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园数学活动设计,2,一、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要求),3,生活中数学问题无处不在:孩子们发现车轮是圆的,很多房子的屋顶是斜的。回家的途中能发现的各种数信息(几辆车,几个行人,几朵花),幼儿园里的各种数学信息(几扇窗户,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几个小朋友)。还可获得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及其上下、前后、左右等形体及空间方位的认识,从日常生活中获得有关时间与事件顺序的关系(如几点起床、吃饭、上幼儿园、放学、睡觉等)以及做操时如何按高矮排队等,4,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必须借助于一系列动作。如要知道有几个娃娃,就必须用手一个一个地去数一数;要知道这几支铅笔谁长谁短,就必须把它们放在一起比一比。,直觉动作思维的特点,5,表象:事物不在面前,在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你想象一下,你有两块糖,老师又给了你一块,你一共有多少块糖。(不把糖摆在幼儿面前,只是让他在头脑中想象这个过程,借助糖的形象来完成这个运算),幼儿学习加减要经过的过程:,如2+13,如先给出两块糖放在一起,再给出第三块,并和前两块放在一起。让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块糖。,6,多样化包括材料的多样化,操作方法的多样化,感官的多样化参与等。如一位教师教幼儿学习4的组成。教师主要运用了小鸭子作为教具进行的,在讲解、练习和操作时都是用的小鸭子,结果多数幼儿最终形成的概念是“3添上1是4只小鸭子”,而不是3添上1是4.,7,例如加法算式:3+25中的“+”号,表示把两个数合起来的意思。“”表示“”号两边的数量是相等。那么一旦会用“+、”进行运算,说明幼儿基本理解这一算式的含义。,对幼儿来说,练习的最好方式是动手操作和游戏。如用一一对应或点数是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最简单和正确的方法。因而就需要进行各种形式的练习。,8,二、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量与计量数与数量几何图形空间方位时间,9,量与计量,我叫王明,今年上二年级,我出生于2003年3月1日,我是个矮胖子,才1.25米高,却有62千克呢!因为身材太胖,我跑步特别慢,跑50米要18秒。我家住在红旗区三片,家里房子可大了,听妈妈说足有150平方米呢!希望能成为大家的好朋友!,10,量与计量教学的内容:,(1)比较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厚薄、宽窄、轻重。,(3)排序:外部特征、量的差异、按数排序,(4)量的守恒:长度守恒、面积守恒、体积(容积)守恒。,(5)自然测量:利用身边常见的自然物如脚步、线、小棍、纸条、瓶子、绳子等,作为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高矮、粗细、轻重等。,11,比较,12,按物体名称分类,13,按物体的特征(形状)分类,按物体特征(颜色)分类,14,按物体量的差异分类,15,按空间方位分类,16,按物体数量分类,17,按用途分类,18,排序,排序内容:外部特征、量的差异、按数排序,19,外部特征排序(颜色和形状)按规律排序,按颜色,20,外部特征排序(颜色和形状)按规律排序,按形状,21,按量的差异排序,22,按数排序,23,守恒,24,自然测量,25,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量与计量数与数量几何图形空间方位时间,26,数与数量,1、幼儿数概念的发展,27,34岁的幼儿一般能从1数到10,但多数都像背儿歌似的背诵这些数字,带有顺口溜的性质,并没有形成每一个数词与实物间的一对一的联系,幼儿尚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注意事项(1)幼儿一般只会从“1”开始,顺序地往下数,如果遇到干扰就不会数了。(2)幼儿一般不能从中间的任意一个数开始数,更不会倒着数。(3)在口头数数中,常会出现脱漏数字或循环重复数字的现象。,口头数数,28,按物点数,用手逐一指点物体,同时有顺序地说出数词,使说出的一个数词与手点的一个物体一一对应。要求幼儿做到手口一致,既不重复,也不漏数,手、眼、口、脑要协同活动。,按数取物按一定的数目拿出同样多的物体。首先要求儿童能记住所要求取物的数目,然后按数目取出相应的物体。(1)在设计好的情景中按数取物:积木区多少小朋友,放多少积木;搓汤圆(2)在生活环境中按数取物:吃饭摆碗筷、杯子、勺子;每张桌子旁几个小朋友;数扣子。,掌握数概念数的实际含义、相邻数、数的组成(关键),29,2.53.5岁。学数前的准备阶段。主要学习观察、分类、排序、比较、对应等为数概念的学习做准备。,2、幼儿掌握数概念的年龄阶段特点,45岁。计数能力的巩固和初步形成数概念的阶段。手口一致数10以内数、相邻两数、数的守恒、认识序数、认读10以内阿拉伯数。,30,56岁。数群概念的初步发展。相邻三个数、按群计数、单双数、数的组成、书写阿拉伯数、10以内加减法,所谓按群计数,就是计数时不再依赖于一一点数的方式,而是以数群为单位,如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等等。一般5岁以后,幼儿逐渐发展起了按群计数的能力。,31,3、数与数量的内容,(1)区别1和许多(小)(2)比较多少(小)(3)认识10以内的基数(小中)(4)认识序数(中班)(5)认读10以内的数(小中)(6)书写10以内的数(大)(7)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大)(8)10以内数的加减法,32,小班科学活动:1和许多(数学),活动目标:1、使幼儿会区别一个物体和许多物体,并初步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2、使幼儿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一个”和“许多”这两个词语。