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食品质量法规与标准_第1页
第四章食品质量法规与标准_第2页
第四章食品质量法规与标准_第3页
第四章食品质量法规与标准_第4页
第四章食品质量法规与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食品质量法规与标准,任务与目标,任务1食品法规体系任务2食品标准,0d58b4b8符皇,【知识目标】能够阐述国际有关食品标准和标准化的基本情况,能够描述国际食品质量法律、法规情况,以及CAC食品法典的主要内容和ISO食品标准分类。系统掌握中国的食品法律、法规体系内容,掌握标准及标准化基本理论,掌握我国食品标准体系内容。【技能目标】能够编制食品企业标准和准确应用食品标准。【素质目标】能够应用食品法、法规和标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任务1食品法规体系,食品法律、法规体系是以法律和政令的形式颁布的,对全社会具有约束力的权威性规定,包括法律规范和以技术规范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食品法规。,食品质量法规与标准立法背景与迫切性,安徽阜阳奶粉事件、雀巢奶粉事件,食品质量法规与标准立法背景与迫切性,2004年5月17日讯国务院“劣质奶粉”事件调查组今天公布了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调查结果。据查,这一事件共涉及10个省、区、市的40家企业,已造成12名婴儿死亡,31人被正式逮捕。经初步调查,阜阳地区共查获55种劣质奶粉,涉及的生产企业既有无厂名厂址的黑窝点,也有证照齐全的合法企业。国务院调查组通过卫生学调查证实,不法分子用淀粉、蔗糖等价格低廉的食品原料全部或部分替代乳粉,再用奶香精等添加剂进行调香调味,制造出劣质奶粉,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远低于国家相关标准,但没有发现铅、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也没有检出激素成分,基本排除受害婴儿受到毒性物质侵害的可能。长期食用这种劣质奶粉会导致婴幼儿营养不良、生长停滞、免疫力下降,进而并发多种疾病甚至死亡。,食品质量法规与标准立法背景与迫切性,SK-II事件,食品质量法规与标准立法背景与迫切性,2006年9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称,9种日本SK-II产品经广东省出入境检疫局检测发现含有钕和铬等违禁成分。9月16日,宝洁方面宣称,并没有添加任何违禁成分。广州、北京、上海等地相继掀起退货潮,部分城市SK-II专柜开始停售产品。其间,因为宝洁方面对退货设定了种种门槛,引发退货纠纷,有城市出现SK-II专柜被砸等事件,而SK-II官方网站也被黑客攻击而陷入瘫痪。此外,除SK-II外,雅诗兰黛、欧莱雅等化妆品品牌也在香港被检出含有铬、钕等物质。9月22日,SK-II发表声明,称其决定暂停在中国的产品销售,暂时全面撤出中国市场。同日,SK-II再次被曝光三种问题产品。此后,宝洁对于SK-II的退货等善后问题一直没有发布新消息。其相关负责人对SK-II事件回应均为“不评价、不退市,没有具体时间表。”,食品质量法规与标准立法背景与迫切性,10月23日,央视报道称,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联合发表声明称,宝洁公司确认在生产过程中未添加铬和钕,被检出的铬和钕系原料带入所致。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化妆品中铬和钕可接受的含量水平,也没有安全限量标准,经专家评估,正常使用含微量铬和钕的化妆品对消费者的健康风险较低。截至目前,未证实因化妆品中含铬和钕而损害消费者健康的情况。10月24日,宝洁方面发布声明,称SK-II将于未来几周内全面恢复销售。,食品质量法规与标准立法背景与迫切性,强生婴儿油含有对人体有害成分,立顿速溶茶氟化物含量过高,卡夫乐之饼干含有转基因,雀巢奶粉碘超标,高露洁牙膏含有致癌物,哈根达斯小作坊制作,一、我国食品法律、法规体系,1.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法是指调整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用户及消费者以及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里的产品要具备三个条件:产品必须是经过加工的;产品必须是用于销售的;产品是动产。,1993年2月22日:第7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13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1993年9月1日:开始实施;2000年9月1日:修改后的产品质量法开始实施。,1.产品质量法,(1)产品质量法的立法意义,(2)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内容产品质量法共分6章,74条。,1.产品质量法,(2)产品质量法的基本内容第一章总则,共11条。本章规定了立法宗旨和法律的调整范围,明确了产品质量的主体,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包括领土和领海)从事生产销售活动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必须遵守此法,国家有关部门有依法调整其活动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第二章产品质量的监督,共14条。第三章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共14条。第四章损害赔偿,共9条。第五章罚则,共24条。第六章附则,共2条。,2.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法是我国批准实施的第一部卫生法范畴的正式法律。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正式纳入法制性轨道。1982年11月19日: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1983年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6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3.食品安全法,(1)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食品安全事件日益影响和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的社会影响,同时也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诸多弊端。为保证食品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出台。共10章,104条。2009年6月1日施行。食品安全法不仅规范了现有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同时又根据现今社会日益暴露出的食品安全隐患制定了相关的防范机制。