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论文关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论时下网络语言变异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社会语言学论文关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论时下网络语言变异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社会语言学论文关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论时下网络语言变异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社会语言学论文关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论时下网络语言变异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社会语言学论文关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论时下网络语言变异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语言学论文关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论时下网络语言变异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摘 要:语言变异是语言交际中常见的言语现象,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语言变异与社会生活及社会心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网络语言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变异形式,是为适应网络交际语境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语言变体。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当下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变异特点,揭示网络语言变异与当下社会生活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并论证了网络语言变异对现实社会文化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网络流行语 社会语言学( sociolinguistics )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首先兴起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它主要是指运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策略,从不同的社会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的社会本质和差异的一门学科。变异是语言的属性,没有变异便不会有语言的发展。正如E.Sapir(xx)所言:“语言的沿流是由说话人无意识地选择的那些向某一方堆积起来的个人变异的过程,语言在不断发展变化,同时也存在变异”。1人们在进行交际时总要遵守一定的语言“常规”(norm),即人们所公认的语言交际标准。然而,在特定的场合或语言环境下,语言使用者可能故意偏离常规,创造性地使用语言,造成语言的变化及其表达上的突出(foregrounding),这种偏离常规的形式被称为语言变异(language deviation)。 1. 语音方面的变化 (1)拟声 例如:“额”表示短时间想不出回答的话语而正在进行深思的声音;“PIA”拟打一巴掌的声响;“么么”或“mua”是模拟亲某人时发出的声音,用来表示喜欢或特别感激某人。 (2)同音异形 例如:杯具(悲剧)、砖家(专家)、海龟(海归) (3)谐音 数字谐音表示汉语: 5555(呜呜)、1314(一生一世);数字谐音表示外语: 88(英语“再见”)、74(英语“接吻”)、3166(日语“再见”) 汉字谐音:乃素好银(你是好人)、鸭梨很大(压力很大)、偶稀饭(我喜欢)、阔爱(可爱)、亲奈的(亲爱的)、肿么了(怎么了)、有木有(有没有)、介个(这个)、想屎(想死)、神马都是浮云(是xx年最流行的网络语言之一,是“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一提) 谐音共同体: 3q或3x(英语“谢谢”)、去4(去死)、真e心(真恶心)、up2u(英语“up to you”)、I服了U(我服了你) 2. 构词方面的变化 (1)缩略法 汉语拼音首字母缩略: PMP (拍马屁)、RP (人品)、GG(哥哥)、MM (妹妹) 英语单词缩略: GFgirl friend (女朋友)、ICI see(我明白) (2)转义法 例如:天才(天生的蠢材)、可爱(可怜没人爱)、恐龙(丑女)、青蛙(丑男)、菜鸟(新手) 其中最为形象传神的莫过于xx年开始流行的“囧”、“囧”字原意是窗户,现在被作为一个表情符号,是一种无奈无语的心情描述,其含义为郁闷、悲伤、无奈、无语等。 (3)派生法 例如:“门”组合:艳照门、诈捐门;“哥”组合:犀利哥、翘课哥、自习哥、一哥;“姐”组合:芙蓉姐、款姐;“控”组合:手机控、微博控、声音控 (4)符号词语法 其包括数字谐音和表情符号。由于这些符号词语诙谐幽默、表意丰富、简洁方便,受到众多网民的宠爱,在网络交谈中使用频率极高。例如:_、O(_)O、) 或-) 表示微笑、高兴、开心;( 或-( 表示悲伤、难过。失意体前屈2原本的样子是 第三、符号化。某些符号开始进入汉字系统,成为一种新的网络语言形态。符号化的网络语言比较适用于手机短信和网络聊天。它能打破方言的障碍,沟通人们的情感和心灵。 第四、新奇化。一个时代新词语的大量涌现,正预示着某种新的力量、新的思潮、新的观念的崛起。网络语言的新奇化,同样如此。一时还不能被大家接受的词语,慢慢地就会寻常化、规范化,进而进入我们的各种词典和工具书。 第五、多媒体化。网络语言它不仅包含文字、图画和声音媒体,甚至还可以插入动画效果。这种插入多媒体语言的网络语言,比起传统的应用文语言所容纳的信息要更加丰厚和深远。三、网络语言变异对现实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一,作为舆论导向影响大众文化、心理。网络语言的广泛传播营造了强大的“意见环境”,从而影响了舆论的导向。而使用网络词汇的网民所形成的网络文化以及网络文化对网民社会性的塑造,实际上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塑造。第二,产生经济效益。网络语言变异同时带动了网络文化的形成,网络文化对大众现实生活的直接影响体现在随之产生的经济效益上。例如网络上流行的“山寨文化”带动了山寨产品的热销,购买者将其奉行的草根精神进行到底。第三,引发社会对语言规范化的讨论。由于网络语言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展开了对语言规范化的讨论。有些学者认为网络语言冲击了汉语的规范性。文化评论员陈一舟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规则的颠覆只是一种表象,其背后是复杂的大众情感的表达。网络流行词语与社会文化现象的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