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发育知识点_第1页
人体发育知识点_第2页
人体发育知识点_第3页
人体发育知识点_第4页
人体发育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1.成熟: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发育的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2.信任对不信任阶段0-1岁 主导性对内疚阶段3-6岁3.身高指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的总和。受年龄,性别,种族,地区,生活水平,体育锻炼,疾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的影响最大。4.出生后逐渐建立,终生存在的反射:立直反射的中枢在脑干平衡反应的中枢在大脑皮质5. 运动发育评定量表: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第二章6. 从受孕到分娩共10个月左右,约280天胚胎期3-8周或10周。这一时期是胎儿器官,四肢和其他生理系统分化,生成的最重要时期,是胎儿发育的最敏感期和最关键期。此期最容易受放射线,药物,感染及代谢毒性产物或胎内某些病变等因素的影响,不利于胚胎发育成长,可致胎儿畸形(甚至导致早产,流产,也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等。)7.神经系统最易受到宫内生长障碍的影响,可发生畸形,出生后出现功能障碍和智能落后等。胎儿期第10-18孕周,在此时期孕母营养不足,可造成神经数目减少,形成脑发育不良。胎儿期第19-28周,如果在此期脑低灌注易导致脑白质发育不良。胎儿期第29周以后髓鞘开始发育,如果此期缺血缺氧易导致髓鞘发育不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8.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内自发的身体活动或蠕动。妊娠28-30周是胎动最活跃的时期,明显的胎动有三种类型:一是缓慢的蠕动或扭动,在妊娠3-4个月时最易察觉。二是剧烈的踢脚或冲撞,从6个月起增加,直至分娩。三是剧烈的痉挛动作。胎动消失往往是胎儿死亡的前兆。 孕18-20周起,可感受胎动,正常胎动12小时内不得少于30次。若少于10次或逐日下降50%,表示胎儿有缺氧的可能,如果胎儿剧烈的活动,接着胎动停止,往往提示胎儿宫内急性缺氧,它的危险性更大。9.音乐胎教是各种胎教方法中的首选措施。第三章10.粗大运动发育是指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11.觅食反射 存在时期:0-4个月12.拥抱反射 存在时期:拥抱型0-3个月;伸展型4-6个月13.紧张性迷路反射:头部在空间位置及重力方向变化时,产生躯干四肢肌张力的变化。脑损伤及脑瘫患儿该反射可持续存在,将会影响小儿自主伸展、屈曲以及抬头的发育。 检查方法:将婴儿置于仰卧位及俯卧位,观察其运动和姿势变化。 反应:仰卧位时身体呈过度伸展,头后仰;俯卧位时身体以屈曲姿势为主,头部前屈,臀部凸起。存在时期:0-4个月14.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反应:头前屈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头背屈时,上肢伸展,下肢屈曲。0-4个月15.立直反射的中枢在中脑和间脑16.迷路性立直反射 6-7个月以前持续终生 视性立直反射 5-6个月以前持续终生 降落伞反射 6-7个月持续终生17.降落伞反射,又称保护性伸展反射。检查时注意观察两侧上肢是否对称,如果一侧上肢没有出现支撑动作,提示臂丛神经损伤或偏瘫;如果此反射延迟出现或缺如,提示脑瘫或脑损伤。 (1)检查方法: 检查者双手托住小儿胸腹部,呈俯悬卧位状态,然后将小儿头部向前下方俯冲一下。 (2)反应:此时小儿迅速伸出双手,稍外展,手指张开,似防止下跌的保护性支撑动作。脑瘫患儿此反射也可出现双上肢后伸呈飞机样的特殊姿势,或上肢呈紧张性屈曲状态。18. 10个月:用手和膝关节爬,成为膝手爬/四爬,腹部可离开桌面。19. 7个月:脊柱伸展与床面呈直角,是坐位的稳定阶段,称为直腰坐阶段。20. 5-6个月:使小儿站立时,出现跳跃动作,此阶段称为立位跳跃阶段第四章21.精细运动能力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或小肌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22.手的基本动作:非抓握动作和抓握动作(非抓握动作包括悬浮、约束、推、压、触、勾状抓握等)。23.精细抓握包括指尖捏、指腹捏、侧捏及三指捏。24.集合阶段:不仅能够完成几个简单图形混合的较为复杂的图形,而且将几个图形、图像组合。25.触觉识别:是人类单凭用手触及物体而无需用眼看就能识别物体的能力,是手指的精细感觉。