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解剖学——绪论PPT课件_第1页
组织学与解剖学——绪论PPT课件_第2页
组织学与解剖学——绪论PPT课件_第3页
组织学与解剖学——绪论PPT课件_第4页
组织学与解剖学——绪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2,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课程特点,一、本门课程内容包括两部分内容:1、人体形态结构宏观解剖学;2、人体组织结构的微观解剖学;二、本课程知识结构特点与学习要领:1、由于本门课程属于结构学,所以学习中识记内容较多,学习中要求结合图形进行记忆人体结构。,.,3,2、在理解中识记:结合模型、标本对照学习与记忆。以牢记知识。3、实验课中多下功夫,把理论知识与实验中观察的标本、模型、装片结合起来进行理解与识记。4、由于人体结构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上下章节间不要脱离,不要作为独立的知识点进行识记,以增加对知识的理解。,.,4,三、学习中忌讳如下学习心理:1、过于重视与强调考试内容;2、不要采取投机取巧的学习方式,只为考试而学习,此乃自欺欺人!3、课前一定要预习,课后一定要归纳总结。4、同学间加强交流和讨论。5、请诚恳提出您的宝贵意见或建议。,.,5,四、实验课的要求:1、必须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熟悉实验方法,重视合作作用。2、严格按照要求撰写实验报告或实验论文,不可投机取巧或敷衍了事。3、重视团队作用,加强合作与讨论。,.,6,.,7,绪论第一章基本组织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三章循环系统第四章免疫系统第五章消化系统第六章呼吸系统第七章泌尿系统第八章生殖系统第九章内分泌系统第十章感觉器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目录,.,8,绪论,一、人体组织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及其分科二、人体组织、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三、学习和研究人体组织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四、人体组织解剖学的发展简史五、人体组织解剖学的研究方法六、人体的方位、轴与面,.,9,一、人体组织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及其分科,人体解剖学解剖学(anatomy)组织学(histology),.,10,人体解剖学,概念:是研究人体形态的科学,属于生物学科的形态学范畴。目的: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器官系统的形态结特征和相互关系,为学习其他生物学科奠定基础。同时也为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增强体质提供科学依据。,.,11,解剖学(anatomy),主要是指用刀割和肉眼观察的方法研究人体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又称人体解剖学。,.,12,组织学(histology),是指借助显微镜研究人体的微细结构,又称微体解剖学。其中研究细胞形态结构的称为细胞学(cytology)。分科:描述组织学;比较组织学;定量组织学;实验组织学等。,.,13,二、人体组织、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细胞: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器官:系统:,.,14,人体器官的系统,.,15,人体的分部,.,16,四肢的分部,.,17,三、学习和研究人体组织解剖学的基本观点,(一)进化的观点(二)形态和功能相互联系的观点(三)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四)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18,四、人体组织解剖学的发展简史,1、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年,古希腊,著名医生。2、Aristoteles,公元前384322年,哲学家和博物学家。,.,19,3、Galen,130200年,古罗马的著名医生和解剖学家。著有医经,对血液运行,神经分布、脑、心等内脏都有具体的记载,但错误较多。4、Vesalius,15141564年,比利时人,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著有人体构造,全书7册,系统的记载了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纠正了Galen的错误。,.,20,5、Harvey,15781657年,17世纪著名医生,提出心血管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实验证明了血液大循环的原理。,.,21,6、扎果尔斯基,俄国人,19世纪解剖学家,研究变异和异常,用解剖学的材料理解人体结构。7、列斯加夫特,俄国人致力于形态学研究,研究人体结构与技能的关系,著有理论解剖学基础。