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假山工程_第1页
园林假山工程_第2页
园林假山工程_第3页
园林假山工程_第4页
园林假山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假山工程,片山有致,寸石生情,水以山为面,水得山而媚;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溪水因山成典折,山蹊随地作低平。造园必须有山,无山难以成园。真山虽好,却难得经常游览。假山布置在住宅附近,作为艺术作品,比真山更为概括、更为精炼,可寓以人的思想感情。有诗为证:假山(杜甫)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本章内容,假山工程概述置石假山结构假山施工塑山,第一节假山工程概述,一、概念通常所谓的假山工程实际包括两方面:置石和假山。假山以造景游览为目的,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置石以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自然山石为材料,进行独立造景或配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组合美。区别:假山可观可游,体量大而集中,布置严谨;置石以观赏为主,体量小而分散,布置灵活,同时可结合一些功能要求。,二、假山的功能1.构成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2.作为划分和组织园林空间的手段3.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陪衬,装饰园林景色4.实用功能用山石做护坡、驳岸、花台等5.作为室内外器具、陈设,即山石器设,三、假山材料1.山石分类峰石:崎峰怪石,用于建筑前置石或假山收顶。叠石:又称腰石,质量好,形态适宜堆叠,用于山体外层。腹石:质硬,形态无要求,用于填充山体内部。基石:坚硬、耐压,表面平坦,一般尺寸较大,用于假山底部。,2.选石要点选石应熟知石性石形与纹理走向与造型的关系石的色泽与环境的关系特殊环境可选择名贵石材依据山体部位选择李渔:石纹石色,取其相同者,如粗纹与粗纹,当并一处;细纹与细纹,宜在一方,紫碧青红,各以类聚是也。然分别太甚,至其相悬,接壤处反觉异同,不若随取随得,变化从心之为便。至于石性,则不可不依,拂其性而用之,非止不耐观,且难持久。石性为何?斜正纵横之理路是也。,四、常用山石种类1.湖石经过熔融的石灰岩太湖石(南太湖石)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宜兴一带的石灰岩,经千万年水浪的冲击和风化溶蚀而成。李斗扬州画舫录载:“太湖石乃太湖石骨,浪击波涤,年久孔穴自生”。意趣天然的太湖石有青、白、黑三色,“瘦、皱、漏、透”是其主要审美特征,多玲珑剔透、重峦叠嶂之姿。,苏州留园的冠云峰,苏州十中的瑞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杭州西湖的皱云峰,被称为太湖石中的四大珍品。,瑞云峰,冠云峰,玉玲珑,皱云峰,房山石产于北京房山,呈土红色、橘红色、土黄色。质地不如南方太湖石脆,有一定韧性,外观比较沉实;浑厚、雄壮,也称北太湖石。房山石,,英石(英德石)主产区为广东省英德市望埠镇的英山,四川兴文县和洪县也大量出产这种石材。属湖石,四大名石之一。为石灰石经自然风化和长期侵蚀而成。锋棱突兀,质坚特脆,用手指弹有较响的共鸣声。,灵壁石原产于安徽省灵壁县,加工抛光后,表面异常光滑。石质坚硬,扣之有声,为灵璧石独有特性。无论是用小棒轻击,还是用手指敲叩,都可以发出青铜之声。