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初中毕业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初中毕业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初中毕业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初中毕业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毕业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今年4月,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在国际政治格局不断变化的今天,金砖国家已成为推动的主要力量A世界多极化B世界共同体C社会信息化D亚太经合组织发展2 . 以下历史事实表述不正确的是A八七会议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B北伐战争的革命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C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D中华民族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七七事变3 . 下图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解读正确的是(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C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D苏联成功渡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4 . 下图是湖南开国将帅画传封面书影图片。图中三位湖南籍元帅分别是罗荣桓、_和贺龙。( )A黄兴B刘少奇C任弼时D彭德怀5 . 1760年,英国5万-1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 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国 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这段材 料直接体现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B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C人口流动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D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6 . 来自各州的代表们进行了116天的激烈争执和辩论,最后达成共识制定了联邦宪法。从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这部宪法是指A独立宣言B1787年宪法C权利法案D苏联宪法7 . 下表是“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这一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英法德美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3421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245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B英国实行“光荣孤立”政策C奥匈帝国吞并塞尔维亚D德皇威廉放弃“大陆政策”8 . 中国的丝织品经由丝绸之路转运到欧洲最早是在A秦朝B西汉C隋朝D唐朝9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顶峰,号召“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是( )A义和团运动B五四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0 . 这部著作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体现了人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天工相配合的观念。这部著作是A伤寒杂病论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11 .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里发生的“改变世界”的事件是( )A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B在上海签署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C中美双方互派大使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2 .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反法西斯同盟加强了政治对话和军事合作,下列史实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有( )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攻克柏林战役 珍珠港事件ABCD13 . 下图所示内容是一本历史著作中某一章的小标题,这一章的大标题应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4 .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都平原之所以成为“天府之国”,利益于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A都江堰B郑国渠C大运河D灵渠15 .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开展(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B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技术C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二、综合题16 . (1)图1是哪个地区的旗帜?100多年前,这个地区被哪个国家侵占?它是哪一年回归祖国的? (2) 图2都是哪个地区的旗帜?这个地区被哪个国家侵占?它是哪一年回归祖国的? (3)这两个地区回归祖国的途径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1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毛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2)材料二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什么时候什么事件开始?(3)对于材料二中“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近代是列强通过多次战争迫使我国签订不平等条约造成的,你能列举当中两个战争的例子吗?(4)你认为中国能改变这种“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出两点即可)1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扬帆远航)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在的哪一事件?材料二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起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中国相比,近代西方对外交往主要采取什么方式?概述“地理大发现”对世界产生的影响。(西学东渐)材料三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从“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到“思想上之争”,是中西文化和哲学论争的一个转折,它从某种程度上规定了此后中两论争的基本态势.摘编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5(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呈现的趋势。(同舟共济)材料四如图为某国际组织的徽记,徽记是一幅从北极鸟瞰的世界地图,由橄榄枝组成的花环拱托,象征世界和平。(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国际组织的成立传达出世界人民怎样的心声?材料五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外交上反映出中国不是追求狭隘的国家安全、国家利益,而是追求世界共赢和共同安全。有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思想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