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1页
2018届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2页
2018届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3页
2018届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4页
2018届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贺县2019年第二中学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评论纲要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要求:记忆)(1)目的:有效治理。(2)分封制的对象:王室、前代的英雄和贵族。(3)总督的职责:守卫领土、跟踪战斗、朝觐和履行朝觐职责。(4)特点:层级严格,层层封闭。(5)功能:拓展领域;加强周皇帝对地方的统治。2.家长制(要求:记忆)(1)特点:长子继承制(大、小)。(2)功能:保障贵族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中国古代集权的形成及其影响(要求:理解)(1)通过皇帝制度和三官九臣制度建立君主专制(1)、皇帝制度皇帝独乙,皇权至尊(核心)丙,世袭皇位(2)、三公九卿制(中央政府制)一、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乙、古(发布诏令,监督官员)、丙、邱(军务、假人,由皇帝兼任)(2)、通过县制(地方制)建立集权郡县制产生于春秋时期(当时郡县比郡县大),秦始皇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3)影响(一)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采用。(2)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团结;(3)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4)专制的强化和矛盾的激化导致了秦朝的短命。4.汉代至元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要求:理解)(1)汉代(1)中央政府:中外王朝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强化了皇权。(2)地方:汉初,郡县制与郡县制并行,削弱了中央集权。汉武帝在位时,颁布了一项法令,加强了中央集权。(2)唐代(1)中部:三省六制答:这三个省是中书省(决策、草照)下属省(审议)和尚书省(执行,下设六个部门)评价:三省省长都是总理,他们的权力分为三部分。这三个省互相牵制和监督,加强了君主制。(2)地点:中晚唐,军事区域被分割成独立的政权,中央集权被摧毁。(3)北宋(1)加强集中措施一是夺取地方军事权力,设置帝国军。派遣公务员管理这个地方,并建立一个总的监督场所。建立一个转移代理来收集当地的财力。(2)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设置秘书处负责人和最高官员。将增加行政权力、财政权力和军事权力,分为三部分,即政治事务、三个部门主管和一名枢机主教。(3)影响: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加强,但导致贫穷和虚弱。(4)元朝(1)中央:只设立刺史省,相握权力,威胁皇权(2)地方:省制(影响:加强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团结;这是中国地方行政系统的一个重大变化。这是中国省级制度的开始。)5.选拔官员制度的变化(要求:记忆)(1)汉代实行一种调查制度(强调道德)(2)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了“九品”和“司法制度”(强调家庭地位)(3)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重视人才,相当公平,有利于人才选拔,加强君主制度。)6.明成祖组阁(要求:记录)内阁有权起草法案(没有决策权)。尽管记录拥有更大的权力,皇权却得到了加强。7.清雍正设立军部(要求:认可)军事部长只能向t下跪起义:满族爱国将领海陵率领镇江军民抗击英国军队。(2)中、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放火焚烧圆明园。中国战败,被迫签署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九龙第一区)。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加深。(3)甲午战争迫使中国在战败后签署马关条约。割让土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2亿两白银作为补偿、开放四个港口(通往内陆重庆和沙市)、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最大的特点是反映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需要)影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抵抗:黄海之战,邓世昌,达奇船;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4)1894-1895年甲午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中国人民发起了“帮助清朝灭洋”的义和团运动(5)八国联军入侵中国(19001901)结果: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北京条约。(巨额赔偿,驻军,禁止反帝)影响:它标志着中国已经完全退化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叛乱:中国军民在天津抵抗联军2.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英勇不屈,视死如归,与敌人团结一致。(要求:理解)3.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罪行(要求:记忆)(1)南京大屠杀始于1937年12月13日,12月23日被定为南京大屠杀国殇日(2)生物战“731”部队用活人做实验(3)潘家园大屠杀4.中华民族团结抗日战争史实(要求:记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是胜利的根本保证。太原战役中的平型关战役(中共八路军发起)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也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5.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意义)(要求:应用)(一)国内: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赢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全面胜利。它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2)国际: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辛丑条约(要求:记忆)太平天国的建立计划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这是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但绝对平等主义是难以实现的,是乌托邦。2.天朝田亩制度(要求:记忆)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但由于当时的形势尚未得到落实。3.1911年革命的过程(要求:记忆)(1)武昌起义:迹象: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革命党攻占了楚王台兵工厂。(2)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元旦,南京为首都,五星红旗,孙中山为临时总统,中华民国时代。(3)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于1912年春颁布。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要求:理解)(1)自然: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意义:推翻清朝,结束封建帝制,打倒帝国主义势力;(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国的理念深入人心;(3)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5.五四运动(要求:记忆)(1)直接原因(触发因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过程(1)第一阶段:5月4日-6月初;中心甲:北京,主力乙:学生(主力),口号:“从外面争取主权,从里面惩罚小偷”(反帝反封);(2)第二阶段:6月5日以后,中心a:上海,主力b:工人(工人是主力,因而工人阶级进入了(1)历史条件:经济:民族工业快速发展;政治:工人阶级队伍成长并登上历史舞台;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组织:在世界各地建立共产党组织。(5)俄罗斯的帮助(2)出生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上海、嘉兴)7.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要求:应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建立了新中国。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过程(要求:记忆)(一)国共第一次合作(1)标志:192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党代会(2)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3)意义:促进了国民革命(1924-1927)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1926-1927)目标: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反帝反封建)(2)结果:北洋军阀基本消灭,革命力量向长江流域扩张。(3)结果:因国民党右派反革命(412和715次反革命政变)而失败(3)国共对抗十年(1927-1937)(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8月1日”是建军节)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第一次向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武装抵抗,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建立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个村庄包围了城市,武装力量夺取了政权。(3)长征(1934-1936)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过程:1934年10月离开瑞金1935年1月遵义会议(生死转折点,党的成熟)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的结束。(4)全国抗日战争(1937-1945)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全面抗战爆发。1945年8月,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中国军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5)解放战争(1)和平努力重庆谈判(1945.8)和重庆CPPCC会议(1946年春)(2)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以运动战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1946.6,国民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和重点进攻(国民军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3)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1947年6月,刘邓的军队跃入大别山,开始了战略反攻。(4)在战略决战中(1948.9-1949.1),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三次大战役(辽沈、淮海、平金),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5)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至4月23日)。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总统府,标志着国民政府的灭亡。随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9.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大意义(要求:理解)(1)国内:结束现代中国百年耻辱,迎来独立的新中国。(2)国际:它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结构,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在解放斗争中的士气。(3)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第四单元近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要求:说明)标志:成立仪式,1949年10月1日。民族性:新民主主义国家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求:记忆)(1)形成标志: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二)职能转变: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继续作为具有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职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存在。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所有民主党派都是参政党。(3)新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政策,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4)进一步完善: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求:记忆)(一)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2)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1947。(3)完善:资政新篇颁布于1984年。(四)意义: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要求:说明)(1)1978年,提出了“法必依,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2)纠正错误(3)加强立法和修改宪法(1982年)(4)21世纪初,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奠定了法治基础。(5)恢复“两会”制度(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完善。(7)发展基层民主(1998年颁布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依法治国的意义()(要求:理解)(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2)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是客观需要。7.“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要求:理解)(一)一国两制(1)提议: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2)目标:解决台湾问题;(3)含义:是“一国两制”的简称。这意味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而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四)意义: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2)实践(1)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英国)(2)澳门将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葡萄牙(3)从1979年到蔡英文上台之前,两岸关系有所发展(1992共识是一个中国原则),2008年实现了直接的邮政、航空和贸易联系。8.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意义(要求: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愿望。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对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