古代用作钟磬,又得名“八音石”。属于湖石,四大名石之一,乾隆皇帝题封天下第一,故有天下第一名石之称。,宣石产于安徽宣城市宁国县。有积雪般的外貌,也有带赤黄色者。要刷净方见其质,故越旧越白。,2.黄石带橙黄色的细砂岩,3.黄腊石色黄、表面油润如涂腊,4.青石青灰色的细砂岩,多呈片状,故又称青云片。,5.石笋因其外形多呈长条笋形而得名,6.其他木化石、松皮石、石珊瑚、石蛋等。,五、山石的开采与运输1.开采对半埋土中的单体,采用掘取。挖掘时要沿四周慢慢掘起,保持山石的完整性。对于形态奇特的,采用凿取。开凿时力球缩小分离剖面以减少人工痕迹。黄石、青石一类,采用爆破,一般炸成0.51吨/块。2.运输钢丝绳绑扎石料,小型起吊机械装车,车内预先铺设一层软质材料,如沙子、泥土、草等。观赏性差的一面朝向,加稳固措施,防止晃动。,第二节置石,以较少的景石、进行精心的点置。对石材的形状、肌理、色彩等要求较高。以少胜多、以简胜繁,量小质高。可分为:特置、对置、群置、散置,一、特置将体量较大、形态奇特,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山石单独布置成景,二、对置山石沿建筑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以陪衬环境,丰富景色。,三、散置将大小不等的山石、零星布置成有聚有散、有立有卧、主次分明、顾盼呼应,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布置方式。也称“散点”,即所谓“攒三聚五”、“散漫之亘”的做法。,四、群置又称“大散点”,运用数块山石互相联系,互相呼应,组成一个群体的布置方式。在布置上基本和散置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战胜空间大,堆叠量大,堆数多。,五、置石安放在处理两块或三块石的组合时,应注意石组连线,不能平行或垂直于视线方向。主从有别,搭配适宜;遵从“三不等”原则:石之大小、之高低、之间距三不等。三块以上的石组排列应成斜三角,不能呈直线排列。且石头数量成奇数,即3、5、7、9置石放置,力求平衡稳定,给人以宽松自然的感觉,每一块石头应埋入水中或土壤中。置石一般安排在景园视线的焦点位置上。每块石头都会有个最佳观赏面,确定最佳观赏面朝向主要视线方面,以取得最佳观赏效果。,六、置石固定堆放:直接搁置在土层上,适用于体积大,重心低,容易放置平衡的景石、埋入:下部埋入土层中,适用于重量小,底部形状简单,或呈杆件状的景石。基础:设混凝土基础,预留孔与景石榫接,适用形体复杂的大型景石、基座:基座上留孔与景石榫接,适用珍贵、的景石。,传统的榫接固定,榫头长度一般为20cm左右,榫头直径宜大不宜小,榫肩宽3cm左右。榫头必须正好在重心线上。榫眼直径比石榫大0.51.0cm,深度要深12cm。安装前,须在榫眼中浇灌少量黏合材料。吊装好后,应加以支撑固定,同时加强看护管理。,七、山石器设,八、山石与园林建筑、植物相结合的布置1.山石踏跺和蹲配,2.抱角与镶隅,3.粉壁置石,4.廊间小品,5.门窗漏景,6.云梯,7.山石花台,一、假山类型按施工技术分掇山:天然石材叠筑筑山:天然石材依靠原有土堆基体表面铺设塑山:混凝土与砂浆造成人造石凿山:开凿自然岩石成山按所用材料分土包山、石包山、掇山小品,第三节假山结构,二、结构组成假山由下至上分为三层:基础、中层和收顶。1.基础包括基础主体和拉底。(1)基础做法灰土基础石灰和素土采用3:7比例,2m以下的假山打一步素土、一步灰土,24m的再加一步灰土;灰土基础应大于假山底面宽度的0.5m以上,即“宽打窄用”;常用于北方假山的基础做法。,桩基础桩直径1015cm,长约1m,间距20cm;桩间以碎石嵌紧,桩顶以条石压顶;古代多用木桩,现代假山采用混凝土桩基;通常只在地基松软时,或水中采用桩基础。