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法规复习要点100个问题2009春概述001.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标准有三种表达形式,即标准、规范和规程。002.技术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类。003.建筑工程标准是按照9个专业、3个层次构成。民用建筑设计通则004.2.0.7 道路红线 boundary lines of roads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2.0.8 用地红线 boundary lines of land; property line 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2.0.9 建筑控制线 building line 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底位置不得超出的界限。005.2.0.10建筑密度 building density, building coverage ratio 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占用地面积的比例(%)。2.0.11容积率 plot ratio, floor area ratio在一定范围内,建筑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值。006.2.0.13 日照标准 standards of sunshine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以低层窗台面为计算起点的建筑外墙获得的日照时间。007.2.0.14 层高 storey height 建筑物各层之间以楼、地面面层(完成面)计算的垂直距离, 屋顶层由该楼面面层(完成面)至平屋面的结构面层或至坡顶的结构面层与外墙外皮延长线的交点计算的垂直距离。2.0.15 室内净高 interior net storey height从楼、地面面层(完成面)至吊顶或楼盖底面之间的有效使用空间的垂直距离。0082.0.16 地下室 basement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为地下室。2.0.17半地下室 semi-basement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为半地下室。009.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 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 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 十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超过24m为单层、低层和多层民用建筑,超过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公共建筑);3、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010.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室能获得日照,托儿所、幼儿园的主要生活用房,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3h的日照标准;老年人住宅、残疾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医院、疗养院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中小学半数以上的教室应能获得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011.严禁将幼儿、老年人生活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012.建筑内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013.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墙面的净距:应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0m; 014.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015.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 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 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作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的活动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016.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作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017.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018.电梯不得计作安全出口;019.住宅窗台低于0.90 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020.通常“建筑面积总和”指地上部分建筑面积总和。绿地率不同于绿地覆盖率。0214.3 建筑高度控制4.3.1、建筑高度不应危害公共空间安全、卫生和景观。下列地区应实行高度控制:1、对建筑高度有特别要求的城市地区,应按规划要求控制建筑高度;2、沿城市道路的建筑,应根据道路的宽度控制建筑裙楼和主体塔楼的高度;3、机场、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周围的建筑,当其处在各种技术作业控制区范围内时,应按有关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4、当建筑处在本通则第1章第1.0.3条第8款所指的保护规划区内。l 注:建筑高度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观部门和有关专业部门的规定。4.3.2、建筑高度控制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第4.3.1条3、4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2、非第4.3.1条3、4款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平物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物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下列突出物不计入建筑高度内:1)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2)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花架、通信设施等;3)空调冷却塔等设备。0226.6.2、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坡道不宜大于1:8, 室外坡道不宜大于1:10;2、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轮椅或病床等尺寸及所需缓冲空间而定;3、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4、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坡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5、机动车行坡道应符合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G100的有关规定。6、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0234.1.5 、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2、与人行横道、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3、距地铁出入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4、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低规)024第1.0.3条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一、九层及九层以下的住宅(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其他民用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二、单层、多层和高层工业建筑;三、地下民用建筑。025第5.1.2条 建筑物内如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马廊、自动扶梯等开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个防火分区,其建筑面积之和不宜超过本规范第5.1.1条的规定。026第5.1.3条 地下、半地下建筑内的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m2。