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量师培训讲座、序言、目录、第一章规范规定、第一章规范规定城市道路工程1、一般规定(1)施工测量开始前应完成以下准备: a .建设单位的组织设计、测量单位将现场测量管理桩、水准点交给施工单位,形成文件(交接记录)。 项目部进行现场调查、探讨,学习设计文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根据工程需要制定测量方案。 b .在使用测量仪器、设备、工具等前进行适应性检查,确认满足要求。 严禁使用未经测量的检定、校正、检定超过有效期限或检定不合格的机器、设备、工具。 (2)开工前对施工图纸规定的基准点、基准线和标高测量控制资料进行内业和外业的探讨。 在讨论过程中发现不合格或与相邻工程段落或桥梁衔接存在问题的,应提交建设单位查询,取得正确结果。(3)开工前应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向建设单位提交测定检讨书。 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可作为施工控制桩辐射测量、施工控制网、线、点的依据。 (4)施工测量用控制桩应予保护验证。 (5)测量记录应使用专用表,记录清晰,严禁篡改。 (六)施工中应建立健全的测量检讨制度。 新进公司的测量员要经过项目部的培训出港。 (7)测控网应与邻近道路、桥梁控制网建立联系。 第一章规范了城镇道路工程,2、平面控制测量(1)平面控制网布局,根据土地条件,确保精度,满足施工实际需要,易于应用。 (2)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各种精度的三角点、一级、二级、三级导线点及相应精度的GPS点,应根据施工需要作为施工测量的一级控制。 施工图提供的最初控制点(打桩点)点的误差(相对计算点)不得超过5cm。 一级控制点应满足施工探讨和施工控制的需要,一级控制点不得超过两个,间距不得超过700m。 控制点应为控制道路工程图的交点的中心线点、折点及附近点、控制施工点等。 (3)施工测量要与起点、终点、转折点、道路交叉口及其他重要设施的位置、方向控制进行核对。 (4)导线测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一级控制(打桩点)测量探讨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 第一章规范城镇道路工程,b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控制网导线测量、探讨的主要技术指标,应当符合下表规定。 施工控制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在第一章规范中规定了城镇道路施工,(5)导线的平均边长较短时,必须控制导线的边数,但表(4)-a的相应等级的导线的平均长度和平均边长不得超过计算出的边数的导线长度为(4)-a指定长度的1/1 (6)导线应配线成直线形状,相邻边的长度不应大不相同。 附属导线的长度超过规定值时,请在节点网格上进行接线。 节点与节点、节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得超过规定长度的70%。 第一章规范城镇道路工程,3、高程控制测量(1)城镇道路工程应采用二、三级水平测量方法建立一级控制。 海拔控制测量必须关于设计设计图中指定的城镇水准点。 (2)水平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 (3)海拔控制网应进行高度差计算,海拔控制点的海拔应以高度差后的结果为准。注:节点间或节点与高级点之间,其线路长度不得超过表规定的0.7倍,L为往复测量段、随声或环路水准线长(km );三等水准测量可用双计高法单面尺度测量;DS3、DS为水准仪的符号;3为相应的精度等级; 指示每公里段差误差为3mm,第一章规范规定城镇道路工程,4、工程放射测量(1)工程中应按工程方案铺设工程中线和海拔控制桩,按工程要求铺设测量桩。 (2)采用测量工作前后不同的数据收集者对照的方法,分别对照图纸收集的数据、实测数据的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判定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3)施工桩,放射测量前设置平面、海拔控制网,根据当地情况牢固埋设,通视良好。 公路工程开放线采用的经纬仪等级不得低于DJ6级。 用三级导线平面控制测量时,方位角闭合差为24n(的施工平面控制测量时,方位角闭合差为40n(的,应报告建设部门的检查、确定。 第一章规范规定了城镇道路施工,(3)路基施工前应根据图纸、资料和现场情况,测量路基施工过程中可能暴露、接触、损坏的地下管线等构筑物的位置。 (四)在施工准备阶段检查占地面积、拆迁范围,必须在现场测量道路施工范围的边界线。 (5)施工中应及时完成中线桩的恢复和校准。 (6)城镇道路高程控制应符合以下规定: a高程测量视线长度应控制在50-80m,b水准测量应控制在DS3以上水准,c水准测量封闭差为12Lmm(L为相邻控制点间距离,单位为km ),第一章规范对城镇道路工程进行规定,(7) 城镇道路控制测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a施工控制线封闭差应符合平面控制测量的规定。 b采用全站仪或DJ2级仪器时,角度至少要测量一次;采用DJ6级仪器时,角度至少要测量两次。 c距离可用普通钢尺往复测量,全站仪单程测量。 应用d全站仪测量坐标定点,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坐标计算,探讨已知点,具有工作、探讨记录,实施测量前须经监理批准。 第一章规范规定城镇道路工程,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测量基本为1,施工前,建设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现场交接,项目部门组织测量人员研究交接测量的原测量桩丢失或变位的,立即校准补桩, 相应的技术质量管理部门和人员须认定2、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的设置容易观测、不易紊乱、牢固,必须采取保护措施的沟槽铺设管道沿线临时水准点,不得小于每200m个3、临时水准点、 管道轴线控制桩、海拔桩应经过研究使用,始终验证4 .不开槽施工管道、沉管、桥管等工程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应按施工方案设置,及时校验5 .现有管道、建筑物与建筑工程相连的平面位置和海拔第一章规范规定给水排水管道工程,6、施工测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5的规定,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和城市测量规范CJJ8的有关规定。 表2.5施工测量允许偏差,第一章规范规定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第二章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市政工程施工测量方案是指导施工测量的指导性文件,正式实施前进行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目的性强,预防性强,措施具体可行。 第二章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第三章控制测量和计算,一、导线1、测量区内相邻控制点直线连接构成的折线图形称为导线。 构成导线的控制点称为导线点。(1)闭合导线(2)附属导线(3)分支导线,第三章控制测量和计算,观测数据:连接角b; 导线的转换角为0、1、5的导线的各边的长度SB1、S12、S51。 (1)关闭导线,关闭导线图,数据: XB、YB、a、b为已知点,1、2、3、4、5为新导线点。 第三章控制测量和计算,已知数据: ab、XB、YB; cd,XC,YC。 观测数据:连接角b、c; 导线折弯角1、2、3、4; 导线各边的长度SB1、S12、S4C。附属导线图、(2)附属导线、第三章控制测量和计算、已知数据: ab、XB、YB、观测数据:转换角b、1边长SB1、S12、(3)分支导线、第三章控制测量和计算、第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和注意事项1、工作内容: (1)检查选择点和设立标识:现场选择控制点的位置(2)测量边:全站仪测量各导线边(新边)的距离。 (3)测量角:用测量法测量导线的左角或右角。 一般在附属引线中,测量左角在闭合的引线中内角,半测量返回角的值的界限为12s。 (4)连测:观测导线的连接角和连接边。 第三章控制测量和计算,2、引线选择注意事项(1)引线选择是土质坚硬稳定的场所,使保存点的标识和设置机器变得容易。 (2)导线选择地势高、视野宽广的场所,有助于破碎部的测量、加密和施工放样。 (3)导线各边的长度只是按照规范的规定接近平均边的长度,导线各边的长度不应该有很大的不同。 减小望远镜焦点调节引起的误差。 接线点的数量足以控制测量区域的翻修。 (4)相邻导线之间必须通视。 (5)选定的导线之间必须越过(或远离)障碍物,满足1.3米以上。 (6)路线平面控制点的位置沿路线布局,距路线中心的位置在50M以上且不足300M,同时应使测角、测距、地形测量和线性放样变得容易。 (7)桥梁和隧道应考虑桥梁隧道控制网的要求,在大型结构物两侧分别配置一对平面控制点。 控制、第三章测量和计算、第三、全站仪控制测量注意事项的全站仪既可以同时进行水平角、距离测量,又可以测量段差用于检验计算,还可以在已知点将各观测点的坐标作为段差的近似坐标进行测量。 全站仪的控制测量要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所用全站仪的精度必须满足相应的等级控制测量要求。 (2)测量前必须按要求检定机器,在出发前必须检查机器电池的电量。 (3)必须使用设置在设备上的反射棱镜进行测距。 (4)测量前必须检查角度、距离、气压、温度单位、最小显示、测距模式、棱镜常数水平角和垂直角形式、双轴或单轴修正等设备的参数和状态设定。 