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记与汉书的比较研究【内容摘要】 本文从写作动机、结构体例、思想内容、文章风格、影响等多个方面来比较史记与汉书之间的异同,并通过比较分析探究二者异同产生的原因。透过这些比较,我们可以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这两部历史名著,看到他们各自的特色,最终能正确的评价这两部同样伟大的历史名著。本文采用对比分析,归纳的方法,务求全面的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二者的异同,在比较的时候能够较深入地说明二者差异的具体表现,如对二者结构体例的分析,在分析中发现二者治史理念的分歧;对二者在史学上、文学上的影响,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关键词】 史记;汉书;异同;对比分析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凡属数千年的历史。汉书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断代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史记、汉书作为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纪传体史书,被后人并称为“史”、“汉”,自古以来对二者异同的研究就非常多,所以笔者在此不一一阐述。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对比:一、写作动机:司马迁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是一位刻苦勤奋的学者。他重视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也积极地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作为一名卓越的历史学家,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并把这个当作了自己神圣的使命。然而他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封禅大典,因而“发愤而卒”。他死前将遗志嘱托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1(太史公自序)司马迁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太史公自序)由此可见司马迁是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亦可看出秉先父之意。而另一方面,班彪为史记著作后传未成,便已去世。班固对父亲的后传“所续前史未详”、“所撰未尽一家”的缺憾,深感不安,便决心以西汉为断限,著作汉书。可见司马迁与班固撰史的动机皆有继承父业之意。此外,太史公自序云:“汉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建封禅,改正朔。主上明圣而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 2可见史马迁撰史记,亦有颂扬大汉盛德之意。而班固先世婕妤是汉武帝的妃子,班氏世代受到汉王朝的重用。因此班固著汉书也有意从儒家思想和道统着眼,宣扬汉朝威德。汉书叙传说:“唯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就明显有为汉朝歌功颂德的心意。因此,司马迁与班固撰述的动机都有为大汉王朝歌功颂德,润色鸿业之意。然而,和班固著史动机不同的是司马迁著史记还有一个重要的动机就是把个人对历史的认识,对个人身世浮沉的变化的感慨,对历史上先贤伟人的崇敬而抒发心中的不平而作。受李陵之祸的牵连,司马迁惨遭宫刑,整个人的形体精神受到很大的摧残,心情发生了很大变化。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3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司马迁热情歌颂那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他认为自己也属于发愤著书的类型,是在经历磨难之后通过著书抒发心中的抑郁和不平,是带着心灵肉体创伤所作的倾诉。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心灵创伤,使司马迁比其他史官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才能创作出彪炳千秋的恢宏巨著!二、二者体例的比较, 史 书比较内容史记汉书作者司马迁 班固 、班昭体裁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断代史 断限黄帝至汉武获麟 西汉一代成书西汉武帝时东汉光武至安帝 编修形式私 修私修后来变成官修(一)、本纪/ 纪史记汉书相同刘知几史通:4“纪之为体,犹春秋之经,系日月,以成岁时,书君上,以显国统。”,所以二者均把本纪/纪放在书之首;都强调君权神授:把高祖的出身说得很玄妙,是真龙天子。相异朝代纪:夏、殷、周 没有 与记事(事件)断限(时代)之分别 史记中入本纪的标准是:重实不重名,如:项羽、吕后入纪而在汉书中是重名不重实,维护的是儒家的名正言顺。项羽、王莽不入纪而入列传。史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目的是寻找历史发展之规律,反映历史现实汉书:奉刘氏正统思想,故只有刘氏帝王入纪,高祖排于首。(二)、世家:史记:司马贞史记索引:“世家者,记诸侯之本纪也。言其下及子孙常有国。”