混凝土基础应用最广泛的做法,强度高,施工快;选用C10以上,厚1020cm;对于松软土基可先夯实,再铺钉石20cm厚,尖头向下打入土中6cm左右,以加固地基。,(2)拉底在基础上铺置的底层自然山石,称为拉底。使假山的底层稳固,打破基础主体的格局控制假山平面轮廓。底层未打破整体的格局,则中层叠石亦难于变化。拉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统筹向背精于处理主要视线方向的画面为主要朝向,再照顾到次要朝向,简化处理视线不可及的部分。,曲折错落破平直为曲折,变规则为错落。断续相间外观上不是连绵不断的,为中层的变化做准备。紧连互咬外观上做出断续变化,但结构上必须一块紧连一块,接口必须紧密,互相咬合,严丝合缝。垫平稳固用石垫片以保持底石重心稳定,上面水平。,2.中层假山主体,底面以上、顶层以下的部分。工程量最大,触目最多的部分。全山石材要统一,即要相同质地,纹埋相通,色泽一致,咬茬合缝,亲靠牢固,浑然一体。又要注意层次、进退,有深远感。,中层堆叠要求:接石压茬山石上下衔接严密,避免在下层石上面闪露出很破碎的石面。偏侧错安力求破除对称形体,因偏得致,错综成美。仄立避闸山石可立、可蹲、可卧,但不宜像闸门一样仄立。等分平衡凡有重心前移者,必须用数倍于前沉的重力稳压内侧,把前移的重心再拉回到假山的重心线上。,3.顶层假山立面上最突出、视线最集中的部位。假山的顶部,对山体的气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一般选姿态、纹理好,体量大的石块做收顶石。峰顶:山峰为姿态较好的石材,呈一峰突起之势剑立式、斧立式、流云式、斜立式、分峰式、合峰式等峦顶:山头较圆缓,呈连绵起伏之形圆丘式、梯台式、玲珑式、灌丛式,崖顶:山体边缘陡峭,呈悬崖绝壁之状平顶式、斜坡式、悬垂式平顶:将山顶做平台式处理,设亭台等小品平台式、亭台式、草坪式,三、山体结构1.环透式结构山体孔洞密布,玲珑剔透。所用石材多为太湖石或风化后的石灰岩。,2.层叠式结构假山立面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叠砌山体朝横向发展,或是敦实厚重,或是轻盈飞动。水平层叠:要求每一块山石都采用水平状态层叠斜面层叠:要求山石倾斜叠砌成斜卧、斜升状,并与水平线的夹角在1030以内。,3.竖立式结构造就挺拔、雄伟、高大的艺术形象。山石全部采用立式叠砌。又可分直立结构和斜立结构两种。斜立结构中,山石与地平面的夹角应4590之间。,4.填充式结构土山、带土石山和个别石山,或者在假山某一局部中使用。填土:山体由泥土堆成,或用山石砌假山壁后用泥土填实;砖石填充:用碎砖、石块、建筑渣土等作为填充材料,填埋在石山内部或土山的底部。混凝土填充:使混凝土作为主心骨,从内部将假山凝固成一个整体。,四、山洞结构深邃幽暗,具有神秘感或奇异感。不仅可以吸引游人探奇、寻幽,还可以打破空间的闭锁,产生虚实变化,丰富园林景色,联系景点,延长游览路线,改变游览情趣,扩大游览空间等作用。洞壁结构:墙式、墙柱式洞顶结构:盖梁式、挑梁式、券拱式,五、结构配件1.平稳设施和填充设施为安置底面不平的山石、在找平山石以后,于底下不平处垫数块控制平稳和传递重力的垫片,称为为“刹”或“重力石”。两石之间不着力的空隙也要适当用块石和灰浆填充其中,称为“填肚”。2.铁活加固设施银锭扣:用以加固山石之间的水平联系;铁爬钉:用以加固山石之间的水平及竖向联系;铁扁担:多用于加固山洞,作为石梁下的垫梁;吊架:用于悬挂山石。,第四节假山施工,施工流程:准备放线挖槽基础施工拉底中层施工扫缝收顶做脚检查验收养护一、石料准备1.石料选购新石:刚从土中挖出,表面有土锈;旧石:经过长期风吹雨打,天然风化明显;半新半旧:一半露出地面,一半埋于地下。单峰石:四面可赏为极品,三面可赏为上品,两面可看为中品,一面可观为末品。通货石:不分大小、好坏,混合出售。按大小搭配、形态多变,石性一致的原则选择。,2.