027表5.2.1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028第5.3.8条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直接通向公共走道的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应符合表5.3.8的要求。029.楼梯门和走道的净宽度指标(m/百人) 表5.3.12表5.3.12 楼梯门和走道的净宽度指标(m/百人)030第6.0.10条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面积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供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5m15m。031第7.1.1条 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的框架上。高层建筑防火规范032术语2.0.2、建筑高度 building altitude: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0333、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3.0.1、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补救难度等进行分类。并宜符合表3.0.1的规定。建 筑 分 类 表3.0.1名称一类二类居住建筑高级住宅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普通住宅十层至十八层的普通住宅公共建筑1.医院2.高级旅馆3.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4.建筑高度超过50m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m2的商住楼5.中央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6.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7.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 8.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9.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10.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1.除一类建筑以外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2.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3.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0344.1.7 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00m、进深大于4.00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0354.2.1 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4.2.1的规定。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 表4.2.1 建筑类别高层建筑裙房其它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高层建筑13991114裙房966790364.3.1 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高层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4.3.2、高层建筑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0374.3.4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00m。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消防车道上空4.00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4.3.6 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0m。0385.1.1高层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超过表 5.1.1的规定。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 表5.1.1建筑类别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m2)一类建筑1000二类建筑1500地下室500注: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1.00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0倍计算。039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0406.1.1 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0416.1.2.1 剪刀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0426.1.7、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0436.1.9 高层建筑内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高层建筑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每100个不小于1.00m计算。0446.1.13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0456.1.16、高层建筑的公共疏散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不应采用侧拉门、吊门和转门。自动启闭的门应有手动开启装置。0466.2.1 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6.2.1.2 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0476.2.9 每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各层人数不相等时,其总宽度可分段计算,下层疏散楼梯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表 6.2.9的规定。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 表6.2.9 高层建筑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m) 医院病房楼 1.30 居住建筑 1.10 其它建筑 1.20 0486.3.3.2 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m2。0496.3 消防电梯6.3.1、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6.3.1.1、一类公共建筑。6.3.1.2、塔式住宅。6.3.1.3、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或通廊式住宅。6.3.1.4、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0508.2.2、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8.2.2.1、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楼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0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M2。8.2.2.2、靠外墙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M2。住宅设计规范0511.0.3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 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 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 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 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0523.5.1 、住宅设计应计算下列技术经济指标: 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 套内使用面积(/套); 住宅标准层总使用面积(); 住宅标准层总建筑面积(); 住宅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 套型建筑面积(/套); 套型阳台面积(/套)。