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唐民四终字52号_第1页
(xx)唐民四终字52号_第2页
(xx)唐民四终字52号_第3页
(xx)唐民四终字52号_第4页
(xx)唐民四终字52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XX)唐民四终字52号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0)唐民四终字52号上诉人(原审原告)果振海,男,1949年5月2日出生,汉族,无业,住略。上诉人(原审原告)于伯萍,女,1952年5月8日出生,汉族,住略。二上诉人之委托代理人杨文涛,河北省耕涛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原审被告)于得明,男,1931年7月1日出生,汉族,退休工人,住略。委托代理人于伯芹,于得明之女,住略被上诉人(原审被告)张立夫,男,1962年10月2/729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址略。委托代理人窦贵清,华川律师事务所宽城满族自治县分所律师。上诉人果振海、于伯萍、于得明因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唐山市丰润区人民法院(2006)丰民初字第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经审理查明,果振海与于伯萍原系夫妻关系,于得明系于伯萍之父。果振海与于伯萍育有一子一女,1985年二人在丰润区银城铺乡李庄子村盖平正房三间,宅基地使用人登记为果振海。同时于得明盖平正房四间,七间房连在一起。1989年果振海、于伯萍二人离婚,未对三间房屋进行分割。1996年经村民说和于得明经手将上述七间房屋卖与张立夫,由村委会干部参与写了房屋买卖合同(立契),张立夫交付房款60000元,后张立夫占有、使用、管理七间房屋至今。上述事实有房屋买卖契约、证人证言及双方当事人陈述等可证。3/7原审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张立夫提供了房屋买卖合同(立契)、证人证言和其保管的于得明、果振海的宅基地使用证及占有使用房屋十三年的事实,能够形成证据链条证明于得明将七间房屋卖给被告张立夫的事实。被告于得明持有两套房的宅基地使用证,并在李庄子村村委会干部均在场的情况下在卖房合同上盖章,并将两套房的宅基地使用证均交与了被告张立夫,使张立夫有理由相信其系受果振海委托卖房,已形成了表见代理,应认定双方买卖合同有效。原告果振海、于伯萍要求确认张立夫、于得明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及返还房屋的诉讼请求理据不足,不予支持。二人可另案向被告于得明主张权利。原审法院于2009年7月6日判决驳回原告果振海、于伯萍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610元、实际支出费610元,合计1220元均由原告果振海、于伯萍负担。果振海、于伯萍与于得明均不服上述判决,提起上诉。果振海、于伯萍的主要上诉理由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于得明在一审过程中,主张是以35000元的价款将房屋租赁给张立夫使用的,使用期限为十年,一审判4/7决认定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为房屋买卖关系,房屋买卖价款为60000元,系错误认定;争议房屋的宅基地使用证上的权利人是上诉人果振海,被上诉人张立夫应该清楚于得明没有果振海的授权委托书,也没有该宅基地证书来源的其他证明材料,无法推定为于得明有代理权;一审判决程序违法,对于被上诉人提交的房屋买卖合同(立契)一份、卖主为果振海并有果振海签字和手印的购买住房转移宅基地申请表一份,上诉人要求一审法院对于该两份证据中的印章、签字、手印以及证据形成的时间委托有关鉴定机构进行司法技术鉴定,但一审未予委托鉴定。请求依法撤销一审判决,确认买卖合同无效,并由张立夫返还房屋。于得明的主要上诉理由为一审认定事实错误,上诉人从未向被上诉人出售过任何房屋,上诉人将房屋交给被上诉人有偿使用十年,使用费为35000元,请求撤销一审判决,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被上诉人答辩同意原审判决。本院认为上诉人果振海、于得明与被上诉人张立夫存在房屋买卖关系,有双方所签订的房屋买卖契约及相关的证人证言予以证实。该房屋买卖契约上有卖主于得明、5/7果振海的印章,买主张立夫的签名和手印,以及中人吴术民,鉴证机关赵伯臣、高林昌、徐广德、王占江、高林仲、执笔人高福第的签字和手印。并且证人王占江(两委班子成员)、高福第(村会计)、徐广德(原村长)、高林昌、高林仲均出庭证实了于得明与张立夫签订的上述房屋买卖契约的真实性,并证明房屋买卖价款为60000元,而立契上写为35000元是为了在过户时少交税款及过户费用。上诉人于得明主张系将房屋租赁给张立夫使用,无证据证实,本院不予认定。本案争议房屋产权人虽为果振海,但签订房屋买卖契约时于得明持有果振海的房屋宅基地使用证、印章和钥匙,于得明系果振海的岳父,卖房时又有村委会成员及多位见证人参与签订房屋买卖契约的过程,被上诉人张立夫有理由相信于得明有代理果振海出卖房屋的权限,其行为构成了表见代理,并且在房屋买卖契约签订后张立夫实际占有使用该房屋10余年,基于上述情况,本院认定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契约有效,果振海、于伯萍要求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以及返还房屋的诉讼请求理据不足,不予支持。上诉人于得明、于伯萍在一审中要求对房屋买卖契约的陈旧性进行鉴定,一审法院经与相关鉴定部门取得联系,鉴定部门的答复是无法鉴定,一审法院在此情况下又给上诉人一个月的时间自行寻找鉴定机构,但上诉人未能找到相关鉴定部门,故鉴定无法进行,因此不存在一审6/7未予委托鉴定的情况。对于购买住房转移宅基地申请表上果振海的签名及手印,在一审诉讼中于得明已明确承认该表上果振海的签名及手印系其所为,因此没有再进行鉴定的必要。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的案件,经过审理,按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故判决如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