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商论文关于电信运营商挺进农村市场的途径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电信运营商论文关于电信运营商挺进农村市场的途径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电信运营商论文关于电信运营商挺进农村市场的途径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电信运营商论文关于电信运营商挺进农村市场的途径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电信运营商论文关于电信运营商挺进农村市场的途径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信运营商论文关于电信运营商挺进农村市场的途径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 要“村村通电话”吹响了运营商进军农村的号角,“三农”政策倾斜和农村大发展催生农村电信市场的无限机遇。本文着重阐述了农村电信市场的消费特点和消费习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营商挖掘农村市场的策略倡议。 关键词农村电信市场;数字鸿沟;农村信息化 A1673-0194(xx)09-0065-03 “村村通电话”工程拉开运营商进军农村市场的序幕,巨大的农村电信市场即将成为运营商的新利润源,但运营商们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农村电信市场与城镇市场存在着诸多差异,二元城乡经济发展格局和生活消费习惯的不同,促使我国农村电信市场呈现其独有的特点。 1. 人口高度分散,需求集中度低 我国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导致需求的集中度远不如城市。通信产业重要的经济特性是规模效应,需求集散度是评价规模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需求集中度越高,产业规模效益越明显。而农村电信需求群体的高分散性将增长通信网络的中继和用户接入的距离,提高了建设和运维成本,降低投资效益率。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恶劣的地理和气候状况,使农话建设成本进一步提高。这也不利于运营商开展业务宣传、售后服务以及收缴费等基础运营工作。 2. 区域发展不均衡,消费差异性大 我国经济发展呈阶梯型格局,东部经济最发达,西部最不发达,中部居中,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大概如此。这决定着我国农村电信市场的消费水平和购买能力存在等级差异。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用户之间的电信消费指标也不尽相同,其根源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亦呈拉大趋势。据统计,农村中高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是低收入者的7.3倍。还有一个影响电信消费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消费习惯和消费的差异。总体来说东部沿海农村居民相对于中西部居民文化水平偏上,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消费意识趋前。 3. 有效需求不足,用户ARPU值偏低 “热装冷用,增量不增收”始终是困扰运营商开发农村市场的瓶颈理由。我国农村电信用户的消费结构极不合理,农话的ARPU值普遍偏低。据统计,一般ARPU值在100元以上的高值用户数所占比例不超过15%;一般那些月消费除了月租与捆绑的固定消费外几乎无额外消费的用户,即所谓的低零值用户所占比例较大,通常在25%35%。导致农村有效需求不足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来去话比例失调,一般欠发达农村地区来话远大于去话,以至于本地电信消费收入水平难以提高。通常经济发达农村地区来去话比例基本在1 1至2 1之间,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来去话比例一般在3 1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10 1。 4. 价格敏感度高,注重实用性 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仍很有限,电信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极高,而对于服务质量和辅助功能的关注程度明显低于城镇用户。电信产品和服务特别是通信终端的价格高低成为确定农村市场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实用主义的消费文化在农村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农村市场尚处于典型的功能性需求阶段,农村消费者更多强调于产品服务的核心与基本功能,而对于附加功能反映冷漠。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村居民崇尚简便易于操作的产品,复杂多用的产品在农村不受欢迎。 5. 农村电信用户忠诚度较高 纯朴忠厚的民史民风造就了农民忠诚的秉性。与城市相比,由于农村电信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仅有几个大型电信运营商活跃在农村市场,其他中小型的电信公司为规避风险而持观望之势,信息传递渠道的单一和不健全,导致农村居民对信息的选择权较少,促使他们对先期进入市场的品牌产生信任感。其次,农民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和尝试程度极差,驱使他们对已使用产品服务产生强烈依附感,间接提升了对品牌的忠诚度。 6. 农村社区的开放性大,消费的示范性极强 由于历史和文化理由,我国农村地区居民间的融洽和交流程度远高于城镇,彼此间信息极快。农村居民的攀比心理和从众行为盛行;其次,农村新事物和信息的渗入主要源自返乡务工人员、乡村干部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知识阶层,他们是农村消费的意见领袖,其消费行为驱动其他群体的争相效仿。 7. 服务需求多样化 虽然农村电信市场的消费以基础业务为主,但由于农村的经济结构复杂,形成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手工业和纺织业等多产业混合经营的格局。这种经济格局决定了农村对于电信服务呈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趋势。地域的差异,产生主导产业的不同,致使信息服务需求的类别和程度也不尽相同。 8. 电信消费季节性明显 电信消费的季节性特点与农村人口流动性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有重大关系。农村外出人员回流与中国的民俗节日联系密切,特别是中秋节和春节这两个重要的节日,由于大量有经济能力且电信消费习惯成熟的外出人员的回流,推动了当地电信产品的使用量增加,同时大量节日感情交流的需要,激发了本地和长途话务量;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又使得农忙时节固定电话的使用量下降。 1. 优化资费结构,对接农村购买能力及消费习惯 从经济学的视角看,一般价格敏感度高的细分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交叉价格弹性均比较高,也就是说价格的很小浮动,将会引起需求的较大变动。农村居民在有限的电信服务购买能力下,高度关注电信服务的价格,而对于高价位的电信服务持观望或抵制态度。进军农村市场,挖掘农村市场的切入点就是制定与农村消费目前状况相匹配的资费标准,即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资费标准:不同地区资费标准不同;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段收费标准差别化。重点关注农村电信主要消费人群的消费规律,实施有针对性的资费服务体系。例如:在节假日特别是春节期间,启动农民工电信“专服”活动,让农民工享受到电信服务的实惠。 2. 力*出适宜的新业务,优化农村电信产业链 新业务不断推出是电信运营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电信运营商在开发农村市场过程中,都应基于业务的实用性、低资费性,这是开发农村电信市场的基本要求,业务只有获得农村市场认可,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农村电信市场比城市更有其特殊性,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对电信服务的需求方面,农村居民电信消费集中于基本的语音业务,对部分增值业务也有少许的需求,例如天气预报、农产品供需信息、农民工就业信息等。这是电信运营商提升农村有效需求的切入点。电信运营商应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