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组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汽车学院机房(5D-215) 实验时间: 2008年 3 月 9 日学 生 姓 名吴沉学 号312007081201108实 验 成 绩课 程 名 称程序设计基础课 程 代 码8426460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一 图像框、滚动条、计时器项 目 代 码指 导 教 师滕艳琼 李梅 项 目 学 分实验课考勤实验工作表现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掌握标签、命令按钮的常用属性、事件和方法。2掌握运用图片框和图像框加载图像的方法。3掌握计时器和滚动条的编程方法。2、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PC机;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2003/XP;编程工具:Visual Basic 6.0 3、实验内容3.1上机实验的内容及要求编写动画程序。运行界面如图所示。单击“开始”按钮,图像从左到右不断运动,“开始”按钮变为不可用,同时“停止”变为可用;用滚动条来控制运动的速度。3.2算法设计思想与算法实现步骤1 界面设计相关属性设置如下:Command1:Caption为“开始”。Command2: Caption为“停止”, Enabled为 False。HScroll1:Max 为 1000, LargeChange 为 200 , SmallChange 为20。Label1 Label2: Caption分别为“快”和“慢”。Timer1:Enabled 为 False。Image:Stretch 为True, Picture中通过剪贴板粘贴一幅图象。2 程序代码设计3 运行/调试程序4 保存工程3.3程序核心代码,程序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Command2.Enabled = True Command1.Enabled = False Timer1.Enabled = True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Command1.Enabled = True Command2.Enabled = False Timer1.Enabled = FalseEnd SubPrivate Sub HScroll1_Change() Timer1.Interval = HScroll1.ValueEnd SubPrivate Sub Timer1_Timer() Image1.Move (Image1.Left + 1)End Sub3.4 程序运行的结果 4、实验总结4.1程序运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讨论 试验中主要是滚动条和计时器的连动没有弄明白,其次是图片没有打开。 对思考题,我认为还是要把image的move属性学好,再结合计时器的使用,问题应该可以迎刃而解,不过这个过程中仍然少不了及格控件的连动。4.2实验总结心得体会 本实验中,我对滚动条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在以后的过程中要还好好运用滚动条,多加强对它的认识和了解。通过本次上机实验,基本上熟悉了vb的编程环境,熟悉了及格基本控件的使用方法,对控件的一些连动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一些基本控件的基本属性。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验过程中要加强对它们的应用和了解。第 1 组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汽车学院机房(5D-215) 实验时间: 2008年 3 月 9 日学 生 姓 名吴沉学 号312007081201108实 验 成 绩课 程 名 称程序设计基础课 程 代 码8426460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二 单选按钮、复选按钮、组合框项 目 代 码指 导 教 师滕艳琼 李梅 项 目 学 分实验课考勤实验工作表现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掌握标签、文本框、命令按钮的常用属性、事件和方法。2掌握单选按钮和复选框、列表框和组合框的编程方法,尤其是单选按钮与框架的配合使用。3巩固对滚动条的编程方法。2、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PC机;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2003/XP;编程工具:Visual Basic 6.0 3、实验内容3.1上机实验的内容及要求 在文本框中输出一段文字,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型、字号和颜色,程序运行界面如图所示。3.2算法设计思想与算法实现步骤1 界面设计2 程序代码设计3运行/调试程序4保存工程3.3程序核心代码,程序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Private Sub Combo1_Click() If Combo1.ListIndex = 0 Then Text1.ForeColor = 0 If Combo1.ListIndex = 1 Then Text1.ForeColor = vbRed If Combo1.ListIndex = 2 Then Text1.ForeColor = vbYellow If Combo1.ListIndex = 3 Then Text1.ForeColor = vbGreenEnd SubPrivate Sub Form_Load() Combo1.AddItem (黑色) Combo1.AddItem (红色) Combo1.AddItem (黄色) Combo1.AddItem (绿色) Combo1.ListIndex = 0 HScroll1.Min = 8 HScroll1.Max = 20 Text1.Text = 第一章 vb概述 & vbCrLf & 第二章 程序设计基础 & vbCrLf & 第三章 窗体及常用控件 & vbCrLf & 第四章 结构化程序设计 & vbCrLf & 第五章 数 组 & vbCrLf & 第六章 过程 End SubPrivate Sub HScroll1_Change() Text1.FontSize = HScroll1.ValueEnd SubPrivate Sub Option1_Click() Text1.FontName = Option1.CaptionEnd SubPrivate Sub Option2_Click() Text1.FontName = Option2.CaptionEnd Sub3.4 程序运行的结果 4、实验总结4.1程序运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讨论 我对字号使用滚动条来变换还不熟悉,还有我觉得字体的选择是不可以通过复选按钮来实现,因为一个字不可能同时出现两种字体,可能我们对各种字体的英文不是很熟悉,我们选择字体的时候是中文的很好选,但是绝对可以实现。