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_第1页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_第2页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_第3页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_第4页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学概论问题及解答总结花芽分化:作物在一定时期生长,茎类分生组织不分化时,原基和腋芽原基分化形成花或花序原基的过程。叶生长:叶原基生长的过程是尖端生长。 有缘分。 中介成长1 .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体积、重量和数量的增加。 特点是不可逆的量化过程。 例如营养器官(根、茎、叶等)的成长通常用大小、长度、粗细、重量、重量来表示。发育: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分化形成过程,即作物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了本质变化。 特点是分化过程是可逆的变质过程。 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气孔分化等。2 .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各有什么特点?作物是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生殖生长是作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为主的生长营养生长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是作物向生殖生长过渡的必要准备。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处于并行阶段,彼此之间存在着影响竞争的关系。3 .种子的概念和差异用于繁殖新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种子分为胚胎株发育而成的种子,如豆类子房发育成的果实像水果根茎作物是繁殖的营养器官,如马铃薯块茎*1.光照对作物的重要性作物生产所需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来自不同的人工光源。光对作物生长的重要性是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是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的合成有机物,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直接作用是促进作物形态器官的建设,如种子发芽、叶芽花芽分化等。 光还影响作物的某些生理代谢过程,影响作物产品的质量。 总之。 光照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最终体现在作物群体结构的变化和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变化上。光和速度:每小时叶面积吸收CO2的毫克数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物质达到平衡时受到的光的强度(光和速度=0)。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照度的上升而增加,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后,光合强度不再上升时的照度值。光周期现象:自然界一昼夜的光交替称为光周期。 作物由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 受日照长度影响,醉舞发育对日照长度反应。 p10作物温度三基点、最低点、最佳点、最高点积温:作物生长阶段每日平均气温总和3 .简述自由水束捆扎水的不同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蒸发失去的水束,与不能收集水的细胞成分的吸附力弱,能自由移动的水称为自由水。6 .为什么推进CO2施肥很困难CO2施肥主要是有控制条件的温度。 1 )每生产1kg干燥物质需要消耗,使用量大。 CO2为气态,流动性大,难以应用。 2 )目前CO2生产成本高,价格高,利润不高。7 .作物是否需要营养,三个判断标准1 )由于缺乏该元素,作物生长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2 )除该元素外,表现出特异性缺乏症状,且该症状可以预防和恢复3 )该元素应该对作物营养生理表现出直接效应,而不是土壤和培养基变化带来的间接效应。栽培制度是某地区和生产部门作物组成、配置、成熟制和栽培方式的总称。作物布局区域或生产单位作物组成和配置的总称复种:是指同一年内在同一块田地连续栽培、收获季节或季节以上作物的栽培方式。单作:指在同一块田地里种植作物的栽培方式混作:指同一田间同步混合栽培两种以上接近生育期的作物的栽培方式。间作:指在同一田间在同一生长季节内,在分行和分带种植两种以上接近生长期的作物的栽培方式夹克:指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植株、行或田埂间播种或栽培后季作物的栽培方式。