0533.2.1 卧室之间不应穿越,卧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使用面积不宜小于下列规定: 1、双人卧室为10; 2、单人卧室为6; 3、兼起居的卧室为12。0543.2.2 起居室(厅)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0553.2.4 无直接采光的餐厅、过厅等,其使用面积不宜大于10。0563.3.1 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一、一类和二类住宅为4;二、三类和四类住宅为5;0573.3.4 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50m;双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其两排设配的净距不应小于0.90。0581、各功能空间面积等于各功能使用空间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4、住宅标准层建筑面积,按外墙结构外表面及柱外沿或相邻界墙轴线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当外墙设外保温层时,按保温层外表面计算; 1、套内使用面积包括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卫生间、餐厅、过道、前室、贮藏室、壁柜等的使用面积的总和;3、烟囱、通风道、管井等均不计入使用面积0593.6.1 普通住宅层高宜为2.80。3.6.4 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0。3.6.5 厨房、卫生间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面、地面净距不应低于1.90,且不得影响门、窗扇开启。0603.7.2 阳台栏杆设计应防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0613.9.1 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高度低于0.90时,应有防护设施,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可不受此限制。窗台的净高度或防护栏杆的高度均应从可踏面起算,保证净高0.90m。0624.1.8 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4.1.9 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厢的深度,且不得小于1.50m。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063术语2.0.3、行进盲道 :表面上呈条状形,使视残者通过脚步感和盲杖的触感后,指引视残者可直接向前方继续行走的盲道。2.0.4、提示盲道:表面呈圆点形状,用在盲道的拐弯处、终点处和表示服务设施的设置等,具有提醒注意作用的盲道。0646.1.1 居住区道路进行无障碍设计应包括以下范围:1 居住区路的人行道(居住区级);2 小区路的人行道(小区级);3 组团路的人行道(组团级);4 宅间小路的人行道。0657.2.1 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直线型、直角型或折返型,不宜设计弧型0667.2.4 不同位置的坡道,其坡度和宽度应符合表7.2.4的规定。表7.2.4 不同位置的坡度和宽度坡 道 位 置最 大 坡 度最 小 宽 度(m)1 有台阶的建筑入口1:121.202 只设坡道的建筑入口1:201.503 室内走道1:121.004 室外通路1:201.505 困难地段1:101:81.200677.2.5 坡道在不同坡度的情况下,坡道高度和水平长度符合表7.2.5的规定。表7.2.5 不同坡度高度和水平长度坡度1:201:161:121:101:8最大高度(m)1.51.000.750.600.35水平长度(m)30.0016.009.006.002.807.2.7 坡道面应平整,不应光滑。7.2.8 坡道起点、终点和中间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0m (图7.2.8)。068表7.5.1 楼梯与台阶设计要求类 别设 计 要 求宽 度1 公共建筑梯段宽度不应小于1.50 m。 2 居住建筑梯段宽度不应小于1.20 m。扶 手1 楼梯两侧应设扶手。 2 从三级台阶起应设扶手。069表7.3.3 电梯轿厢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设施类别设 计 要 求电梯门开启净宽度大于或等于0.80m。面 积1轿厢深度大于或等于1.40m。 2轿厢宽度大于或等于1.10m。扶 手轿厢正面和侧面应设高0.800.85m的扶手。选层按钮轿厢侧面应设高0.901.10m带盲文的选层按钮。镜 子轿厢正面高0.90m处至顶部应安装镜子。显示与音响轿厢上,下运行及到达应有清晰显示和报层音响。070表7.8.1 公共厕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设施类别设 计 要 求无障碍厕所1 男、女公共厕所应设一个无障碍隔间厕位。 2 新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1.80m1.40m(图7.8.1-3)。3 改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2.00m1.00m(图7.8.1-4)。安全抓杆1安全抓杆直径应为3040mm。 2安全抓杆内侧应距墙面40mm。3抓杆应安装坚固。0717.1.5、入口门厅、过厅设两道门时,门扇同时开启最小间距应符合表7.1.5的规定 (图7.1.5-1, 图7.1.5-2)。表7.1.5、门扇同时开启最小间距建 筑 类 别门扇开启后最小间距(m)1 大、中型公共建筑1.502 小型公共建筑1.203 中、高层建筑、公共建筑1.504 多、低层无障碍住宅建筑1.200727.2.3、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扶手栏杆下端宜设高不小于50 mm的坡道安全挡台 (图7.2.3)。0737.9.2、轮椅席位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轮椅席位设在便于到达和疏散及通道的附近(图7.9.2-1);2、不得将轮椅席设在公共通道范围内;3、每个轮椅位占地面积不应小于1.10m0.80 m(图7.9.2-2);4、轮椅席位的地面应平坦,在边缘处应安装栏杆或栏板;0747.11.3、停车车位的一侧,应设宽度不小于1.20 m的轮椅通道,应使乘轮椅者从轮椅通道直接进入人行通道到达建筑入口 (图7.11.3)。7.11.4、停车车位一侧的轮椅通道与人行通道地面有高差时,应设宽1.00m的轮椅坡道。7.11.5、停车车位的地面,应涂有停车线、轮椅线和无障碍标志,在停车车位的尽端宜设无障碍志牌 。北京市住宅及住宅安全防范设计标准0752.1、小区规划设计应考虑规划区域周界、围墙的安全设施,进行住宅建筑规划总图设计时,应以独立管理的小区、独立管理的楼群或组团为单位设置报警值班室(控制中心)。2.2、住宅建筑应在首层出入口(单元门),住宅底层车库内通往各单元入口处应该安装电控防盗门;2.3、住宅门应该安装防盗门。2.4、住宅外窗遇下列情况时应设置防入侵防范措施:2.4.1、首层各外窗,包括封闭阳台的窗和不封闭阳台的从室内通向阳台的门窗。2.4.2、其它各层的外窗窗台距下面屋顶平台、大挑檐、公共走廊等地面不足2米的外窗。北京市地方标准居住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0762.0.10 窗墙面积比(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 某朝向的外窗总面积与同朝向的墙面总面积之比。阳台部封闭时,某朝向的外窗总面积宝库阳台门透明部分和外窗的洞口面积,同朝向的墙面总面积为建筑立面面积(即该朝向内包括阳台门和外窗面积在内的墙面投影面积)。阳台封闭时,阳台的全部外窗均计入外窗总面积(阳台内的门窗不再计入),墙面总面积为同朝向建筑立面面积及阳台其它墙面面积。5.4.1 外窗面积不宜过大,在满足功能要求条件下,不同朝向的窗墙面积比,不宜超过表5.4.1的规定的数值朝 向窗墙面积比北、西北、西、东北、东、西南0.30东南0.35南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0774.1.1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宜利用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利用夏季自然通风。建筑的主朝向宜选择本地区最佳朝向或接近最佳朝向。4.2.6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当不能满足本条文的规定时,必须按本标准第4.3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4.2.9严寒地区建筑的外门应设门斗,寒冷地区建筑的外门宜设门斗或应采取其他减少冷风渗透的措施。其他地区建筑外门也应采取保温隔热节能措施。建筑工程文件编制深度规定0781.1、总平面图的表达要素 现状状态:建筑/构筑物/道路位置,体量,建筑性质;新建筑的定位,体量,建筑性质,与其他建筑的相关关系;对外交通:道路、停车;其他设施的定位/体量;自然界要素:指北针/风玫瑰/比例尺;0791.1、总平面图的表达要求4.2.4总平面图:()保留的地形和地物。(、)场地四界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位置。()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位置,以及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储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的名称、层数、定位(坐标或相对关系尺寸)。