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知识整理-_第1页
古代汉语通论知识整理-_第2页
古代汉语通论知识整理-_第3页
古代汉语通论知识整理-_第4页
古代汉语通论知识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通论(一)如何查字典一、汉语词典的编纂方法有三种1、按音序排列:目前通行的是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 在中文拼音方案发布前几十年,有的是按拼音的字母顺序排列的。 如杨树达词诠。 在古代,常以平水韵106韵排列。 就像阮元主编经籍纂诂那样。 缺点:查字很方便,但是不知道字的音和发音的话,很难找到要找的字。2 .用部首和笔画排列。 总结同一部首的字,部首的前后是笔画数从多到少的顺序。 相同部首,笔画少的在前面,笔画多的在后面。 缺点:字属于哪个部分,画多少画,很难决定。3 .按照代码顺序排列。 按照一定原则对汉字进行编号,通行文为四边形编号检验法。 缺点:字角的分类靠死记,不怎么用就容易忘记。二、汉语词典的读法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发音,如“簪”、音“高”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写汉字读音的方法。 其方法,倒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所谓“通报反”,就是“声”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的声调()拼写而成的“号”和“兴趣”的“好”。3、拼音文字和拼音文字。 (读若:读音像,读若津,读叶韵:暂时重读字音,寻求韵文和谐的发音方法。 叶子协作,意味着和谐。 诗经。周南。汉广 :不要像江永恒的男人那样想。 朱熹:“方,叶甫妄想。 中所述情节,对概念设计中的量体体积进行分析二、常用词典及其使用方法名字作者时间特征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清朝(公元1716 )部首排列法,214份,收字47035。字体示例:先音后意。 鲁比是犯规的,释义是文字。 根据部首像素数的多少,将214个部首分别汇总为12个集合。 十二话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命名。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1915部首排列法,收字48000。 鲁比采用集韵的犯规,还加上了注直音。辞源1915部首排列法,214份。字体示例:解释单词的字义,然后解释复音词或词组的意思或用法。 阅读古籍或古代文史研究所使用的参考书。辞海舒新城,沈颐,照片1936部首排列法,214份(旧)250份(新)。 以语言为中心兼备百科全书的常识。字体示例:解释单词的字义,然后解释复音词或词组的意思或用法。 说明词义和用法后,再引用书证和引文的宗旨。 一本综合性的词典。 收到的对象除了单词之外,主要是语言、人物、着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各学科的名词用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和义并收。汉语大字典徐中舒部首排列法,200份。 收字54678。单词的项目有反映汉字进化的甲骨文、金文、小篆书、所有者书等。 鲁比不仅有现代鲁比,还有反切和上古韵部。 这本大字典是现在中国汉字词汇最多的字典,总共收集了五万六千个左右的单词。汉语大词典竹风1986部首排列法,200份。 词缀37万支。 用大而持续的详细的国语辞典,想说明从语言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古今兼收,源流重视。 首先,这本词典是迄今为止汉语语言词典中最丰富的大型语言词典。 其次,该词典引用例子丰富,是在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制作的,保证了接收词的立场、释义的探索源远不及前人。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读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说文解字(重点说明)经籍纂诂阮元1798平水韵106韵支部,每韵1卷,共106卷。 词下摆着唐代以前的各种古书注释。经传释词王引之清嘉庆二十四年是重点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的特殊用法的着作。 虚言共160个词,名次按古声母顺序排列。词诠杨树达1928按照红宝石的字母顺序排列,收录了500多个虚言。 收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和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引用书证。