦来进口一台电脑,这相当于用24*4=96小时的劳动来代替中国需要100小时生产的产品,节省了100-96=4小时的劳动时间。(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加拿大应专门生产计算机,数量为600/60=10台;中国应该专攻小麦生产,产量800/4=200个单位。200小麦计算机810U10U11U20U21中国的福利水平从U01上升到U11,加拿大的福利水平从U02上升到U12,世界福利水平上升。6.假设中国的总劳动时间为600小时,每单位钢产量为4小时,每单位米产量为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U=XY2。(1)寻求封闭经济下中国的福利水平。(2)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国的总体福利水平。(3)寻求劳动收入和交换收入的公开分工。思考:中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是2Y=300-X,大米的机会成本是1/2单位钢。根据福利函数,在每个效用曲线上大米对钢铁的边际替代率被称为(1)在封闭经济中,福利的最大化必须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等于机会成本的地方,即,或X=Y,代入生产可能性曲线,得到X=Y=100,U0=100*1002=106(2)中国在开放经济中有完全的分工,生产所有的大米。交换曲线是y=300-x。最大福利必须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贸易条件的地方,即Y=2X。代入交换曲线,X=100,Y=200,U=100*40000=4*106(3)交换收入:假设中国并不完全专注于大米生产,仍然像封闭经济一样生产100单位大米和100单位钢材,但大米以1: 1的比例交换钢材,新的交换曲线是Y=200-X,最大收益仍然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贸易条件的地方,或Y=2X。将X=200/3和Y=400/3代入交换曲线,交换结果为劳动分工的收入是7.在李嘉图的贸易模型中,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被用来解释一国进出口福利水平的变化。思考:假设一个小国QQ出口市场PPp0蛋白女警p0蛋白女警DDSSEE甲乙甲乙(1)在出口市场,中国的价格在封闭经济中为P0。开放后,世界市场的价格是30便士.价格的上涨减少了消费者剩余,但增加了生产者剩余,增加了整体社会福利。(2)在进口市场,中国的价格在封闭经济中为P0。开放后,世界市场的价格是30便士.价格的下降增加了消费者剩余,但生产者剩余减少了消费者剩余,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