活动准备:活动过程:1、教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认识“1”和许多。2、教幼儿通过“分”与“合”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3、教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1”和“许多”。4、通过寻找物体的活动,加深幼儿对“1”和“许多”的认识,33,一个一个的1可以组成许多,一个一个的1可以组成许多,一个草莓,许多个草莓,许多个苹果,1个苹果,34,比较多少,活动目标:一一对应,感知“多、少、一样多”教学方法:重叠法,并放法注意事项:先相等后不等;先重叠后并放;右手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无须计数;游戏情景;增加或去掉,35,重叠比较,并放比较,36,同数异长,异数等长,37,异数异长,同数同长,38,认识10以内的基数(小、中),小班初步认识5以内数的含义,会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数量的物体,并会说出总数,懂得总数是被数物体的总和;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5以内数量的事物。借助于教具,初步意识到5以内数的相互关系。例如,1个苹果添上1个苹果是2个苹果,2个苹果比1个苹果多1个苹果;2个苹果添上1个苹果是3个苹果,3个苹果比2个苹果多1个苹果等。会正确运用常用的数量词,如“4个”、“4只”、“4块”、“4辆”、“4朵”、“4架”等。中班认识10以内数的含义,会正确点数10以内数量的物体,迅速说出总数;正确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从任何一个数数起,一直数到10。会按数取物。会正确运用各种感官感知10以内数量的事物。能不受物体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迅速地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39,认识序数,40,41,认读110个阿拉伯数字,认读阿拉伯数字110的方法利用多种教具,出示数字符号进行讲解。例如,认识数字“3”。先出示教具3只小鸡,让幼儿数数并回答这是3只小鸡;再出示教具3只小鸭,让幼儿数数,回答这里有3只小鸭。然后老师小结:“3只小鸡,3只小鸭,我们都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边讲边出示数字3的卡片,贴于教具旁边。接着,教师还应通过另外一些例子,进一步讲解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如“3”还可以表示什么物体。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幼儿记住字形。当数字符号出示之后,教师可利用幼儿所熟悉的事物,与数字形象进行比较。如“1”像小棒,“2”像鸭子,“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6”像哨子,“7”像拐杖,“8”像麻花,“9”像气球,“10”像小棒和鸡蛋,帮助幼儿记住字形。练习认数的活动可以用看图找数字、看数字找卡片、听声音或看动作找数字、看数字做动作、按数取物、按物取数字等。,42,注意事项,1、教师应首先明确从哪儿数起。如:两只动物都说自己排在第一位,动物妈妈说他们都没有错,这是为什么?2、先教不同类的,后教同类物体的排列,最后教幼儿用数字编号。3、注意基数词和序数词的区别,使幼儿正确解答“多少”和“第几”两类问题。,43,书写110个数字,44,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活动目标:(1)知道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数,这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例如,4可以分成2和2,3和1,1和3,2和2,1和3,合起来都是4。)(2)了解数的组成中的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互换关系(两个部分数交换位置后合起来的总数不变)和互补关系。,内容安排上,一般可以分成三个单元:1、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例:学习4的组成2、学习6、7、8三个数的组成例:学习7的组成3、学习9、10两数的组成,45,注意问题,1、先幼儿操作体验,教师再运用讲解演示法分析例:教2的组成,可让幼儿把2朵纸花分给2个布娃娃,然后让幼儿把2个布娃娃的纸花合在一起,看是多少。教3的组成,可发给每个幼儿2个盘子和3块饼干,要求把3块饼干分放在2个盘子里,看怎样放。在幼儿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再运用实物或教具,边演示一组物体的分合变化,边讲解一个数的组成.如:出示3只青蛙(贴绒),可编出一些情节:“1只青蛙前面跳,2只青蛙后面跳;后面1只快快跳,赶到前面一起跳,2只青蛙前面跳,1只青蛙后面跳。”这样边演示边讲解,边出现组成式,帮助幼儿理解数的组成的含义,并教幼儿正确地用语言表述:“3可以分成l和2,l和2合起来是3;3可以分成2和l,2和1合起来是3。”,先出现总数,再进行分解组合。先用实物或教具,后用数字进行抽象概括,46,2、通过操作,引导幼儿发现规律。如:4的组成时,可以让幼儿把4个物体分成两堆,看有几种分法。然后启发幼儿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一个数分成的两个数,位置可以互换。如4可以分成1和3,也可以分成3和l。一个数分成的两个数,其中一个数逐次增加1,则另一个数逐次减少1,但每次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都是原数。,47,3、让幼儿在操作和游戏中练习数的组成练习4的组成时,可以进行“分扣子”操作活动。