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满族论文关于满族传统教育谚语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关键词:满族谚语 含义 人生导向 文化传承 慎重 不后悔 满族是中国东北部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满族总人口为1041.0585万人。满族先人繁衍生息于白山黑水之间,生活所处自然环境依山傍水,既可渔猎又可采集,故早期满族采集渔猎生活极其繁荣;其中狩猎是满族先民的传统生产方式,在渔猎经济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它为人们的食物、穿着、提供了基本的。1因此满族的先民格外地重视狩猎,“射出的箭不回头”这句谚语正是满族先民的狩猎经验;满族先民在从事生产中发现他们手中射出的箭只能向前方飞这一自然现象,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并引申出:他们的孩子在做事前应该进行充分的思考,但在做事时应该像飞出去的箭一样勇往直前,永不后悔;在做事后,应该学会接受无法改变的结果。满族先民用日常狩猎现象以满族特有的生活文化来教育子女,用朴实、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说明深刻的道理,富有启发性、教育意义。这句谚语对塑造满族孩子谨慎、坚毅勇敢的品德具有重要作用。 1.最初含义 “射出的箭不回头”这句话满族先民的生产生活,是一句经验总结性谚语;满族素有“引弓之民”之称,弓箭与满族人民关系至为密切。在满族入关以前,弓箭作为最得力的狩猎和防御工具,在满族生活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满族的谚语,不少都涉及了弓箭1“射出的箭不回头”便是其中之一。“射出的箭不回头”的意思就是经过弓射出去的箭只能以直线向前面飞,不能随意调转方向或者往回飞。起初这句谚语并没有什么深层含义,只是满族人民对生产生活中所观察的射箭现象的描述;类似的经验性总结的句子还有很多,如“山鹰不会盘旋在无肉的地方”“背后来的箭最难防”等。 2.引申含义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射出的箭不回头”这句经验总结性的谚语逐渐衍生出其更深层次教育意义。满族的先人在骑射打猎时,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食物和皮毛,每射出一箭时都要经过思考瞄准校正,以保证最大可能地射中猎物,而箭射出去之后,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箭的走向,这个时候射箭人要学会接受箭射出去后产生的结果。满族先人将狩猎中获得的这一经验性的常识引申到了对其子女的教育上;他们用这一日常现象来教育告诫他们的子女:在做事前要三思而后行,要谨慎。在做事时要勇往直前;在做事后,就不要犹豫后悔,要坦然接受事情的结果。 (一)人生导向方面 1.利于培养良好的性格 性格对人的一生影响之大,在于其往往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萨克雷曾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提到:“最重要的不是头脑,而是指导头脑的东西性格、心灵、崇高的品性、教养”。从两位名人的言语中,我们不难提炼出,良好的性格品质一旦形成终身受益,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射出的箭不回头”这句谚语是在满族先人在其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满族先人在教授孩子打猎射箭时不断将其告诉给他们的子女,以此告诫孩子在猎取食物物时应该谨慎多思考,瞄准了再发箭。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培养是一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的过程;在跟随长辈狩猎时,长辈的谆谆教诲慢慢地渗透进满族孩子的心中,慎思、坚毅的性格也随之养成。 随着满族社会文化的变迁,射箭狩猎逐渐消亡;但是蕴含着满族先人在生活、斗争中积累的种种经验和智慧的谚语却保存下来。时至今日,谚语依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孩子良好性格培养和形起着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严谨思维的培养有 从谚语中可以窥探出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心理思维; 满族在入关前世世代代都居住东北地区,生存环境决定了满族渔猎的生产方式;“射出的箭不回头”充分反映出了满族先人严谨思维。由于生产力有限,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和保存体力,满族人打猎每一次出手都需要思考周密;满族先人用“射出的箭不回头”这句谚语,教授后辈行事要严谨;在做事前要充分地思考,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切忌盲目不思考就贸然行动。 3.利于传达正确的处世原则 “射出的箭不回头”这句谚语主要传递了两条处世原则:一是敢于直面困难,遇事不怕事;二是要有豁达的胸襟。 满族谚语常选取人们最熟悉的事物“引类譬喻”、“借物发端”2“射出的箭不回头”将“努力做事的人”比作“开弓就向前冲的箭”化虚为实;向人们形象地传达了满族人处世原则-敢于直面困难,遇事不怕事。 “射出的箭不回头”这一句谚语主要从两方面分析:射箭前和射箭后。尽力而为,豁达的胸襟就是从射箭后这一方面分析。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箭一旦发出便不可挽回;对于不好的结果,也应该学会欣然接受。 遗留在满文古籍文献之中的满族谚语多以满语表达,如“射出的箭不回头”的满语表达为(gabtaha sirdan bederek)3这些满语经后人翻译为汉语再进行集中的;由于种种 _原因和满族社会文化的变迁,满族放弃使用自己原有的语言文字,而改用汉语汉文。如今满语已经濒临失传,几乎没有几个满族人可以说出满语,书写和辨认满文;越来越的满族谚语濒临失传也造成了满族文化的流失。故现有的翻译成汉语的满族谚语都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对传播继承满族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沿革、发展都与历史发展紧密联系,不同时期的满族谚语都真实地记录了满族的历史发展轨迹反映了满族人民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乡土习俗、礼仪规范、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文化。像“射出的箭不回头”,这样的谚语很明显地给我们还原了满族先民的生活实践。而且反映出当时的满族聚居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等。同时,该谚语联系生活实际,从日常的生产实践中汲取能量,寥寥几字,就让我们领悟到满族人民的聪慧善于总结的品质和坚韧不拔,顽强进取的民族文化传统。 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潮流下,我们应该结合教育实际,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教育结合,将独具特色的满族谚语融入到学校教育中,使其走进课堂为学生所知,摸索出新型的教育模式。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语文教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即“在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同时,特别注意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以适应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之下,应该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人文思想的“深刻性”。4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且具有深厚底蕴,可以说是学校教育永不枯竭的文化源泉。将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纳入教材,一方面更易被本民族的学生所认同和接受。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领略民族文化的风采,增强学习兴趣,接受人文知识熏陶。因此,以本民族文土壤化为,充实教育教学内容,培育具有特色的教育模式,必须让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走进学校,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可以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到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培养健全的人格,更好地继承、保护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而在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具有教育性的谚语、俗语的数量更是庞大,涉及生活习俗、政治经济、礼仪文化方方面面。并且概括性强,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意蕴丰富这些特点让其受众面广,易于记诵理解,也易于学生学习,因而,我们应该大力提倡教育性的谚语、俗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让谚语为培育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才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文化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综合,文化的创造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变化发展又往往离不开文化的变化和发展。”5一个民族的文化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是一个民族社会、人文和自然环境等因素长期积淀的结果。然而一种文化的创造和变化发展离不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经济岗位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堤灌维护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不动产测绘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行政岗位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西-广西水工闸门运行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造林管护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水生产处理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放射技术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广东-广东仓库管理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下水道养护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XXX加油站风险分级管控台账
- 甘12J8 屋面标准图集
- 购买设备合同
- GB/T 28288-2012足部防护足趾保护包头和防刺穿垫
- GB/T 19666-2019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
- GA/T 1241-2015法庭科学四甲基联苯胺显现血手印技术规范
- 小学和初中科学教学衔接
- 《循证医学》治疗性研究证据的评价和应用
- “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论治厥阴病”-课件
- 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报告
- JJF 1847-2020 电子天平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