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高考复习《中国古代史》测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1页
高三历史高考复习《中国古代史》测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2页
高三历史高考复习《中国古代史》测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3页
高三历史高考复习《中国古代史》测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4页
高三历史高考复习《中国古代史》测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史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单项选择题答案做在第卷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汉的古墓。在第11号墓中出土地 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据此回答 1-3题b5E2RGbCAP1秦代竹简上的文字,应该是 A小篆 B楷书 C金文 D隶书2田律规定(大意):从春季2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樵,烧草木炭;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龟;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以上禁令,到7月才能解除。田律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是p1EanqFDPw A战国秦汉时期的法律非常严酷 B封建君主力图把山林湖泊占为己有 C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D田律中的规定是不科学的,说明人们还不尊重客观规律3田律的颁布,证实了下列那句史料记载的正确性 A“(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B史记:“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始。” C诗经:“七月亨葵及稻。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D“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亦必多,民亦如之。”每一时期的思想、文学和艺术都是以当时现实生活为源泉的,是以那个时代经济和政治为基础的。据此回答46题:DXDiTa9E3d4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其根本原因是 A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思想比较活跃,善于思考 B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为“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提供了条件C战国时期统治者重视采纳各家思想D战国时井田制开始瓦解5司马迁称张骞的第一次出使西域为“凿空”,其含义是A张骞没有完成使命B西域不愿同西汉夹攻匈奴C了解到西域的风情D开辟了西汉同西域的交通6“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RTCrpUDGiT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李白出生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生于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据此回答79题。7两汉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A刺史制度B郡国并行制C察举制度D三公九卿制8隋唐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是A为后世王朝所效法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加强了皇权D提高了工作效率9募兵制与府兵制相比,其最大弊端在于A增加了农民的兵役负担B容易形成军阀割据势力C不利于“胡汉分治”D国家难以建立强有力的军队10.相传孔子的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出A孔子的弟子注重务农B当时牛耕开始普及C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D农本思想基本确立11.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是下列哪些现象在思想领域的反映?铁器的使用 牛耕的使用 天文历法的进步 水利工程的兴修ABCD12.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最能从根本上反映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A公田转化为私田B分封制崩溃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D周王室的衰弱13.下列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A修筑长城B地方设县C使用圆形方孔钱D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14.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是指5PCzVD7HxA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15.秦汉时期,中国已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A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到中国B丝绸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地区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D中国与欧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16.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开发的自然原因是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B南方水利工程的兴修C南方气候条件的优越D北方受到战乱的影响17.下列汉字书法的先后顺序是 篆书 楷书 行书 隶书ABCD18.下列史实与科举制的演进有关,按时间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创武举、殿试 始建进士科 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jLBHrnAILgABCD19“建安文学”的特点不包括A内容充实,关注现实B苍凉悲壮,富于进取精神C慷慨激昂,富有生气D深入浅出,通俗生动20.下列作品中,范缜所著作品为 A论衡B神灭论C齐民要术D天论21.下列史实与唐玄宗有关的是 俘获颉利可汗 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xHAQX74J0XABCD22.唐朝中期以后实行的两税法同以前的租庸调制相比,最主要的变化是A地租形式的变化B赋税种类的增多C征税标准的变化D税务手续的简化23.唐朝中央政府三省运转的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D门下中书尚书24.下列各项唐朝的制度中,能相对减轻农民负担的是( )府兵制募兵制租庸调制两税法ABCD25.下列关于唐朝扬州城的表述,错误的是( )A江南物产大多在扬州集散B大食、波斯等国商人在扬州云集C扬州的繁华程度远不及长安D繁华的夜市是当时扬州城的一个特点班级_ 姓名_ 座号_第卷LDAYtRyKfE答 题 卷一、单项选择题答题表(每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地方察举与公府征辟,为东汉士人入仕之途。此两制皆起于西汉。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与察举相辅并行的,沿有征辟制。Zzz6ZB2Ltk-国吏大纲材料二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者也。dvzfvkwMI1-宋书恩幸传材料三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rqyn14ZNXI-通典选举历代制下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6分),并说明选官标准的发展变化(6分)。27.“苛政猛于虎”。秦、隋二世而亡是后世许多开国君主的前车之鉴。“天子者,有道则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一个“畏”字,促使不少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从而出现了社会繁荣。请选择一个中国古代的繁荣时期,分析其社会繁荣的原因与表现。(18分)EmxvxOtOco28.我国古代传统思想中,著名的儒、墨、道、法四大学派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儒、墨、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法家集大成者。(4分)(2)在秦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哪一学说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4分)(3)为什么儒家学说到西汉时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4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十五计划纲要把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一个重要项目。为了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困难,研究人员设计了三个南水北调的方案。其中的东线方案是在扬州提取长江之水,沿京杭大运河输送到苏北、安徽、山东、河北等缺水地区,年调水量可达200亿立方米。SixE2yXPq5请回答:(1)京杭大运河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条人工运河,请结合史实简要指出这条人工运河的历史变迁。(3分)(2)有人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导致了隋朝的灭亡,但史学家白寿彝却指出:“隋炀帝开凿运河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当时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一条沟通南北的新河道。”结合秦汉到隋唐时期的历史,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5分)6ewMyirQFL高 三 中 国 古 代 史测 试 卷答案12345678910ACBBDCADBB11121314151617181920AADDDCBBDB2122232425DCBBC26.两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变化:察举制以德行为标准;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科举制以学识能力为标准;27.(名称、原因、表现)名称:贞观之治或唐前期原因:勤于政事吸取前朝教训轻徭簿赋爱惜民力重视人才善于纳谏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盛,社会稳定,民族融合国力强盛,边疆巩固,邦交和睦28.(1)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2)法家学说,因为法家主张适时改革,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适应了国家从分裂走上统一的现实需要。故被秦始皇所采用。kavU42VRUs(3)因为儒家的“仁政”思想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董仲舒又对儒家学说进行发挥,提出大一统的理论,适应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汉武帝接受了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使儒学思想占统治地位。y6v3ALoS8929.(1)春秋时期已开通连接江水与淮水的运河邗沟。隋朝时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