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 / GDW 212 2008ICS 29.240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426 2010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rging unit in Smart Substation2010-发布2010-实施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Q/GDWQ / GDW 426 2010I目 次前言II 1 范围1 2 引用标准1 3 基本技术条件1 4 主要性能要求3 5 安装要求4 6 技术服务4 编制说明7Q / GDW 426 2010II前 言由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IEC 标准等未统一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的技术要求等内容,为使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选型、设备采购等工作有所遵循,特编制本标准。本标准提出的技术性能参数基于国内外变电站合并单元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经验,并结合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导则及设计技术规范而提出。由于智能变电站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本规范的相关技术原则将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逐步修订和完善。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负责解释。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与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设计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电力试验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家林、郑旭、李琪林、陈志蓉、曾健、张国钦、潘峰、秦华、浦知新、李娴、刘中元、信珂、张玉军、黄国方、阮黎翔、高亚栋、林泽源、邵松涛、雷民。Q / GDW 426 20101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的功能要求、安装要求和技术服务等内容。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智能变电站的新建工程,其它扩建、改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书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书的条文。所示标准均应采用最新有效版本。GB 16836-200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安全设计的一般要求GB/T 24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GB/T 3047.3 高度进制为20mm 的插箱、插件基本尺寸系列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GB/T 4798.31990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 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GB/T 14598.272008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GB/T 1762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GB/T 20840.72007 互感器第7部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GB/T 20840.82007 互感器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Q/GDW 3832009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Q/GDW 3932009 110(66)kV 22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规范Q/GDW 3942009 330kV 75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规范IEC 61588 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 network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网络化测量同步系统精确时钟同步协议3 基本技术条件3.1 使用环境条件海拔高度:1000m ;环境温度:545(户内);2555(户外);最大日温差:25K ;最大相对湿度:95%(日平均);90%(月平均);大气压力:86kPa 106kPa ;抗震能力:水平加速度0.30g ,垂直加速度0.15g ;注:以上环境条件可根据具体工程调整。3.2 主要技术指标3.2.1 电源a ) 基本参数Q / GDW 426 201021) 额定电压: DC220/ DC110V ; 2) 允许偏差:-20%+15%; 3) 纹波系数:不大于5%。b ) 拉合直流电源以及插拔熔丝发生重复击穿火花时,装置不应误输出;直流电源回路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短路、断线、接地等)时,装置不应误输出。c ) 按GB/T 72611987中15.3的规定进行直流电源中断20ms 影响试验,装置不应误输出。 d ) 将输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性颠倒,装置无损坏,并能正常工作。e ) 装置加上电源、断电、电源电压缓慢上升或缓慢下降,装置均不应误输出;当电源恢复正常后,装置应自动恢复正常运行。f ) 当正常工作时,装置功率消耗不大于40W 。3.2.2 绝缘性能a ) 绝缘电阻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装置的外引带电回路部分和外露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用1000V 的直流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20M 。 b ) 介质强度1) 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装置应能承受频率为50Hz ,历时1min 的工频耐压试验而无击穿闪络及元器件损坏现象;2) 工频试验电压值按表3.2-1选择。也可以采用直流试验电压,其值应为规定的工频试验电压值的1.4倍;表3.2-1 各回路试验电压要求被试回路额定绝缘电压(V )试验电压 AC(V )整机引出端子和背板线地60250 2000 直流输入回路地 60250 2000 信号输出触点地 60250 1000 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 60250 2000 整机带电部分地605003) 试验过程中,任一被试回路施加电压时其余回路等电位互联接地。