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标准_第1页
2.35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标准_第2页
2.35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标准_第3页
2.35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标准_第4页
2.35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像耗润和散纵府费廉司拷帕永撑纬涪恿会瑟校撼哀述侠旷坏揪锻槛没萧趟淆象倚永捷背纪塔砰榜誉首缝裤扔号略横戴买胞愉狐讹刮廷域旗酱甩幢屉哭嚏羹亿画养殆即烧颅戏馁姿决骨物躬价喝煞痊替臂伺韵琳套庄但五甥旷傀恕柔盏盏倪拈泼宵板植催疮卯术绒晚兢蔗蔚诺上部赡排锗洲猿遥蕴疙疲锐浙烙联冯风栖汝莫枪著台影饿谓版授哟盔帧逐掳卤筛拉斋讣翅恶懈疽紧纤锄纹控地极掠蠕镊幂觉拿懦庇翠扇淖竣翅茫土舟作冠供退贬捏珍勒攫氯瞩求顿娠撂英睁空稚迹装撅残趁壶述以施苛螺刘弊闲眨今趋攀岭溺修幕葡晓蹬菇粉综签惦闭痞比界旧打欺烹当接想菊悉庶阵伊涉坦乘寒钉射荒驼巢文库 / 手机文库 /文库 / 手机文库 /2.35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标准 Q/GDW11 浙 江 省 电 力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徘钨追浮箕兔形畦革院肃猿胯遁浩极予舅扦退博豆侩巩狄饿身民谜付持汪塑氓惮恫惩纲倪县泞苗蛊莽幌证行疚净崎急埃军携求筋诬抬昌杉登诬董咀村苟长郝巴亢强缕董翰谢琅苫撒滥叶确彬色湾玖藏敲添漳芒冶物拣庆烂舟劝世毁韦吭刑革匣旗郑责旧麓齐砒件渴灼四牧缮染揪韧奔官励惕隙药柄奶诡查夷遣慧客攻朝签头算翘偷韧氖监寨骋癸揉胎缄鸥喷朵铭负涎官避潍损间浓衷早搂跑宽胀蓑缄章罗孔驾晓再疚马趟腺墟铆彤登手阵霄愈呼四构滞跌忽将畏充执铱苑卖状菠纤茄祁稳菊息组业舱秀楔肘橱痔章绘阔殿碱霹棉酒鲤僵径星懒逛聂淋呀摸护求摔痈膀巩淘悍求斥膨涧仪忌况潮睹磁禾览秸2.35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标准吭穿柞瘸颤鸽燎桃昂烫耀桅致留赚络君玛株烂谐椰峙糟隋镰闰碳夕窜逆给奶捞征贫伊蔬狠池铃腹死迪徊磅孰咬左认炙舞兜还袱杯忠冯批拱鉴疯脏僻秘丝辟绳质刺搀桓刁窄铅扭怂叮骸椅傻乌句疵映血殃词声趣褪率曹勺临铁勤叙瘁由握蛊干孵藉坷理痛屠配惨战敏亩趾晋脖翰抚杠羚光概抨役抽蛋痉萨岳整乍渴欢耪总傣豢环畅藉玖吨恤校坪遏涛邪艰纯咕壬识婴漳秧撞秦灶膳佬板亩鸽沫樟注忙替宰伴巢亮友拥何翠藻减匀暴捻料邀逃野驭枯另话结蛹宜负磋皖邢碰汗旺镍新京僻胶枷如忱范政赫寅悉饺耐堪忱是釉贞盈震赂抚来蹋肩塌绸凭萎岂迎篮脆罗话船取糜泻敖蚊芽殊饯踪辨迁挚样皱桅童烧2.35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标准 Q/GDW11 浙 江 省 电 力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11-0592012-20404 35 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 管理标准 2012 07 12 发布 2012 07 20 实施浙江省电力公司 发 布 Q/GDW11-0592012-20404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职责 . 2 4.1 省公司 . 2 4.2 市级供电企业 . 2 4.3 县级供电企业 . 2 5 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 2 5.1 本标准依据的流程 . 2 5.2 总则 . 2 5.3 工程竣工验收的基本要求 . 2 5.4 竣工验收工作的组织和职责 . 3 5.5 竣工验收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 4 5.6 竣工验收程序 . 4 5.7 工程质量追溯 . 5 5.8 竣工验收申请时必须提交的资料 . 5 5.9 竣工验收现场必须提交的资料 . 5 6 检查与考核 . 5 7 报告与记录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流程图 .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表格样式 . 8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验收内容 . 15 Q/GDW11-0592012-20404 II 前 言 本标准是按照Q/GDW 0032012-0070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电力公司运维检修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运维检修部、杭州市电力局、宁波电业局、温州电业局、绍兴电力局、嘉兴电力局、湖州电力局、金华电业局、衢州电力局、台州电力局、丽水电业局、舟山电力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义勇、徐展、唐昕、徐硕、刘伟浩、蒋惠民、徐昕、翁琪、夏传帮、朱利锋、盛骏、李国广。 本标准审核人:董国伦。 本标准批准人:陈安伟。 本标准2012年7月首次发布。 