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好三道“筛子”培养高中化学的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 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学法得当,事半功倍;学法不当,费时费力。同时,学习习惯就是把认识和知识转化为实践,更从实践中巩固和加深认识,再转化为更高水平和能力的实践;习惯是经过重复和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定持久的条件反射和生活工作需要,它折射了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哲学原理。化学学科既具有理科重视实验、重思维推理的特点,又具有文科知识抽象、需要加强记忆的特点。而高中化学更是一门知识面广、横向与纵向联系紧密、疑难点多的高中课程。许多同学认为化学内容杂、乱、多,很难学好;也有的同学感到化学“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多就乱,一长就忘”,考试往往很难得到高分。这些都体现了许多同学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没有针对化学特别是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找到并采取恰当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养成良好的高中化学学习习惯。针对高中化学这一学科特点和知识内容,我认为,培养良好的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和习惯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也就是我们在学习化学过程中,要过好三道“筛子”,即养成课前认真预习(第一道筛子)、课上听讲思考(第二道筛子)、课后复习巩固(第三道筛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我坚信,只要我们采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并使之成为一种学习习惯,我们不仅能做到“一学就会、一听就懂”,而且能够做到“多而不乱、长而不忘”,取得高分的好成绩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如何过好这三道“筛子”,即课前预习、课上听讲和课后复习巩固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一、过好第一道“筛子”课前预习理解、掌握并牢记一项比较复杂的新知识,不是一次两次的简单学习就能达到的。必须经过反复多次的学习、思考,加以强化。俗话说:有备无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而预习,就是在教师正式授课前的多一次自主学习。预习就是学习的第一道“筛子”。通过这第一道“筛子”,自我检验自身能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特别是要把自身难以理解、理解不透、有些误解的知识内容和环节“筛”出来。当我们在课上遇到老师讲到这些“筛”出来的难以理解、理解不透、有些误解的知识内容和环节时,我们就会更敏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听讲得更认真和专注,我们就能做到纠偏解惑,就会对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提高听课质量和效率。这对于那些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记忆力不强的学生,这一方法和习惯所起的效果将更加明显。预习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是一种善于学习的好方法和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自学能力是中学生乃至我们整个人生的首要能力。培养出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就能使我们的学习更主动、更有创造性、更利于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掌握了自学能力,就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一把“金钥匙”,就能源源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汲取新的营养,我们会受益终生。高中化学的预习要注意以下三点:一要通读教材,搞清楚课本上讲了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通读之后要掩卷而思,看哪些内容已基本清楚,哪些内容不甚了解,哪些是重点等,要对这部分内容有大概了解。二要在通读基础上进行细读,要挖掘教材中更深一层的内容,在细读中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不仅要知道书上讲了什么,还要思考“为什么”,要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比较,对重要要领结论及关键字词做好标记,对存在的问题也要随时记录,这样边读边记,边读边注,提高阅读效果。三要在预习中注意分析、归纳,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到预习中的重点内容,将发现的问题带到课上,看老师如何分析。这样有助于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在预习中要做到先通读,再细读,并注意总结归纳,注意知识点间的联系,搞清楚哪些知识需要记忆,哪些内容还不太理解,做到心中有数、重点突出、难点明确,使预习达到一个较高层次。二、第二道“筛子”课上听讲听讲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和手段,也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预习(过好第一道“筛子”)基础上的听课,就是过第二道“筛子”。要把握听课学习的三个要点:一是听课要认真。在听讲中要紧跟老师的思路,抓住重点、带着问题听课,变被动听老师讲解为主动观察聆听思考,可使思维更活跃、目的更明确、注意力更集中,使听课更具主动性、针对性和目的性。对于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要观察聆听思考老师是如何分析解决的,自己为什么没弄清楚,这样不但可以理解这部分知识,还有助于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二是笔记要做好。在听讲时要做到手脑并用,做好听课笔记。做笔记要抓住重点、条理清楚,特别要记的内容是知识点间的联系、例题分析。对于老师分析某问题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特别重视,这正是我们需要培养的能力。对于预习中了解的内容可通过老师讲解强化记忆。三是实验要重视。上课时,要重视实验,注意实验能力的培养。化学课上演示实验较多,在老师演示实验时,我们要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既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还要抓住本质的内容。如高一化学第一章卤素的第一节氯气的性质实验中,当烧热的铜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我们可观察到有棕黄色的烟生成,这是生成氯化铜的缘故,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即铜丝继续保持红热,这一现象很容易被忽视,正是通过这一点说明该反应是一个放热的反应。在观察实验时,不能只满足于表面的现象,还要对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联想。要抓住实验的本质,如HCl气体极易溶于水,可通过喷泉实验说明HCl的溶解性。