轮作:指同一农田在不同年度按一定顺序交替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复种形式的栽培方式* (论述)我国栽培制度的主要类型特征根据作物的构成,可以分为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为主,以饲料作物为主,以多年生植物为主的栽培制度根据降水和灌溉的程度,可以分为干旱地区栽培制度、半湿润地区或无湿润地区、无灌溉栽培制度、灌溉田栽培制度和水田栽培制度根据农地的利用度,分为荒废制度、休闲制度、连年制度和多熟制度1 )人多耕地少,土地利用率高,复种指数达156%。 是世界上多产面积最大的国家2 )作物组成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饲料作物多年生牧草在耕地中所占比例较低3 )栽培方式多种多样,单作和间作分布于轮作和连作,连作比较灵活。2 .作物布局的程序和内容1 .明确对产品的需求2 .明确作物生产的环境条件3 .选择适当的作物种类和品种4 .确定作物配置。3 .对多种增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加作物有效播种面积二是缓和作物间争地矛盾三是有利于稳产,即多种有利于补充前后产量,提高农产品刚给予的稳定性4 .间作增产的原理1 .利用生长季节(要点)2.利用光能3 .改善通风条件4 .利用土壤条件5 .抵抗集体灾害,增加抵抗性6 .边线的优越性5 .简述轮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答: 1、减少农作物病虫害2、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3、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4、经济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所述情节,对概念设计中的量体体积进行分析7. *连作的危害1生物原因:伴生性和寄生性杂草危害加重2化学原因:营养物质消耗、有毒物质积累3物理因素主要是土壤理化性状恶化优良品种繁殖:是在保持品种性的基础上,有计划、迅速、大量繁殖优良品种和苗木的技术。1 .品种改良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在引种、选育、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突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中的应用*土壤肥力:土壤能够同时且不断地调节作物生产、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等生态因素的能力土体构造分为表土层(耕作层、耕盘层)的心土层、底土层蒸腾系数:作物每形成1G干物质所消耗的水分克数需水临界期:作物对缺水特别敏感的时期。 这个时期是缺水对产量有很大影响的营养极限期:需求量很少,但是很紧迫的时期(幼苗p的生长n )种子寿命:从种子生理成熟到生命力丧失的生活期。2 .为什么有机肥料必须在充分腐烂后施用?指导病虫害的作物体制成为有机肥料,如果不通过发酵腐烂热,病虫害就会存活,通过施肥而扩散开来。3 .病虫草防治的原则和方法一、大量使用原则上“以预防为主,综合预防”的化学农药,给作物生产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1 .病原物虫草抵抗性增加2 .大量杀伤天敌,破坏生态平衡3 .污染环境和农产品,造成公害二、害虫的主要防治方法1植物检疫2 .生物防治3 .化学防治4、农业防治5、物理机械防治1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1 )技术科学化(1.品种改良2 .化肥生产3 .农药、栽培技术、灌溉技术)2 )操作机械化3 )生产销售社会化4 )生产效率化五)农民知识化1种子是指作物生产中作为直接播种材料使用的植物器官或植物学中胚珠发育的繁殖器官。2、生长期待是指作物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成长所需要的时间。3、经济产量是指以单位面积收获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主要产品的数量。4、品种是指人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根据一定的目标,在自然选择上,有人工培育的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相对一致,能够生产符合人类要求的产品的作物群。二、填空问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传导、支持、合成、贮藏。2 .种子发芽所需的环境条件包括水分、温度和氧气。作物生长所需的生活因子是光、温度、水分、空气和养分。4 .作物生长温度的三个基点包括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佳温度。5 .复种指数是指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6 .作物生长所需的三种营养元素是氮、磷和钾。7、病虫害防治基本原则以防治为主,综合防治。8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复合体。9、决定某地区能否再栽培的首要条件是温度。 10、短日照作物要求24小时昼夜周期,日照长度短于某临界日照长度,开花结实。三、个别选择问题(从各小问题的四个候选解答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以下作物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b ) :a .