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力简介(自组)_第1页
中国核电力简介(自组)_第2页
中国核电力简介(自组)_第3页
中国核电力简介(自组)_第4页
中国核电力简介(自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机容量装机容量 (installed capacity) 水电站全部机组额定出力的总和。 电力系统的总装机容量是指该系统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功功率的总和,以千瓦(KW)、兆瓦(MW)、吉瓦(GW)计(10的9次方进制)。 年发电量年发电总量=装机容量24(小时)365(天)1000MW核电机组年额定的发电量=87.6亿Kw.h2011年,我国发电量累计达到46037亿千瓦时,同比增12.0%;其中,12月份达到40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1、受长江来水减少影响,2011年三峡电站完成发电量782.93亿千瓦时,较上一年同期减少7.20。2、核电大亚湾核电基地(包括岭澳核电站)在运核电机组数量从此前的5台增加到6台(2011年8月),以总装机610.8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450亿千瓦时成为目前我国最大的核电基地。大亚湾核电站是采用法国M31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98.4 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不足10%,1987年8月7日工程正式开工,1994年2月1日和5月6日两台单机容量为984MWe压水堆反应堆机组先后投入商业营运。岭澳核电站(中广核)(4台CPR1000)岭澳核电站位于广东大亚湾西海岸大鹏半岛东南侧。一期工程,采用中国CPR100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99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30%,于1997年5月开工建设,2003年1月全面建成投入商业运行,2004年7月16日通过国家竣工验收。二期工程,采用中国改进型CPR100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1号和2号机组综合国产化率分别超过50%和70%,于2005年12月开工建设,两台机组计划于2010年至2011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行。运营公司治理模式大亚湾核电站售电关系图大亚湾核电站年发电能力近150亿千瓦时,70%输送到香港,占香港用电量的约25,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 岭澳核电站售电关系图岭澳核电站一期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参考,进行了52项重要技术改进,拥有两台装机容量为99 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年发电能力约150亿千瓦时,全部输往南方电网。大亚湾核电基地位置地图: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大鹏湾畔,距深圳市中心直线距离约45公里,距香港特别行政区尖沙咀直线距离约52公里。岭澳核电站与大亚湾核电站相邻,两电站相距1.2公里。 中广核阳江核电有限公司(6台CPR1000)位于美丽的南海之滨广东省阳江市东平镇,采用我国自主品牌的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及其改进型技术CPR1000+,将连续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是目前我国一次核准机组数量最多和规模最大的核电项目。阳江核电站1号、2号机组采用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自主品牌CPR1000技术方案,3号至6号机组则采用CPR1000+ 技术。CPR1000+ 技术是以2003年建成投产的岭澳核电站为参考,汲取世界上同类型机组的运行经验,吸收三代核电技术理念和改进成果,在CPR1000基础上通过持续改进、不断创新而形成的技术成果。CPR1000+ 技术方案在安全性、经济性、稳定性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大部分性能指标达到国际第三代核电技术水平。阳江核电站工程将充分利用国内核电业已形成的生产制造能力,结合红沿河一期工程、宁德核电厂一期工程,通过批量化设计和采购,实现核电产业的自主化、国产化、标准化。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超过85。6台机组平均国产化率为83,六台机组建成后年发电量450亿千瓦时。阳江核电项目自2008年12月16日主体工程开工以来,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工程设计、设备采购、现场施工、调试准备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1、2号机组19项工程一级里程碑全部按计划完成,3号机组核岛于2010年11月15日实现FCD,3号常规岛2010年11月8日实现FCD。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6台EPR)是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和法国电力公司按照7:3的股权比例投资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作为工程项目法人单位,负责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的资金筹措、建设、运营和管理,并承担最终的核安全责任。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167.4亿元人民币,所负责的台山核电站总投资达502亿元人民币,是国内电力领域投资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台山核电站位于广东省台山市赤溪镇,规划建设六台压水堆核电机组。一期工程建设两台单机容量为175万千瓦的核电机组。机组为中法联合设计、共同建造的基于欧洲第三代压水堆(EPR)技术的中国的EPR (CEPR)技术品牌机组,CEPR充分吸收了法国N4核电站和德国KONVOI核电站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的成熟经验,并结合了国内标准体系的应用和CPR1000核电项目建设的良好实践,满足中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机组建设工期52个月,首台机组和第二台机组将分别在2013年底和2014年10月投入商业运行。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建成后,年上网电量约260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电煤消耗1050万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2275万吨。引进先进的欧洲第三代压水堆(EPR)核电技术,建设台山核电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能源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采用中外合作、共同设计、共同建设的模式,并实现全面技术转让。核岛设计供货,中方承担的设计工作和供货份额超过50,核岛主设备国产化制造比例将达50。常规岛设计供货由中方牵头的联合体承担。常规岛汽轮发电机组制造中,中方份额达到2/3。