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配方详解:六味安消散_第1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六味安消散_第2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六味安消散_第3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六味安消散_第4页
中成药配方详解:六味安消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味安消散配方详解,药典中成药:六味安消散配方详解,六味安消散,LiuweiAnxiaoSan,药典中成药:六味安消散配方详解,配方:藏木香50g、大黄200g、山柰100g、北寒水石(煅)250g、诃子150g、碱花300g。,药典中药材:藏木香详解,藏木香,药典中药材:藏木香,:,药典暂未收录藏木香。,药典中药材:大黄详解,大黄,药典中药材:大黄,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药典中药材:大黄,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7cm,直径310cm。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显颗粒性;根茎髄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药典中药材:大黄,性状:,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药典中药材:大黄,炮制:,大黄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块,晾干。本品呈不规则类圆形厚片或块,大小不等。外表皮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疙瘩状隆起。切面黄棕色至淡红棕色,较平坦,有明显散在或排列成环的星点,有空隙。酒大黄:取净大黄片,照酒炙法(通则0213)炒干。本品形如大黄片,表面深棕黄色,有的可见,药典中药材:大黄,炮制:,焦斑。微有酒香气。熟大黄:取净大黄块,照酒炖或酒蒸法(通则0213)炖或蒸至内外均呈黑色。本品呈不规则的块片,表面黑色,断面中间隐约可见放射状纹理,质坚硬,气微香。大黄炭取净大黄片,照炒炭法(通则0213)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本品形如大黄片,表面焦黑色,内部深棕色或焦褐色,具焦香气。,药典中药材:大黄,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药典中药材:大黄,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魈,目赤咽肿,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药典中药材:大黄,用法:,315g;用于泻下不宜久煎。外用适量,研末敷于患处。,药典中药材:大黄,存储:,置通风干燥处,防蛀。,药典中药材:大黄,注意:,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慎用。,药典中药材:山柰详解,山柰,药典中药材:山柰,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山柰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药典中药材:山柰,性状:,本品多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横切片,直径12cm,厚0.30.5cm。外皮浅褐色或黄褐色,皱缩,有的有根痕或残存须根;切面类白色,粉性,常鼓凸。质脆,易折断。气香特异,味辛辣。,药典中药材:山柰,性味:,辛,温。归胃经。,药典中药材:山柰,功效:,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药典中药材:山柰,用法:,69g。,药典中药材:北寒水石详解,北寒水石,药典中药材:北寒水石,:,药典暂未收录北寒水石。,药典中药材:诃子详解,诃子,药典中药材:诃子,来源:,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或绒毛诃子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药典中药材:诃子,性状:,本品为长圆形或卵圆形,长24cm,直径22.5cm。表面黄棕色或暗棕色,略具光泽,有56条纵棱线和不规则的皱纹,基部有圆形果梗痕。质坚实。果肉厚0.20.4cm,黄棕色或黄褐色。果核长1.52.5cm,直径11.5cm,浅黄色,粗糙,坚硬。种子狭长纺锤形,长约1cm,,药典中药材:诃子,性状:,直径0.20.4cm,种皮黄棕色,子叶2,白色,相互重叠卷旋。气微,味酸涩后甜。,药典中药材:诃子,炮制:,诃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打碎。诃子肉:取净诃子,稍浸,闷润,去核,干燥。,药典中药材:诃子,性味:,苦、酸、涩,平。归肺、大肠经。,药典中药材:诃子,功效:,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咽痛膏哑。,药典中药材:诃子,用法:,310g。,药典中药材:诃子,存储:,置干燥处。,药典中药材:碱花详解,碱花,药典中药材:碱花,:,药典暂未收录碱花。,药典中成药:六味安消散配方详解,配方:藏木香50g、大黄200g、山柰100g、北寒水石(煅)250g、诃子150g、碱花300g。,药典中成药:六味安消散,性状:,本品为灰黄色或黄棕鱼的粉末;气香,味苦涩、微咸。.【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本观察:淀粉粒圆形、椭圆形或类三角形,直径103(。m,脐点及层纹不明显(山柰)。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im(大黄)。菊糖无色,呈扇形或不规则碎块状(藏木香)。(2)取本品0.lg,加稀硫,药典中成药:六味安消散,性状:,酸5ml,有气泡产生。(3)取本品1.5g,加甲醇4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3g、山柰对照药材0.2g,分别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36/J,分别,药典中成药:六味安消散,性状:,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12:3: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大黄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再置紫外光灯中国药典2015年版六味香连肢囊(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药典中成药:六味安消散,性状:,谱中,在与山柰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4)取诃子对照药材0.2g,加甲醇3ml,超声处理10分钟,取上清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鉴别(3)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36。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药典中成药:六味安消散,性状:,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酸(6: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药典中成药:六味安消散,制法:,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药典中成药:六味安消散,功效:,和胃健脾,消积导滞,活血止痛。用于脾胃不和、积滞内停所致的胃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