诗词曲语辞汇释拍照片1953年中华书局出版这本书收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诗词剧曲中流行的特殊鱼词537词,作者从大量资料中进行了比较推敲,考察了词的意义和作用。 这部着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参考书。平水韵:唐宋以后人们用来写诗的诗韵。 上平声15韵,下平声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共106韵。三、说文解字具体例子,价值和讲解四家说文解字具体例:简称说文,东汉徐慎着。 我国的规则是最古老的词典。 全书分汉字540部,开始部首统一率汉字的辞典编纂法,取字以篆书为主。 字为9395字,重文为1163字。说文解字的价值:确定了1,6条理论2,根据“六书”的原则,制定了汉字部首,用部首编排字数的具体例子3,保留了篆书,从字形中易于说明真意,为解释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 .保留了先秦的语义和汉代的教训资料5 .保留了古音资料6 .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讲谈四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馨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使用辞典和辞典时要注意: 1、查看顺序和出版年月日2、仔细阅读图例3、注意书后是否有勘误、附录等。古汉语通论(二)古今语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古今的意思几乎没有变化的词语,如天、地、山、水等,复音词是蟋蟀、仓庚、凤凰等。2、古今与意思无关的词语,如“符合”,古代是“完备”的意思,现代是“应该”的意思。 也有像“章甫”这样古代意思消失的词语。 词义所指的现在不存在,古意消失。古今意思有差异,有联系的词语。 “再”在上古只有“两次”的意思,现代汉语表示“重复”等意思。 (注:“再”与“再”的区别:“再”表示动作的数量,“再”代替“二”,表示行为的重复,不表示数量。 现代汉语的“再”相当于古代的“再”。 中所述情节,对概念设计中的量体体积进行分析二、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1、词义范围的变化:概括为词义的客观对象外延的变化。一个词义的扩大。 “料理”原本是指蔬菜,后来是指鸡肉蛋等生物。 原以为“洗”会洗脚,后来好好洗,不拘泥于脚。两个词义的缩小。 例如,“金”在先秦指各种金属,后来词义缩小,指金。 “宫”指的是所有的房子,后来住着专制君主。 所谓“瓦”是指所有的陶器,后来用来建造屋顶的陶制建筑器材。三词义的转移。 “听”是为了有意听,后来开始用鼻子听。 “鼻涕”的意图是流泪,指鼻涕。 “汤”是指热水,其馀的是米汤、蔬菜汤。 “脚”指小腿,指踝关节以下的部分。 “府”指收藏文件财务的地方,然后指官署。2、词义感情颜色的变化:词义感情颜色是词语的附加含义,表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恶、主观评价的好坏、词义程度的判断。词义评价的变化。 “谘询”在古代是中性词,不是称赞词。 国语周语 :“严厉的王虐,国人诽谤王”是中性词,“受贿”在上古指布帛那样的财务、中性词,后来指用金钱收买他人,贬义词的“手”在先秦指武臣、国家猛将,指助理王者,用于称赞。 后指坏人同谋,带狗去,成了责难的话。词义轻重的变化。 “诛”的本质性词汇一旦受到责备,词义就会变得轻松,之后杀戮的意义就会发展,词义就会变得沉重。 “贼”是指杀人、叛乱的人,语义沉重,后指小偷,语义轻微。三、如何把握词的古义:我们要频繁查阅相关参考书,阅读古代作品,反复比较词义的古今义例,也可以通过文字和语言手段把握词的古义。分三者面谈:从字形分析。 从“忠告”的“力量”来看,可以看出本义是无能为力、拼命的。 “醒”来自酉,本义是酒的觉醒。2 .从上下文分析。 “男孩是对的,垂头丧气地睡着。 证明“睡”的本义是“打瞌睡”。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分析。 “进退”“高低”“贫富”“贫穷达”“治理混乱”等。4、考察今后语言中保存的古语古义。 “款待”中“金”的古义是诚实的。 “捐赠体”的“捐赠”古义被抛弃。 “呼天夺地”的古义触及与触摸。 “世界无双”中“举”的古义是“全”等。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一、古代单音词转化为现代复音词的三种情况:(1)换了完全不同的词语。 克获胜后游戏象棋常规则师团军加上词尾。 例如杯子杯子虎虎(3)两个反义词或同义词构成一个复音词。 儿子、人民、语言、道路等。 (很多古代汉语的单音词,至今还不能用语言表达,但作为词素仍然存在于现代汉语中。 像“想法”一样,在现代汉语中只存在“想法”等词汇,不存在单独的词素。 