()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道路、无障碍设施、排水沟、挡土墙、护坡的定位(坐标或相对关系尺寸)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0801.2、竖向设计图4.2.5竖向设计图()场地四邻的道路、水面、地面的关键性标高。()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道路设计标高、纵坡度、纵坡距、关键性坐标。0814.3.3施工图设计说明()本子项工程施工图设计的依据性文件、批文和相关规范。()项目概况:建筑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面积、设计使用年限、建筑层数和高度、防火设计建筑分类、耐火等级、人防工程防护等级、屋面防水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主要技术指标。()用料说明和室内外装修。()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做法说明,对特殊建筑造型、必要的建筑构造的说明。()门窗表及门窗性能的设计要求。(7)幕墙工程(玻璃、金属、石材)及特殊屋面工程(金属、玻璃、膜结构)的性能及制作要求。(8)电梯(自动扶梯)选择及性能说明。(9)墙体及留孔洞须封堵时的封堵方式说明。(10)建筑防火、建筑节能、无障碍设计。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0821.0.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数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控制规模,符合表1.0.3规定。表 1.0.3居住区小区组团户数10000-160003000-5000300-1000人口30000-5000010000-150001000-30000832.0.18、日照间距系数:按照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屋檐高的比值。0842.0.24、人口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r) 。2.0.25、人口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r)。2.0.27、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m2/hr)。2.0.28、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万m2/hr)。2.0.30、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面积之比。2.0.29、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每公顷居住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万m2/hr)或以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万2)与居住区用地(万2)的比值。2.0.31、建筑密度:居住区内各类建筑的基地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2.0.32、绿地率:居住区内各类绿地面积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2.0.33、拆建比:拆除原有面积与新建的建筑面积的比值。085、用地与建筑3.0.2、居住区用地构成中,各项用地面积之和所占比例应符合下列规定:表3.0.2 3.0.2.1、居住区用地内各项用地所占比例的平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3.0.2的规定。用地构成居住区小区组团1.住宅用地(R01)5060556570802.公建用地(R02)152512226123.道路用地(R03)10189177154.公共绿地(R04)7.51851536居住区用地(R)100100100086住宅正面间距5.0.2.2、正面间距,可按日照标准确定的不同方位的日照间距系数控制,也可采用表5.0.2-2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087表5.0.2-1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建筑气候区别I、II、III、VII气候区IV气候区V、VI气候区大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日照标准日大寒日冬至日日照时数(H)231有效日照时间带(H)816915日照时间计算起点低层窗台面(0.9M)088居住区内道路设置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时,应设不小于44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居住区内道路设置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时,应设不小于44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089管线的埋设顺序10.0.2.5、各种管线的埋设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1)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远宜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2)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由浅入深宜为:电信管线、热力管、小于10kV电力电缆、大于10kV电力电缆、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090管线之间避让原则10.0.2.7、管线之间遇到矛盾时,应按下列原则处理:(1)临时管线避让永久管线;(2)小管线避让大管线;(3)压力管线避让重力自流管线;(4)可弯曲管线避让不可弯曲管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09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通过,现予公布,自一九九零年四月一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092第四条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l 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万以上的城市。l 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万以上、不满万的城市。l 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万的城市。093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制定 l 第十一条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分别组织编制全国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l 第十二条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城市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l 第十三条编制城市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开发程序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094第二十条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税收政策解读》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审计在线测评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工程经理答辩题库及答案
- 广东省惠州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放射卫生检测与评价)模拟题及答案(2025年)
- 2025年汽车修理工技师技能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企业会计税务实操考试题及答案
- 煤矿应急预案案例
- 2025年高二物理上学期周清检测(第十二周)
- 2025年高二物理上学期复习卷三(光)
- 2025年气候变化的热带雨林保护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过关试卷附答案(三套)
- 2025年农村土地租赁协议(合同样本)
- 2025年固态变压器(SST)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临床指南
- 少年读史记课件
- 铁路客运防寒过冬课件
- 任职资格认证汇报
- 2025年三力测试题试题及答案
- 高盛:释放AI时代的潜力+Powering+the+AI+Era
- 2025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课后辅导计划
- 微电子器件(4-11)多栅结构MOSFET与FinFE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