石料选用要求同质、同色、接形、合纹步骤峰顶石、崖头石、洞口石要先选;其次选显眼的特征部位用石,如山体前凸部位等;再次选承重结构用石,如洞顶、洞柱等;最后是其他部位,一般随用随选;先头后底、先表后里、先前后背、先大后细。,二、机具准备1.手工工具铁锤、竹刷、棕绳、小抹子、撑棍与木刹、脚手架与跳板,2.机械工具吊车、葫芦,三、基础施工放好线、挖好基槽后,再将地基土夯实,即可开始基础修筑。1.桩基按梅花形排列,桩间距20cm,桩顶端可露出地面或湖底1030cm,其间用小块石嵌紧,再用条石压顶。或不用压顶石而铺一步灰土。2.灰土基础块状灰应经现场浇水化成细灰后再使用。拌和用泥土就地取土,土应整细,含水量适中,粘性土最佳。灰、土须充分混合,每铺筑一层应及时充分压实。,3.浆砌块石基础块石应棱角分明,质地坚实,有大有小。可采用浆砌和灌浆两种方法。4.混凝土基础在地基土坚实的情况下可利用素土槽浇注,而不设垫层。混凝土浇注后应捣实抹平,并进行养护。5.注意事项施工前调查假山土壤立地条件;如有配植较大植物,基础需预留一块不做,即留白;水中的假山,其基础宜与池底同时浇注;在平地上,假山基础一般低于地面至少20cm。,四、拉底1.方式满拉底:在山脚线范围内用山石满铺一层。适用于规模小的假山,或北方冬季有冻胀现象的情况。周边拉低:先用山石在假山山脚沿线砌成一圈垫底石,再用乱石碎砖等将石圈内全部填起来。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假山。,2.施工要求注意选择合适的山石,不得用过度风化的石材;山石底部一定要垫平稳,不能摇动;拉底石与石之间要紧连互咬,紧密地扣合;山石之间要不规则地断续相间,有断有连;拉底的边缘部分,要错落变化,使山脚线弯曲时有不同的半径,凹凸变化时有不同的深度和宽度。,五、中层1.山石固定衔接措施支撑吊装到位后,以木棒等对山石进行临时支撑固定。捆扎与支撑作用相同,但更简便。适用于体量较小的山石。铁活刹垫填肚,2.叠山技术十字诀安、连、接、斗、挎、拼、悬、剑、卡、垂。后又增加了“五字诀”:挑、券、撑、托、榫。安:安置山石的总称,即将一块山石平放在一块或几块山石之上的叠石方法。有单安、双安、三安之分。,连山石之间水平向衔接称为“连”,不仅产生前后左右参差错落的变化;同时又要符合皴纹分布的规律。接山石之间竖向衔接称为“接”。,斗以两块分离的山石为底脚,二者顶部相互内靠,并在二者之间安置一块连接石,连接石可为拱形山石,这种上拱下空的山石连接手法称为斗。挎如山石某一侧面过于平滞,可以旁挎一石以全其美,称为挎”。挎石可利用茬口咬压或上层镇压来稳定。,拼在比较大的空间里,因石材太小,单独安置会感到零碎时,可以将数块以至数十块山石拼成一整块山石的形象,这种作法称为“拼”。悬在下层山石内倾环拱形成的竖向洞口下,插进一块上大下小的长条形的山石。由于上端被洞口扣住,下出便可倒悬当空。,剑以竖向形象取胜的山石直立如剑的做法。峭拔挺立,有刺破青天之势。卡下层由两块山石对峙形成上大下小的楔口,再于楔口中插入上大下小的山石,这样更正好卡与楔口中的自稳。卡进去的石块体量小,重心在山石两侧。,垂从一块山石顶面偏侧部位的企口处,用另一山石倒垂下来的做法称“垂”。垂和悬的区别:侧边与中部悬挂垂和挎的区别:顶部和肩部侧挂,3.勾缝和胶结材料:1:1水泥砂浆形式:明缝、暗缝明缝不宜太宽,超过2cm时,应以石片填后再勾缝。,六、收顶结构上要求山石体量大,以便合凑收压。景观上要求山石轮廓和体态有画龙点晴的作用。,七、做脚大体施工完成后,紧贴拉底石外缘部分拼叠山脚。形成假山底脚的最终造型,弥补拉底造型中的不足。1.主要形式:凹进式、凸出式、断连脚、承上脚、悬底脚、平板脚等。,2.做法点脚法、连脚法、块面脚法,八、施工要点1.假山应自后向前、由主及次、自下而上分层作业。每层高度约在0.30.8m之间,各工作面叠石必须在胶结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