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历史现象中,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一战爆发 莱特兄弟首次试飞机 苏联建立 俄国十月革命ABCD2 . 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着因果关系。下列事件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三角贸易B法国大革命颁布人权宣言C西方列强入侵日本明治维新D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3 . 历史事件之间往往有着因果关系。下列各项所示的前后历史事件,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A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B巴黎和会五四运动C雅尔塔会议诺曼底登陆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 . 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卡片横线处应填写A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5 . 某文件宣称“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代替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该文件最终促成了20世纪60年代A欧盟建立B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C欧洲共同体成立D世贸组织诞生6 . “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这段话中的“我”代表的是A德国人B捷克斯洛伐克人C波兰人D英国人7 . 如图两大集团燃起了哪次战争的战火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法国大革命C美国内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8 . 一个会议一个条约,它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指的是A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B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和约C巴黎和会、九国公约D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9 . 下列图片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这组图片说明了( )A国家主动承担起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任务B经济危机造成资本主义国家迷失社会发展方向C美国通过改革完全杜绝了产生经济大危机的社会根源D罗斯福新政后美国建成高度发达的福利国家10 .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是推动变革的最根本原因。以下选项符合这项判断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给工业革命准备了政治条件B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推动了新航路开辟C经济大危机使罗斯福实行新政,改变美国经济政策D中国为了摆脱殖民危机,选择发展近代化工业11 . 冷战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对峙与竞争的状态。这种状态开始的标志是A华约的建立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德国的分裂D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2 . 荷兰人凡高是19世纪后期印象派画家。他提倡在创作中吸收和擷取东方绘画的因索,自由地抒发内心的情感意识,下列属于他的作品是ABCD13 . 近代史上,中国与前两次工业(科技)革命失之交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 “籼型”杂交水稻 电话 A B CD14 . (题文)(2017年湖北荆州卷) 从1965 年至 1996 年,发达国家每创造100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降低了约87%,发展中国家降低了约44%。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分工的形成B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C两极格局的解体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15 . 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个梦想: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的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出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的区域政治、经济团体组织,雨果的梦想初步实现了。让雨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的组织是A联合国B欧洲联盟C亚太经合组织D欧洲共同体16 .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哈谢克在小说好兵帅克中,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两大军事集团疯狂厮杀的场面。下列战役中,可以为该小说描述“疯狂厮杀的场面”提供了素材的是A滑铁卢战役B萨拉托加战役C葛底斯堡战役D凡尔登战役17 . “纳粹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1949年,成立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分区占领”的依据是( )A华盛顿会议B开罗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18 . 下图所示“?”处应该填入A单极世界格局B冷战对峙格局C全球化趋势D多极化趋势19 . 近日有报道称:“依托大数据、智慧物流等现代互联网技术,中国阿里巴巴网络公司正在为全球中小企业打造一条网上丝绸之路,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畅通,更好的惠及当地民众”该新闻最能体现A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B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C科学技术引起国际格局的变化D中国科技开始引领世界20 . 下列四幅图片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它们反映的同一主题是 ( )A两极格局下的世界B世界政治的多元化C美苏冷战中的对峙D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二、综合题21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学习了图8、图9两位人物的历史以后,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哪一位?请简要说明理由。对图9人物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应肯定;有人说他是战争狂人,应否定。产生分歧是由于人们怀着不同的情感和心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2)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哪些主要方法?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3)比较图8、图9两位人物在政治上或军事上的相同点22 . 【合作促进发展】2016年06月24日英国通过公投宣布脱离欧洲最大的经济组织欧盟。这事件轰动世界,震惊各界人士。我们来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历程:材料一:中国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材料二: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材料三:2016年9月4日,G20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主席国的中国提出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会议主题。(1)读材料一:请你归纳中国汉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2)材料中体现法德两国“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的举措对欧洲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体现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这次会议的主题将会当前的什么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英国“脱欧”现象?23 . 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途径很多,让我们走进历史,探究其中的奥秘。(考证文物)材料一如图(1)写出图一文物的名称。图一、图二都反映了哪个王朝的历史情况?(走进遗址)材料二 2018年4月4日,川西平原的民俗文化活动2018中国都江堰放水节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开幕。2018年的放水仪式依托都江堰水利工程展开山水实景演出。礼祭先贤敬祈福愿拜水大典三章节实景画卷依次展出,呈现了两千多年前川西平原多姿多彩的社会风貌。(2)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是谁?(查看文献)材料三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24 . 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古代文明光耀世界)村料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五彩纷呈,“兼爱”“非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以法治国”等思想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材料一中列述的思想产生于中国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材料二唐朝前期,我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力昌盛,民众生活安定,士人读书风气盛行,教育事业也因此发展,文学艺术繁荣,中外交往也盛况空前,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2)“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分别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创的?当时“士人读书风气盛行”的原因是什么?举出一例唐朝与天竺友好交往的具体史实。(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村料三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公车上书”,从向欧美学习到以俄国为师,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不断的探索,最终找到了一条自己的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进的中国人自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向西方学习的探索活动有哪些?中国共产党人找到的“正确道路”是什么?材料四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人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起了我们全民族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和壮举,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