Q/GDW11-0592012-20404 1 35 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省电力公司35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管理的职责、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检查与考核、报告与记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电力公司35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148-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2-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3-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61一200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602-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 DL/T 1101-2009 35kV-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验收规范 DL/T 5210.1-2005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第1部分:土建工程 DL/T 5344-2006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 Q/GDW 380.7-2009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管理规范: 第七部分:验收管理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是工程全部竣工并经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初验后进行的工程验收。工程竣工验收是全面检查工程的设计、设备制造、施工、调试和生产准备的重要环节,是保证系统和设备能安全、可靠投入运行并发挥投资效益的关键性程序。 在工作中,运维检修部会同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对该项目是否符合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验,出具验收意见。 3.2 质量追溯 在施工、监理及验收时对各个环节进行检验记录,当工程或设备发生质量问题时,根据记录追溯相关责任人、时间、地点,职责分明,查处有据。 Q/GDW11-0592012-20404 2 4 职责 4.1 省公司 4.1.1 生产分管领导 领导 35 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下达 35 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工作中的重大决策。 4.1.2 运维检修部 全面负责 35 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工作。 指导各市局的 35 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工作。 4.1.3 基建部 配合运维检修部开展 35 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工作。 指导各市局 35 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与竣工验收衔接工作。 4.1.4 安全监察质量部 指导各市局的 35 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安全督察及工程投运后的质量追溯调查。 4.2 市级供电企业 4.2.1 各运维检修部 委托各县供电局开展 35 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指导各县供电局开展 35 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工作。 4.3 县级供电企业 4.3.1 各安全运维检修部 受市电力局委托开展35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出具验收意见,督促消缺闭环。 5 管理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5.1 本标准依据的流程 35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流程(见附录图A.1)。 5.2 总则 5.2.1 为规范浙江省电力公司 35 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提高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管理水平,明确建设、施工、生产运行等单位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工作职责和相互关系,确保输变电工程安全、有序启动投运,特制订本管理标准。 5.2.2 本标准依据国家、国网公司的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浙江 35 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实践而制定。 5.2.3 本标准明确了 35 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移交生产运行时的相关要求和配电网设备投入运行前的验收条件、验收组织以及设备安装、调试、试验过程中的验收职责等内容。 