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 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岸势/犬牙差互B下见/小潭,水/尤清冽C似与/游者/相乐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2 . 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两项是( )( )A欲穷其林B心乐之C处处志之D凄神寒骨E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F居右者椎髻仰面3 . 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他在三嘱付茶房,甚是仔细。B他待我斩斩不同往日。C我最不能妄记的是他的背影。D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废事些。4 . 下列各项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C不闻/爷娘/唤女声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5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阴霾(mi)旌旗(jng)挫折(cu)风雪载途(zi)B绰号(chu)倔强(ju)蹒跚(pn)初露头角(lu)C湍急(tun)云翳(y)氛围(fn)戛然而止(ji)D眩晕(yn)瞭望(lio)谮害(zn)五行缺土(xng)6 .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两岸石壁,五色交辉。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7 . 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B愚公移山。作者是列子,“子”在这里的意思是对人的尊称,譬如,老子,孔子,韩非子,以及宋代的朱熹也被后世称为“朱子”。C“且焉置土石 ”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这两句中的“焉”都是兼词,意思是“在哪里”。D胸中有丘壑,下笔自是汪洋恣肆,比如曹操观沧海则会吟唱“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毛泽东观雪景则发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慨叹!二、句子默写8 . 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3)从陋室铭中“_,_”一句可以看出陋室主人交往之雅。(4)在阅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如果用一句直接刻画少年孙权英雄形象的诗,来表达对他的赞赏之情,你会想到的诗句是“_,_”。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9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行拂乱其所为(_) (2)法家拂士(_)(3)而后喻(_) (4)苦身焦思(_)10 .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11 . 下面对两篇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名轲,战国思想家,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B甲文第一段先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作为论据,得出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的观点。C甲文第二段先反面分析人才造就的主观因素,再从正面分析治理国家没有忧患的危害性。D乙文中越王勾践“身自耕作,与百姓同其劳”正是他遭遇战败后“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具体表现。12 . 结合越王卧薪尝胆的故事,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四、情景默写13 . 古诗文默写(1)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2)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_,_。(4)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核心素养”方面的资源。杜甫的“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心系寒士,体现出的是“社会责任”;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心怀国家,体现出的是“国家认同”;王维的“_,_(使至塞上)诗中有画,体现出的是“审美情趣。五、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4 . 本文作者是_(朝代)的_(人名)。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16 .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B第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C第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D第句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六、诗歌鉴赏古诗阅读送别李白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注)诗人于渭城置酒送友人回颍上之作。斗:计容积的量器,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里形容饮酒之多。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垆头:酒坊,酒家。醑(x):美酒。17 . 下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从题材来说,这是一首送别诗,它的体裁是五言绝句。诗人融情于酒,又寄情于景。雪、杨叶、马鞭、壶醑和新月,这些都是送别的意象。B首联写出了送别的地点和送别酒宴的热闹场景。作者在送别友人的宴席上喝得酩酊大醉,这体现了他对友人的不舍,也是他抑郁不得志的苦闷的宣泄。C“杨叶”即柳叶,“柳”与“留”谐音,古人折柳相送的传统由来已久。在这首送别中,作者把自己的深情厚谊寄托在“梨花”“杨叶”这些意象中,使读者产生共鸣。D颈联是全诗的点题句,交代了举行酒宴的目的-送别友人。在送别友人的宴席上,诗人“倾壶”一饮,待到要分别时,“马上赠鞭”,以示纪念,尽管舍不得却无比豪迈。E尾联让人回味无穷。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目送友人“颍上去”,想象着友人的路途,这在李白诗文中同样很常见,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8 . 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颔联“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入若耶溪(唐)崔颢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桡向余景。19 . 下面对这首诗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轻舟去何疾”和“已到”这几个字,传达出诗人由于舟行迅疾、将入佳境而激起的欢快、惊喜之情。B诗歌的三、四句,描写诗人到达云门山下,在清澈如镜的溪水上轻轻荡桨,畅游山水风光的情景。C诗歌的颔联着重写动态,从鱼鸟、山水和诗人自己的活动中表现一种“空灵”的境界,既清澈、空明,又灵动、有情趣。D诗人在这首诗中之所以着意渲染若耶溪水色的清澈和环境的幽静,正是为了表达自己喜浊厌清、好闹恶静的心境。20 . 下面对这首诗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A颈联诗人并未把清溪写成一片死寂,而是运用以静衬动的手法渲染出清溪的幽静。B诗人并没有正面描写溪两岸的青山、绿树、溪花、幽草,而是着意抒写自己同美妙大自然的感应与融合。C全诗抓住一个“幽”字,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若耶溪的静,传达出诗人愉悦、平静、无拘无束的心情。D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二四六八句押韵,使得诗歌富有音韵美。21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诗中“独”字好在哪里?22 . 从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这首诗里选出2个字,可以作为这首诗的题目,并简述理由。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题目:_理由:_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小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23 .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者。B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C后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酒眷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D四句诗的用字造语气势磅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24 . 下列诗句中,和本诗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一项是( )A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D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下列小题。鸟鸣涧王 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25 . 结合诗的前两句,用一个字概括山涧的特点 。26 . 请简要分析作者在诗歌中所透露出的情感。27 . 宿石邑山中韩翃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小题1】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首句“浮云不共此山齐”采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有人认为将第三句中“飞”改为“隐”更妥帖,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_七、课外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縲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縲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注释)危言:直言。衡命:权衡利害得失才行动。缧绁:这里指囚禁。戄然:惊异的样子。28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摄衣冠谢曰(_)(2)于是延入为上客(_)29 .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共两处)既 相 齐 食 不 重 肉 妾 不 衣 帛30 . 翻译句子。(1)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31 . 结合选文,说说晏子是个怎样的人。八、语言表达32 . 现如今,住房条件都得到改善了,而刘禹锡认为“陋室不陋”,以住陋室为荣。有人认为这与当今时代精神不符,理应将此文从初中课本中去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九、作文33 . (写法借鉴)作者善于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写景。如雪景是静物,但“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让静静的雪“动”了起来,这种写法叫静物动写。(片段仿写)请你运用静物动写的方法写一段文字。十、其他34 . 请找出下列语句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四面山的瀑布最为十分壮观。有大小瀑布100多处。瀑布倾泻激荡,掀起满天水雾,轰然恬静,数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其威势。望乡台瀑布高150多米左右,宽40米,居我国高瀑之首;水口寺瀑布高94米,悬挂在一个天然洞穴之下,景象奇特;鸳鸯瀑布比翼齐飞,撩人遐思。(1)第一句应当改为“”;(2)第二句应将“”一词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性能养鱼测试题及答案
- 面向2025年大数据存储的分布式文件系统优化报告
- 水溶液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南航招聘空姐面试题目及答案
- 聚焦2025新能源汽车租赁行业政策环境与项目合规性分析
- 生态酒厂面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路径研究试题及答案
- 最佳裁判测试题及答案
- 生态修复工程2025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生态修复产业协同创新报告
- 生物饲料添加剂市场潜力评估鉴定报告
- 【2025二轮复习】读后续写专题
- 商品房门窗加工合同协议
- 四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练习题
- 《超重康复之道》课件
- 建筑图纸识图培训
- 飞行员劳动合同模板及条款
- 第中西艺术时空对话 课件 2024-2025学年岭南美版(2024) 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高氧潜水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矿业工程实务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物理试卷(含答案)
- 盲医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