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_第1页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_第2页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_第3页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_第4页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第11、12课 近代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发展1、背景(1)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到实验科学的时代;(2)物质基础: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3)理论基础:以伽利略为代表的科学家勇于探索的努力,奠定了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2、伽利略奠定基础系,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等。天文学: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2)意义: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伽利略在天文学上的发现和观点,摧毁了教会的信条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3、牛顿创立经典力学(1)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2)内容: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3)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4)意义:对解析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性意义(海王星);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把造物主(神)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使人类获得了用理性解决问题的自信,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促进英国工业革命产生。(5)局限:只适用宏观世界低速运动状态,绝对的时空观无法解释微观高速运动现象。二、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1、历史背景:(1)19世纪科学得到了飞速发展;(2)物理学面临的危机和挑战: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等。2、相对论的提出及主要内容:(1)提出:20世纪初,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1905年。(2)内容:相对论包含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穿越时空的梦想爱因斯坦为说明相对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未来的某一时间里,有一对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宇宙飞船以万千米秒的速度飞行,哥哥留在地理上,年以后,当哥哥已经变成白发老人时,他去迎接回到地球上的弟弟,却发现弟弟还是一个多岁的年轻人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3、意义:(1)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即: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3)相对论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辨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探究:相对论力学与经典力学的关系相对论中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1、诞生的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使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内部。(2)大量的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通常的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描述。量子论在这种背景下诞生。2、量子论的诞生、发展和量子力学:(1)诞生:1900年,解释热辐射现象,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普朗克由于创立了量子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2)发展: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出现的现象及光的本质,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把量子论用于原子结构的研究,创立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经过这些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到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最终建立。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3、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影响:(1)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2)量子论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并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3)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探究: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提出有什么共同点?从背景上看,19世纪末,物理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物理学的研究一方面深入到物质内部的微观世界,另一方面扩展到整个宇宙。但是,一系列新的发现无法用经典物理学解释,这使得经典物理学陷入了危机,面临着挑战。从产生过程看,第一,都是科学大师们敢于向权威挑战,追求真理的结果。第二,都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3)影响看: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力学的不足,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四、生物进化论的诞生:1、生物进化论思想诞生的条件和原因(背景):(1)历史背景:中世纪,基督教会坚持上帝创世说,打击异端,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2)思想基础: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人文主义思潮对基督教神学的冲击,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3)物质基础: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生,使人们思想和视野更加开放;一方面从17世纪后期开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英美法德等国建立,打击了封建势力和教会力量。另一方面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后扩展到其他欧美国家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迅猛发展。(4)理论基础: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研究陆续取得重大成果,细胞学说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早期生物进化思想:拉马克进化论的的倡导者和先驱,19世纪初(1)主要观点: 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2)意义: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3、达尔文进化论的创立者:创立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标志着生物进化论的诞生。理论观点: (1)发展变化:生物是进化而来的,经历了由低级向 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2)自然选择:共同的原始起源,生物会发生变异,不同物种的变异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3)物竞天择:生物必须适应周边 环境 ,和其他种类生物以及本种类生物进行 竞争;(4)适者生存:能够适应 环境 而发生 变异 的个体,将获得较多生存和繁殖的机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形成了生物新种。原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基础:自然选择影响: (1)对欧洲思想界的影响: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2)对欧洲学术界的影响: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3)对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进化论思想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的思想武器。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如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蓬勃兴起。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18531921年)译述了赫胥黎的部分著作,名曰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号召人们救亡图存,“与天争胜”,对当时思想界有很大影响。他们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及其产生根源分歧:达尔文进化论认为人类是自然界演化的产物,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宗教神学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的。根源:(1)从世界观方面说,宗教是建立在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础之上的,而科学是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的。(2) 从方法论方面说,宗教学说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研究基础之上的。(3)从政治上来说,宗教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特权的工具,科学则是追求民主和平等的武器。