c ) 冲击电压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装置的直流输入回路、交流输入回路、信号输出触点等诸回路对地,以及回路之间,应能承受1.2/50s 的标准雷电波的短时冲击电压试验。当额定绝缘电压大于60V 时,开路试验电压为5kV ;当额定绝缘电压不大于60V 时,开路试验电压为1kV 。3.2.3 耐湿热性能装置应能承受GB/T2423.9规定的恒定湿热试验。试验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33)%,试验持续时间48h 。在试验结束前2h 内,用1000V 直流兆欧表,测量各外引带电回路部分对外露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5M ;介质强度不低于规定值的75%。3.2.4 抗干扰性能合并单元应通过表3.2-2中的电磁兼容类试验。Q / GDW 426 20103表3.2-2 抗干扰性能试验和要求1 静电放电抗扰度17626.4级 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17626.4级 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17626.4级 4 浪涌(冲击)抗扰度17626.4级 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17626.4级6 工频磁场抗扰度17626.4级 7 脉冲磁场抗扰度17626.4级 8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17626.4级 9振荡波抗扰度17626.4级注:评估等级采用A 。3.2.5 结构、外观及其他a ) 机箱尺寸应符合GB/T3047.3的规定,高度宜采用6U 。b ) 装置的不带电金属部分应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具备可靠接地点。c ) 装置应有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GB 168362003中5.7.5、5.7.6的规定。 d ) 金属结构件应有防锈蚀措施。 4 主要性能要求4.1 一般技术要求4.1.1 装置应具备高可靠性,所有芯片选用微功率、宽温芯片,装置MTBF 时间大于50000小时,使用寿命宜大于12年。4.1.2 装置应是模块化、标准化、插件式结构;大部分板卡应容易维护和更换,且允许带电插拔;任何一个模块故障或检修时,应不影响其他模块的正常工作。4.1.3 装置电源模块应为满足现场运行环境的工业级产品,电源端口必须设置过电压保护或浪涌保护器件。4.1.4 装置内CPU 芯片和电源功率芯片应采用自然散热。4.1.5 装置应采用全密封、高阻抗、小功率的继电器,尽可能减少装置的功耗和发热,以提高可靠性;装置的所有插件应接触可靠,并且有良好的互换性,以便检修时能迅速更换。4.1.6 合并单元的输入输出应采用光纤传输系统,兼容接口是合并单元的光纤接插件。宜采用多模1310nm 型光纤,ST 接口。4.1.7 合并单元与电子式互感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应标准、统一。 4.2 功能要求4.2.1 按间隔配置的合并单元应提供足够的输入接口,接收来自本间隔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信号;若间隔设置有电压互感器,还应接入间隔的电压信号;若本间隔的二次设备需要母线电压,还应接入来自母线电压合并单元的母线电压信号。4.2.2 母线电压应配置单独的母线电压合并单元。合并单元应提供足够的输入接口,接收来自母线电压互感器的电压信号。对于单母线接线,一台母线电压合并单元对应一段母线;对于双母线接线,一台母线电压合并单元宜同时接收两段母线电压;对于双母线单分段接线,一台母线电压合并单元宜同时接Q / GDW 426 20104收三段母线电压;对于双母线双分段接线,宜按分段划分为两个双母线来配置母线电压合并单元。 4.2.3 对于接入了两段及以上母线电压的母线电压合并单元,母线电压并列功能宜由合并单元完成,合并单元通过GOOSE 网络获取断路器、刀闸位置信息,实现电压并列功能。4.2.4 合并单元应能提供输出IEC 618509协议的接口及输出IEC 600447/8的FT3协议的接口,能同时满足保护、测控、录波、计量设备使用。对于采样值组网传输的方式,合并单元应提供相应的以太网口;对于采样值点对点传输的方式,合并单元应提供足够的输出接口分别对应保护、测控、录波、计量等不同的二次设备。输出接口应模块化并可根据需要增加输出模块。 4.2.5 合并单元应能接收12路电子式互感器的采样信号,经同步和合并之后对外提供采样值数据。 4.2.6 合并单元应能够接收IEC61588或B 码同步对时信号。合并单元应能够实现采集器间的采样同步功能,采样的同步误差应不大于1s 。在外部同步信号消失后,至少能在10分钟内继续满足4uS 同步精度要求。合并单元与电子式互感器之间没有硬同步信号时,合并单元应具备前端采样、处理和采样传输时延的补偿功能。4.2.7 输出协议采用IEC 61850-9-2时,合并单元的数字量输出宜采用24位有符号数值。输出协议采用IEC61850-9-1或IEC 60044-8时,合并单元的数字量输出宜采用二次值方式。4.2.8 合并单元应能保证在电源中断、电压异常、采集单元异常、通信中断、通信异常、装置内部异常等情况下不误输出;应能够接收电子式互感器的异常信号;应具有完善的自诊断功能。合并单元应能够输出上述各种异常信号和自检信息。4.2.9 合并单元宜具备光纤通道光强监视功能,实时监视光纤通道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并根据检测到的光强度信息,提前报警。4.2.10 根据工程需要,合并单元可提供接收常规互感器或模拟小信号互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的接口。 4.2.11 合并单元与电子式互感器之间通讯速度应满足最高采样率要求。合并单元与电子式互感器之间的通讯协议应开放、标准,宜采用IEC 60044-7/8的FT3格式。4.2.12 合并单元应支持可配置的采样频率,采样频率应满足保护、测控、录波、计量及故障测距等采样信号的要求。4.2.13 合并单元应提供调试接口,可以根据现场要求对所发送通道的顺序、相序、极性、比例系数等进行配置。4.2.14 根据工程需要,合并单元可以光能量形式,为电子式互感器采集器提供工作电源。 5 安装要求5.1 安装地点户内柜,户外柜安装。5.2 防护等级装置应采用密闭壳体,当安装在户外柜内时,防护等级应达到IP42;安装在户内柜时,防护等级应达到IP40。 6 技术服务6.1 应提供的技术文件6.1.1 产品的鉴定证书和满足本规范技术要求的电力设备质检中心出具的产品型式试验质检报告。 6.1.2 产品的ISO9000(GB/T1900)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能够证明该质量保证体系经过国家认证并且正常运转。6.2 应提供的资料6.2.1 装置的方框原理图及其说明;6.2.2 装置及其元件的原理接线及其说明;Q / GDW 426 201056.2.3 装置布置和安装接线图,包括设备尺寸和安装尺寸,光纤网络设备的连接及其安装要求等; 6.2.4 其他资料和说明手册,主要包括:a ) 装置的装配、运行、检验、维护、零件清单、推荐的部件以及型号等方面的说明; b ) 试验设备及专用工具的说明和有关注意事项; c ) 装置的正常试验、运行维护、故障诊断的说明。 6.3 技术配合a ) 现场安装/投运的合作和管理。