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高票当选美国总统。当时,支持者对林肯寄予的厚望是( )A限制奴隶制的发展B对外侵略扩张C扩展奴隶制D摆脱英国统治2 . 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这里的(政府”可能是指( )A日本德川幕府B日本明治政府C中国清政府D沙皇政府3 .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按照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由以前的封建社会变成了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导致日本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百日维新D日俄战争4 . 近期,日本媒体多次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安全壳内辐射量达到高值,引起中方高度关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发布关于福岛核辐射的提醒。为人类利用核能奠定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A牛顿B达尔文C法拉第D爱因斯坦5 .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1789巴黎人民发动武装起义攻占巴士底狱B查理一世和路易十六分别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被处死C拿破仑建立帝国,他五次击败欧洲反法联盟,后又远征俄国D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6 . 如下图反映了哪国的历史进程?( )A英国B俄国C日本D美国7 . 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两大事件所承载的历史任务分别是A自由与民主B独立与统一C人权与改革D民主与法制8 . 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作用( )A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B改变了美国的社会性质C根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使资本主义进入电气时代9 . 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句解说词:“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和瓦特的历史贡献是A发明飞机、提出相对论B发明汽车、研制内燃机C发明火车、改良蒸汽机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改良蒸汽机10 . 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B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11 . 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事件是:A斯大林格勒战役B凡尔登战役C诺曼底登陆D莫斯科保卫战12 . 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30亿多美元修建众多公共工程,具体项目见下表。公共建筑新道路新桥梁新机场地下水道122万幢664万英里77万座285个24万英里据此判断其主要目的A复兴工业生产B推广科技成果C缓解就业压力D废除私有制度13 .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谭)嗣同始!”下列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4 . 下列描述符合19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状况的是( )A英国殖民统治压制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北方的工厂大量使用黑人奴隶C林肯领导大陆军打败南方军队D经济上的“一国两制”矛盾不可调和15 . 人权宣言指出:“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此宣言的核心内容应是( )A人权与法治B实行君主立宪制C主张无条件的自由D反对殖民统治16 . “创客”源于英文Maker,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这项发明A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B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C将人类带入“铁路时代”D为交通运输带来极大的便利17 . “三国同盟”成员国指的是德国英国奥匈帝国意大利ABCD18 . 下列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日本偷袭珍珠港 斯大林格勒战役 诺曼底登陆 德国闪击波兰ABCD19 . 电影林肯围绕着南北战争展开,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面对种种压力,林肯和他的团队运筹帷幄,最终打赢了这场战争。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最主要的贡献是( )A实现国家独立B废除封建制度C维护国家统一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20 . (题文)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时间轴,它体现的主题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大C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D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和壮大21 . 1941年12月7日,日本特遣舰队长途奔袭珍珠港,12艘战列舰和其他舰船被击沉或损坏,230多架飞机被炸毁,2403人丧生,相关亊件的直接结果是.A凡尔赛体系瓦解B法国亡国C太平洋战争爆发D开辟了欧洲笫二战场22 . 在某一次战役中,美军对被包围的英军散发传单说:“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尽管我们遭受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但今天,你们必须投降,因为上帝正全力支持着我们正义的事业。”据此判断这场战役的影响是( )A独立战争的开始B独立战争的结束C独立战争的转折D独立宣言的发表23 . 俄国工业在农奴制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30年代已经有所发展。到1861年,俄国城市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10%,90%的居民仍从事农业生产。据此可知,俄国工业发展A激化了城乡矛盾B需要以农业为基础C受到农奴制阻碍D提供大量就业机会24 . 彼得格勒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哪一事件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A凡尔登战役B索姆河战役C俄国十月革命D日军偷袭珍珠港25 . 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A电力的广泛运用B电讯技术的兴起C内燃机的发明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26 . 下图中身着西欧式样衣帽的是彼得大帝。穿着臃肿长袍的是俄国贵族。漫画中的场景表明了彼得大帝决心剪胡须A向西方学习B废除农奴制C推行“殖产兴业”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27 . 李华同学为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内容,搜集到了如下表格。据此分析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英德美法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3214在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52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B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C美德取代英法掌握了世界霸权D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28 .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技术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是( )美国 德国 日本 英国ABCD29 . 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它”指的是A德国B英国C日本D美国30 .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选演讲中说到:“罗斯福总统推行的新政,不仅给美国人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这里共同的价值观指“新政”使美国人接受了( )A黑人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遏制共产主义C人权高于王权D国家可以干预指导经济二、综合题3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1)材料一中“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确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对英国的国家政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2)写出美国诞生的标志。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独立战争后所确立的“民主”政体。法国人的“民主起义”又是从哪一事件开始的?材料三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也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3)依据材料三,概括拿破仑的变革“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的原因。(4)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思想的角度分析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共同历史作用。32 .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对孪生姐妹,战争中孕育着和平,和平中又潜伏着战争。材料一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战中,有位战地记者这样描述一场被称为“绞肉机”战役:“整个树林被削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摘自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材料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项目名称参战国卷入人口(亿)参战人员(亿)伤亡人员(亿)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30多150.70.31805第二次世界大战60多201.11.940000材料四请回答:(1)材料一中“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是指什么事件?写出记者所描述的“绞肉机”战役的具体名称。(2)材料二中,为什么罗斯福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