,3.食品安全法,(1)食品安全法的主要类容理顺了监管体制。食品安全法第4条明确了各个部门的监管职责,确立了分段监管体制。明确了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统一了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法第11条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事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进行监测”。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4.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于2006年4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06年11月1日起实施。(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立法背景及其意义填补我国农产品质量监管的法律空白。保障农产品的消费。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基本内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共八章56条,分别对农产品的概念、质量安全标准、产地、生产、包装盒标识、监督检查等进行了法律上的规定。,4.农产品质量安全法,5.保健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保健食品是指适用于特定人群,具有调节机能,对人体不产生毒副作用,不以治疗为目的的食品。我们身边常见的保健食品有哪些?卫生部于1995年3月15日发布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并于1996年6月1日实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共七章35条。包括总则、保健食品的审批、保健食品的生产经营、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及广告宣传、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等。,6.商标法,(1)商标法的概念商标法是指在调整确认、保护商标专有权和商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1983年3月1日起实施。1993年2月2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0次会议对其进行了修改。2001年10月27日再次修改。(2)商标权的内容包括商标权的主体、客体、商标权人的主要义务、商标权的期限和续展。,7.进出口食品的卫生管理,随着世界贸易的快速发展,进出口食品的数量与品种不断增加。为了维护国家的信誉和消费者的利益,必须加强进出口食品的卫生管理。我国对进出口食品的管理主要是以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和出入境口岸食品卫生监督管理规定,以及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等法律为基础。,8.与食品相关的其他法律制度,与食品相关的法律制度还有专利法和标准化法等。,二、国际食品法规,1.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随着国际食品贸易的发展,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事情。为维护国际食品贸易的公平性和食品贸易安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成立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目的:保护消费者健康和促进国际食品贸易。WTO把CAC作为唯一国际政府间协调和制定国际食品标准的组织。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简称ISO),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机构。1946年成立,1947年2月23日正式成立,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中国是ISO始创成员国之一,也是最初的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任务2食品标准,食品标准:是食品工业领域各类标准的总和,包括食品产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分析方法标准、食品管理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食品术语标准等。食品标准是国家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安全卫生的重要保证,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1.标准我国国家标准GB/T2000.1-2002中对标准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或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标准制定的对象的特征是重复性;(2)标准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公正性;(3)标准的作用和制定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和促进最佳共同利益。(4)标准由公认机构批准;(5)标准的本质是为公众提供一种可共同使用和反复使用的最佳选择。,2.标准化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1)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2)活动领域相当广阔;(3)标准化实质上是一个活动过程。,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二、标准的分类,1.按标准制定的主体或适用范围分类,(1)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和ITU制定的标准。,(2)区域标准:欧洲标委会标准(CEN)、泛美技术标准(PAS)、阿拉伯标准(ASMO)和非洲地区标准(ARS)。,(3)国家标准:GB(强制性标准)或GB/T(推荐性标准)。,(4)行业标准:行业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年号组成。如SB/T10068-1992。,(6)企业标准:代号由字母Q+/+企业代号组成,如Q/XXXX。,(5)地方标准:代号由字母DB+省、自治区、直辖市等代码前两位数字+/,加T则表示推荐,如DB35/T552-2004。,2.