b ) 提供设备的现场验收、测试方案和技术指标。 c ) 其它约定配合工作。Q / GDW 426 20106Q / GDW 426 2010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 编 制 说 明 7 Q / GDW 426 2010 目 次 一、编制背景 9 二、编制主要原则及思路 9 三、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9 四、主要工作过程 9 五、规范的结构和内容 10 8 Q / GDW 426 2010 为加快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提高智能变电站建设效率和效益,规范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设计 和工程应用,推动和指导新建工程设计和建设工作,根据公司智能电网第一阶段重点项目实施方案 、 关于下达智能电网试点工程项目计划的通知 (国家电网智能2009909 号文)的安排,由公司基建 部牵头,组织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江 苏省电力设计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了智能变电站 合并单元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 一、编制背景 1. 公司对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建设设计提出的要求。 2. 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自动化、 计算机信息与通信技术快速发展, 国内外数字化变电站和无人值班 变电站积累一定的设计、 运行成果和经验, 国际上即将颁布 IEC61850 第二版, IEC60044-7 和 IEC60044-8 标准为智能变电站建设设计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3. 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 IEC 标准等未统一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要求等内容, 不能适应智能变电站建设要求,为使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选型、设备采购等工作有所遵循,特编制本标 准。 二、编制主要原则及思路 1. 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 1.1-2000)关于印发的通知 (国家电网科(2007)211 号和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 (DL/T 8002001)的有关要求,开展本规范制定工作。 2. 本规范依据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Q / GDW 383 2009)110(66)kV220kV 智能变电 、 站设计规范 (Q / GDW393 2009)330kV75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 (Q / GDW394 2009) 、 IEC61850、IEC60044-7 和 IEC60044-8 等有关要求,进一步细化,并充分总结吸收国内外数字化变电站 和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运行成果和经验、以及通用设计等公司标准化成果。 3. 作为公司企业标准,使公司系统内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选型、设备采购等工作有所遵循。 三、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1. 本规范引用了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Q / GDW 383 2009)110(66)kV220kV 智能变 、 电站设计规范 / GDW393 2009)330kV750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 GDW394 2009) (Q 、 (Q 等的有关规定。 2. 本规范应用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860) 、互感器第 7 部分: 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GB/T 20840.7-2007)以及互感器第 8 部分: 电子式电流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甘肃酒泉市敦煌文旅交通有限公司管理岗位竞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绍兴柯桥鉴水源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招聘代理制门店店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嘉兴市海宁市长安镇人民政府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新乡育才高级中学新乡市育才实验学校招聘7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云南瑞丽农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人信息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事共享服务中心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北神农架林区松柏镇百花坪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师理疗师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浙江衢州江山市四都镇卫生院公开招聘编外医务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司法局一名编外人员情况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湖南分公司本部面向华电集团系统内公开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中国密闭空间检测无人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面向机器学习的数据标注规范
- YY/T 0339-2024呼吸道用吸引导管
- 围手术期高血压专家管理共识
- 外科患者疼痛护理与管理
- 租金延迟缴纳申请书
- 学校体育学(唐炎-刘昕版)重点、知识点
- DL-T 2563-2022 分布式能源自动发电控制与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测试技术规范
- 食堂工作人员培训内容
- 泛影葡胺在消化道造影中的应用
- 2022年11月四川省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逐级遴选4名法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