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教师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教师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教师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教师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教师版)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该措施的作用是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C使诸侯王势力强大D强化思想文化的统一2 . 史记商君列传载:“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一县”与此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县制C郡县制D行省制3 . “及至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秦始皇为“制六合”采取的措施是A建立皇帝制、兴办太学B建立中央官制、独尊儒术C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D颁布推恩令、修建全国道路网4 . 从出土文物“秦印封泥”(如下图)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A周朝实行郡县制度B秦朝实行丞相制度C封泥上文字是隶书D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5 .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依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A孟子B老子C韩非D墨子6 . 人们常把秦朝称为“暴秦”,下列选项能体现秦朝“暴”的有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繁重的兵役残酷的刑罚。ABCD7 . 古代帝王往往把自己的陵墓修建地高大威严,但有位皇帝却在修建自己的陵墓时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等装饰,只能用陶瓦,这位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8 .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们的相同点是A都是开国皇帝B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C都实行残暴统治D都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9 . 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B起义军一直打到咸阳附近C陈胜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D具有革命首创精神10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导者是A刘邦B项羽C刘邦和项羽D陈胜和吴广11 .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根据是( )A统一度量衡、货币B焚书坑儒C统一文字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12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下列属于儒家思想的是A“兼爱”“非攻”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C“民贵君轻”“仁政”D主张改革,提倡法治13 . 西汉初年,刘邦废除秦朝苛法、豁免其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文帝、景帝之时又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土地税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还减轻刑罚,废除了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等。汉初统治者实行这些措施的原因是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人民对政府不满,不断起来反抗为汉朝的强盛奠定基础创造安定的社会局面ABCD14 . 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他在位时期西汉王朝达到极盛。下列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史实不包括A“休养生息”,开创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B设立“中朝”,削弱相权C张骞通西域,联络大月氏D司马迁受宫刑,发奋著史记15 . 下列都是结束分裂完成国家统一的朝代,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隋朝、宋朝、西晋、秦朝B秦朝、西晋、隋朝、宋朝C西晋、秦朝、隋朝、宋朝D秦朝、隋朝、西晋、宋朝16 . 体会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辩证思想,你认为运用哪位思想家的观点解释最为恰当( )。A孔子B孙子C老子D庄子17 . 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了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县城做官。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管仲改革之时的齐国B周平王东迁之际的洛阳C商鞅变法之时的秦国D晋文公称霸中原之前的晋国18 . 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A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B实行休养生息政策C推行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D为汉武帝大一统打下基础19 . 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起义的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B起义的地点是在大泽乡C陈胜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统治D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20 . 安徽省宿州市西寺坡镇是大泽乡起义的发源地,有关这次农民起义说法正确的是A直接推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B刘邦、项羽是起义的领袖C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D秦始皇调集军队进行反击二、简答题21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史记管晏列传材料二:商君治理秦国,法令雷厉风行,公平无私。惩罚,不忌避威势强大的贵族;奖赏,不偏私关系特殊的亲信,法令实施至于太子,依法处治,对其师傅处以黥劓之刑。几年之后,路上没人拾取遗失的东西,百姓不乱取非分的财物,国力大大加强,诸侯个个畏惧。战国策秦策一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突然)革。三十已下,见(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齐国的君主是谁? “管仲任政相齐”为齐君奠定了怎样的政治地位。(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取得的效果,并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主要原因。(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改革?材料中“正音”指的是什么?(4)从以上变法或改革的历史作用中,你能得到了什么共同启示?22 . 简述秦始皇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23 . “全部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史。”古今中外,人们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文明成果。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指的是建立什么制度开始?(2)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是?它有何历史价值?(3)西周时为了巩固周王的统治,在管理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有何积极作用?(4)秦国商鞅变法时,为加强国君权力,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政治制度?24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商鞅的思想属于诸子百家哪一学派的思想?商鞅变法所起的突出作用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生活在北魏的鲜卑族女孩可能经历哪些变化?(至少列举3点)(4)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