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津美治郎PPT课件_第1页
梅津美治郎PPT课件_第2页
梅津美治郎PPT课件_第3页
梅津美治郎PPT课件_第4页
梅津美治郎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落日朱启平,.,2,一、作者简介:,朱启平:原名朱祥麟,祖籍浙江海盐,1915年11月生于上海,1933年南京金陵中学毕业,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医学预科。正当他准备升入协和医学院就读之际,一二九运动爆发,朱启平改读了新闻。1940年秋加入重庆大公报,被派往昆明,采访滇缅路通车新闻。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自荐到美国太平洋舰队当随军记者。在这期间他写下了硫磺地狱、冲绳激战、塞班行、琉球新面目、鹰扬大海。获悉日本政府签署,.,3,投降书的准备工作由麦克阿瑟司令部负责准备时,朱启平马上乘美国军舰到达东京湾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签字投降仪式,。朱启平是在场目睹这一历史性时刻的三名中国记者之一。他发回的长篇通讯落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是“状元之作”,许多记述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都转载了这篇文章,后来还被收入了大学新闻教材。他后来在谈这篇通讯的写作时说,我想我必须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来写好这篇报道。,.,4,二、速读全文,概括每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总起,交代新闻来源,揭示事件的意义,初步勾描了现场氛围,为全文定下基调。第二部分“签字场所”,转入中心会场,时间仍然是在受降仪式举行之前,着重写会场布置和人物,特别是记者们的活动状况。第三部分,“代表到来”,写了受降仪式双方来到会场的情景。第四部分,“仪式开始”,是整个通讯的高潮部分。第五部分“投降书脏了”,是全篇通讯的尾声。,.,5,三、整理行文线索,开头,总写。主体部分是按照时间顺序组合材料,每一个时间段,侧重表现某一方面的重点内容,作品都用小标题概括各部分的中心内容。这样写的好处:化繁为简,线索清楚,突出不同时段的重点。,.,6,三、第一部分研习,提问:第1段交代了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具体到分有何意义?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交代所报道的事实的来源。本通讯第1段交代了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时间精确到分,地点则清楚地交代出作者与新闻事实发生地的距离:“距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说明观察得真切。点出自己是“目睹”这一切发生的,是事件的见证人和忠实的记录者,说明新闻来源,表明其真实可靠。,.,7,提问:第2段扼要点出新闻事件的意义的角度有何特点?这里所说的“70年的奇耻大辱”是指自从1874年5月日本发兵侵略台湾事件以来中国所遭受到的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被迫签订的种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文中“简单、庄严、肃穆”是写氛围的,这些是总的介绍,笼罩全篇,为后面的展开,伏下一笔。“永志不忘”,写出了作者的也是我们民族的历史印象。作者更重要的是站在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说的,体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8,提问:第3段描写受降仪式举行之前会场的情景对全文来说有何作用?第3段,乍看上去是闲笔,但是实际上起着渲染气氛,把各种人物调度开来的作用。突出上文中“简单、庄严、肃穆”的气氛。,.,9,四、第二步分研读,提问:第一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这一段是静态描写,像是“场记”,其作用是让读者留下一个心理印象,叮以借助于文字想像出人物在即将举行的受降仪式中所处的方位。也把前面所说的“简单、庄严、肃穆”的特点具象化了。如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签字桌,不过是水兵们的饭桌铺上一块绿呢台布,摄影台、记者的观察台都是临时用木板搭成的,不可不谓“简单”。安排得有条不紊的仪仗队、乐队等的布置,不可不谓“庄严、肃穆”。,.,10,第三部分研读,提问: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来时和日本代表团到来时的气氛有何不同,说明什么?,代表到来,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英国、苏联等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日本代表重光葵梅津美治郎,气氛,庄严而热烈,一无声息,对比突出正义的力量,.,11,第四部分研读,提问:,说说这部分很多细节描写有何作用?第l段,麦克阿瑟元帅宣读讲稿,“命令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指定的地方签字”。这句话既概括而又能显示出威严。写日本代表重光葵“挣扎卜前”,“斜身入椅”,“倚杖椅边”,“除手套”,几乎一个动作一顿,表现他想用遵守外交礼节。保持外交家的风度的种种做作来掩盖精神崩溃的状态。“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支自来水笔”,这个细节生动地显示出,他作为战败国的代表在签字落笔以前装出的矜持,这有意装出来的舒缓之态,显得相当可笑。梅津美治郎“签字时没有入座,右手除手套。立着欠身执笔签字”,从相对明快的动作中似乎告诉人,他想赶快结束这使自己尴尬的场面。无怪乎引起军舰上层观看仪式的“毛头小伙子水兵”的轻笑。作者借水兵们抑制不住的轻笑,写出内心的欢愉和对敌人的蔑视。,.,12,第2段是写和日本作战的各国代表的签字。按着签字的顺序,一一往下写,有详有略。还是注意突出中国代表。先写了麦克阿瑟的提示,再写中国代表“步至桌前,由王之陪同签字”,文字虽然不多,但是显得庄重。在中国代表签字以后,作品补厂一笔“这时我转眼看看日本代表,他们像木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从对比中表现出中国代表的风采。这段最后点出签字仪式结束的时间并由时间引发联想把历史与现实对接起来,抒发感慨。用了“14年”三个“918”,写出了历史的无情和有情。仪式结束9点18分,1931年日寇制造沈阳事件,1933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车,到站时间正好是9点18分,两个民族,三个历史片段两种状态。“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用近于史家的凝练的笔致吐露r作者对于历史的认识。,.,13,第五部分研读,第五部分写了三个小插曲,各有什么用意?“投降书脏了”,作者借机把日本代表又嘲弄了一番:签字的位置搞错了,与日本人的运气本没有什么因果关系,这里不过是借题发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