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超薄罩面施工技术规范_第1页
道路超薄罩面施工技术规范_第2页
道路超薄罩面施工技术规范_第3页
道路超薄罩面施工技术规范_第4页
道路超薄罩面施工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E 31数据库北京地方标准数据库二十/三十XXXXX超薄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薄加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的标志。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XXXX内容序言二1范围12规范性参考文献13术语和定义14超薄加铺沥青路面推荐结构15超薄加铺沥青混合料的设计36超薄加铺沥青路面施工技术67超薄加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8前言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郑达坤顺科技检测有限公司、北京市路桥有限公司、北京市路桥养护管理中心、北京市第一道路工程养护有限公司、北京特斯达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是:11超薄路面施工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道路工程用超薄加铺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管理、检验和验收。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超薄加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公路和城市道路预防性养护工程。2规范性参考文件以下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至关重要。对于注明日期的参考文件,只有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对于未注明日期的参考文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订)适用于本文件。CJJ 1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 169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是指在不破坏路面结构、不改变路面结构强度的情况下,为降低路面整个寿命周期的养护成本,防止路面病害的发生或次要病害的进一步扩大,减缓路面使用性能的衰减,而对路面无损伤或仅有次要病害和病害迹象的路面养护作业。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主要包括裂缝填充、雾封层、稀浆封层、微表处、砾石封层、超薄封层等。3.2薄覆面原有沥青路面加铺一层厚度小于30mm5mm的沥青混凝土面层4超薄加铺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4.1原材料要求4.1.1沥青超薄加铺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结合料可以是70#沥青、改性沥青、橡胶沥青等。根据工程技术要求。沥青性能试验应根据JTG E20进行。基质沥青和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应满足JTG F40等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橡胶沥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沥青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沥青类型改性沥青橡胶沥青针入度25,100克,5秒0.1毫米60-8040-90延展性5,5厘米/分钟毫米300100软化点TRB6565运动粘度1,Pa s3(135)2.55(135)闪点230溶解度%99弹性回复25%7575储存稳定性2离析,48h软化点差,2TFOT(或r TFOT)之后的残留物质量变化%1.0渗透率为25%6565延展性5毫米200150注:1。表中135时的运动粘度可通过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20-2011中的“布鲁克菲尔德粘度计测试沥青方法”确定。如果在不改变改性沥青的物理和机械性能且满足安全条件的温度下容易泵送和混合改性沥青,或者如果证明适当提高泵送和混合温度可以确保改性沥青的质量并且易于施工,则不需要测量。2.贮存稳定性指数适用于工厂生产的成品改性沥青。现场生产的改性沥青可能不要求储存稳定性指标,但生产后必须保持连续搅拌或泵送循环,以确保使用前无明显离析。4.1.2粗骨料超薄加铺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JTG F40标准,并按JTG E42标准进行试验。超薄加铺沥青路面所用的粗集料应清洁、干燥、粗糙、无风化、无土壤或杂质,针状颗粒含量少,相应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采石场生产过程中,所有石料应完全从覆盖层和土壤夹层中清除。用于生产碎石的原石不得含有土块和杂物,骨料成品不得堆放在泥土地面上。该石头具有颗粒含量不小于90%的破碎表面和颗粒含量不小于80%的两个或多个破碎表面。表2粗骨料技术要求指示器单比特高速公路,主干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的道路检测方法表面层其他级别石料压碎值,不超过%262830T 0316洛杉矶磨损损失不超过%283035T 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2.502.45T 0304吸水率,不超过%2.03.03.0T 0304坚固性,不大于%1212T 0314针状片状颗粒含量(混合物),不超过其中颗粒尺寸大于9.5毫米且不大于其中颗粒尺寸小于9.5毫米且不大于(4.75 9.5毫米)%15121818152020T 0312水洗方法0.075毫米颗粒含量,不超过%111T 0310软石含量,不超过%355T 03204.1.3细骨料超薄加铺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JTG F40的规定,试验应按照JTG E42进行。细骨料应干净、干燥、无风化和杂质,并具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细骨料的技术要求指示器单比特高速公路,主干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的道路检测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502.45T 0328硬度(0.3毫米部分),不超过%12T 0340泥浆含量(小于0.075毫米),不超过%35T 0333砂当量,不小于%6050T 0334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T 0349角度(流动时间),不小于s30T 03454.1.4包装超薄加铺沥青混合料中矿粉填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JTG F40的规定,并按JTG E42进行试验。应采用石灰石或岩浆岩等疏水性石料研磨而成的矿粉,并清除原石料中的土壤杂质。矿粉应干燥、干净,并能自由流出矿粉仓。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的技术要求。表4矿粉填料的技术要求项目单比特高速公路,主干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其他等级的道路检测方法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t/m32.502.45T 0352含水量,不超过%11T 0103干燥方法粒度范围0.6毫米0.15毫米0.075毫米%10090100751001009010070100T 0351出现没有肿块或肿块没有肿块或肿块亲水系数11T 0353塑性值44T 0354热稳定性测量记录T 03554.1.5添加剂采用添加剂直接喷射法生产改性沥青时,添加剂的用量应根据工程技术要求和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确定。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要求。具体指标见表5表5添加剂的技术要求项目含灰量困难300%恒定拉伸应力延长熔体流动速度密度粒度气味单位%A兆帕%g/10分钟g/cm3毫米指标要求0.5401.08005.00.951.023 . 04 . 0没有刺激性气味标准GB/T 4498GB/T 531.1GB/T 528GB/T 3682GB/T 533/4.1.6纤维为了改善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可以添加纤维稳定剂。超薄加铺沥青混合料应选用聚酯纤维。纤维的混合比是由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百分比来计算的。在正常情况下,用于超薄覆盖层的聚酯纤维的混合量不应小于0.2%。主要技术参数见表6。表6聚酯纤维的技术要求试点项目抗拉强度(MPa)断裂伸长率(%)熔点()直径()比重(g/cm3)技术要求5503092302041.361.404.2超薄加铺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4.2.1混合设计原则超薄覆盖层的配合比设计遵循JTG F40热拌沥青混合料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和三阶段试拌试铺验证,确定矿料级配和最佳油石比。4.2.2分级范围超薄加铺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应满足表7的要求。表7超薄加铺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筛(毫米)通过率(%)类型13.29.56.7/7.24.752.361.180.60.30.150.075I型100801003565204018361430102572061248第二类10080100253523301222816岁61251047第三类1009010056683040233216241119815岁612594.2.3马歇尔技术标准超薄加铺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技术标准应满足表8的要求。表8超薄加铺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1-3-2区夏热冬冷湿)测试指数单位I型第二类第三类样本大小毫米101.6mm63.5mm压实时间(双面)然后75空隙率,VV%3.551535稳定度不低于千牛888流量值F1毫米251.5425沥青饱和VFA%708035557085生产定额超薄加铺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和技术指标应符合表9的要求,试验方法按JTG E20执行。表9超薄加铺沥青混合料性能技术标准(通用部分)检验项目单位I型第二类第三类检测方法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不低于次数/毫米300030003000T 0719浸没的剩余稳定性不得低于%808585T 0709冻融劈裂强度比不得小于%758080T 0729最大弯曲拉伸应变(-10)不得小于20002500T 0715结构深度,不小于毫米0.551.00.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