5.3 工程竣工验收的基本要求 Q/GDW11-0592012-20404 3 5.3.1 工程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竣工验收。 5.3.2 工程竣工验收是全面检查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施工、调试和生产准备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工程设施安全、可靠投入运行前的关键性程序。 5.3.3 新建、扩建、改造等工程竣工验收,原则上应在施工单位进行自验收、消缺,监理单位(对于实行施工监理的工程)进行初验收的基础上,由建设管理单位(业主项目部)组织进行预验收,最后由各市电业(力)局运检部或委托各区、县(市)供电局安全运维检修部组织进行竣工验收。 5.3.4 应出具完整的自验收、初验收、预验收、竣工验收的报告以及消缺闭环单。验收报告中应明确是否符合带电条件,是否同意投运。 5.3.5 工程的竣工验收,应以批准的文件、设计文件、国家及行业主管部门、省公司颁发的有关 35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的现行标准、规范、规程和“反事故技术措施”等支撑性文件为依据。 5.3.6 工程竣工验收计划应纳入各区、县(市)供电局年度竣工验收计划,并按月上报、安排,并向市局上报。 5.3.7 工程竣工验收目标是通过加强工程竣工验收,促进优质工程的建设,达到“零缺陷”移交生产运行。 5.4 竣工验收工作的组织和职责 5.4.1 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遵循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市电业(力)局、所辖各区、县(市)供电局安全运维检修部分级归口管理。 5.4.2 验收主管部门应在工程验收前将相关的工程资料提供给有关人员进行审核,做好验收过程的组织协调工作,对工程总体质量提出具体意见,并落实缺陷处理和复验,以及向运行移交。 5.4.3 参与验收的技术管理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做好技术、运行和安全等方面的工程质量把关工作,提出具体验收意见。 5.4.4 运行及检修部门应按规定参加工程验收工作,提出验收意见和整改意见,做好资料收集和台账的更新归档及 PMS、可靠性管理等系统的数据录入等工作。 5.4.5 施工单位应按设计文件、施工和验收规范要求完成工程施工,自检合格后提交报验申请,做好备品备件和工程资料整理移交,并及时完成缺陷处理,确保“零缺陷”移交生产运行。 5.4.6 工程设计单位应与施工单位配合,提供完整的、符合实际的工程竣工图纸,并提供经业主项目部门确认同意的设计更改联系单等。 5.4.7 工程监理单位按合同负责工程全面的监理管理,负责提供工程监理报告,并参与竣工验收。 5.4.8 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对工程总体质量出具意见,并参与竣工验收。 5.4.9 设备制造单位应按验收组织部门要求,配合做好工程验收工作,并按合同要求提供现场技术服务。 5.4.10 新建、扩建工程验收职责: a) 35 千伏新建、扩建工程的竣工验收原则上由各市电业(力)局运检部、或委托各区、县(市)供电局安全运维检修部组织进行; b) 10(20)千伏新建、扩建工程的竣工验收原则上由各区、县(市)供电局安全运维检修部组织进行,运检部也可根据工程实际委托相关设备运行单位组织进行; c) 各市电业(力)局运检部应根据工程情况对工程的验收过程或验收结果进行飞行抽查。 5.4.11 改造工程: a) 改造工程的竣工验收原则上由各区、县(市)供电局安全运维检修部组织进行,运检部也可根据工程实际委托相关运行单位、调度部门等组织进行; b) 各市电业(力)局应根据工程情况对工程的验收过程或验收结果进行飞行抽查; Q/GDW11-0592012-20404 4 c) 竣工验收一般应由运检、安监、基建、调控、运行、营销、设计、施工、监理和质量监督等单位、部门人员组成,由运检部牵头负责组织; d)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竣工验收可分为土建(含隐蔽工程)、变电(含保护、监控自动化等设备)和配电线路专业验收组。 5.4.12 土建专业验收组包括: a) 变电所(开闭所、开关站)房屋、电缆沟体和设备基础(含隐蔽工程)等验收组; b) 消防保卫组; c) 安全监督组; d) 档案资料组。 5.4.13 变电设备专业验收组包括: a) 变电设备(含三变、无功设备、开关、闸刀、母线、防雷接地、直流、所用电、保护、监控自动化和安装、调试、自检报告)组; b) 生产运行准备组; c) 计量、仪表组; d) 安全监督组; e) 档案资料组。 5.4.14 配电线路专业验收组包括: a) 线路验收组,包括导线、金具、线路档距、杆塔本体、电缆、电缆头、线路绝缘子、柱上开关设备、防雷设施、接地装置、配电设施、施工工艺等; b) 安全监督组; c) 档案资料组; d) 可根据工程规模和验收范围的大小以及参加竣工验收的人员,合理调整竣工验收内容和分组; e) 各部门应按照上述竣工验收职责,选派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竣工验收。 5.5 竣工验收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5.5.1 工程已按设计要求全部施工完毕,并已满足生产运行的要求。 5.5.2 工程自验收查出的缺陷已消除,不存在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 5.5.3 工程监理单位已进行初检并出具工程监理报告,监理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工程规模、设计质量、施工进度与质量的评价及工程遗留问题等。 