史记中入选世家者,不在年代之久远或封地之大小、名分之有无,只在乎有功或有德于天下:如陈胜、孔子,都是对历史发展进程有重要影响之人。汉书:没有世家,受大一统思想和统一政权之影响,毋须用此体例区分正统和其他政权。(三)、列传:史记汉书相同1、刘知几史通:“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2、太史公自序/ 叙传:个人身世、撰作动机、写作经过等。3、太史公曰/ 赞曰:传末都附有个人的评论。相异标准:不拘社会之阶级、贤与不肖,只限对社会有影响力者例:刺客、侠客、滑稽等列传。西汉人臣之传记加入外戚、皇后、宗室删去刺客、侠客、滑稽史记:重视对历史发展有影响力的人物全面的社会史汉书:重视上层有影响力的人物帝王史 体例、编次、传目自由,例:李将军列传、匈奴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体例严谨,突出名礼:以人物名称为传目,列外族传于诸大臣传后,置王莽传于最末。史记:体例是根据历史发展之变化来展开。汉书:重视严格体例,遵守儒家正统思想,将贰臣贬于最后。史记 汉书 相同1、刘知几史通:“观太史公之创“表”也,燕越万里而方寸之中,雁行有序,使读者举目可详。”2、谱列王侯世系相异缺百官公卿表:秦汉官制古今人表:汉以前之人物 汉书:自乱体例。争议之处:徐复观:仿尚书,无断代之意,如志、古今人表 (四)表: (五)、书/ 志:相同1、刘知几史通:“夫刑法、礼乐、风土、山川,求诸文籍,出于三礼,及班、马史,别裁“书”、“志”,考其所纪,多效礼经。”2、补纪传之不足,解决史事割裂之弊3、断限:通史相异汉书:新增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从二书体例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体例的差别根本在于二人背后治史理念的差异: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目的是为了探究历史发展规律,重通变思想、重历史现实、重社会各阶层、重表现历史发展之脉络、用通史(重人的精神)。汉书:重刘氏正统,用断代史、重上层社会、重正统、重体例之严谨(儒家道统)。三、思想比较汉书.司马迁传说史记:“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班固指责司马迁的异端思想,正是因为他自己恪守儒家正统观念,而与司马迁思想的主要分歧所在。第一,汉书的儒家正统思想比史记浓厚。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班固曾批评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武帝时期确立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发到了东汉时期儒家思想已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并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根。第二,史记有较强烈的反天道、迷信的思想,而汉书则有宣扬天道、迷信的内容。第三,最能体现史记、汉书思想差异的,是货殖、游侠二传。同样论述仁义道德的产生,史记、汉书都征引管子,司马迁强调经济所起的决定作用,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相吻合。而班固则是所谓的“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则是迂腐的道德说教。四、文章风格的差异:(一)、二者的为文取材不同,史记是雅俗并收,而汉书则偏重于尔雅之文。司马贞在史记索隐后序中曰:“夫太史公纪事”,“或旁收异闻以成其说”,“或得之于名山坏宅”,或取之于旧俗风谣。比如,淮南衡山列传引民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能相容。”佞幸列传引谚语:“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又比如,游侠列传记郭解之貌:“其貌不及中人。”乃根据目睹所书。这些正如刘知几所云:“以刍荛鄙说,刊为竹帛正言。”(史通.采撰)而汉书的取材,据郑樵通志.总序曰:“自高祖至武帝,多用史记文,尽窃迁书。”清代赵翼亦认为,汉书“武帝以前传记,多用史记文。”(廿二史札记.过秦论三处引用)此外,汉书中多载各种经术文章和辞赋。比如韦立成传载宗庙议礼文,杨雄传载反离骚等等,多取诸现成文献。这样,很明显使人感到,史记之文,更多带有生活气息,带有独创性;而汉书则更倾向于文献的保存。(二)、二者感情色彩不同。史记和汉书都严格遵守史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原则,表现出历史学家的文章道德。但史记的爱憎感情,主观色彩相当明显。比如史记.项羽本纪记项羽在钜鹿之战时,破釜沉舟,气吞山河,在鸿门宴上,磊落洒脱;在垓下之战中四面楚歌,凄怆悲壮。把一个项羽写得活龙活现,叱咤风云,呼啸而过,浑身是血肉,是精神!而汉书常常是不动声色的客观叙述。这主要是由于二人性情、遭遇以及著史环境不同所致。司马迁因李陵事件受辱,在忍辱负重著史中正义感极其强烈;班固境遇较司马迁安顺,是奉诏官撰,朝廷赏赐甚厚,所以文章文雅醇谨。(三)、叙事笔法方面。史记善于叙事,笔法千变万化,不拘一格。史记之行文,往往挥洒自若,笔墨酣畅,简洁处简洁,豪放处豪放。比如五帝本纪赞,文简意多;伯夷列传,纵横变化;屈原列传婉雅凄怆;而滑稽列传则有调笑嬉戏,凡此等等,俱因文而异,变幻出之。而汉书之行文,虽无史记富有变幻的特点,但以整严工练见长。比如苏武传中记苏武在单于的胁迫面前,坚韧不屈,“引佩刀自刺”,以下“凿地为坎”一节及后面“幽武,置大窖中”一段,极其细腻地刻画出他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苦难。汉书中的人物不如史记中的人物生动传神、血肉丰满,因而其文学性亦不及史记。