2009年7月10日和10月8日,中法企业组成的联合体先后在深圳开始安装文件设计和土建设计工作。中方将具备在后续EPR工程建设中,采取“以我为主、外方支持”方式开展设计的能力。台山核电站一期项目工程管理、建安施工、工程调试和生产运营全部自主化。中广核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6台CPR1000)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东岗镇,地处瓦房店市西端渤海辽东湾东海岸。规划建设6台机组,采用中国改进型CPR1000压水堆技术,单机容量100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60%,1号机组于2007年8月正式开工,至2012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营。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规划建设六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采用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经过渐进式改进和自主创新形成的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CPR1000。 红沿河核电一期工程1号机组于2007年8月18日正式开工,至2012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营.到2014年,4台机组全部投入商业运营,年发电量将达到约290亿千瓦时。 二期工程规划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目前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同意开展前期工作。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的建设在国家核电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自主化、国产化水平,促进核电人才培养、技术经验积累和装备制造业升级,实现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标准化、系列化、批量化建设以及对于满足辽宁省经济增长对电力的需求,优化东北电网结构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重要意义。中广核宁德核电有限公司(6台CPR1000)规划建设6台机组,采用采用中国改进型CPR1000压水堆技术,单机容量100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75%以上,1#机组于2008年2月FCD,1、2#机组计划于2013年左右建成投入商业运行。宁德核电项目于2008年2月18日正式开工,规划总容量为6台百万千瓦机组,其中一期工程建设4台机组,采用成熟的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以岭澳核电站为参考电站,综合国产化率达80%以上。一期工程4 台机组计划总投资约520亿元人民币。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工程建设和生产准备已进入高峰期。中广核阳江核电有限公司(6台CPR1000)2004年,经10多年筹备的广东阳江核电项目也有望在年底通过国家核准,这个规划投资达80亿美元、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机组的全国最大核电项目一期工程于2006年正式动工。阳江核电站1号、2号机组采用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自主品牌CPR1000技术方案,3号至6号机组则采用CPR1000+ 技术。CPR1000+ 技术是以2003年建成投产的岭澳核电站为参考,汲取世界上同类型机组的运行经验,吸收三代核电技术理念和改进成果,在CPR1000基础上通过持续改进、不断创新而形成的技术成果。CPR1000+ 技术方案在安全性、经济性、稳定性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大部分性能指标达到国际第三代核电技术水平。中广核陆丰核电有限公司(6台CPR1000)2008年2月27日,成立了中广核陆丰核电有限公司, 总投资120亿美元。容量为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6台CPR1000)是我国北部湾地区首个核电项目,项目规划建设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规划建设两台百万千万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首台机组于2014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行。广西防城港核电站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其中,一期工程采用自主品牌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建设两台单机容量为108万千瓦的核电机组,工程总投资约260亿元,设备国产化比例将达到87%,首台机组预计于2015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行。项目将从工程设计、工程管理、设备制造、调试运营等各个方面,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核电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项目厂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东面约8km的红沙澫,总投资约700亿元(人民币),计划于2009年底正式开工建设, 2014年8月1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营。规划中咸宁核电有限公司(AP1000)(湖北核电有限公司)于2008年7月成立,是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和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核电企业,作为项目业主负责湖北咸宁核电站的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营,注册资金7亿人民币。 咸宁核电站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大畈镇大墈村附近的狮子岩、富水水库中段北岸,将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非能动技术路线,规划建设4台AP1000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 按照国家核电发展统一部署,咸宁核电站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按计划顺利推进。目前,大件运输道路及重件码头工程开工,场平土石方工程按计划推进,设备采购与制造、项目申报等工作进展顺利。正式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面铺开。咸宁核电站是湖北省首个核电项目,也是国家内陆首个核电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对缓解湖北省电力供应紧张局面、优化湖北能源结构、建设两型社会、促进国家中部崛起和世界先进核电技术的成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浠水核电有限公司(湖北核电有限公司)黄冈市浠水县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安徽芜湖核电有限公司韶关核电有限公司中电投中电投海阳核电站(6台AP1000)位于山东烟台海阳市东南部海边、总投资达600亿元的海阳核电站首期工程已于2007年年底开工。