随着对后面知识的学习,这些一定可以实现。4.2实验总结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对文本框有了一定的认识,对字体,字号,字的颜色的设置有了大大概的了解和认识,通过font,fontsize,fontcolor等属性都有了了解。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学得更好第 1 组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汽车学院机房(5D-215) 实验时间: 2008年 3 月 16 日学 生 姓 名吴沉学 号312007081201108实 验 成 绩课 程 名 称程序设计基础课 程 代 码8426460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三 程序的单和双分支结构项 目 代 码指 导 教 师滕艳琼 李梅 项 目 学 分实验课考勤实验工作表现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单分支程序设计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熟练掌握双分支程序设计的原理和实现方法。3掌握输入框函数即InputBox()的使用方法。2、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PC机;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2003/XP;编程工具:Visual Basic 6.0 3、实验内容3.1上机实验的内容及要求1、 用输入框输入一个数,如果是大于100则在窗体上显示该数据。2、 判断数的奇偶性。3.2算法设计思想与算法实现步骤1. 界面设计 2. 程序代码设计 3. 运行/调试程序 4保存工程3.3程序核心代码,程序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x = Val(InputBox(请任意输入一个整数:) If x 100 Then Picture1.Print x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Text2.Text = y = Val(Text1) If y Mod 2 = 0 Then Text2.Text = y & 是偶数 Else Text2.Text = y & 是奇数 End IfEnd Sub3.4 程序运行的结果4、实验总结4.1程序运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讨论 虽然实验的界面和实验要求的界面不同,但运行的结果是一样的。Text和inputbox的返回都是字符型的,不过在前面加上VAL就可以变成数值型了。4.2实验总结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验,我学会了inputbox函数的使用,inputbox这个函数,有时候使得界面很好看,操作起来也很方便,以后可以多用这个函数实现输入第 1 组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汽车学院机房(5D-215) 实验时间: 2008 年 3 月 16 日学 生 姓 名吴沉学 号312007081201108实 验 成 绩课 程 名 称程序设计基础课 程 代 码8426460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四 程序的多分支结构项 目 代 码指 导 教 师滕艳琼 李梅项 目 学 分实验课考勤实验工作表现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熟练掌握多分支程序设计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PC机;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2003/XP;编程工具:Visual Basic 6.0 3、实验内容3.1上机实验的内容及要求编写程序,计算个人所得税金额。 说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所得额。超额累进税率见下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税率1不超过500元的5%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20%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25%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30%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40%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45%3.2算法设计思想与算法实现步骤1 界面设计 2. 程序代码设计3运行/调试程序 4保存工程3.3程序核心代码,程序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s = Val(Text1) - 1600 If (s - 100000) 0 Then t = 29625 + (s - 100000) * 0.45 ElseIf (s - 80000) 0 Then t = 21625 + (s - 80000) * 0.4 ElseIf (s - 60000) 0 Then t = 14625 + (s - 60000) * 0.35 ElseIf (s - 40000) 0 Then t = 8625 + (s - 40000) * 0.3 ElseIf (s - 20000) 0 Then t = 3625 + (s - 20000) * 0.25 ElseIf (s - 5000) 0 Then t = 625 + (s - 5000) * 0.2 ElseIf (s - 2000) 0 Then t = 175 + (s - 2000) * 0.15 ElseIf (s - 500) 0 Then t = 25 + (s - 500) * 0.1 ElseIf s 0 Then t = s * 0.05 Else t = 0 End If Text2 = tEnd Sub3.4 程序运行的结果4、实验总结4.1程序运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讨论程序运行结果与要求的一样,对于思考题,if的单分支结构一共要写9个!4.2实验总结心得体会通过本次试验,对程序的多分支结构有了很好的认识!