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_第1页
中国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_第2页
中国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_第3页
中国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_第4页
中国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仫佬族首次大规模举办“依饭节”万人空巷11月28日,中国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在中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开幕,这是仫佬族首次举行大规模“依饭节”。 仫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约20万,其中八成左右在广西罗城。依饭,仫佬语叫“依凡”或“稀凡”,是仫佬族人感恩还愿、庆祝丰收、驱灾祈福的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以村屯或者宗族为单位每三年举行一次,多在立冬以后进行。 中新社发 刘万强 摄中新社罗城十一月二十八日电(记者 刘万强)中国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二十八日在中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开幕,这是仫佬族首次举行大规模“依饭节”。这一仫佬族最盛大的节日顿时使得罗城万人空巷,会场被数万民众围得水泄不通。 据介绍,仫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总人口约二十万,主要聚居在广西罗城。依饭,仫佬语叫“依凡”或“稀凡”,是仫佬族人感恩还愿、庆祝丰收、驱灾祈福的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以村屯或者宗族为单位每三年举行一次,多在立冬以后进行。节日期间,仫佬人在各自宗祠里举行隆重神圣的“依饭道场”,虔诚祭祀,整个节庆充满了原生态民族文化韵味。新中国成立后,依饭节经过改革,成了仫佬族人民庆丰收和继承发扬民族文化艺术的节日,节间的祭神仪式已逐渐简化,增加了演新戏、唱新歌、进行体育比赛和经贸活动的内容。 二00六年,该民俗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天上午,仫佬族著名作家、广西文联主席潘琦宣布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开幕。充满独特民族风情的开节仪式及风情歌舞引得数万观众叫好,演出中仫佬山乡的普通村民也走上舞台展示仫佬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场景,实现了原生态与现代型的完美结合。与其他节庆活动动辄数百万元邀请明星演出不同,本届文化节更强调民族特色,没有邀请大牌明星,只有广西本土艺人参与。官方强调说,本届依饭节将淡化官方市场,做到官员少、游客多,明星少、群众多,一般礼节少、民族礼节多,更加突出民族特色,展示原生态民风民俗,把文化节办成民众自己的节日。 当天中午,来自各地的嘉宾还一起在室外品尝当地独特的“依饭风味千家宴”。 为期两天的活动中,还分别举行草龙舞、抢粽粑、仫佬竹球、台阁顶马、猫狮表演等仫佬族民族特色表演、原生态依饭节表演、仫佬山乡旅游文化活动、山歌“歌王”擂台赛等,让游客与仫佬族民众一同欢度原汁原味的民间依饭节,感受浓郁的仫佬族风情。 仫佬族依饭文化节主要有文化节开节仪式及风情歌舞表演;民俗项目展演;书画、摄影、奇石、根艺、盆景展;原生态依饭节表演;仫佬山乡旅游文化活动;山歌“歌王”擂台赛;举行文化节闭幕式等7项内容,其中,原生态依饭节表演将展现原汁原味的民间依饭节和浓郁的仫佬风情,民俗项目展演中将有草龙舞、抢粽粑、仫佬竹球、台阁顶马、猫狮表演等体现仫佬族民族特色的项目。除了主体活动外还配有依饭文化美食节、县内外名优商品展销交易会。其中开节仪式和风情歌舞表演分“创世古韵”“依饭神韵”“走坡情韵”“仫佬风韵”四个章节,以宣传仫佬族深厚的文化,特别是依饭文化,展示仫佬族的独特风情为主题。民风民俗项目表演、原生态依饭节表演、仫佬山乡旅游文化活动、山歌“歌王”擂台赛等具有仫佬族民族特色的民俗表演,“好玩好耍东门四把”这句俚语说的是在仫佬山乡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上,有许多独特的民间文化和体育传统项目。“好玩好耍,东门四把;穿衣吃饭,黄金龙岸。”这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广为流传的俚语,说的是该县四个繁华美丽和物华天宝的好去处:景象繁荣县城所在地东门镇、通衢四方的交通要冲四把镇以及物产丰富的黄金和龙岸两大富庶乡镇。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活动照片开幕式活动现场。图为依饭摊面舞中国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在罗城民族文化广场隆重开节。