26、7个月:玩积木时可以将积木从一只手倒换到另一只手上9个月:可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物体(大米花、葡萄干等)10个月:可用食指触物12个月:会将物体放入容器中并拿出另一个15个月:会打开盒盖(不是螺纹的)18个月:搭34积木,几页几页翻书(用小线绳穿进大珠子或大扣子孔)24个月:能一页一页翻书27.婴幼儿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期时出生后6个月28.动态三指捏阶段4-6岁,可以判断利手29.姿势控制不良、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影响手功能发育。 (1)躯干及骨盆不稳定导致身体一部分活动时另一部分不能保持稳定。 (2)躯干、上肢、手的异常姿势及运动模式影响伸手、抓握、释放以及精细运动功能的发育。(3)伴随整体异常姿势或上肢受累,手可能呈握拳或半握拳,此外,可能有手部感觉减退。 (4)由于平衡功能不佳,需使用单手或双手支撑体重。 (5)手功能保持在较低水平,如原始手抓握(尺侧握)或镜像运动。 (6)释放动作不成熟或异常,如肌张力增高的脑瘫患儿放下物体时出现屈腕、手指伸展,中度痉挛伴不随意运动的脑瘫患儿放下物体时出现上肢屈曲,手张开,手指过伸展。30.(1)单眼遮盖试验:用于辨别单眼视力情况。 当被遮盖的眼视力弱或失明时,患儿不会出现反抗;当被遮盖的眼没有问题时,患儿会躁动不安,出现反抗动作。 (2)光觉反应:强光可引起闭目,皱眉;如果对强光照射无反应,说明其视觉功能可能存在严重的障碍。 (3)注视和追视:婴儿出生后的第2个月就能协调地注视物体,3个月时可追寻活动的玩具或人的所在,45个月开始能认识母亲,看到奶瓶等物时表现出喜悦。 (4)眨眼反射:当一个物体很快地接眼前时可出现眨眼反射,又称瞬目反应。如果眨眼反射消失,往往提示存在严重的视觉障碍。 (5)双眼同视功能: 6个月时仍不能双眼同视一物就是异常情况。第五章31.出生后第一年是儿童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这段时间内围绕着语言最外在的实际显现语音。32、对于言语活动的各种形式: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32.汉语儿童后期语言的发育,分为不完整句(单词句、双词句、和电报句)完整句(简单句和复合句)以及特殊句型等阶段。33.单词句的特点:没有语法,只有环境与语音的结合。词性不确定。意义不明确,语音不清晰。(如“嘟嘟”既可以指汽车,也可以指开汽车)34.语音意识:是指儿童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的模仿正确的发音,并自觉的纠正错误发音的一种能力。35.儿童最先和大量掌握的是名词。36.汉语23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筛查标准为: 24个月词汇量少于30个,30个月男童结构表达量少于3个,30个月女童结构表达量少于5个。23岁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可能的筛查标准为: 24个月词汇量少于50,30个月男童结构表达量少于5个,30个月女童结构表达量少于8个。第六章37.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和身体状态整体属性的反应。38.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主要通过感觉动作来认识外部世界。 前运算阶段。3到7岁。儿童可以进行表象思维。实现了思维和动作分离。 具体运算阶段,8到11岁。可以进行完整的逻辑思维活动,仅限于比较具体的问题。 形式运算阶段。12岁至成人。能作出假设,已经能对事物进行非常抽象的、系统的、稳定的逻辑思维。39.练习性游戏。0到2岁。是游戏发育的第一阶段和最初形式。象征性游戏。3到7岁。游戏的高峰期。主要依靠象征性思维。规则游戏。8到12岁。游戏逐渐丧失了具体象征性的内容而进一步抽象化。40.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因素、集体环境、以及儿童自身生理环境等。41.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智商2034。患者不能学习和劳动,动作笨拙,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生活基本不能自理。42.格塞尔规定出生后4周、16周、28周、40周、52周、18个月,24个月,36个月为婴幼儿发育的8个关键年龄。43.发育商数(DQ)测得的成熟年龄实际年龄100第七章44.情绪情感发育的意义。情绪情感是婴幼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情绪情感可以激活和促进婴幼儿的心理活动。情绪情感可促进、推动、或抑制、延缓婴幼儿的认知活动和认知加工过程。情绪情感是婴幼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情绪情感促进婴幼儿意识产生及个性形成。45.初级或基本情绪。是愤怒、悲伤、快乐、惊讶和恐惧。46.