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使用安全知识_第1页
电梯使用安全知识_第2页
电梯使用安全知识_第3页
电梯使用安全知识_第4页
电梯使用安全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梯使用安全知识,深圳市安全教育基地刘慧星,在罗湖桂园街道长虹大厦大厦内,手机也是潜在杀手,垂直电梯,自动扶梯,自动扶梯,案例1,在浙江临安发生的电梯事故中,一位妈妈按了6楼的电梯按钮,过了一会,电梯门开了,但只开了一半就停在那儿。这位女士抱着孩子随手把电梯门往旁边推了下就往里面走,谁知道里面竟是空的。这位妈妈从6楼跌到1楼,不幸遇难,而18个月大的宝宝奇迹生还。那电梯为什么门开了却没“底”呢?据钱江晚报采访浙江诺比克电梯有限公司总技工陆先生,有3中因素可能造成电梯失灵:一是电脑控制系统故障,这就像人的大脑,脑子紊乱了,动作也就出错了; 二是电梯安全回路出现问题,这是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三是维保不到位。,案例2,在武汉发生的施工电梯坠落事件中,施工电梯从30层坠落,19人当场遇难。与以往发生的电梯伤人事件不同的是,这次发生事故的电梯应称做“施工升降机”,它与传统的住宅电梯是两回事。武汉东菱电梯制造总公司总经理杨晓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该升降机由施工方搭建,并没有“电梯厂商”。其原理与电梯并不一样,“电梯具有保护装置,不可能出现坠落几十层楼的情况。,第一部分 乘坐电梯注意事项,靠门踹门易引发电梯故障,一、“四看” 1、看是否挂有“停梯检修”标志。来到电梯前,乘客应看电梯前是否挂有“停梯检修”标志,如果挂有该标志,说明电梯正在维修,乘客不要乘坐。 2、看有无安全标志。乘坐电梯时,首先要查看电梯内是否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检查是否在有效期内,两者同时具备才能保障安全。 3、看是否超载。电梯超载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当电梯因超载报警时,应该主动退出,等待下一趟再乘座。 4、看运行是否正常。电梯停稳后,乘客进出电梯时应注意观察电梯轿箱地板与楼层是否平齐,如果不平,说明电梯存在故障,应及时通知电梯使用单位。,二、“四不” 1、不顶阻电梯门。当电梯门快关上时,不要强行冲进电梯,阻止电梯关门,切忌一只脚在内一只脚在外停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不随便按应急按钮。应急按钮是为了应付意外情况而设置的,电梯正常运行时,不要按应急按钮,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不开门运行。乘坐电梯时,如果电梯门没有关上就运行,说明电梯有故障,在电梯外的乘客不要进入乘坐;已在电梯里的乘客不可在运行时跳出电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应停留在电梯内,按下述应急“四步曲”实施救助。 被困人员应急“四步曲”: 如乘坐电梯过程中遇电梯故障,应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步:保持镇定,稳定情绪,不要自行向电梯外翻爬; 第二步:找到电梯内的紧急报警装置,通过报警装置向外界求救; 第三步:查看电梯内部是否提供求救电话,拨打该求救电话向外求救; 第四步:向外发出求救信息后,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采取相关措施,不可擅自采取撬门、扒门等错误的自救行动,应该在电梯内静待专业人员开门救援,电梯平层后,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快速离开电梯。 4、发生火灾时不乘座电梯。发生火灾时,乘客禁止使用电梯逃生,应选择楼梯安全出口逃生。,第二部分乘坐自动扶梯注意事项,“五要两不要”,1 搭乘前,要系紧鞋带,留心松散、拖曳的服饰(例如长裙、礼服等),以防被梯级边缘、梳齿板、围裙板或内盖板挂拽。 2准备搭乘时,要按顺序依次搭乘,请勿相互推挤,特别是有老龄人、儿童及视力较弱者共同乘用时更应注意。3踏入自动扶梯时,要注意双脚离开梯级边缘,站在梯级踏板黄色安全警示边框内。勿踩在2个梯级的交界处,以免摔倒。4搭乘时,要面向梯级运动方向站立,一手扶握扶手带,以防因紧急停梯或他人推挤等意外情况摔倒。若因故障扶手带与梯级运行不同步时,注意随时调整手的位置。5离开时,要顺梯级运动之势抬脚迅速迈出,跨过梳齿板落脚于前沿板上,以防绊倒或鞋子被夹住。,二不要,1搭乘时,不要将鞋子或衣物触及扶梯玻璃或缝隙处,避免梯级运动时因挂拽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离开时,不要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出口处逗留,以免影响其它乘客。 应急“三步曲”: 如在乘坐自动扶梯过程中遇到故障,应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步:保持镇定,稳定情绪; 第二步:有序离开电梯,避免造成踩踏事故; 第三步:及时联系现场管理人员。