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法制渗透点_第1页
四年级语文法制渗透点_第2页
四年级语文法制渗透点_第3页
四年级语文法制渗透点_第4页
四年级语文法制渗透点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法制渗透点14语文四年级 第11课/去年的树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条 国家依法实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记发证制度。依法登记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权、使用权受法律法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的侵犯。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权属证书式样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规定。第二十一条 禁止毁林开垦、毁林采种和违反操作技术规程采脂、挖笋、掘根、剥树皮及过度修枝的毁林行为。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步了解。方法:设疑解惑,讨论交流。示例或说明1、 讲童话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2、 引导学生回答:听完这个童话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各抒己见。3、 你知道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吗? (教师相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的相关内容。)4、小组合作交流。 (1)如果让你来设计这篇课文的结局,我们应该怎么设计? (2)针对课文的这个结局,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第17课/长城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第9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文物保护,正确处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确保文物安全。基本建设、旅游发展必须遵守文物保护工作的方针,期活动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海关、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法认真旅行所承担的保护文物的职责,维护文物管理秩序。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步理解。方法:利用多媒体激发情感,拓展延伸。示例或说明1、 远看长城的录像,有条件的班级可以播放学生登上长城的录像,不仅可以欣赏长城的壮美景观,还可以让学生回想起自己登上长城的真切感受,激发学生情感。2、网上搜索,了解人们是怎么样评价长城的。3、引导学生明白: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物。4、拓展内容:说说家乡有哪些有名的文物古迹?保护的怎么样?把你对“文物保护,从我做起”这句话的理解,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 (结合讨论情况,相机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的相关内容)第19课/秦兵马俑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第三条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石窟、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他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了解。方法:结题点睛,拓展延伸。示例或说明1、 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理解秦兵马俑这一珍贵历史文物的特点。2、出示盗掘文物的有关图片等多媒体资料,教师提问:看到文物遭破坏,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应该怎样制止?3、结题点睛:通过法律来保护文物,通过法律来制止、制裁破坏、盗掘文物的行为,是保护文物的有效手段。4、拓展交流:游客在参观文物古建筑时,在建筑物上刻字,这样的做法对吗?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四下 第9课/自然之道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条 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鼓励开发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和驯养繁殖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给予鼓励。第六条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制定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规划和措施。第十条 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直辖市政府,应当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的地区和水域,划定自然保护区,加强对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管理。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的管理。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步理解。方法:升华情感,拓展延伸。实例说明1、 结合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应为不懂的自然之道,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尽管“我们”来回奔跑抢救幼龟,但数十只食肉鸟已经吃得饱饱的了。2、谈感觉:如果你是作者,这是你会怎么想?虽然作者的初衷是保护动物,但由于不懂自然之道,还是无意间伤害了幼龟。3、理性升华:对学生进行浅显适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内容的讲解,并讨论什么是自然之道。让学生初步知道,很多法律其实就体现了对自然之道的尊重。四(下) 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可渗透的法制内容防洪、防沙治沙、环保方面的法制建设情况教学要求与方法要求:初步了解。方法:师生互动,拓展延伸。实例说明1、 教学中紧紧抓住母亲河“摇篮”、“凶猛暴烈”、“忧患”、“悬河”等极不协调的字眼,为渗透相关法律、政策做好铺垫。 2、顺势简介我国防洪、防沙治沙、环保等方面的法制建设情况即黄河治理工程、黄河防护林建设重大举措。四(下) 第30课/文成公主进藏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知道或初步了解。 方法:讨论交流,结题点睛。 示例或说明 1、结合课文内容: (1)了解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及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意义。 (2)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关于民族平等、民主团结等方面的内容,告知学生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相应法律,帮助学生树立初步、正确的民族观,使学生知道我们应该通过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