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能力的提高。第 13 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教学目标课标内容:现代信息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能力要求: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考向定位:蒸汽机、电力的广泛应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互联网的诞生标志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考查的核心内容:近代世界以来的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教学过程:问题思考:近代西方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关系近代思想解放是近代科技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二者相互促进推动。一方面,近代思想解放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们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文艺复兴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了人和人性,人的自我意识觉醒,形成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潮流,为打破地心说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基础;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另一方面,近代科技的发展,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物质条件,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如近代天文学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宗教改革运动的开展,经典力学的建立为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生物学的发展,尤其是生物进化论的形成,极大地冲击了基督教神学思想,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背景P62(1)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 资产阶级革命 的胜利;(2)18世纪, 工场手工业 的发展使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3) 科学技术 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工业革命中纺织业的需要。2、过程改良:(1)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了装有 冷凝器 的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2)80年代,瓦特又制造了 联动式 蒸汽机,能够使用不同工厂的需要;应用:(1)瓦特改良蒸汽机用作提水、带动车床、织布机等(2)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3)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美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3、影响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从而克服了自然力的局限性。促使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转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改变了工业格局的分布:近水建厂交通发达、资源丰富的地方建厂在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化进程开始,英美法等成为工业国,伴随着城市化,近代意识形成,如竞争意识、时间意识、风险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变革意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变化;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蒸汽轮船、蒸汽机车),世界各地联系密切,日益形成一个整体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时代”到来的消极影响:(1)环境污染开始,以化石燃料、以燃煤动力为基础,通过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排放工业污水来发展经济,造成了环境污染;空所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与煤消费量同步,汽车产生的废气、工业污水、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大气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等,直接污染食品污染盘中餐;(2)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资本家越来越富有,工人越来越贫穷,,人际关系冷漠,阶级对抗加剧;(3)加剧殖民侵略和掠夺,拉大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差距。二、电气革命的出现1、背景蒸汽动力不能完全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科学家对电的不懈研究: 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造出避雷针19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发明电池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2、过程1831年,英国科学家 法拉第 发现了 电磁感应 现象,为 发电机 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1866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电力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使用电力新发明的涌现,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长距离的 输变电技术 也日趋成熟。3、影响(1)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表现在什么地方?电力成为一种新的能源,工业获得比蒸汽机更强大、更方便的动力;工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 社会结构 和 世界形势 ,资产阶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 垄断组织 的形成。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3)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 社会生活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互联网与信息化社会 1、互联网的诞生的条件(1)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 电子计算机 ,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3)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出于“ 冷战 ”的需要加紧对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2、诞生 诞生: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发展: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即WWW。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是 1994 年3.主要特点及功能 (1)概念:是超大规模的 计算机 及其相关设备组成的 信息与服务共享的网络。 (2)特点:界面直观、 声像兼备 、链接灵活、高速传输等。 (3)功能:提供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资料检索、浏览新闻、休闲游戏、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谈心等。4、 “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影响 积极:(1)迅速在社会、 经济 、 文化 等各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2)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3)传统经济的影响: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4)人们的 工作 和 生活方式 发生了很大变化。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活更加 丰富多彩 , 社会交往方式 也发生了变化。 (5)为教育提供了新的 发展空间 ,使传统教育进一步完善,远程教育成为可能。消极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与犯罪影响着经济的安全;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如各种宣扬色情、凶杀、暴力等信息垃圾污染青少年心灵;使青少年沉迷于虚拟世界,脱离现实生活;使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耗费时间,荒废学业;当青少年无钱上网,去偷抢盗等,走上犯罪道路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展开了激烈的竞争,造成了世界更加动荡不安。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利用网络,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造成世界局势更加动荡不安。4、对策:(1)普及计算机和互联网知识,提高人们的认识和操作水平;(2)对青少年应加强道德和相关法律知识教育,树立正确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3)加大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和规范相关立法。正确认识科技革命的影响积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率,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推动生产关系、生产组织形式的转变,改变了各国的经济布局。对政治发展的影响: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推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民主制度逐步建立,并不断发展、完善。对社会生活: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对世界的影响:密切了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