(四)、史记与汉书二者文字的大不相同。史记语言感情浓烈、气势奔放、简练畅达、生动形象,行文多用散体,完全是文学家的语言;汉书简洁整饬、典雅规范、准确严密、韵味深长,崇尚藻饰,堪称史家语言的典范。我们打开史记,随意翻阅三五处,即可体会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爽快淋漓,不拘形迹,无腐儒气息;而汉书喜用古字古词,倾向排偶骈俪。后汉范晔说“迁文直”,“固文瞻”(后汉书.班固传)正反映了这种差别。总而言之,史记与汉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各有千秋。然而纵观二者的风格,史记因其语言平易质朴,浅显易懂,文史兼宜,其间好用对白,根据人物口吻直书,所以传神逼真,不避鄙俗,书中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如见其人真实面貌,读起来就像在读一部引入入胜的小说,精彩处令人拍案叫绝。而汉书艰深华赡,读起来趣味少了很多,虽然它也有写非常出彩的人物传记李广苏建传,但通篇来看,这样的文章还是比较少,汉书有精细的笔法,以谨严取胜。五、二者产生的影响(一)、在史学上的影响:1、二者的体例成为了以后中国数千年史学的固定模板。从史记到汉书,人物列传式的历史记载方式成为了历代著史的固定范式。汉书继承而又发展史记的编纂形式,使纪传体成为一种更加完备的编纂体例。例如,史记虽然立了吕后本纪,但却用惠帝纪年,汉书补立惠帝纪,解决史记在体例上的混乱;对于年月的记载也比史记详细和明确。而且汉书新创立的四种志,对于西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文化的记载,比史记更加完备,从而提高了汉书的史料价值。对于传记的编排,汉书基本上按时间先后为序,体例上也比史记整齐划一。2、“正统思想”、“君权神授”思想逐步走向强化。在史记、汉书中都有对汉高祖“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这纯粹是为了强调开国者天生异象的无稽之谈,从中反映了皇权神授的合理化。这种描写到了后代的史学中大多类似,强调开国君王的出身不凡,即使是乞丐出身也幻化成神灵转世。(二)、在文学上的影响:1、史记成为了后代传记文学的典范,后代文人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2、史记中的故事成了后代小说、戏曲的重要取材对象。元曲选中有:楚昭王、赵氏孤儿、伍员吹箫、气英布、谇范叔、冻苏秦、赚蒯通、马陵道等,现存132种元杂剧中就有16种取材自史记。京剧中也有霸王别姬、文君当炉、博浪椎、浣纱计、完璧归赵等名剧取材于史记。六、小结综上所述,史记汉书这两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各有所长,各有特色。如果细加比较,司马迁思想解放,观点新颖,批判性强;班固则谨守传统,奉行儒教,歌颂皇权。由于出身的阶级限制及其写作动机的差别不同,封建道德说教的观念在汉书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因此汉书在叙述史事上比较缺乏同情人民的饱满感情,在描绘人物时,也不像史记那样栩栩如生。尽管如此,汉书在综述汉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具体情况上,较之史记提供了更完整更丰富的直接史料。在文章风格上,也能在司马迁雄浑质朴、天马行空的境界外,另辟散文中细密周严、典雅华丽的一派,加上辞赋家的美学色彩和字句结构,对后代骈文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汉书来源于史记,但也从此开始转轨,更明确、更自觉地形成了中国封建“正史”的传统。综观全书,汉书的缺点毕竟是小疵,瑕不掩瑜,堪称为与史记比肩的体大思精之作。读史记,面对的是一侠客,作者年轻时走遍了天下名山大川,山水灵秀、天遥地阔是一辈子的财富,落笔之时神采飞扬。而到报任安书时,侠客已经老了,一生的遭遇积郁胸中,从文字中迸发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南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
- 集安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 高速铁路道岔结构课件
- 电芯活化知识培训内容总结
- 医保局学习教育总结评估报告范文
- 电脑板焊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高考场景课件
- qa考试试题及答案
- office考试试卷及答案
-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机关事务管理局招聘考试大纲
- 乏力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2
- 2025亚洲杯男篮+《热血征程砥砺前行》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中励志主题班会
- 2025-2030牛结核病防控技术进展与行业影响分析报告
- 2024年泰州市靖江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真题
- 国际快递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GB/T 45817-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陶瓷砖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表
- 用友U8ERP模块功能介绍
- 支撑切割施工方案A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