情绪的自我调节:是指利用一定的策略调整自身情绪状态,从而达到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是种十分重要的社会情绪能力。47. 7到10个月,婴儿识别和理解某种特定表情的能力已经比较明显,这时,他们开始关注父母对于不确定情景的情绪反应,并以此调整自己的行为。48.童年脱抑制型依恋障碍,又称福利院儿童综合征。不论生疏与否,对任何人一概不加选择的,主动寻求亲近。不能与别人保持必要的、恰当的距离,交往方式显得幼稚,常常遭到拒绝和疏远,因而会感到困惑和焦虑不安。49.婴幼儿期常见的恐惧及其对象:0-6个月 情感和身体支持的丧失、大的声音7-12个月 陌生人、巨声、怪兽、突如其来冲向自己的物体。1-2岁 与父母分离、伤害、大小便、陌生人。2-3岁 噪音、怪声、动物、黑暗房间、与父母分离、大型物体或机器、个人环境改变。3岁 面具、黑暗、 动物、与父母分离。50.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典型表现: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兴趣狭隘。智力异常感觉、行为异常。51.愉快:将一件新奇的玩具(色彩丰富、会动或发出悦耳声响的)呈现在婴幼儿面前,并用其逗引婴幼儿,同样观察婴幼儿的面部表情。第八章52.心脏的平均心率,90-110次分。53. 学龄前期是儿童学习语音的最佳、最关键时期。言语发育的主要表现:词汇的数量不断增加,词汇的内容不断丰富。从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语法结构。从外部语言(有声语言)逐步向内部语言(无声语言)过渡。54.具体形象性思维是指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即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来进行的,而主要不是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解,即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55.学龄前期儿童观察特性:学龄前期儿童观察特性包括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持续性和概括性。56.专断型:对孩子采取高度控制、命令式的教育,缺乏温暖。57.遗尿症。正常儿童五岁以上仍发生不随意遗尿即为遗尿症,大多数发生在夜间熟睡时,称夜间遗尿症。58.随着年龄增大,呼吸频率可以达到20次分59.儿童稍微做剧烈运动,心率明显增加,因此,诸如举重、拔河、双杠等需要长时间憋气或静止性用力的活动,对儿童是不适合的。60.学龄期儿童运动协调性,获得了最快的发育。6到7岁儿童可以完成包含有多个步骤或连续性的动作组合,例如跳绳、游泳、舞蹈和体操等技能。9到10岁儿童可以完成更具有组织性和合作性的运动,如跑步、跳远、跳高、游泳和球类等运动。第九章62.青春期是由儿童发展到成人的过渡时期。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骼完全愈合、身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63.首次遗精是男性青春期生殖功能开始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64.女性性功能发育最重要的标志是月经初潮。65.青春期的自我意识发育。成人感和独立意向发展。自我的分化,自我有两种,一种是主观自我;另一种是客观自我。自我意识逐步成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育。66.青春期常见的生理发育异常:矮身材高身材性早熟性发育迟缓67.青春期常见的心理发育异常。青春期情绪障碍:青春期焦虑症。68.父母和老师应向青少年传授性生理卫生知识。69.促进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促进青少年自尊和情绪健康。善于沟通,减少青春期逆反心理。恰当的扶助和引导,促进青少年独立。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第十章70.青年期认知发育核心是思维的发育。71.正确对待职业适应。培养职业兴趣。端正职业意识。坚定职业信心。注重职业方向,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气质、职业性格和职业能力有所了解。72.中年期心里发育特征:感知觉变化。中年后期各种感觉能力都开始减退。智力存在明显的上升或下降。中年期的经验日益丰富和知识不断提高是晶体智力继续呈上升趋势的基础(中年期是创造的黄金时代,是成就最多的年龄阶)。情绪稳定、心理平衡。意志坚定、自我意识明确。个性成熟,特点鲜明。73.更年期综合症。女性更年期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即指性腺功能开始衰退直至完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