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断句,在断句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总分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在断句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总分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年老的男人没有妻子的叫“鳏”(鳏夫),年老的女人没有丈夫的叫“寡”(寡妇),年老而没有子女的叫“独”,幼年死去父亲的叫“孤”(孤儿孤女)。这四种人是世界上穷苦而无依靠的人。(其中告为通假字,通“靠”),3.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幅漫画的含义(30字以内)。(6分)要求:思想健康,表意明确,语句连贯得体。,标题:心有余而力不足(力不从心)(2分)漫画的含义:我国儿童失学现象严重,只靠个人助学难以解决问题。(4分),2014年高考广东卷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望江怨送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注杪mio:树梢。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描写了在春天的傍晚,诗人在江别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被岸边的树梢遮住了部分;天边云霞点点,帆船越来越远,比沙鸥还要小,整个送别的画面悲凉寂寥。(抓住总体之景:时间、地点、氛围;细致描写每一个画面,将每一种景物写出来即可。),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望江怨送别清万树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残阳即将落去,责怨人们催促的太早。该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斜阳不愿离去而责怨人催促的情绪,词人以残阳来暗喻自己,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的缠绵之情。全词虽没有一句言离别,却以景衬情的手法、以含蓄蕴藉的语言将景和情表达的韵味十足。(抓住怪这个心理描写,着重分析其对抒发诗人情感的作用。注意题干结合全词,一定要梳理出全文的情感脉络。),偷天换日,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2014年天津卷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以科兄弟科:分摊B全活甚众全:全部C其女字君从子字:许嫁D纠里中壮士为守御纠:聚集,B【解析】试题分析:全,使动用法,使保全。,如何读懂诗歌,诗歌备考专题之一】,15,诗歌鉴赏能力要求E、鉴赏评价。指对诗歌的鉴别、赏析和评价。鉴赏评价点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明考点,【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知识,读懂,鉴赏,表述,中国古典诗歌,诗,词(五代宋),曲(元),古体诗(古风)唐以前诗歌及唐以后诗人仿作。,近体诗(格律诗)形成于唐代,散曲,剧曲,小令,套曲,知识积累,古体诗,四言古诗(出现最早的是诗经,另一代表是曹操诗),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简称五古),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简称七古),杂言诗(可归入七言古诗)登幽州台歌,近体诗,绝句,律诗,五言绝句(五绝)江雪,七言绝句(七绝)早发白帝城,五言律诗(五律)春望,七言律诗(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排律(八句以上的律诗),高考考查的重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长调(九十一字以上),词,按段落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又称“诗余”“长短句”,高考考查的重点,古代诗歌中常见题材,一、写景诗二、咏物诗三、思乡诗四、边塞诗五、怀古诗六、感怀诗七、山水诗八、送别诗九、哲理诗十、闺怨诗,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相知相思离愁别恨,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2013全国2)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8.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近体诗(七言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2013安徽卷)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秋斋独宿【金】招兵问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近体诗(五言绝句),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鹧鸪天(2013年广东卷)【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注】劳劳:遥远。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宋词(小令),【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知识,读懂,鉴赏,表述,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怎样才算读懂?】,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1.明白表层意思,2.领会深层意思,【如何明白浅层意思?】,填充内容,调整语序,整合句意,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大意: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使我从冥坐中惊醒。我走近窗户,思绪飘渺起来。(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来(看望我)。(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这风)应该掀开门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翻译这首诗的大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13年江苏)醉眠唐庚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答案】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解析】这句从写作对象上看,应是写“山”,写“山”的静,因为有一“静”字紧跟其后,而且还像“太古”一样“静”,如果考生就把这句翻译一遍山像太古一样静那一定是能得分的。,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诸侯,独去做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数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予!【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镜湖: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升官做诸侯,而自己只能做闲散的江边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诸侯,独去做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数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予!【注】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占断:占尽。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镜湖: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答: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找准路径,关联分析!,读懂诗歌深层意思的关键,1、理解意象2、体会意境3、领悟主题,何为读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文字,画面,主题,_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闺情,孤独寂寞,由惊喜到生气,由希望到失望;,路径:题目,请简要分析本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感情。,找准路径,关联分析。,1.,表达了少妇独守空房的痛苦和对丈夫深情的思念。,找准路径,关联分析。,诗歌的题目:诗的内容、感情基调、主题。,路径:题目,如春日登楼怀归,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写的是诗人在春天登楼远眺所见之景,抒的是怀念家乡之情。,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找准路径,关联分析。,2.,景:描写了嫩竹红莲给人愉悦之美,以及炊烟升起,人们采菱归来的景象。,(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路径:作者,情:写出作者独处时的悠然闲适。,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找准路径,关联分析。,路径:作者,知人论诗:,听流人水调子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注: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分析首句中三个意象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6分),孤舟.微月.枫林三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烘托出“流人的一腔愁情,“孤舟”写出孤寂之情,“微月”借传统意象月光点染羁旅之愁,“枫林”借深秋之景渲染凄凉之情。,路径:意象,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从对山园小梅的吟咏中,可以读出诗人怎样的品格情趣?,首联描写梅花在百花凋零的严冬迎着寒风昂然盛开,既是赞美梅花,又是以梅花自喻,表现了诗人卓然不群、超凡脱俗的高洁品质。尾联抒怀,表示在赏梅之时低声吟诵,在恬静的山林里尽可自得其乐,而不需要檀板金樽的豪华场面,表现了诗人隐居田园、不慕名利的高尚的情操趣味。