按标准的约束力分类按约束力分类,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可以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和指导性技术文件三种。3.按标准的性质分类按性质分类,可以将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服务标准四大类。4.按标准的内容分类可以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卫生标准、方法标准、管理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等。,二、标准的分类,三、国际食品标准体系,国际食品标准体系主要有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乳制品联合会(IDF)、国际葡萄酒局(IWO/OIV)、欧共体(EC)及各个国家的国家标准化组织发布的食品标准、指南等。1.食品法典(CAC)标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食品法典委员会卓有成效的工作CAC标准已成为全球消费者、食品生产者和加工者、各国食品管理机构和国际食品贸易唯一的和最重要的基本参照标准。,2.国际标准的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是有ISO编制的,主要用于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和国家标准以及其他标准文献的分类。采用数字编号。采用三级分类:第一级:41个大类组成;两位阿拉伯数字。第二级:387个二级类目;三位阿拉伯数字。第三级:789个类目(小类);两位阿拉伯数字。查看课本P81页表4-3。,三、国际食品标准体系,四、我国的食品标准体系,经过长期实践总结,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食品标准体系。如食品工业基础及相关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产品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标准、食品检验方法标准等。涉及食品安全标准1900多项、食品行业标准2900多项。,1.食品基础标准,基础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普遍使用,并具有广泛意义的标准。包括各种名词术语、图形符号、代号类标准、分类标准、食品分类标准、食品包装与标签标准、食品检验标准。,(1)名词术语、图形符号、代号类标准GB15091-1995食品工业基本术语标准规定了食品工业常用的基本术语。内容包括:一般术语、产品术语、工艺术语、质量、营养及卫生术语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工业生产、科研、教学及其他有关领域。,1.食品基础标准,各类食品工业的名词术语标准如:GB/T9289-1988制糖工业术语、GB/T12140-2007糕点工业术语、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GB/T15069-1994罐头食品机械术语、GB/T88741988粮油通用技术设备、名词术语、GBT88751938碾米工业名词术语、GB/T15070-1994制盐工业术语、GB/T15109-1994白酒工业术语、GB/T12729.1-2008香辛料和调味品名词、GB/T19480-2004肉与肉制品常用术语、SB/T10006-1992冷冻饮品术语、SB/T10252-1995糖果术语等。,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1.食品基础标准,图形符号代号标准符号是由书写绘制印刷等方法形成的可表达一定事物或概念具有简化特征的视觉形象。如GB/T13385-2008包装图样要求、GB/T12029.1-1990粮油工业图形符号、代号通用部分、GB/T12529.4-1990粮油工业图形符号、代号油脂工业等。,GB/T13385-2008包装图样要求,(2)食品分类标准,食品分类标准是对食品大类产品进行分类规范的标准。如:GB/T8887-2009淀粉分类、GB/T10784-2006罐头食品分类、GB/T10789-1996软饮料的分类、SB/T10007-2008冷冻饮品分类、SB/T10033-1992中式糕点分类、SB/T10173-1993酱油分类、GB11782-1989水产及水产加工品分类与名称。,SB/T10007-2008冷冻饮品分类,1.食品基础标准,(3)食品包装与标签标准对食品包装材料、标签标示内容等提出要求的标准,如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QB/T2416-1999包装用降解聚乙烯薄膜等。(4)食品检验标准指对食品的质量要素进行测定、试验、定量所作的统一规定,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等。,2.食品产品标准,产品标准是对产品结构、规格、质量、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内容一般包括:范围、引用标准、相关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储存和运输等。其中技术要求是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原辅材料要求、感官指标、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3.食品安全卫生标准,食品卫生安全标准是对涉及食品安全、卫生、营养和保健功能的技术要求及其检验方法、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食品生产加工的卫生要求、食物中毒的预防诊断等做出的技术规定。意义:食品卫生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有效的保障了食品的卫生监督,降低了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高了国民的身体素质。同时,为提高国内出口食品的卫生质量,增强国内食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1)食品及食品原料安全卫生标准,食品及食品原料卫生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有效地保障了食品的卫生质量,降低了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体高了国民身体素质。包括:鲜畜肉卫生标准(GB2707-2005)、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GB2711-2003)、淀粉制品卫生标准(GB2713-2003)、粮食卫生标准(GB2715-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2716-2005)、酱油卫生标准(GB2717-2003)等79个国家标准。