发给每个幼儿4个扣子,分成两部分,把所有的组成形式摆出来。或可以让幼儿边摆积木,边说组成的式子。练习9的组成时,可以玩“找朋友”游戏。把1一8的数字卡片各2张分发给16名幼儿。然后让一个幼儿举起写着“9”的数字卡片,其他哪两个幼儿拿的数字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9,他们就是一对朋友.,48,与加法的区别:组成:研究一个数可以由哪两个部分数合起来,总数已知。加法:已知两个部分数,求总数。与减法的区别:组成:总数已知,分解时,只把总数分成两个部分数,而总数不变。减法:在总数已知的基础上,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一部分,总数减少。,49,50,51,52,53,54,55,56,你想象一下,你有两块糖,老师又给了你一块,你一共有多少块糖。(不把糖摆在幼儿面前,只是让他在头脑中想象这个过程,借助糖的形象来完成这个运算),幼儿学习加减要经过的过程:,如2+13,如先给出两块糖放在一起,再给出第三块,并和前两块放在一起。让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块糖。,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57,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幼儿学习加减的顺序:(1)具体水平的加减以实物或图片等直观材料为工具进行的加减运算,在口述应用题时给幼儿出示教具,这是较低水平的运算。,(2)表象水平的加减运用表象进行加减,只口述应用题不出示教具。让幼儿在头脑中想象。,(3)抽象水平的加减直接运用于抽象的数学符号进行加减运算,这是较高水平的运算,58,从具体到抽象,从逐一加减到按群加减,掌握减法一般要难于加法,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特点,幼儿把数看成一个整体,直接进行加减的方法,就是按群加减。如3+2=?幼儿不用计数能立即回答出5。,1、孩子在生活中接触加法先与减法。,2、有的孩子在进行4+3=7的运算时,可运用顺接数的方法来解决,4、5、6、7,4加3等于7;而进行减法7-4=3运算时,要运用倒着数的方法才能解决,倒着数的方法要困难些。,3、加法是把两个数群合并成一个新数群,在被加数和加数之间无须进行比较,仅在判断“和”的正确性时才涉及三个数群的关系;而减法在一开始就需要对被减数与减数两个数群进行比较,59,10以内数的加减法,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2、掌握10以内数的口头加减运算,认识加号、减号、等号,会做横式运算。3、学会解答和自编简单的口头加减法应用题。,60,5以内加法的教学步骤1、教幼儿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把两组物体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个。(利用实物教具,通过演示讲解,暂时不出现“加法”)2、教幼儿看着实物计算5以内的加法。看着实物,用逐一点数的方法进行5以内加法计算。3、通过操作和其他活动,教幼儿熟悉5以内加法(1)指导个别幼儿操作,同时把他的活动过程口述成加法应用题。(2)指导全体幼儿进行操作,同时把活动过程口述成加法应用题。(3)指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进行加法计算如:摸出什么、听声音,教学方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先教幼儿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再教10以内的加减法。,61,5以内减法教学的步骤1、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从物体的总数中去掉或者拿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暂时不出现“减法”)2、看着实物计算5以内减法。逐一点数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减法计算。3、通过操作活动,教幼儿熟悉5以内的减法。个别操作全体操作,62,5以内加法和减法算式的教学,1、教幼儿认识加号、等号和加法算式幼儿初步掌握了5以内的实物加法后,进一步教幼儿学习5以内的加法算式。例如:院子里有3只小鸡,又跑来2只,这时,院子里一共有几只小鸡?教师边说题边演示教具,着重说明,院子里一共有几只鸡,就要把原来的3只鸡和又跑来的2只鸡合并在一起,我们这种算法叫做加法。院子里原来有3只鸡,用数字“3”表示(黑板上写3),又跑来2只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质勘查专业试题及答案
- 电气资料专业试题及答案
- 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江淮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网络内容行业技术规范
- 客户见面致辞示例
- 个人工作总结副科长
- 集土坑施工方案
- 老旧小区临水施工方案
-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日新班)物理试卷(含解析)
- 单孔腹腔镜课程讲义课件
- 优秀初中语文说课课件
- 人教精通版六年级上英语Lesson15教学课件
-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课件
- 普通逻辑ppt课件(完整版)
- GB∕T 16762-2020 一般用途钢丝绳吊索特性和技术条件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 DB32∕T 4065-202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
- 施工现场环保工作措施
- 资产清查服务方案模版
- 检具设计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