可以预先设置设备,测量过程中不会变更。 (5)安装器具要稳定,脚要踏实。 中平需要细心注意,短边尤其是在中地形起伏大的地区观测时,必须严格平整。 第三章控制测量和计算,(6)目标指标棒垂直,根据目标远近选择不同粗细的指标棒。 (7)观测前必须将仪器冷却30分钟,使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基本一致后再开始观测。 在观测过程中仪器不应该直接受阳光照射。 (8)角度和距离的观测应在观测鲜明、稳定的条件下进行。 在图像模糊或跳动剧烈的情况下,请不要观测观测时严格遵守各操作规定,用“回归法”观测水平角,记录相邻2点间的水平距离,采用相对观测,尽量减少或避免大气折射的影响,消除视差。 仪表的照明部旋转时,应平滑等速,向同一方向旋转,减少间隙变动的影响,制动螺钉不应过紧,微动螺旋应尽量使用中间部。以水平角观察时,尽量使十字线的纵线朝向目标根部,用水平制动器返回十字线的中心,使十字线的横线平分,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用双线抓住标记。 第三章控制测量和计算,在观测过程中,仪器气泡中心偏移值不得超过一格。 偏置值接近极限值时,请在测量值之间重新配置设备。 观测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观测成果记录真相,笔迹清晰,注释清晰,观测要求和各项界限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平面控制测量的角度误差具有相关性,各站的误差直接影响最后的观测结果,因此观测结束后,应立即检查记录,计算各观测误差是否在界限范围内,确认均符合规定的界限后离开,避免发生不必要的重新测量和重新测量第三章控制测量和计算,第三、引导测量的业务计算目的是计算各引导点的坐标。 包括坐标正算和坐标逆算,根据已知点坐标、已知边长和坐标方位角计算未知点坐标,称为坐标正算。 从两个已知点的坐标逆算坐标方位角和边缘长度,称为坐标逆算。 1 .坐标校正已知: a点坐标(xA,yA )、AB、SAB请求: b点坐标(xB,yB )由图可知,因此xAB和yAB被称为坐标增量。 此外,第三章控制测量和计算,第二章根据坐标的逆运算a、b的两点坐标计算坐标方位角时,xAB=xB-xAyAB=yB-yA,因此根据两点坐标计算水平距离SAB可以根据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的关系得出, 第三章控制测量和计算3 .方位角估计ba=ab 180b1=bab-360=abb-18012=b 11-180=ab1-2180ij=abI左-n180ij=AB i右n180, 第三章控制测量与计算4 .单一导线计算的基本步骤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在修正后的导线的左角或右角推定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第三章控制测量与计算,5 .在闭合的导线的行业中计算闭合的导线角度闭合差(f) 计算和调整计算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处理=(n-2)180式中内角个数处理是内角和的理论值,计算角度闭合差f=测定-处理,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允许误差f容量=40 ,第3章控制测定和计算,*导线的各边坐标方位角的计算(计算时注意左右角的差异) * 坐标增量的计算x12=d 12 cos12y12=d 12 sin12x23=d 23 cos23y23=d 23 sin23,第3章控制测量和计算* 坐标增量封闭差的计算和调整封闭导线的各边坐标增量总和的理论值x处理=0y处理=0坐标增量封闭差fx=x测量x处理=y测量-y处理=y测量导线全长封闭差全长相对封闭差坐标增量修正数,*坐标计算xi=xi-1 xi-1,iyi=yi-1yi I第三章控制测量和计算,第三章控制测量和计算,6 .附属导线的业界计算*角度关闭差的计算和调整,注意:在左角计算,修正数与f相反,在右角计算目标,修正数与f相同。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x处理=x终-x始y处理=y终-y始fx=x测定-(x终-x始) fy=y处理=y终-y始*附属引线的引线全长闭合差、总长度相对闭合差、容许相对闭合差的计算、增量闭合差的调整,各点的坐标计算与闭合引线相同。 控制附属导线的行业计算,第三章测量与计算,第三章测量与计算,第三章测量与计算,填写标准,控制测量行业计算软件,第三章测量与计算,第一、排水工程前准备: 1、测量准备: (1)首先研究设计院传递的水印与路线控制点,规范要求定点的高程、导线点封闭差(2)控制点研究完成后,沿管线设置临时水准点和路线控制点,水准点间隔在100m以下,与给定水准点闭合,路线控制点间隔在300m-500m,与给定控制点闭合。 施工水准点和路线控制点应按顺序编号,测量相应的高程和坐标。 (3)根据图纸和现场联系的控制点,测量管道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