目前,海阳核电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完成,计划 2010年首期工程两台机组并网发电。与此同时,该项目的配套工程-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也将与核电站一期工程同时开工建设。两电工程完工后,每年将提供600万千瓦电能。据了解,海阳核电站建成后将是中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 海阳核电站项目是经过国家发改委同意、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 (中电投)控股建设的核电项目。中电投占40%、中国核工业集团占20%、国电集团占20%、山东鲁信控股占10%、华能集团占5%、烟台市电力开发占 5%。据了解,由于核电对技术和安全性要求高,此前核电站的建设都是具有军工背景的企业承担。海阳核电站位于海阳市东南部的海边,在海阳市大辛家镇的冷家庄和邻近的董家庄。处于胶东电力负荷中心,地质条件优越,是国内基础条件最好的核电站址之一。工程分三期实施,一期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海阳核电站的规划容量为60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并留有扩建余地,总装机容量870万千瓦,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接近三峡电站发电量的90%。一期工程投资250亿元,规划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中核集团方家山核电站(2台CPR1000)方家山核电工程是秦山一期核电工程的扩建项目,工程规划容量为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技术,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预计两台机组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投入商业运行。项目建成后,秦山核电基地将拥有9台核电机组,总容量达到630万千瓦。该项目位于浙江海盐,南临杭州湾,建成后将承接华东区域电网,区位优势相当明显。秦山核电站秦山一期工程(1台CNP300) 地处浙江省海盐县,采用中国CNP30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130万千瓦,设计寿命30年,综合国产化率大于70%,1985年3月浇灌第一罐核岛底板混凝土(FCD),1991年12月首次并网发电,1994年4月设入商业运行,1995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经过十多年的管理运行实践,实现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掌握技术、积累经验、培养人才,为中国核电发展打下基础”的目标。 秦山二期工程及扩建工程(2台CNP650),采用中国CNP65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 65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二期约55%,二扩约70%,1#、2#机组先后于1996年6月和1997年3月开工,经过近8年的建设,两台机组分别于2002年4月、2004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使我国实现了由自主建设小型原型堆核电站到自主建设大型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为我国自主设计、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将对促进我国核电国产化发展,进而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扩建工程(3#、4#机组)是在其设计和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2006年4月28日开工,3#机组计划于2010年12月建成投产,4#机组力争2011年年底投产。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2台CANDU 6)采用加拿大成熟的坎杜6重水堆技术(CANDU 6),装机容量2728兆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55%,参考电厂为韩国月城核电站3号、4号机组。1号机组于2002年11月19日首次并网发电,并于2002年12月31日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于2003年6月12日首次并网发电,并于2003年7月24日投入商业运行。田湾核电站(4台CPR1000+4台俄罗斯AES-91型压水堆)核电机组其中,1号机组在第5个燃料内循环内连续安全运行134天,年发电量48.75亿度;2号机组在第5个燃料循环内连续安全运行73天,年发电量51.25亿度。田湾核电站计划建设8台核电机组,总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目前,二期工程3号和4号机组的建设已启动,单机容量均为100万千瓦。一期工程,采用俄罗斯AES-91型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106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70%。于1999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FCD),单台机组的建设工期为62个月,分别于2007年5月和2007年8月正式投入商运。二期工程3号和4号机组的建设已启动,单机容量均为100万千瓦。三期工程5号和6号机组的建设已启功,采用中国二代加CPR1000核电技术。三门核电站(6台AP1000)2004年7月,位于浙江南部的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获得国务院批准。这是继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之后,获准在浙江省境内建设的第二座核电站。三门核电站总占地面积740万立方米,可分别安装6台100万千瓦核电机组。全面建成后,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200万千瓦 以上,超过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一期工程总投资250亿元,将首先建设两台目前国内最先进的100万千瓦级压水堆技术机组。2004年7月,位于浙江南部的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获得国务院批准。三门核电站总占地面积740万立方米,可分别安装6台100万千瓦核电机组。全面建成后,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200万千瓦以上,超过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福清核电站(6台M310加改进堆型)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M310加改进堆型压水堆是二代改进型),综合国产化率达75%,总投资近千亿元。项目单台机组建设周期60个月,6台机组间隔10个月连续建设。目前福清核电项目各项工作进展良好,福清核电站1、2号机组将分别于2013年11月和2014年9月建成投产。