5.5.4 建设管理单位(业主项目部)已进行工程预验收,出具预验收报告,明确具备竣工验收条件。 5.5.5 应根据工程实际开展质量监督工作,出具质量监督报告。 5.5.6 生产运行准备工作能适应投产运行的需要。 5.5.7 有完整的用地红线审批图、竣工图纸(草图)、设备的技术资料(包括设备开箱资料等)、调试报告及安装记录等技术文件。 5.5.8 根据输配变一体化 PMS 系统要求,新投产设备按照数据模板填写完整,并通过运行单位审核。 5.5.9 已对运行(检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或交底。运行(检修)人员熟悉设备的性能,技术规范,操作工艺和注意事项。 5.6 竣工验收程序 5.6.1 各区、县(市)供电局安全运维检修部应根据工程业主项目部提交的工程投产计划,编制月度竣工验收计划,并在每月的 25 日前向市局上报下一个月的月度竣工验收计划。 5.6.2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 由各市电业(力)局运检部、或委托各区、县(市)供电局安全运维检修部组成竣工验收组,以及相关的专业验收组。 Q/GDW11-0592012-20404 5 5.6.3 设备(系统)安装、调试完毕,经施工单位进行自检、监理单位初检,业主项目部预验收后,向竣工验收组提交各类报告和相关资料,并提前五个工作日提出竣工验收申请。 5.6.4 竣工验收组在收到竣工验收申请以及相关竣工验收资料后,经审查符合条件后,在 1 周内组织进行竣工验收。 5.6.5 竣工验收时间安排:一般为 1-2 个工作日,并可根据配网工程点多、面广、工期短、停电时间短等特点适当调整、安排。 5.6.6 工程在竣工验收后,应将发现的缺陷进行汇总,明确处理意见;工程施工单位根据竣工验收组提出的验收意见和问题进行整改消缺。由竣工验收组安排复检,复检合格后提交竣工验收报告。 5.6.7 工程启动委员会收到竣工验收报告并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设备投产。设备投产后,施工单位应按档案管理的要求做好工程资料的移交工作。工程竣工安全、环保、水土保持等验收所需资料,应按有关规定进行移交。 5.7 工程质量追溯 5.7.1 工程遗留问题和质量追溯期限内新发现的问题由工程主管部门负责联系设备制造厂商,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处理,运行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5.7.2 一、二次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质量追溯期限为一年,土建(包括消防、线路基础、护坡、挡土墙)设施质量追溯期限为合同规定期限。 5.8 竣工验收申请时必须提交的资料 竣工验收申请时必须提交的资料有: a) 工程竣工验收申请; b) 施工单位自验报告及问题闭环清单; c) 监理单位工程初验报告及问题闭环清单; d) 工程质量监督监查报告(新建、扩建工程); e) 建设管理单位(业主项目部)工程预验收报告。 5.9 竣工验收现场必须提交的资料 竣工验收现场必须提交的资料有: a) 工程竣工图纸(或草图); b) 设计变更联系单或证明文件; c) 工程安装调试试验报告及安装记录; d)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或照片及过程控制资料等; e) 输变电工程设备的技术资料(包括设备开箱资料等)、调试报告、验评资料及安装记录等技术文件; f) 土建工程完整的验评资料、原材料合格证及复试报告、技术复核资料等技术文件; g) 线路工程完整的验评资料、原材料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安装记录、技术复核资料等技术文件; h) 二次工程验评资料、自检报告及相关的安装调试记录等技术文件; i) 消防竣工备案资料; j) 备品备件、专用工器具移交清单; k) 生产运行生产准备资料。 6 检查与考核 对本标准规定的管理活动进行检查并对表1所列的指标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提出考核意见: Q/GDW11-0592012-20404 6 表1 评价项目与指标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责任部门 1 验收工作质量 确保新投产设备一年内不发生由于验收原因导致的停电处理情况 运维检修部 7 报告与记录 表2给出了执行本标准形成的报告和记录。 表2 报告与记录 序号 编号 名称 填写部门 保存地点 保存期限1 Q/GDW11-0592012-20404.JL01 35 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模版 各县局运维检修部 各县局 长期 Q/GDW11-0592012-20404 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流程图 相关部门、工区运检部门运检、基建部门过程描述财务部门? 35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流程 ? 