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最终版_第1页
文献综述最终版_第2页
文献综述最终版_第3页
文献综述最终版_第4页
文献综述最终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计量学院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学生姓名: 周文英 学 号:1101103114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班 级: 11汉语言1班 论 文 题 目 : 从爱药解读印第安边缘文明 指导教师: 张茁 副教授 二级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 2014年 12月 15日文献综述一、概述路易丝厄德里克是20世纪美国文坛冉冉升起的创作巨星,最具活力的当代作家,同时也是土著美国人文艺复兴与运动第二次大潮的核心代表作家,在美国土著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作为土著美国人文艺复兴运动的第二次大潮的杰出代表,路易丝厄德里克凭借其土著人和白种人混血的双重族裔身份从多方面观察复杂变化的社会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解析主流社会与边缘文化之间的互动,她关注部落保留地土著人的历史、现状和情感发展,植根于印第安齐佩瓦民族文化,创作了以北达科他州部落保留地为背景,关于土著人与白人文化同化与抗争的系列小说,通过对部落遗民生活情感的真实描写,呼吁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和思维定势进行客观而深入的反思。这一系列作品也奠定了路易丝厄德里克在美国土著文坛的重要地位。爱药是其“北达科他”四部曲中的中影响最为深远、研究最为广泛的作品,也是作家众多作品中迄今为止唯一被译为中文的著作。作品讲述了部落保留地幸存者三个家族四代人在边缘与主流之间的抗争奋斗史,通过几个家庭和族群之间嬗变复杂的人物关系,记述北达科他州典型的齐佩瓦家族历史。作者以客观的视角,细腻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那里世代相继,丰富多彩的美国印第安人特性。作品聚焦于土著遗民的艰难生存史,婚姻、恋情、血缘、斗争等边缘部落的真实生活再现,是路易丝厄德里克的经典杰作。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土著美国人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以来,美国印第安文学逐渐成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美国文坛上冉冉升起的耀眼巨星,路易丝厄德里克凭借其独特的双重族裔身份双面观察,一反白人主流作家或是印第安土著作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视角,客观公正地反映边缘部落的生活现状。在美国一贯以民主、平等、自由、公正为旗号广泛干预世界事务、恣意影响全球风云的今天,研究路易丝厄德里克的作品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所以当她的第一部小说爱药问世之后,就广泛地受到评论家的关注,并进行分析与批评,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热潮。本文也将以爱药这部作品作为切入点,依托现当代研究成果,加以探索研究,纠正以往主流文化价值观对土著部落文化的误读,客观解读印第安边缘民族的特征。国内外对爱药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研究。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土壤,亦是维系民族前进的精神纽带。在美洲大陆被发现之前,印第安人在自己的文化世界里自由翱翔,直至16世纪大量白人涌入,随之而来的是西方文化霸权的压制,对其本土文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两种文化产生激烈的碰撞,在爱药中就鲜明地展现了印第安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引起了广大学者的研究。学者潘守文、胡文征在从看当代印第安民族文化建构中认为:时代在发展,印白两种文化不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中外学者应抛弃二元对立思维, 淡化民族主义对立情绪,抛弃各种不切实际的玄想,本着积极、务实、开放的心态认真审视印第安传统文化和欧洲白人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重建印第安文化,确保印第安民族生存、繁衍、发展。学者杨爱英则在印第安文学与多元文化的融合一文中通过对社会历史、作家背景、作品内容思想情感的介绍分析,提出当代的本土作品应从印第安传统视角出发重构印第安传统,汲取白人殖民者的写作形式,关注白人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由文学作品进而上升至民族文化,在多元文化日趋强盛的今天,随着边缘与中心界限的模糊与消解,本土文化也无法独立于多元文化而存在,只有认同文化融合的现状,顺应文化融合的发展大潮,印第安文学才有美好的前景。所以在当代多元文化融合的社会中,印第安人不可能重返纯粹的印第安传统中,也不可能完全放弃印第安文化身份,而是要在保护印第安传统文化的同时接受外来文化,在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发展和传承印第安文化传统和文学。二是性别因素和女性形象研究。对于古老的部落文明而言,母系社会的根基并不会轻易动摇,女性对本民族的繁衍生息具有特殊而伟大意义。在白人文化所倡导男女平等的主流价值观念下,印第安女性作为“异类”在民族文化身份的构建上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者曹淑娅在中印第安女性主体身份的构建一文中通过对玛丽女性宗教身份构建、女性主体身份的苏醒以及女性主体身份的构建经历描写揭示了印第安女性如何在本土文化和传统迷失的背景下成功的构建女性主体身份, 实现自我身份定位和女性主体意识。在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中的露露娜娜普什一文中学者徐舒仪通过对主要女性人物娜娜在整部作品中的恋情、婚姻、子女以及与白人文化不断抗争的描写,分析并发掘印第安女性无与伦比的特性。