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城,农耕文明的防卫线?,两种文明的分隔线?,“秦长城长度超过万里,标志着万里长城的开始;同时也代表着中华大地上两种不同文化形态共存的开始。”,“畜牧迂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魏书序记,游牧为生,流动性强;擅长射猎,骑兵凶猛;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拓跋鲜卑骑在马背上的民族,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70页,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文明冲突.智者选择.民族融合,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改革的背景,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改革的内容,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改革的影响,课程标准:(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第1课)(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第2课)(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第3课),北周,北方,南方,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东汉,隋朝,东魏,北齐,南朝(420-589),北朝(439-581),西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情况,386-534,581,25-220,266-316,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改革的背景,嘎仙洞:位于大兴安岭北段顶巅之东麓。洞为天然石洞,在西侧洞壁上,共刻有201个字,汉字,魏书。它证实了魏书礼制所载鲜卑先祖旧墟石室。是鲜卑族拓拔部的发祥地。,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探究1: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北魏崛起的背景、过程各是什么?,1、崛起背景:,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2、崛起过程:,起源:东北鲜卑拓跋部建国:东晋,代国重建: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迁都称帝:398迁都平成,399称帝,(一)北魏的崛起,3、拓跋珪改革:,探究2:结合教材内容归纳:拓跋珪改革的措施有哪些?有何意义?,拓跋珪改革:,经济上:政治上:思想文化上:,实行编户;授田劝农;仿汉官制;重用儒生(如崔浩);兴办太学。,拓跋珪改革意义:,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探究3: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以及影响各是什么?,影响:,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探究4:北魏何以能在这么多的民族政权中脱颖而出,完成一统北方的伟业呢?(结合教材内容思考),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民族融合在十六国时期进一步加强。北魏军事力量强,骑兵强悍。北魏接受了汉文化,加快了发展。,1、阶级矛盾尖锐:,一是在政治上实行宗主督护制,二是在赋税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北魏统治者为掠夺土地、人口、牲畜和财富,热衷于发动战争。“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他们强迫其他各族人民充当步兵,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稍有迟缓,就会被后面督阵的鲜卑族骑兵践踏致死。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写信给守城主将。信中大意是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运曾这样介绍“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王家范中国史通论,探究6: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阅读课本举出该问题导致后果的一个实例。,1、阶级矛盾尖锐:,一是在政治上实行宗主督护制,二是在赋税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2、民族矛盾激化,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不断。改革迫在眉睫。,冯太后:谥文明皇后。(442490年),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452年,北魏第六任皇帝拓跋濬即位,将冯氏封为贵人。456年,立为皇后。465年,拓跋濬去世,拓跋弘继任。冯氏被尊为皇太后。476年,孝文帝即位,封冯氏为太皇太后。477年至490年,北魏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她聪明果决猜忌而长於权术以重管重罚驾御群臣为其所用。,冯太后,探究7:“千古第一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周思源为什么对她评价这么高?北魏冯太后在孝文帝改革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听政20年间,主持了前期改革,为孝文帝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培养孝文帝,使他具有浓厚的汉文化,为他推行全面和彻底汉化奠定了基础。,探究9:为什么说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改革有那些有利条件?,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制度建设的欠缺,导致阶级矛盾尖锐;,没有处理好民族关系,民族矛盾激化;,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社会动荡不安,北魏面临着深刻的危机。,1、必然性,总之,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秩序问题,改革迫在眉睫。,2、有利条件,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刻的认识。,北魏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过程中,已经开始学习汉族文化,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第2课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改革的内容,探究1:整体阅读教材思考: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为哪两个阶段?,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冯太后主持了前期改革;孝文帝进行了后期的改革,一、冯太后主持的前期改革,探究2:阅读教材第36-37页内容思考:面对北魏社会存在的问题,冯太后主要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问题的?各有何内容?有何成效?(结合思考内容完成下表),冯太后主持的前期改革,官无俸禄,任意搜括;贪污成风,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发放,不许自筹;惩治贪污,使吏治有所好转,为北魏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政治局面。,宗主督护制存在的问题;配合均田制,政府控制大量无主荒地;经济衰退,按一定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一定程度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促进经济发展。,赋税征收混乱;经济衰退,每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租(缴纳粮食)调(缴纳绢帛),邻长里长党长;职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改变了赋税征收混乱的现象,减轻了农民负担;编户齐民增多,增加了国家的租调收入。,健全了基层政权,完善了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探究3:结合内容思考:冯太后主持的改革侧重点是什么?有何影响?,侧重点:建立新制。如:俸禄制(官制);均田制(土地制度);三长制(基层行政制度);租调制(赋税制度)影响: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政权的巩固;奠定后期改革的基础。,二、孝文帝进行后期的改革,材料:史书记载,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拔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和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拔澄的回答是:“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一)、迁都洛阳,探究4: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思考:为什么孝文帝要迁都洛阳?他采用了什么方法最终达到目的?迁都的意义是什么?,3、意义:使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巩固对中原的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政治: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经济: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军事: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地理: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1、迁都洛阳原因:,2、迁都过程:,以“南伐”为借口,493年495年由平城迁到洛阳。