一期工程建成发电,每年至少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0吨,减少10万吨火力发电用煤的灰渣以及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排放。6台机组计划在2018年全部建成投产,至少可拉动地方经济3000亿元的投资和增加3万人的就业。福清核电站6台机组连续建设还将为中国核电站群堆建设以及核电批量化、规模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桃花江核电站(4台AP1000)中部首座核电站,湖南桃花江核电厂为内陆核电厂,规划容量为四台AP1000压水堆核电机组(41250MW),分期开工建设。1号机组原计划于2010年4月开工浇灌第一罐混凝土(暂定),单台机组建设周期为56个月,计划于2015年4月投入商业运行,每两台机组间隔10个月。最终开工时间以项目核准时间为准。4台机组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最高可达350亿千瓦时,相当于目前湖南年总发电量的二成,预计年产值为200亿元。海南昌江核电站(4台CNP650)位于海南省昌江县海尾镇塘兴村,可容纳建设4台大型核电机组,总投资近190亿元人民币,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共同出资建设。该核电工程项目将建设两台核电机组,其中1号机组计划于2014年底并网发电。海南昌江核电站于2010年4月25日开工建设,这是海南历史上投资最大、技术先进、工艺环保的能源建设项目。 2011年月社会用电排名2011年中国全口径发电量472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中电联统计信息部2012年1月13日发布了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2011)。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全口径发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双双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6928亿千瓦时,新增装机容量9041万千瓦,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56亿千瓦,其中水电、核电、风电等非火电类型发电装机容量比重达到27.50%,比上年提高0.93个百分点;供电标准煤耗330克/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克/千瓦时;线路损失率6.31%,比上年下降0.22个百分点。2011年,一批国家重点电源、电网建设项目按期投产,对电力工业的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和转型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全社会用电量:2011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692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74%。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01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92%;第二产业3518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88%;第三产业508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49%;城乡居民生活564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84%。工业用电量3463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84%,其中,轻、重工业用电量分别为5830亿千瓦时和28803亿千瓦时,分别比上年增长9.25%和12.38%。全口径发电量:2011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4721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68%。根据中电联发布的全国发电厂平均厂用电率5.4%计算,2011年全国全口径净发电量约为44667亿千瓦时,稳居世界第一。分类型看,水电发电量6626亿千瓦时,比上年降低3.52%,占全部发电量的14.03%,比上年降低2.21个百分点;火电发电量3897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07%,占全国发电量的82.54%,比上年提高1.73个百分点;核电、并网风电发电量分别为874亿千瓦时和732亿千瓦时,分别比上年增长16.95%和48.16%,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08和0.38个百分点。2011年,全年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4731小时,比上年增加81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3028小时,比上年降低376小时,是近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5294小时,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比上年提高264小时;核电7772小时,比上年降低69小时;风电1903小时,比上年降低144小时。基建新增能力:2011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设备容量超过9000万千瓦(正式投产),已连续6年超过9000万千瓦。其中,水电1225万千瓦,火电5886万千瓦,核电、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合计1928万千瓦。截至2011年底,全国发电设备容量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25%;其中,水电23051万千瓦(含抽水蓄能1836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1.83%;火电76546万千瓦(含煤电70667万千瓦、常规气电3265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72.5%;并网太阳能发电规模发展较快,达到214万千瓦。2011年,全国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和变电设备容量分别为35071千米和2.09亿千伏安,分别比上年减少9654千米和0.49亿千伏安。截至2011年底,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公用变设备容量分别为48.03万千米、21.99亿千伏安,分别比上年增长7.88%和10.50%。电力投资:2011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7393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712亿元,比上年下降6.49%;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682亿元,比上年增长6.77%。在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中,水电完成投资940亿元(其中抽水蓄能电站完成投资60.5亿元),火电1054亿元(其中煤电903亿元),核电740亿元,风电829亿元。