传统的西方文化把女性形象二元化,限定了两种固定的模式:要么是代表了善良的、精神层面的天使,要么是代表了物欲和邪恶的魔鬼。这两种固定的模式都否定了女性的自我和人性。而在爱药中,厄德里奇力图将露露娜娜普什塑造成“天使”和“妖妇”的结合体,通过娜娜多彩的人生历程充分肯定女性的自我和人性。这不是一种简单的折中,而是体现了小说作者对于印第安女性地位和身份的思考,让更多的小说读者可以去积极地思考女性主义和女性的真正需求。三是叙事形式研究。学者张廷佺在路易丝厄德里克长篇小说叙事的后现代因素以为例一文中从小说叙述的后现代因素出发对小说叙述方式进行了全面的剖析,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解析他提出厄德里克小说的叙事方式的独特之处:与传统小说不同,其长篇小说借助了短篇小说的形式,尽可能控制或减少全知的叙事声音,对同一件事情的叙述采用不同的叙事角度,以多声部取代传统小说的独白,采取不同叙事视角的人“各言其事”,而并不认定某人的叙述比其他人正确,在她的小说中,权威叙事、客观叙事消失了。这类研究在体现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的同时也体现了印第安民族平等的言语自由权,对于其民族语言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三、存在的问题分析作为民族发展史的经典之作,爱药中有着历史与现代的交织,神话与现实的融合,传统与未来的抉择,其广度和深度也是平常作品难以企及的,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所以在前人诸多丰富的研究成果之下,还是有相当程度的研究范围。以往众多的研究文献,多是从一个角度去论述作品中的某一特征,譬如个别人物特征,亦或是就文本的某些写作技巧来展开论述,如对作品的叙事形式分析解说,这类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读者对作品内容及其写作方法的了解,但却缺乏对印第安民族整个边缘文化体系的解读,在对具体化的人物及形式等内容的研究之上缺少对其民族文化根源精神本质的认识,这也是本文试图探讨的方向。四、总结与研究思路本文将以印第安文明的民族性为切入点,不同于以往单一角度的研究,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作品叙事形式及言语使用方面着手研究土著部落的民族语言艺术,进而通过在古老的语言之下所产生的神秘巫术对其民族信仰进行解读,最后通过信仰研究回归人物本身,对作品中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其共性和个性,探索边缘人物的民族性格特质,追溯其民族在西方文化霸权的压制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最后,重点阐述研究边缘部落的民族性对当代社会发展所具备的意义和启示。五、参考文献:1 倪云.爱药 印第安文化与白人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D. 郑州大学 , 2006.2 潘守文,胡文征. 从爱药看当代印第安民族文化建构J. 长春大学学报 , 2012.3 杨爱英. 印第安文学与多元文化的融合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134 曹淑娅.爱之药中印第安女性主体身份的构建 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 20115 徐舒仪.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爱药中的露露娜娜普什J.剑南文学, 20116 张廷佺. 路易丝厄德里克长篇小说叙事的后现代因素以爱药为例J. 当代外国文学 , 20077 于兆辉.浅析弗勒中的印第安神话传说与象征 J.信息技术(学术研究), 20088 郭晓兰, 王建平. 传统与现代的抉择路易斯厄德里奇的爱之药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9 陈靓. 文化冲突中的本土身份建构宗教与性别视角下的爱之药J. 英美文学研究丛论 , 200710 高琳. 书写当代印第安人生存困境的爱之药J. 当代外国文学, 200611 金小天.复乐园路易丝厄德里克小说世界中的女性解读 D. 四川大学 , 200512 王苑苑. 割裂的传统 边缘的困顿浅析路易丝厄德里克爱药主要印第安人物的悲剧命运 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3 邹惠玲. 继承与改写:厄德里克的爱药与印第安文艺复兴的归家模式 J. 当代外语研究 , 201014 张锐. 失落回归传承:爱药中萨满文化意象解读J.长春大学学报 , 201215 李靓.论路易丝厄德里克的千面人物重构 J. 当代外国文学 , 201016 韩娜.浅析爱药中的男性角色J.科技信息 201117 王艳萍.从爱药看美国印第安人的真实生存状态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1.18 刘克东,孙畅.精神信仰的融合眼睛杀手中的印白融合政策J.外国文学动态,2012.19 陈靓.美国印第安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作品性别杂糅策略解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0 王晨.文化重建中的优势奇葩:美国印第安文学J.社会科学家,2008.21 蔡俊.美国印第安作家厄德里克研究述评J.山东外语教学,2010.22 孙晗.印第安文学在多元文化下的发展概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23 张慧荣.后殖民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当代美国印第安英语小说研究D. 苏州大学,2014.24 蔡俊.超越生态印第安:露易丝厄德里克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25 王晨.桦树皮上的随想曲:路易丝厄德里克小说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26 Quote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