依饭节是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特有的一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至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依饭节又称“喜乐愿”,是仫佬人民感恩还原、庆丰收、祈求人丁平安、五谷丰登的传统节日。依饭文化节首先进行的是开节祭祖仪式,向白马娘娘和列位先祖圣贤敬奉香烛,祭拜白马娘娘和先祖圣贤,以感谢白马娘娘、列祖圣贤的护佑先祖之恩以及创业养育之恩。图为身着仫佬族服饰的少女手捧依饭节赋长卷在简短的祭拜仪式之后,是盛大的仫佬族风情歌舞表演。整场演出分为“创世古韵”、“依饭神韵”、“走坡情韵”、“仫佬风韵”四个章节,以宣传仫佬族深厚的文化,特别是依饭文化,展示仫佬族的独特风情为主题。其中的歌舞表演依饭摊面舞,就再现了先祖们开山造田,驱赶猛兽,丈地造屋的场面,让仫佬子孙世世代代铭记祖先创世、创业和养育的恩德。在仫佬族依饭节活动当中,坐唱月敬和摊面舞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而歌舞走坡则展示了仫佬族青年独特的恋爱、交往的习俗。除此之外,美酒飘香、仫佬山乡凤尾竹、欢腾的依饭节等独具仫佬族特色的节目把整个会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图为千家宴图为依饭节赋长卷同时,在这一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上还将举办民俗项目展演、原生态依饭节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依饭节图片库/sub/101186罗城依饭节简介目录 1简介 2依饭节的由来 3依饭节的举办 3.1首届依饭文化节 3.2举办依饭节的意义 依饭节依饭节是罗城仫佬族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罗城仫佬族众多节日中,最独特最隆重的节日是“依饭节”,又称“喜乐节”,有庆丰收,保人畜之意。每隔3-5年举行一次,为期一至两天,在立冬后择日举行。节日期间,以仫佬族人居住区域所谓的“峒”为单位,在各自的宗祠里举行隆重而神圣的“依饭道场”,进行虔诚的祭祀活动,活动充满了原生态民族文化韵味。简介 依饭节现场罗城依饭节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仫佬族群众感恩还愿、庆祝丰收、祈求人丁安泰的传统节日。仫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人口约15万,90以上聚居于广西罗城。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罗城成为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作为仫佬族山乡特殊而隆重的节日,依饭节于2006年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依饭节每隔3-5年举行一次,为期一至两天,在立冬后择日举行,一般在公共祠堂里开展。目前依饭节的各种习俗主要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得以传承,流行于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四把等地。依饭节的道场主要有7个仪式,依次为起坛、请圣、点牲、劝圣、唱牛歌、合兵、送圣等。依饭节的由来关于依饭节这个节日,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古代仫佬山乡群兽为害,特别是兽王-神狮,凶猛异常,伤人畜,毁庄稼。正当仫佬人陷入困境时,来了一位白马姑娘,她力大无比,射死了神狮,解救了万民,并从狮口中夺回谷种送给人们,又用芋头、红薯做成黄牛、水牛为人们犁田耕地,教仫佬后生习武灭兽。从此,仫佬山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了纪念她,人们便以“峒”(仫佬族以血缘聚居,同姓为一家族,族内分“峒”)为单位,集资轮流主持聚会,即依饭节。依饭节的举办首届依饭文化节 首届罗城依饭文化节首届依饭文化节在2009年开始举办,举办之前,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曾在广西首府南宁举行发布会宣布,罗城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在2009年11月28日至29日举行。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罗城民族文化广场开幕,主题活动开节仪式和风情歌舞表演分“创世古韵”、“依饭神韵”、“走坡情韵”、“仫佬风韵”四个章节,活动宣传了仫佬族深厚的文化,特别是依饭文化,展示仫佬族的独特风情为主题。其中民风民俗项目表演、原生态依饭节表演、仫佬山乡旅游文化活动、山歌“歌王”擂台赛等具有仫佬族民族特色的民俗歌舞表演。首次依饭节除了“峒”内族人聚会和祭祀神灵外,还请来唱师,进行歌舞活动。首先选出最长最饱满的糯稻谷穗,用彩带扎起,悬于墙上。堂屋中央的大桌上摆满用芋头、红薯刻成的水牛、黄牛模型,摆上五色糯米饭,其周围摆上芝麻、黄豆、八角、沙姜等12种农产品和鸡、鸭、鱼、猪心、猪肝等12种祭品,以示六畜兴旺、农渔牧副丰收。依饭节结束时,将谷穗和耕牛模型分送给各家各户。举办依饭节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