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1在普选的基础上,我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大,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当家作主有了最重要的制度保障。这表明()这一制度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这是一种与我国国体相适应的国家结构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A BC D解析:选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属于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不是国家结构形式,故应排除。辛亥革命后,代表各种政治势力的政客竞相仿效西方议会民主,“建国会、立政党”,一时间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政党、团体三百多个。但是,它们大多成了各派军阀、官僚、政客借以争权夺利的工具。旧中国的多党竞选和议会民主只给历史留下一幕幕闹剧。据此回答23题。2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议会民主制度,到了中国却形成了一幕幕闹剧,这是因为()A在中国不适合建立民主制度B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应该继续保留君主制C当时的政党都是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利益的D各派军阀、官僚、政客之间的利益不均衡解析:选C。议会民主制度在中国形成闹剧的原因,主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故C项符合题意;A、B项观点明显错误;D项观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是()A钦定宪法大纲 B临时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解析:选D。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县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为新中国的百废待兴保驾护航,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民主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创造。据此回答45题。4具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萌芽性质的探索是()A抗日战争时期的参议会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C解放战争后期和建国初期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D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解析:选D。题中选项的内容都属于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探索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但具有萌芽性质的只能是D项所指的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5综观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历程和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型人民政权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新中国的政体必须是人民民主专政B新中国的政体只能是民主集中制C与人民民主专政国体相适应的政体只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新中国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阶级的政权解析:选C。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历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型人民政权的实践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我国的政体只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权是人民的政权。二、非选择题62020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57周年。57年的历史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点和优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十六个用血与火锻造的金色大字将永远镌刻在中国的大地上!如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解析: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的理解可以从国体、国情和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等角度去思考。答案:(1)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根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是我国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因为它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实践。(3)长期以来,全国各族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牢牢地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我们国家和人民能够经得起各种风浪、克服各种困难、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可靠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保障。一、单项选择题1康有为在立宪会议中说,现在世界上有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民主立宪三种政体,而“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者也”。他主张“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康有为的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证明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不适合我国国情中国不适合实行民主共和制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资产阶级没有能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A BC D解析:选C。该题考查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康有为的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有力证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的说法是错误的,我国现在实行的政体就属于民主共和制;的表述错误。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A结束了中国的君主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B改变了旧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实现人民民主C使人民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地位D领导人民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解析:选A。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并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其本质上仍是资产阶级革命,因此,B、C、D均是错误的说法。3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为实现人民民主而进行探索和创造的是()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参议会工农兵代表苏维埃罢工工人代表大会A BC D解析:选B。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势力相对较弱,没有能力组织全民或全国性质的民主形式,革命刚刚开始,党在工人和农民中发展自己的力量,故选B项。4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形式出现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是()A1927年选举产生的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B抗日战争时期选举产生的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C1949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1931年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解析:选D。该题考查识记能力。A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建人民政权的最初尝试。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只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同这一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述论断体现的观点是()A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体现出来B政体决定国体,政体具有一定独立性C国体与政体是互为前提而存在的D政体巩固国体解析:选A。该题考查国体和政体的关系。A项的说法是正确的;B项说“政体决定国体”是错误的;C项说二者“互为前提”是错误的;D项的说法不准确,适当的健全的政体有利于巩固国体。6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创建人民政权进行了不懈探索,其最初尝试是()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C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召开的上海市民代表会议D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召开的参议会解析:选C。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政权而进行的探索。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召开的上海市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创建人民政权的最初尝试。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长期艰苦探索的结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通过C新中国的成立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解析:选D。此题要求指出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的标志。A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家形式出现的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B项是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奠定法律基础,C项是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创造前提条件,只有D项才符合题目要求。二、非选择题8申纪兰是迄今我国唯一的一位参加过一至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从25岁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到现在,申纪兰用她半生的时间,见证了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1953年,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民主选举中,申纪兰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4年9月,25岁的申纪兰享受了当时只有县长才有的特殊待遇,骑着一头毛驴走出了大山,走出了山沟,带着父老乡亲们的殷切嘱托,她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申纪兰和1211名全国人大代表审议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代表乡亲们投下了神圣的一票,履行了一个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在她参加过的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会议中,申纪兰印象最深、永生难忘的还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很自豪地说自己是农民代表,要一直为中国最大的群体农民说话,要实实在在反映农村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她曾经是山西一个“没有土,到处都是石头”的贫困山区农业合作社的生产队长。当她的姐妹们还为不幸的婚姻和沉重的家务而痛苦时,她提出了妇女应该和男人享有同样的工作权利和报酬。她的建议被采纳。新中国的劳动法明确规定:男女同工同酬。(1)申纪兰印象最深、永生难忘的为什么还是第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2)申纪兰的建议能够被采纳并写进新中国的劳动法说明了什么?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过程。第(1)问实质上是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重大意义,即人民群众第一次实现了当家作主。第(2)问指向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保障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答案:(1)因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获得通过,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起来。人民翻身作了主人,普通老百姓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得到全面确立,开创了我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中国人沉睡了几千年的民主意识开始觉醒,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热情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激发。(2)说明了新中国的成立彻底推翻了剥削阶级统治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制度,建立了新型的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体现了在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治基础,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国家、管理国家的积极性。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中国人民对人类民主、文明事业的贡献。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解析:本题考查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历史的必然。本题应主要从资本主义制度在近代中国行不通的原因,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建立新型政权而进行不懈探索的角度回答。答案:(1)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2)从当时中国生产力水平来说,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但仍然相对稚嫩,不能为资本主义制度提供经济基础。(3)落后的生产力决定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性质,旧中国的政治制度,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没有改变其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利益的本质。(4)领导中国人民找到发展新道路和建立新制度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进入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经过长达28年的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最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建立。附:课内答疑站1教材P59探究问题今天仍有人认为,如果效法欧美国家采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近代中国就能实现现代化。你可否结合上述材料和已有的政治、历史知识,反驳这种观点?提示:首先,从材料中康有为、邹容、孙中山等对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主张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其次,从历史和政治知识中,我们可以知道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人民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不能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更谈不上国家的发展繁荣。2教材P60探究问题(1)你会唱这些歌曲吗?这些歌词表达了人民的什么意愿?(2)你能否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奋斗历程?提示:(1)这些歌词表达了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意愿,也表达了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的认可。(2)这几首歌曲的部分歌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奋斗历程。具体奋斗历程可以结合历史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进行表述。3教材P61探究问题联系近代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失败尝试,对比以上图文所反映的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建立新型政权而进行的不懈探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提示: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和农民协会,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彭阳消防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央遴选真题及参考答案(b类)
- 淮安清中开学考试卷及答案
- 母婴护理师考试试卷题库及答案
- 信息技术考试真题分类及答案
- 医学生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广东春季高考考试卷子及答案
- 九江编制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器械法规与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题库带答案分析
- 呼吸科出科考试题临床及答案2025版
- 设计管控管理办法
- 仓储能力及管理办法
- ROCK1蛋白:解锁食管鳞癌奥秘的关键密码
- 物流月结合同协议书范本
- 过敏性皮炎的治疗及护理
- 心理健康教育:男生女生
- 房颤内科护理学
- 《大中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要求》
- 政策变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