,等人时不要用手挡着梯门,等人时不要用腿挡着梯门,电梯发生故障时,怎样做才安全呢,第三部分电梯使用运行安全要求(使用单位),一、电梯的使用单位应对电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负责,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并应履行下列职责:(一)设置专人负责电梯的日常管理,记录电梯运行状况和维修保养工作内容,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积极采取先进技术,降低故障率。(二)确定合理的电梯运行时间,加强日常维修保养。(三)半自动状态下运行的电梯,司机应持有效的特种行业操作证上岗,并定期参加复审。(四)在便于接到报警信号的位置设立电梯管理人员的岗位,制定紧急救援方案和操作程序。在电梯发生故障困人后,在不具备相应持证安全管理人员的情况下,禁止开展相关困人救援工作,要做好对梯内被困人员的安抚工作,并及时通知电梯维护保养单位(五)有国家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规定需要配备电梯司机的电梯必须配备电梯司机。(六)发生事故应积极组织抢救,及时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二、电梯的使用单位应对电梯逐台建档,并取得安全检验合格证后方可投入运行。安全检验合格证有效期为一年。凡未取得安全检验合格证的电梯不得使用。 三、电梯的使用单位应与持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核发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的企业签订安装、大修改造、维修保养合同,并明确被委托企业的责任。 四、电梯机械部分发生严重腐蚀、变形、裂纹等缺陷,电气控制系统紊乱,存在严重不安全隐患,已无法修复或无修复价值时,应报废。报废的电梯,其产权单位应报特种设备监察部门备案注销。报废后的电梯严禁继续使用。 五、凡发生电梯事故,使用单位应及时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第四部分 乘客被困电梯时的正确应急方法,一、冷静篇 (一)撬门?趴窗?不如等待 困在电梯中的乘客,都希望以最快的速度离开故障电梯,因此有些被困乘客强行撬门或者打开轿箱顶部的天窗逃生,这样做安全吗? 电梯在出现故障时,门的回路方面,会发生失灵的情况,这时,电梯可能会异常启动,如果强行扒门就很危险,也就是剪切,这种剪切很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由于同样原因,被困乘客也不要自己从天窗爬出。正确的做法是乘客应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来救援。 (二)坠落?窒息?无须惊恐 不少乘客害怕,发生故障的电梯可能会坠落,其实这样的担心是不必要的。电梯从设计方面是相当安全的,不要担心连接轿厢的钢丝绳会折断,因为国家对电梯用的钢丝绳有专门的规定和要求,钢丝绳的配置不只是为承担轿厢和额定载重量,还考虑到曳引力的大小,其抗拉强度大大高于电梯的载重量,一般电梯都配有4根以上钢丝绳,因此电梯是安全的,不会掉到井道里。,电梯还有一套防坠落系统,包括限速器,安全钳,以及底部的缓冲器。一旦发现电梯超速下降,限速器首先会让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如果主机仍然没有停止,限速器就会提升安全钳使之夹紧导轨,强制轿厢停滞在导轨上,另外在一定速度内如果直接撞击到缓冲器上,轿厢也会停下来。轿厢不管通过那种方式停下来,都不会对人造成很大的冲击。在狭窄闷热的电梯里,乘客可能担心会受困后会窒息而死,那被困电梯到底会不会闷死人呢?国家标准对电梯的的通风有严格的规定,即使困梯时通风系统是正常通风的。另外,电梯有很多活动的部件,比如说一些连接的位置,比如轿壁和轿顶和连接键,之间都有缝隙,这些缝隙一般来讲足够人的呼吸需要。综上所述,一旦出现困梯情况,请按下篇“报警篇”所示报警后,安心在轿厢等待救援,电梯不封闭结构,没有窒息危险;电梯具有多重安全保护装置,不会发生坠落危险。 注意:乘客千万不可做踢门、撬门、扒门、跳跃、攀爬等过激动作,这是很危险的。电梯开门时不在平层位置,此时试图跳、爬出轿厢同样是危险的,可能会坠入电梯井道。,二、报警篇1、乘客可以利用轿厢内操作控制面板上的应急对讲装置向楼宇值班人员求救。应急对讲装置位于轿厢控制面板上方,是一个带有“报警电话”或“警铃”图样的按钮。按下按钮,即可与值班人员通话。2、若该按钮无人应答,乘客可拨打轿厢内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牌上的“维保电话”或轿厢铭牌上的“急修电话”,向专业维修人员求救。若电话不通,乘客可拨打119或110,向公共救援机构报警。3、电梯停电或断电后,轿厢内应急灯一般会自动点亮,乘客可借助应急灯的光亮,拨打报警电话。若应急灯不亮,乘客可以借助其他光源(如手机屏幕光亮),寻找报警按钮或电话号码,及时报警求救。,三、救援篇1、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会立即通知电梯维修人员,同时与被困乘客保持联系,告知乘客救援人员可能到达的时间。救援人员将通过电梯盘车装置缓慢移动轿厢至最近的平层位置后,打开厅门和轿厢。2、乘客应在确认轿厢处于安全的平层位置后,在救援人员的协助下安全撤离轿厢。,当电梯门打开时,不要着急进入,仔细看看电梯是否有来,防止一脚踏空。 不要乘坐“超重”的电梯,更不要乘坐“超龄”和不符合使用标准的电梯,这类电梯安全隐患多。 进入电梯后不要在电梯内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