,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谊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园的思乡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日暮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注: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在流寓夔州瀼西东屯期间,写下了这首诗。“花烬”: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47,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借雁表达哪些情感?,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孤独、寂寞、凄凉和对弟弟深切的思念。,路径:关键词(句),找准路径,关联分析。,3.,这首诗表达作者那些情感,寒食节的来历于寒食节的起源有不同说法。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封赏有功之臣。唯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逼其下山。谁知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来。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修庙立碑。同时,还下令在介子推遇难的这一天,“寒食禁火”,举国上下不许烧火煮食,只能吃干粮和冷食。古代的人们都非常崇敬介子推的气节,“寒食禁火”的习俗,被后人流传下来,形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民俗专家介绍说,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个月为期。整整一个月都吃冷食,对身体实在不利,汉代改为3天。,找准路径,关联分析。,路径:关键词(句),首尾句:首句:开篇点题、情感基调;尾句:回应题目、点化主题。,关键词:表明思想感情或作者的观点态度。,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金陵晚望高蟾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金陵图韦庄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答: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找准路径,关联分析。,4.,路径:诗后注释,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找准路径,关联分析。,路径:诗后注释,诗歌后的注释往往交待诗的作者、作品等相关写作背景,或者解析诗句的重难点。考场上诗歌后的注释是一定有其用处的,阅读时千万不能忽略。,春夜闻笛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以题材划分,这两首诗分别属于哪一类?,迁谪失意诗,思乡诗,找准路径,关联分析。,5.,路径:题干信息,考试中,有些题目,为了题干的指向性更明确,不得不直接或间接对诗歌的内容有所解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帮助自己读懂诗歌理解诗歌。,有的诗歌相对好理解,但有时拿到一首诗,看了半天不明其旨。怎么办呢?我和学生经过研究讨论发现,参看结合题干去读诗,或许会豁然开朗。水口行舟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初读此诗,感觉它描绘的是一个场景,至于主要旨意不甚了了。这时再结合题干:2、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请简述。,昨晚我乘着一条小船航行在江上,天下起雨来,我披上蓑衣,在船上尽情瞭望。一夜来,风急浪高,我在舱中默默地思念,外面的景色究竟变得怎样?今天天一亮,我赶紧卷起船篷仔细观看,原来一点没改,那青山,那绿树,还是郁郁苍苍,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或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就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意思对即可),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初读此诗,学生感觉它描绘的是一个场景,至于主要旨意不甚了了。这时再结合题干:2、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请简述。,诗写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常年旅行在外的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所以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诗人对风雨的坦然及对青山绿树经历风雨而依旧的赞叹,我们还可以寻绎出诗人所发挥的哲理:经得起风吹雨打的人处变不惊,禁得起考验的人精神不磨,勇气常存,就如眼前的青山绿树一样。,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1.这首诗写诗人舟行江上的见闻和感受,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进行分析。(6分),参考答案先以“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2分)再用“试卷”写出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2分)最后“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2分),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注原指晋人殷浩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字。初读此诗,学生由于不明时代背景,理解时难免出现错误。但结合题干(1):即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从全诗看,说说本诗的主旨。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明白了这一点,便会更确切的理解此诗了。,重点路径:,常见的题材、意象、典故题目:时间、地点、题材、情感作者:风格关键词句:点题、定基调、显主旨注释:写作背景、题材、情感题干信息:启示引导,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分)(天津卷)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廓之你在这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离开我去参加科举考试。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后考试的情景,你将与其他考生们一道在考场里专心致志地书写,犹如春蚕啃食桑叶回廊里沙沙有声。乡试放榜时飘拂的桂花香已经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宫折桂;不仅如此,连下一年桃花浪涌起时像鱼跃龙门一样考试得中的会试也已经为你准备好了。,现在你携带着书和剑走向应试的辽远广阔之路,就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凤凰飞向东升的太阳。明年的今天,你将早已青云直上,那时你可以轻松愉悦地闲看世间的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天津卷)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分)()“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分)()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分),1.看标题,(1)这是一首送别词,词题显示出作者送别的人为廓之,有资料说他是辛弃疾的学生范廓之,廓之要去参加秋试,辛弃疾写下此词表达对他的良好祝愿。,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分)(2013年天津卷)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2.看注释,秋试,即秋闱,是对科举制度中乡试的借代性叫法,考试时间在秋季农历八月;地点在南京、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考中者称举人。在乡试的次年春天,乡试的得中者在京城的礼部贡院参加会试,因而会试又称春闱;传说河津桃花浪起,江海之鱼集聚龙门下,跃过龙门者化为龙,于是也以“桃花浪”比喻春闱。,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分)(2013年天津卷)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3.看关键句,现在你携带着书和剑走向应试的辽远广阔之路,就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凤凰飞向东升的太阳。明年的今天,你将早已青云直上,那时你可以轻松愉悦地闲看世间的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分)(2013年天津卷)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告策划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电子音响工程师技术水平测验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宠物行为学导盲犬面试题库
- 课件与人工智能结合案例
- 课件《牙齿的秘密》
- 2025年慈善募捐专员笔试模拟题
- 2025年心理矫治岗位笔试模拟试卷
- 2025年AR技术中级工程师模拟题集锦
- 2025年乡村振兴专干招聘考试重点题库解析
- 2025年社保待遇核算竞聘面试模拟题
- 2025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心理健康教育:耐挫能力的培养
- 疼痛评估表课件
- 我这样做老师
-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电气安装与调试施工方案
- 枣庄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2021年度补考题库及卫生专科课题库
- 高考作文答题卡(作文)
- GB/T 3921-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 GB/T 18114.11-2010稀土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1部分:氟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
- DB3302T 1079-2018 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 湖南省长沙市四大名校小升初数学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