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苏教版)PPT课件_第1页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苏教版)PPT课件_第2页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苏教版)PPT课件_第3页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苏教版)PPT课件_第4页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苏教版)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3,问题探讨,1.队员之间是如何传递信息的?,2.队员通过眼、耳获得的信息,是如何经过自身的处理,并迅速作出反应的?,3.队员要有良好的表现,身体的各个器官同样需要协调配合,这又是如何实现的?,.,4,.,5,胞体,树突,轴突,突起,髓鞘,神经末梢,神经纤维,二、神经调节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神经细胞),.,6,多而短,接受刺激,把冲动传向细胞体,神经元,含有细胞核,突起,一根,把冲动传离细胞体,传到神经末梢,细胞体:,树突:,轴突:,二、神经调节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7,那么什么是兴奋呢?,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的过程。,.,8,Na+(多),K+(多),神经元细胞特点:,膜外Na+膜内膜内K+膜外,+,Na+,K+,Na+有向膜内流入的趋势,但流入少。K+有向膜外流出的趋势,且流出较多。,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9,1.静息状态,电位特点:外正内负,K+(多),Na+(多),.,10,2.兴奋状态,Na+,电位特点:外负内正,刺激,.,11,.,12,未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神经冲动,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一致吗?,局部电流的方向,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13,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电位差,兴奋不断向前传导,产生,形成,刺激,局部电流,4.传导过程,5.传导形式:以局部电流(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电荷的定向移动,.,14,在1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C,例题,.,15,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相接触而形成的结构叫突触。突触小体: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膨大呈杯状或球状的部分。,(一)传递的结构1.突触,.,16,2、突触的结构,.,17,3.突触的类型,.,18,.,19,上一个神经元(轴突兴奋),神经递质,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下一个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兴奋或抑制),传递过程:,神经递质,神经递质,.,20,1.神经递质,(1)产生,(2)递质供体,(4)递质受体,(5)种类,(6)作用,(7)去向,线粒体参与供能,突触小泡,突触后膜上糖蛋白,使后膜兴奋或抑制,分解、重吸收、失活,(3)释放方式,胞吐,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5羟色胺抑制性递质:r氨基丁酸、天冬氨酸、甘氨酸,.,2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2,方向:由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特征,(1)单向传递,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2)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原因:兴奋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需要时间较长,这段时间叫突触延搁。,前后两个神经元兴奋不是同时的。,(3)传导形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3,.,24,比较兴奋的传导的特点,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信号形式,传导速度,传导方向,实质,电信号,电-化-电,快,慢,双向,单向,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突触小泡释放递质,.,25,(一)、反射的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26,(二)、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举例:,举例:,特点:,特点:,吃杨梅时分泌唾液、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等,生来就有的、具体事物直接刺激引起的、由较低级的神经中枢(在脑干、脊髓中)参与即可完成,看到或谈到杨梅时分泌唾液、谈虎色变、画饼充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后天形成的、信号(条件)刺激引起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反射,.,27,(三)、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2.特点:,完整性,单向性,1.组成:,.,28,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部分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传导兴奋至效应器,神经中枢:综合、分析,产生兴奋,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反射弧,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导神经冲动至神经中枢,接收兴奋,产生反应,.,29,反射弧的构成,.,30,3.反射过程:也是兴奋传导的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1,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至少需要几个?两个神经元之间是直接相连的吗?,不能,至少需要两个,.,32,膝跳反射,.,33,.,34,既无感觉也无反应,既无感觉也无反应,既无感觉也无反应,只有感觉无反应,只有感觉无反应,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必须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35,本课小结:,轴轴,.,3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由于气温高而出汗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C.在强光下瞳孔收缩D.用手触动含羞草的叶片,叶片立即收缩而下垂,反射是多细胞动物和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的应答。,练习,.,37,刺激下图中的C点时,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_点。,A,B,C,D,E,B、D、E,.,38,高等动物接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是()A神经系统B感受器神经中枢C反射弧D神经中枢效应器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什么传递的()A突触B突触小体C突触前膜D突触后膜,C,A,.,39,下图表示人体内反射弧的模式图,(1)在人体内,该反射弧神经传导的方向是_.A、由左向右B、由右向左判断的理由是.(2)在a部位,神经传导是_向的,原因是(3)用强刺激施加该反射弧后,在可以测出电位变化的部位是,在b部位的电荷分布情况是_。,刺激,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单,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外正内负,.,40,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1)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错误的()A代表传出神经B代表神经中枢的突触CM代表效应器DS代表感受器,A,.,41,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乙图是甲图中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3)已知A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B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_。,感受器,d,胞体膜或树突膜,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B神经元持续兴奋,.,42,脑,脊髓,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43,人脑结构,.,44,脑,1.脑的组成,大脑,小脑,脑干,六、人脑的高级功能,: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高级中枢。,:内部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跳中枢、呼吸中枢等。,: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45,.,46,.,47,2.语言功能,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力活动,涉及到人类的听、写、读、说。,大脑皮层与语言功能有关的特定区域称为言语区。,.,48,书写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语言中枢,w,v,.,49,.,50,语言区,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能看、能写、能听、不会讲话),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能看、能写、能说、听不懂讲话),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失写症)(能看、能听、能说、不会写),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失读症)(能听、能写、能说、看不懂文字),(Write),(Sport),(Hear),(Vie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