中所述情节,对概念设计中的量体体积进行分析二、古汉语中合成复音词的三种情况:(1)最初的同义词的组合不固定,2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相反。 像“抵抗、狭隘、危险”一样,“人民”也被称为“人民”。(2)常常区分同义词的种类。 “结婚”一词很早就是复音词,但也有区分。 根据说文,女人结婚,女婿结婚。 另一个例子,“饥荒”也是复音词,朱熹还说“谷叫饥饿,菜叫馨”。(3)对于构成这种复音词的每个词素,大多保持独立性。 这个地方是复音词,其他地方可以独立成单音词。 战国策齐策 :“王闻之,君臣畏之。 孟子梁惠王下 :“我非常害怕。 他说三、古汉语复合式复合词形成后两个词素意义的变化情况:(1)两个词素仍保留着他们的原意。 “蓄积”的“蓄积”是“蓄积蓄积”的意思,“蓄积”是“蓄积蓄积”的意思,贾谊论积贮疏 :“蓄积足够,人喜欢”的意思。 “蓄积”是“储粮蓄积”的意思。(2)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只表示一个意思,另一个失去意思,只是起副词作用的所谓“偏义复词”(将两个单音的同义词或反义词构成词素,其中一个词的意思就是这个复音词的意思,另一个词的素质就是副词(3)两个词素失去原义产生新的意义。 从词组变化的固定组合中,世界,布服,君子,小人等,讲和的意思完全不同。四、古汉语中简单复音词的类型单纯的复音词大部分是连绵词,通常有两个音节,只表示一个词素。(一)连绵词。 由两个音节连接而成,是有意义而不可分割的词语,它只有一个词素。 许多连绵词是双语或叠韵词。 例如倩、逍遥、害羞、徘徊等。叠(2)声音。 昏迷、悠久、斤等。 诗经周颂执竞“斤其明”、毛传“斤、明察也”五、古代汉语同义词的分析古汉语中许多同义词的使用范围、使用条件、意义不尽相同,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概念差异。1、概念的内涵不同。 像“府”和“库”一样,“府”是收藏文书和财务的地方。 府仓实。 韦昭注:货物说府,米粟粒仓库。 库”是收藏武器和坦克的地方。2 .概念的外延不同。 像“人”和“民”一样,“人”是指区别于动物的所有人。 “民”是指人中比较愚昧的人。注意:“泛指”和“特指”的区别。 段玉裁所说的普遍是浑言,尤其是分析语言。 “浑言”解释了一对或一组同义词的共同含义。 “解析词”的重点是说明一对或一组同义词的各个词特有的意思。(2)程度轻重的不同。 例如,“饥饿”和“饥饿”意味着“饥饿”没有足够的食物,也就是说吃不完。 国语越语 :”饥者易食,渴者易饮。 “饥饿”几天没有吃饭,显示已经接近死亡的边缘。 像孟子。公孙丑上 :”一样饿死在首阳山。 他说3 .感情色彩的差异。 “杀”和“杀”一样,“杀”是中性词,一般指杀人的“杀”是指杀人,含有对杀人者的谴责,这是指责的话。 史记伯夷列传 :“臣杀王,宫中被杀者无赦之子杀父,官吏无赦之子杀。 杀人和杀人的区别很明显。4 .使用条件不同。 例如“能”和“得”、“能”用于主观能力,礼记檀公下 :“成为父母,能尽其力的事君,能起身。 “得”用来表示客观条件的允许,“孔子下,想说,想避免,不要说”使用条件的不同表明了语法的不同。 例如,“耻”和“耻”与用于名词的情况同义,用于动词的情况下,“耻”一般用于意表。 例如论语学而 :“卓王孙出丑,不出杜门”“耻”一般被用作使役,论语微子 :“从四方开始,不辱君命”六、“畏”与“畏”的区别,以及“能”与“得”的区别1、“恐惧”和“恐惧”的区别“畏”多用于物动词,“畏”多用于物动词“畏”字很少使用动词,“畏”字在使用物动词时,经常用途“畏”字有敬服的意思,“畏”字没有敬服的意思。2、“能”和“得”的区别“能与得”在古代有表示“可能”的意思,作为助动词使用,但使用条件不同。能”表示能力所能及之处,例如: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夏礼,我可以说“得”用来表示客观条件的允许,论语子路 :孔子下想说,想避免说,不说。古汉语通论(四)词的本义与引义一、本义:词的本意,即反映在记录该词的汉字结构中,用古代文献的用例证明的意思。 “向”的本义是北之窗。二、引用义:引自本义,发展的意义是语义演变的结果。从词义的演变来看,在一个词的许多意义之间,不是平等排列的关系,而是常常是能动与流的关系,其中一个意义是最初的,即本义的其他意义是根据这个最初的意义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所以称为引用义。 “向”的本义是北之窗论语 “塞向土景户”朝北,出于这种本意,呼吁上进心和上进心。 作为另一个例子,“道”字是故意的道。 论语微子 :“道路被阻碍变长了”作为达到道德标准的途径,介绍了诗经幽风七月 :“朝闻道,夕死继续”另外,作为正当的手段,介绍了诗经秦风蒹葭 :“不是在那条路上得到的,哪里也没有。” 中所述情节,对概念设计中的量体体积进行分析应用:具体字的本义,引义的分析。三、如何分析单词的本义:主要是字形,将其语音形式与古代文献资料相结合。 这里所说的字形,主要是篆书以前的古文字。 如“解”,论语里仁 :“判断也是从刀中判断牛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