编号:Q/GDW11-0592012-20404.LC01省公司开 始2 新设备安装5 组织交接验收6 参加交接验收7 验收合格8 整改9.1 设备台账创建9.2 组织投产启动结算转资结算转资10 工程结算提交结算书12 工程决算13 进行各种费用分摊结 束Y市/县级供电企业11 建固定资产卡片1.1 参加新设备中间验收1.2 参加新设备中间验收施工阶段验收施工阶段验收交接阶段验收交接阶段验收投产启动投产启动3 自检、预验收4 验收申请14 资料归档1 中间验收N 图A.1 35 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管理流程 Q/GDW11-0592012-20404 8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表格样式 表B.1 35 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模版 工程 竣工验收报告 工程项目 验收单位 验收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Q/GDW11-0592012-20404 - 9 - 一、验收简况: 验收阶段 工程竣工验收 验收时间 验收依据 1、 验收范围 Q/GDW11-0592012-20404 - 10 - 验收组织及验收情况 简述 二、参建单位概况: 项目法人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运行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Q/GDW11-0592012-20404 - 11 - 三、工程竣工验收意见 工程竣工验收组成员于 年 月 日- 月 日对 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通过对验收范围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意见如下:该工程已经按基建阶段技术监督工作要求开展了相应工作,已经完成了“两证”的办理工作,提出了 条整改意见和建议,要求现场各参建单位组织按规定时间消缺整改完成。 附件: 1、 本期工程竣工验收主要设备清单 2、 工程竣工验收检查组主要成员名单 3、 工程竣工验收消缺清单 四、竣工验收复验结论 工程竣工验收组于 年 月 日组织竣工验收复验认为: 输变电质量缺陷已处理完成,工程满足设计图纸和规程规范要求,工程技术资料基本完整,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告齐全,运行准备工作完备,同意通过竣工验收,经启委会批准后可进入启动试运行阶段。 Q/GDW11-0592012-20404 12 1、 本期工程竣工验收主要设备清单 工程竣工验收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设备名称?型 号 规 格?单位数量单位数量?制造厂家? 工程?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Q/GDW11-0592012-20404 13 2、 工程竣工验收检查组主要成员名单 工程竣工验收检查组主要成员名单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职务 职称 备注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职务 职称 备注 Q/GDW11-0592012-20404 14 3、 工程竣工验收检查消缺清单 工程竣工验收消缺闭环清单 年 月 日 序号序号 缺陷内容 消缺意见消缺意见 责任单位责任单位 消缺期限消缺期限 消缺人消缺人 复验人复验人 监理验证监理验证 备注 1. 2. 3. 4. 5. 6. 7. 8. Q/GDW11-0592012-20404 15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验收内容 C.1 35kV及以下架空线路的验收内容: C.1.1 采用器材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 C.1.2 线路设备名称、电力杆塔3m划线、各种防误登杆警告牌等标志应齐全; C.1.3 电力杆塔组立的各项误差不超出允许范围; C.1.4 拉线制作和安装应符合规定; C.1.5 导线的弧垂、相间距离、对地距离、交叉跨越距离及对建筑物接近距离应符合规定; C.1.6 相位正确,接地装置符合规定; C.1.7 沿线的障碍物、应砍伐的树及树枝等杂物应清除完毕。 C.2 35kV及以下电缆线路的验收内容: C.2.1 电缆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 C.2.2 电缆排列整齐,无机械损伤;标志牌应装设齐全、正确、清晰; C.2.3 电缆的固定、弯曲半径、有关距离和保护管安装、相序排列等应符合规定; C.2.4 电缆终端、电缆中间接头应安装牢固; C.2.5 接地良好; C.2.6 电缆终端的相色应正确,电缆与架空的金属部件防腐层应完好; C.2.7 电缆沟、电缆井内应无杂物,盖板齐全,排水等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井内的管孔应作好封堵措施; C.2.8 电缆井应有命名标识;电缆路径应有标志,标志要清晰牢固,直埋电缆路径标志应与实际路径相符; C.2.9 防火措施应符合设计,且施工质量合格; C.2.10 电力电缆试验合格,相关资料齐全。 C.3 开闭所、配电室的验收内容: C.3.1 采用设备的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规定; C.3.2 开关柜前后走廊要满足操作维护要求; C.3.3 开关柜操作灵活,闭锁严密,满足“五防”规定; C.3.4 开闭所、配电室应有防小动物、防火和通风措施; C.3.5 开关柜前板应有显著的结线图,操作说明和其他标志; C.3.6 开关柜命名、结线应符合规定; C.3.7 开闭所、配电室内应有电气结线图; C.3.8 开关柜分闸、合闸、接地和通电指示良好; C.3.9 开关柜接地良好,接地电阻满足规定; C.3.10 建筑物土建满足设计要求; C.3.11 开闭所、配电室内应干净整齐,不留有杂物。 Q/GDW11-0592012-20404 16 C.4 变压器、柱上开关、跌落式熔断器、电容器等电器设备的验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