,(2)食品中有害有毒物质限量标准,对食品原料中有毒有害物质制定标准,以保证食用这些食品后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重要的食品安全限量标准主要包括: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农(兽)药最大残留限量、食品中激素(植物生长素)抗菌素的限量、有害微生物和生物毒素限量、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制浓度标准等,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GB27622012,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铅、镉、汞、砷、锡、镍、铬、亚硝酸盐、硝酸盐、苯并a芘、N-二甲基亚硝胺、多氯联苯、3-氯-1,2-丙二醇的限量指标。新的GB2762与CAC公布的限量指标基本一致。,铅对人体的危害,金属铅进入人体后,少部分会随着身体代谢排出体外,其余大量则会在体内沉积。铅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侵入大脑神经组织,使营养物质和氧气供应不足,造成脑组织损伤所致,严重者可能导致终身残废。特别是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铅比成年人更敏感。,镉对人体的危害,广州市食药监局近日公布的第一季度餐饮食品抽验结果显示,44.4%的大米及米制品抽检产品发现镉超标。(2013年05月24日科技日报)镉是一种重金属,长期积累将对人体的骨骼、肾脏造成危害,是对人体健康威胁最大的有害元素之一。,苯并a芘对人体的危害,食品中苯并芘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熏烤或高温烹调时使食品污染苯并芘;食品加工过程中受到有污染;苯并芘的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是致癌物、致畸原及诱变剂。,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由于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可引起中毒。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因而失去携氧能力而引起组织缺氧。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3克即可致死。亚硝酸盐同时还是一种致癌物质,每100公斤的鲜菜要洒56公斤焦亚硫酸,1992年,李映武研制的黄花菜脱水保鲜法获得了国家专利。这种方法即是用100公斤鲜菜加100公斤水,再加上0.5公斤焦亚硫酸钠泡制黄花菜,从而达到含硫量不超标又能保鲜保质的目的。这个方法迅速在全国各黄花菜产地普及。农户把刚摘下来的黄花菜倒入塑料袋,每达到一定的厚度就洒一层焦亚硫酸钠,整个过程没有添加水。这样下来一般100公斤的鲜菜要洒56公斤焦亚硫酸钠,如果按照大概8公斤鲜菜可以制作1公斤干菜这个比例计算,几乎每2.5公斤干菜就加了1公斤焦亚硫酸钠。,案例,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GB2763-2014),新标准将于2014年8月1日起开始施行,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2)同时废止。新标准出台后,我国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将由现行的2293项增加到3650项,新增1357项。作为我国监管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唯一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GB2763-2014),新标准扩大了食品农产品种类,为387种农药制定了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基本覆盖了常用农药品种新标准基本与国际标准接轨。在新标准中,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已制定限量标准的有1999项。其中,1811项国家标准等同于或严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占90.6%.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所有限量标准都向世界贸易组织(WTO)各成员国进行了通报,接受了各成员国的评议,并对所提意见给出了科学、令人信服的解释。,食品中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二OO二年十二月我国农业部组织修订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我国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中有98%的可比指标值已达到或超过CAC标准的要求。,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由附录1、附录2、附录3、附录4组成。,附录1动物性食品允许使用但不需要制定残留限量的药物.如阿托品、乙酰水杨酸等附录2已批准的动物性食品中最高残留限量规定如阿苯达唑、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附录3允许作治疗用但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的药物.如甲硝唑、氯丙嗪、地西泮等附录4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如克伦特罗(瘦肉精)、氯霉素、安眠酮等,食品中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动物组织中药物残留水平通常都较低,除极少数能使人体发生急性中毒外,绝大多数药物残留通常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是慢性、蓄积毒性。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超标现象,在所有兽药当中是最严重的。,食品中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按照兽药残留安全性评价程序,首先应该进行毒性试验、致癌试验、致畸试验、神经毒性、遗传基因毒性、免疫毒性及体内吸收、分布、降解等试验。,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标准GB27612011,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及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指标。真菌毒素: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次生有毒代谢产物,食品中黄曲霉素限量指标(单位:ug/kg),黄曲霉素,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花生和玉米是最容易被黄曲霉污染的粮食黄曲霉毒素被WHO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