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园林中的“石”我国古典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在传统的造园艺术中堆山叠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凡园必有山石,离石不成园。园林中的山石除有自然山石的形神外,还具有传情的作用,“片山有致,寸石生情”1。因此,石艺术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1 我国古典园林中堆山叠石的历史发展1.1 起源于秦汉 秦、汉之际人造假山之风大为盛行,而且规模很大,这时的假山是远景式的土山和土、石相结合之山。三秦记记载,秦始皇派徐福入海到海上三神山求仙药未果,于是在咸阳凿长池,引渭水,在水中堆蓬莱山,以求仙人降临。史记?封禅书记载,继秦始皇之后,汉武帝又在长安建宫内凿太液池,池中仿海上三神山,营造了方丈、蓬莱、瀛洲3座人造神山。这种海岛神山之说虽来自方士求仙的编造,但它对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对皇家园林的布局变化有着重大的意义2。1.2 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西晋和南北朝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文人、士大夫大都崇尚玄学和清谈风,否定现实,寄情山水,秉承了庄子逍遥避世的思想,讴歌自然景物和田园风光的诗文涌现文坛,山水画开始萌芽。此时,人们对自然美有了更深的认识,促进了自然山水式园林向更高水平发展以及造园活动的频繁开展,私家园林应运而生。未经加工的天然美石,姿态奇异,俏丽挺拔,深受文人雅士喜爱。他们常选美石,孤植于园内,以作足不出户地恣情欣赏。南北朝时,置石立峰还被写入正史,可见,此时置石立峰已经较为普遍。1.3 发展于唐宋时期唐宋两朝是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文学、书画等艺术的辉煌时期。唐朝的造园发展是整个历史脉络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手法的运用,使之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在唐朝时期,“假山”一词开始用来作为园林筑山的称谓。园林中由单块石料或者数块石料组合成景的“置石”已经比较普遍了。宋代不仅以模拟自然为主的写实式假山达到最高水平,而且也开始使用天然石料为主堆叠假山,并出现了专门叠山的匠师。在造园技法上,堆山叠石发展到高潮,由于山水诗、山水画、玩赏艺术的发展,对叠山艺术更加讲究。宋徽宗所筑的艮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艮岳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它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叠山、置石均显示了高超的技艺,理水已能够缩移模拟自然界全部的水体形象,与石山、土石山、土山的经营相配合而构成园林的地貌骨架,石材以太湖石和灵璧石为主。以宋徽宗所营造艮岳为代表的堆山叠石,是我国造园史上的杰作3。1.4 成熟于明清时期明清造园较以往更为频繁,其造园的规模、技术、艺术等方面都比前人有很大的提高,成为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不仅有园林理论专著园冶问世,而且还有专门说石、论石、绘石之作传世,并出现了一大批造诣高深、巧于用石的叠石造园名家,如计成、米万钟、张涟、戈裕良等人。随着写意山水园的不断发展,明清时期,堆叠假山之风更为盛行,达到了“无石不园”之地步。现存的苏州拙政园、常熟的燕园、上海的豫园等处名园都是明清时代园林造山的佳作。 2 我国古典园林中石景艺术的思想及文化背景我国古典园林中石的运用受到多种不同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体现了别样的意境。园冶中论及叠山时,就提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就是我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我国伟大哲学家老子的言论,而我国古典园林中山石造景手法恰恰就是“道法自然”的完美体现,并深刻地表达了“黄老学派”的传统哲学思想对其的影响。传统文化、哲学、禅宗的思想对我国古典园林内石的运用影响也是广泛的,如白居易的宅院中“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就令他感到“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明显地渲染了士大夫受禅理影响时的心境而非真实自然。3 石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特点3.1 叠石成山,作为园林的主题山景 自然界崇山峻岭,绵延万里,不可能真的搬到园林中来,古代造园家就取法山水画“咫尺万里”的写意手法,借用不同色彩、纹理、形状、质地的天然石,在园林中塑造出峰、岩、壑、洞,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渴望,仿佛置身于自然的群山之中。“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所描述的就是以石为主材营造出扬州个园的四季不同的假山,以石笋代表春山,湖石代表夏山,黄石代表秋山,宣石代表冬山,可谓别具一格。3.2 作为分景、隔景的手段和借景的对象通过对石的巧桥铺路,堆围水岸等园林建筑和辅助设施上,此时不仅是实用建材,也是营造园林意境的装饰要素。妙布局来组织空间,扩大空间,营造出“虚实相生”的意境。沈复在其浮生六记中说:“若夫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实中有虚者,开门于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实无也”。在有限的空间内,对“石”巧妙设置,营造出丰富的游览路线,增加了情趣,并拓展了艺术空间。3.3 用作镌文刻石,为园景点题立意 石头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是镌刻诗文、题写碑额的重要载体,石本身天然质朴的外形、质感及汉字书法富有动感画意的线条,体现了人力和自然的融合。一处园林好比一幅写意山水画,而镌刻诗文的碑石就是这幅立体画面上的印章。3.4 用以景观建筑和辅助设施 园冶中所记载的“园林砌路,堆小乱石砌如榴子者,坚固而雅致,曲折高卑,从山摄壑,惟斯如一”,以天然石块砌就的园路能营造出一种令人脱俗的清雅意境,所以明代著名的造园家计成就总结出了“花环窄路偏宜石”。由此可见天然石普遍应用在修建亭榭,筑4 结语“山石能赋予水泉以形态,水泉则能赋予山石以生意”4。“山不在高,贵有层次,水不在深,妙于曲折”5。随着古典园林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山石造景艺术手法,它是我国古典园林中一个具有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科学核心知识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融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威海文登区四校联考2025届七下数学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复习问题集试题及答案
- 增强班级合作意识的工作措施计划
- 法治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试题及答案
- 班级理论知识竞赛的组织与实施计划
- 企业治理与决策科学的总结计划
- 如何提升工作效率的策略计划
- 基于数据分析的急诊业务提升计划
- 信息安全基础试题及答案
- 基于PLC的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 肾病综合征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2024-2025人教七上数学26第3章代数式小结与复习【教案】
- 课件-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
- 人文艺术活动与展览
- 字节跳动经营分析报告
- 测绘地理信息从业人员保密知识培训
- 起重机委托使用协议书范本
- OEE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山东出版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