,探究5: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请你以北魏人的身份谈一谈风俗习惯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结合教材第38-39页内容),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移风易俗,探究5: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促进鲜卑族和汉族文化的融合,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知识整合,冯太后,孝文帝,建立新制,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背景,社会矛盾尖锐,鲜卑族落后,内容,影响,侧重点,通过制度建设缓和社会矛盾,全面推进汉化政策,课堂小结,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大多完成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大多完成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说明什么问题?,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改革的影响,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概念阐述,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政治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概念解读,古代的民族融合,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探究1: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表:经济复苏和繁荣的表现?,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荒地开垦,粮食产量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畜牧业的发展.,民间、官府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丝织业的发展;青瓷制造业的发展.,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货币交易恢复;对外贸易长足发展.,探究2:北方社会经济复苏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材料:北魏的洛阳,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全城居民中有上万户来自各地的商人,其中包括来自远方异国的商人。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中国历史.魏晋卷,孝文帝时铸造的铜钱太和五铢,探究2: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材料思考: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有何作用?,生产方式农耕化,经济的复苏和繁荣的作用:,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推动了民族大融合,生产方式的变化促使统治者进行更加彻底的政治改革来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政治封建化,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封建化:就是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制统治模式转化。,探究3:依据图片信息材料并结合教材:归纳北魏政权封建化加速的措施?,南梁大臣陈庆之到了洛阳以后发出这样的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洛阳伽蓝记卷二,北魏政权封建化加速的措施:,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模式。,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探究4:结合教材归纳: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有何具体表现?,鲜卑劳动者成为农民,鲜卑贵族成为封建地主,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鲜卑族优秀文化融入汉族文化之中,探究4:结合所学内容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一、生活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复苏和繁荣;,二、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三、生活方式汉族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为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奠定基础。,北魏建立,统一黄河流域,推动经济发展,阶级与民族矛盾日益尖锐,改革迫在眉睫,推行新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冯太后与孝文帝锐意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推动封建化,推动民族融合,单元小结,(08广东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1: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徒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据魏书卷三和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材料2:太和九年(485),“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魏书卷一百一十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分)(2)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3分)(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4分),按人口分配土地,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THANKYOU!,再见,请阅读组图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北魏统一的背景?,383年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陷入分裂混战。,东晋时,鲜卑族拓跋部首领建立代国,但不久被前秦吞并。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386年,拓拔部的首领拓拔珪乘机复国,改国号魏,后来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历史上称为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北魏建立者魏道武帝拓跋珪像,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一、男子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分露田时会加倍或加两倍授给,以备休耕;身死或年满七十岁,须还露田于官,桑田则为世业田,不须还官;按照规定,桑田内要种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至于不宜蚕桑的地区,则改受麻田,当中男子十亩,妇人五亩。二、露田、桑田均不得买卖,但“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三、奴婢受田数量和办法与农民相同。他们可得壮牛一头,田三十亩,但不再给桑田。四、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后代谓此“公田”为“职分田”或“职公田”。,性质:封建土地国有制,恢复经济:农民得到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巩固政权:有利于赋役征收,促进北魏政权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统治;民族融合:推动了内迁各族由游牧转向农耕,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到来;历史影响:影响深远,为隋唐封建鼎盛局面奠定了物质基础。,推行均田制的影响:,均田制的局限性,1)虽然能抑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玛丽波尔卡打击乐课件
- 市场监管放心码信息归集和公示规范编制说明
- 安全教育活动培训制度内容课件
- 狼和鸭子课件
- 高校青蓝工程方案(3篇)
- 电池碰撞实验工程方案(3篇)
- 牧场安全规范培训内容
- 农业品牌创新驱动:2025年资金申请战略研究报告
- 历年保研面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通知书课件
- 脓毒症指南课件
- 生产副总经理岗位职责标准版本(五篇)
- 对颈椎概念和命名的再认识
- 淀粉与变性淀粉知识
- 华为信息安全宣传
- 物业管理供方管理程序
- GB/T 37642-2019聚己内酯(PCL)
- GB/T 3730.2-1996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
- GB 2558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氯化钾
- 国防科技大学介绍
- 设计文件审核记录表(模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