大豆b .油菜c .黄麻d .烟草2、在冰点以下的低温下给植物组织、脏器带来的伤害叫做“a”。a .冻害b .热害c .干旱d .水灾3、(c )是在同一片土地上一年内连续栽培两季或两季以上不同作物的栽培方式。a .种植制度b .作物布局c .复种d .连作4、以下作物种子中有胚乳的是(d ) :a .豌豆b .大豆c .蚕豆d .青稞5、以下作物根系属于须根系的是(b ) :a .大豆b .玉米c .茄子d .马铃薯6、小麦属于(a )。a .长日照作物b .短日照作物c .中日照作物d .定日作物7 .上一季度作物生长后期,在该株行间播种或移植后季节作物的栽培方式称为(d )。a .间作b .混作c .复种d .套作8、以下作物中,属于喜凉作物的是(c ) :a .花生b .水稻c .青稞d烟9、南方原产冬小麦品种引进北方,其生育期为一般会(a )。a .延长b .缩短c .不变d .抽穗前延长、抽穗后缩短10、种子真正成熟的意思是(d )。a形态不成熟b .生理不成熟,形态不成熟c .形态不成熟,生理不成熟d .形态和生理成熟四、多个选题(在各小题的五个命题中,从两个选出五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的顺序放在括号内,不能分为多个回答、少数回答。 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播前种子处理技术包括(b、c、d、e )a .播种b .晒黑c .消毒d .涂层e .浸种催芽2 .品种改良的目标是(a、b、c、d )。a .高产b .优质c .稳定性好d .适应性强e .产量低3、播种期的确定应基于(a、b、c、e )等综合考虑。a .品种特性b .栽培制度c .气候条件d .播种方式e .病虫害发生情况4 .种子筛选方法为(a,b )a .风选b .筛选c .密度选择d .压力选择e .质量选择5、植物病原物的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主要为(a,c,d,e )。a .人为传播b .营养传播c .昆虫传播d .雨水和流水传播e .气流传播五、简单解答(每小题5分,共20分)1 .作物品种混合退化的原因是什么?(1)机械混杂(2)生物学拥挤(3)不良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4)选择作用(5)基因的持续分离和基因变异。种子休眠的原因是什么(1)种皮厚、透气性差(2)胚胎发育不全(3)抑制后熟作用未完成(4)物质的存在。 3、作物病害农业防治的主要方法是什么?作物病害农业防治的主要方法是: (1)使用无病繁殖材料;(2)建立合理的栽培制度;(3)加强栽培管理;(4)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4、轮作增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平衡利用土壤营养元素,营养结合,能提高地力;(2)减少病虫害;(3)去除土壤有毒物质;(4)改变田间生态条件,减少田间杂草。2、农业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历史阶段。3 .从物质生产及其转化效率来看,作物的经济产量是生物产量与经济系数的乘积。4 .间、混交、套作增产的原因主要有: (1)有效利用光能;(2)有效利用地力;(3)边线效应;(4)作物间互惠关系;(5)抗灾能力强;5:多种指数是指年总收获面积在耕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决定6:地区能否再生种的首要条件是热8: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反映了作物生物学特性与环境一致性的程度9: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与季节性、地域性相对。10:作物生产系统由作物、环境、技术、经济四个子系统组成。当11:纯光合成速度为零时的光强度被称为光补偿点12:长日照作物以24小时昼夜为周期,日照长度必须比某临界日长,才能开花13:短日照作物以24小时昼夜为周期,日照长度必须短于某临界日长才能开花14:干旱可分为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作物每做一克干燥物质所消耗的水分克数叫蒸散系数15:土壤水分的主要散逸途径是径流、渗漏和植物吸收由16:腐殖质的作用形成的球形多孔小土团,直径毫米,被称为团粒结构18:土壤中最大数量的毛细管保持着水的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19:土壤中各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各粒级土粒在土壤重量中所占的比例称为土壤质量20:土壤是复盖在地球陆地表面,能够使植物生长的稀疏层22:毛管水是土壤最重要和有效的水分。23:低温诱导的植物开花促进作用称为春化作用作物生物学最低温度:作物生长的最低温度。在某一生育期或全生育期比生物学最低温度高的日平均温度称为当天的活动温度。日均温度比生物学的最低温度高的差的数量叫做当天的有效温度。积温:指作物整个生育期或某一生育阶段一定温度以上的日均温度总和。活动累计温度:作物在整个生长期或某个生长阶段的活动温度总和。有效积温:作物全生育期或某生育阶段有效温度总和27:作物性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和开花时,对外界温度最敏感,低温和高温会导致严重减产,该期间称为温度临界期29:作物生长的最低、最高、最佳温度称为三基点温度1 .复种指数(%)=年收获作物总面积的100%耕地面积2、田间耗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