,.,22,8、王唯一(1026),宋代,铸铜人我国最锻造人体模型。9、宋慈(1247年),洗冤录,详细记载了人体的全身骨骼的名称,数目,形态并附有检骨图。10、王清任(17681831年)清代,医林改错对器官的观察作乐详细的记述。,.,23,11、R.Hooke,(16351703年),英国人,于1665年用自做的显微镜观察木塞时发现了“细胞”。12、Leeuwenhoek,(16321723年),荷兰人,用显微镜观察精子、红细胞、肌纤维等。,.,24,13、Schleiden(1804-1881年)Schwann(18101882),德国19世纪的生物学家,建立了细胞学说。,.,25,五、人体组织解剖学的研究方法,(一)解剖学的研究方法(二)组织学的研究方法,.,26,(一)解剖学的研究方法,1、尸体研究2、活体研究1)剖检法1)X射线检查法2)腐蚀法2)活体测量法3)透明法3)仪器探测法4)冰冻切片法3、动物实验,.,27,(二)组织学的研究方法,1、光镜技术2、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3、免疫组织化学4、放射自显影技术5、电镜技术6、组织培养,.,28,1、光镜技术,1)涂片法是将液体的成分或器官、组织的刮取物涂在载玻片上制成薄膜,警告固定后进行染色观察的一种方法。2)石腊切片法3)冰冻干燥切片法,.,29,2)石腊切片法,取材:材料力取新鲜,一般动物死后不能超过6小时,材料大小大小不应该超过0.5厘米为宜;固定:将去地下材料放入固定液中,通常用10的福尔马林,固定24小时。,.,30,脱水:经过70(保存)、80(30min)、90(30min)、95(1530min)、100(30min)的酒精各612小时进行脱水处理。如组织小,可考虑脱水的时间缩短,采用如下方案:70(保存)、85(30min)、90(30min)、95(1530min)、100(30min)的酒精进行脱水处理。,.,31,浸蜡:组织脱水后,浸入酒精和二甲苯各半的混合液中处理2030min,再移至二甲苯中处理30min至透明为宜,由此在浸入温热的石蜡中浸透数小时(将石蜡放入温箱中慢慢溶解,然后将标本浸入石蜡中12h)。注意事项:如果组织物与石蜡颜色一样,浸蜡前一般用曙红进行染色,以辨组织的头尾,掌握切片方向。,.,32,包埋:石蜡的溶点是52,所以浸蜡时应将温箱的温度调到52为宜,如果温度过高,包埋物变硬,不宜于切片;浸蜡所用容器应为玻璃或瓷器,编上号码1、2、3,将包埋物从二甲苯中取出,用吸水纸吸取水分,出去二甲苯,即放入第一个器皿中,半小时后移入第二器皿中,在第三个器皿中30min后,即可包埋入纸船中。,.,33,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取出后冷却,形成蜡块,以切片机切成厚约58微米的波片。粘片:将切好的蜡片放在涂有蛋清甘油或马氏粘合剂的载玻片上,仿制于温箱中烤干。,.,34,染色:二甲苯10分钟(38温箱中);100酒精10分钟;95酒精10分钟;90的酒精5分钟;80的酒精5分钟;70的酒精5分钟;蒸馏水5分钟;,.,35,苏木精水溶液中数分钟(使细胞核染成蓝紫色);酸酒精分色数秒钟(使胞质颜色褪去);流水冲洗1小时出去余酸;然后蒸馏水顷刻;(11)入708090酒精各10分钟;(12)入90酒精伊红染色23分钟;(13)入95酒精中分色,褪去红色;(14)100酒精1小时;(15)二甲苯30分钟;,.,36,封片附:冷冻切片法:以液态二氧化碳或半导体至冷装置将组织迅速冷冻而进行低温切片,不经过脱水、包埋,能保留细胞内的脂类和酶类,常用于病理检查(活组织或细胞的检查)。,.,37,3)冰冻干燥切片法,在真空条件下,使组织干燥后,进行石蜡包埋、切片、贴片、染色或其他处理等步骤而成。此法使组织的生理变化突然停止,从而证明骤冷当时的细胞内的物质变化顷刻。,.,38,六、人体的方位、轴与面,为了描述人体各部结构的位置关系,需有共同的准则,特规定了解剖学姿势、方位、轴和面的术语。,.,39,(一)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至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40,(二)方位,1.上和下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2.前和后近腹面者为前,近背面者为后。3.内侧和外侧近正中面者为内侧,远离正中面者为外侧。前臂的内侧又称尺侧,外侧又称桡侧;小腿的内侧又称胫侧,外侧又称腓侧。,.,41,4.内和外在腔内或近空腔者为内,反之为外。5.浅和深近体表者为浅,远离体表者为深。6.近侧和远侧多用于四肢。肢体接近躯干处,血管、神经等接近起始处者为近侧,反之为远侧。,.,42,(三)轴,根据解剖学姿势,人体可有三种相互垂直的轴。1.矢状轴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呈前后方向的水平线称矢状轴。2.冠状轴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呈左右方向的水平线称冠状轴。3.垂直轴与身体长轴平行,与水平线垂直的轴称垂直轴。,.,43,(四)面,按照上述三种轴,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面1.矢状面矢状面是按矢状轴方向与水平面和冠状面相垂直,将身体分为左、右两纵切面。2.冠状面冠状面或称额状面,是按冠状轴方向与矢状面和水平面相垂直,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3.水平面水平面又称横平面,是与矢状面和冠状面相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