在观察实验时,我们发现当挤压胶头滴管,有少量水进入烧瓶,打开止水夹,烧杯内的水就沿着导管喷入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我们再思考:为什么会形成“喷泉”呢?主要就是烧瓶内的气体溶于水、压强减小,大气压把水压入烧瓶。掌握这一原理,我们看1995年高考第7题: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D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a(干燥气体)b(液体)A、NO2水B、CO24摩/升NaOH溶液C、Cl2饱和NaCl水溶液D、NH31摩/升盐酸根据原理,要形成喷泉,烧瓶内气体要大量减少,压强减小即可,溶液充满烧瓶,也就说明无气体剩余,马上选出答案为B和D。例如在实验室制HCl的实验中,我们思考为什么制HCl和制Cl2尾气吸收装置不同,为什么制HCl时加一倒置漏斗即可防止倒吸,通过多思考,多联想,也就掌握了这样知识点。三、过好第三道“筛子”课后复习巩固课后及时复习,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加以巩固,是学习习惯中很重要一个环节。课后巩固不单指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在做作业前首先要把这部分内容进行复习归纳即课后及时复习。课后复习就是把预习的内容和老师课上所讲内容加以整理、归纳,是一个知识再现的过程,也是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从这个规律可以看出,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预习是对知识的初步记忆,必须课后及时复习。复习越及时,遗忘越少。在复习时可先整理笔记,使老师讲课内容再现,并通过整理、归纳,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通过预习、听课、复习,我们对所学知识已基本掌握。但要对知识真正理解,能够灵活应用,还必须在预习、听讲、复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来达到这一目的。练习不是跳入题海;做的题多,成绩提高不一定快。下面简述一下如何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学习中,许多同学在做题时,不善于审题,不在分析的基础上求解,往往拿到题目就动笔,结果常导致失误或失败。所以,我们在做题时也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即不论遇到什么类型的题目,只要我们认真审题,在审题的基础上进行谋解,最后要通过分析进行总结归纳,这样我们的解题能力会大大提高,许多高难度的题也会迎刃而解。审题重要性的几个例证:例1: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当有4摩氯化氢被氧化时,在标况下得氯气的体积为()A、2.4升B、11.2升C、44.8升D、89.6升在此题中,MnO2+4HCl(浓)=MnCl2+Cl2+2H2O,其中4摩HCl参加反应,只有2摩HCl被氧化,故该题关键为4摩HCl被氧化,故选(C);常误选(A),认为4摩HCl参加反应。例2:某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由此可得出结论A、该有机物一定不含氧;B、该有机物通式为CnH2n;C、能确定该有机物分子式;D、无法判断该有机物是否含氧。很多的同学受思维定势的影响,马上想到有机物燃烧生成CO2和H2O,说明有机物一定含C和H,是否含氧不能确定,选(D),但此题关键字为某烃,就确定说有机物不含氧,只含C、H两元素,故选(A)和(B)。例3:CS2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SO2,现有0.228克CS2在448毫升O2(标况)中点燃,完全燃烧后,混和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A、112mlB、224mlC、336mlD、448ml这道题数据充分,有的同学看到题就开始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首先判断哪个反应物过量,然后一步一步求解。如果仔细审题,就会发现此题有一隐含条件,即CS2燃烧前后,气体体积没变,若找到这一信息,就可确定燃烧后混和气体体积与CS2无关,马上得到答案为D。上述几例说明:在做题时,审题非常关键,在审题时要抓住关键字词,注意挖掘隐含条件,排除干扰因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审清题意基础上解题时,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注意找到最佳解题方法。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质量守恒定律及阿佛加德罗定律的应用,并注意常规解法和巧妙解法相互结合。常用的巧解方法一般有守恒法、差量法、关系式法、平均值法、十字交叉法等等。要真正掌握这些巧解方法,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做题时仔细体会。以下例简单说明。例4:把1克含脉石(SiO2)的黄铁矿样品在O2中灼烧,反应完全后得残渣0.70克,则此黄铁矿中S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应为多少?这道题可采用据方程式进行计算,较麻烦;若用关系式、差量法,很简单就得到结果。据方程式和S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8S-4FeS2-2Fe2O3再根据FeS2和Fe2O3固体质量差来计算就很容易。解题后对题目的归纳整理是练习巩固很重要的一步。许多同学往往忽略这一步而陷入题海,不能自拔。在解题后要进行思考:这道题涉及哪些知识点的应用,是如何解答的,还有没有更佳的解题途径;在以后解此类题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并注意一题多变,即将已知和求解多角度转化,进行分析和归纳,训练思维灵活性。如在例2中把“某烃”改为“某有机物”此题内容就不同了,答案也随之变化。通过一题多变,对知识理解更深刻。解题之后还要注意一题多联,即有意识地从学过的知识中联系与本题有关的内容、训练思维的创造性。如在例3中,挖掘出该题的隐含条件:燃烧前后气体体积没变,就可联想燃烧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还有哪些,如固体燃烧,也属此类型。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联,最后发展到多题一解,通过联想,能从解法中概括推广出同类问题的解法,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部门沟通协作会议纪要模板(会议管理)
- 免疫细胞分类与功能讲解
- 医院护理操作流程与质量标准
- 电子商务经验交流总结
- 电商平台用户增长策划报告
- 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一级知识点
- 思念故乡的抒情作文(13篇)
- 建筑设计院项目投标文件撰写指导方案
- 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方案
- 电子商务支付体系建设规定
- 合肥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恐龙妈妈藏蛋课件
- 演讲与朗诵教学课件
-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5》更新要点解读
- 2025年教师师德师风考试题(附答案)
- 贵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企业策划书
- 学堂在线 战场侦察监视技术与装备 章节测试答案
- 智慧产业园区AI大模型数字化平台建设方案
- 全球变暖与地缘冲突-洞察及研究
- 土壤隐患排查培训
- 垃圾分类可回收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