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配方详解:清眩片_第1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清眩片_第2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清眩片_第3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清眩片_第4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清眩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眩片配方详解,药典中成药:清眩片配方详解,清眩片,QingxuanPian,药典中成药:清眩片配方详解,配方:川芎400g、白芷400g、薄荷200g、石膏200g、荆芥穗200g。,药典中药材:川芎详解,川芎,药典中药材:川芎,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药典中药材:川芎,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cm。表面灰褐色或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环呈波状。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药典中药材:川芎,炮制:,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本品为不规则厚片,外表皮灰褐色或褐色,有皱缩纹。切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具有明显波状环纹或多角形纹理,散生黄棕色油点。质坚实。气浓香,味苦、辛,微甜。,药典中药材:川芎,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药典中药材:川芎,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腹痛,头痛,风湿痹痛。,药典中药材:川芎,用法:,310g。,药典中药材:川芎,存储:,置阴凉干燥处,防蛀。,药典中药材:白芷详解,白芷,药典中药材:白芷,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药典中药材:白芷,性状:,本品呈长圆锥形,长1025cm,直径1.52.5c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根头部钝四棱形或近圆形,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有的排列成四纵行。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坚实,断面白色或灰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药典中药材:白芷,炮制:,除去杂质,大小分开,略浸,润透,切厚片,干燥。本品呈类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灰棕色或黄棕色。切面白色或灰白色,具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药典中药材:白芷,性味:,辛,温。归胃、大肠、肺经。,药典中药材:白芷,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药典中药材:白芷,用法:,310g。,药典中药材:白芷,存储:,置阴凉干燥处,防蛀。,药典中药材:薄荷详解,薄荷,药典中药材:薄荷,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药典中药材:薄荷,性状:,本品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长1540cm,直径0.20.4cm;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25cm;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宽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7cm,宽13cm;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药典中药材:薄荷,性状:,毛,有凹点状腺鳞。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药典中药材:薄荷,炮制:,除去老茎和杂质,略喷清水,稍润,切短段,及时低温干燥。本品呈不规则的段。茎方柱形,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具纵棱线,棱角处具茸毛。切面白色,中空。叶多破碎,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稀被茸毛。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药典中药材:薄荷,性味:,辛,凉。归肺、肝经。,药典中药材:薄荷,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药典中药材:薄荷,用法:,36g,后下。,药典中药材:薄荷,存储:,置阴凉干燥处。,药典中药材:石膏详解,石膏,药典中药材:石膏,来源:,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042H20),采挖后,除去杂石及泥沙。,药典中药材:石膏,性状:,本品为纤维状的集合体,呈长块状、板块状或不规则块状。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有的半透明。体重,质软,纵断面具绢丝样光泽。气微,味淡。,药典中药材:石膏,炮制:,生石膏打碎,除去杂石,粉碎成粗粉。,药典中药材:石膏,性味:,甘、辛,大寒。归肺、胃经。,药典中药材:石膏,功效:,淸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药典中药材:石膏,用法:,1560g,先煎。,药典中药材:石膏,存储:,置干燥处。,药典中药材:荆芥穗详解,荆芥穗,药典中药材:荆芥穗,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花穗。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药典中药材:荆芥穗,性状:,本品穗状轮伞花序呈圆柱形,长315cm,直径约7mm。花冠多脱落,宿萼黄绿色,钟形,质脆易碎,内有棕黑色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药典中药材:荆芥穗,性味:,辛,微温。归肺、肝经。,药典中药材:荆芥穗,功效:,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药典中药材:荆芥穗,用法:,510g。,药典中药材:荆芥穗,存储:,置阴凉干燥处。,药典中成药:清眩片配方详解,配方:川芎400g、白芷400g、薄荷200g、石膏200g、荆芥穗200g。,药典中成药:清眩片,性状:,本品为浅棕色至棕褐色的片;气芳香,味苦、辛。,药典中成药:清眩片,制法:,以上五味,石膏40g、白芷粉碎成细粉,剩余的石膏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川芎用70%乙流提取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薄荷、荆芥穗提取挥发油至油尽,并滤取药液;合并以上各药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药典中成药:清眩片,制法:,0(50)的稠膏,加入石膏、白芷细粉,混匀,干燥,与适量淀粉粉碎成细粉,混匀。加入淀粉糊及适量乙醇粒,干燥,过筛整粒,加入0.5%硬脂酸镁和薄荷、荆芥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