电力技术:2011年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建成投产,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集风电、光伏发电、储能、智能输电于一体的新能源综合利用平台,可有效破解新能源并网的技术难题;亚洲首个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上海南汇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投入正式运行,是我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标志着我国在智能电网高端装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国电江苏如东150MW海上(潮间带)示范风电场一期工程并网发电,成为我国已建成的规模最大海上风电场,为国家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建设积累经验。重点建设项目:2011年,电源重点建设项目投运进一步体现了结构调整的成效;全国共有三峡地下电站4台70万千瓦机组、云南汉能金安桥水电站2台60万千瓦机组、四川泸定水电站2台23万千瓦机组、云南功果桥水电站2台22.5万千瓦机组、四川大渡河深溪沟水电站2台16.5万千瓦机组等大中型水电厂机组相继投产;另有云南糯扎渡水电站、云南阿海水电站、四川黄金坪水电站、四川木里河卡基娃水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获准建设;火电又有宁夏灵武电厂二期工程、嘉兴发电厂三期工程等共计8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建成投产,年底全国在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达39台;全年新增风电并网容量1585万千瓦,其中内蒙古、甘肃新增风电装机超过3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步伐加快,全年新增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69万千瓦,中电投格尔木20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顺利投产,成为世界上一次性投产并网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电网建设成果显著,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投入试运行,结束了西藏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标志着我国内地电网全面互联;世界首个660千伏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工程宁东直流输电工程双极建成投运;特高压1000千伏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容改造顺利完成,输送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中俄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建成投产,有利于中俄两国之间的电力交流与优势互补;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智能变电站国家电网750千伏陕西洛川变电站顺利建成投运。节能减排:2011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330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3克/千瓦时;全国电网输电线路损失率6.31%,比上年降低0.22个百分点。2011年1-10月中美主要电力工业指标比较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局1月18日发布的电力月报显示,2011年10月,美国全口径(所有部门,下同)净发电量为3092.79亿千瓦时(快报数3094.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4%(快报数增长0.5%);1-10月份,美国净发电量累计34650.48亿千瓦时(快报数34651.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2%(与快报数持平)。10月份,电力部门净发电量为2972.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其中,电力公用部门净发电量1810.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独立动力生产商净发电量1162.6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4%。1-10月累计,电力部门净发电量为33400.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3%。其中,电力公用部门净发电量20847.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独立动力生产商净发电量12552.6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1%。10月份,美国商业部门自发电量为6.6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2%;工业部门自发电量113.1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1%。前10个月累计,美国商业和工业部门自发电量累计分别为69.74亿千瓦时和1180.66亿千瓦时,同比分别下降2.0%和1.5%。10月份,美国零售电量2856.9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7%;1-10月累计零售电量31536.8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2%。1-10月份,美国新增电力净夏季装机容量1609.33万千瓦,退役机组容量252.20万千瓦,净新增1357.13万千瓦,累计净夏季装机容量为.31万千瓦。2011年1-10月中美电力工业比较:电力部门净发电量:中国规模以上电厂36640.11亿千瓦时,美国全部电厂33400.08亿千瓦时,中国高于美国3240.03亿千瓦时。电力部门售电量:中国规模以上电厂电网售电量33021亿千瓦时,美国零售电量31537亿千瓦时,中国高于美国1484亿千瓦时。电力装机容量:中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新增9529万千瓦,累计98466万千瓦;美国净夏季装机容量新增1357万千瓦;累计万千瓦。中国新增装机容量比美国高8172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低于美国6797万千瓦。硬指标是以统计数据为基础,把统计数据作为主要评价信息,通过硬指标信息的直接提取或硬指标计算公式,最终获得数量结果的业绩考评指标or equal to 200 mm, not more than 4 mm. 7.3.9 simmering bending production of square steel tube extension, to use the whole tube bending. Interface if necessary, the welding position should be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vertical arm. 7.3.10 install expansion joints should be done. If design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