同时实验的同时可以把上次试验的内容好好的复习一下,实现if的行和块的转换!行if和块if是两种不同的运行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应根据情况选择更方便的方法。我觉得这个程序还有改进的地方,就是可以加上一个“退出”按钮。第 1 组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汽车学院机房(5D-215) 实验时间: 2008 年 3 月 23 日学 生 姓 名吴沉学 号312007081201108实 验 成 绩课 程 名 称程序设计基础课 程 代 码8426460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五 程序的循环结构(累加、连乘)项 目 代 码指 导 教 师滕艳琼 李梅项 目 学 分实验课考勤实验工作表现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 巩固奇数和偶数的判断算法程序。 2熟练掌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原理和实现方法。2、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PC机;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2003/XP;编程工具:Visual Basic 6.0 3、实验内容3.1上机实验的内容及要求1、编写程序,计算100以内偶数的累加和。2、 计算任意正整数n的阶乘。3.2算法设计思想与算法实现步骤1、界面设计2、程序代码设计3、运行/调试程序4、保存工程3.3程序核心代码,程序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s = 0 For i = 2 To 100 Step 2 s = s + i Next i Text1 = s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t = 1 n = Val(Text2) For j = 1 To n t = t * j Next j Text3 = tEnd Sub程序运行的结果和实验要求大概一致。3.4 程序运行的结果4、实验总结4.1程序运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讨论 当少了s=0这一句时,运行的结果和实验中的一样,那是因为vb系统赋予s的初值就是0.当阶乘的输入整数是大于12时,系统还是可以运行,并且结果也是正确的。如在text2中输入15时,text3中显示 1307674368000这个数。还是可以运行的!4.2实验总结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的进行,对程序的循环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对实验过程中的对累加和累乘程序代码有课初步的印象。对累加和累乘中的一个s=0和t=1的赋值必须不可以忘记,要不然程序运行的结果会大出所料。故对实验的态度又是一个考验!还有在剪切的时候居然剪成了全屏,看来不能粗心大意。第 1 组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汽车学院机房(5D-215) 实验时间: 2008 年 3 月 23 日学 生 姓 名吴沉学 号312007081201108实 验 成 绩课 程 名 称程序设计基础课 程 代 码8426460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六 程序的循环结构(素数的判断)项 目 代 码指 导 教 师滕艳琼 李梅项 目 学 分实验课考勤实验工作表现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 巩固分支程序设计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巩固双重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原理和实现方法。3. 巩固累加的算法。4. 熟练掌握素数的判断方法。2、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PC机;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2003/XP;编程工具:Visual Basic 6.0 3、实验内容3.1上机实验的内容及要求1界面设计2程序代码设计3运行/调试程序4保存工程3.2算法设计思想与算法实现步骤第一步:写出查找素数的代码 第二步:确定素数的范围是在1000以内并且是素数中最大的20个 可以用一个do.loop循环结构来控制素数的个数 第三步:用累加的程序将这20个素数加起来3.3程序核心代码,程序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m%, n%, i%, t%, k%, x% List1.Clear Text1 = For x = 1000 To 1 Step -1 k = Int(Sqr(x) For m = 2 To k If x Mod m = 0 Then Exit For End If Next m If m k Then List1.AddItem x: s = s + 1 If s = 20 Then Exit For Next x For i = 0 To List1.ListCount - 1 t = Val(List1.List(i) n = n + t Next i Text1 = n3.4 程序运行的结果4、实验总结4.1程序运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讨论 程序运行的结果和试验要求一样。对于找出1000以内的最小的20个素数只需要把for循环的1000 to 1 step -1语句换成 1 to 1000 就可以找到1000内的20个最小素数。4.2实验总结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对素数的查找方法有了一个很好的认识和了解,加强了对for循环的运用。同时对if条件语句的运用有了一个很好的复习!第 1 组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汽车学院机房(5D-215) 实验时间: 2008年 3 月30 日学 生 姓 名吴沉学 号312007081201108实 验 成 绩课 程 名 称程序设计基础课 程 代 码8426460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七 一维数组的操作项 目 代 码指 导 教 师滕艳琼 李梅项 目 学 分实验课考勤实验工作表现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 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方法。 2. 掌握排序算法等相关算法。3. 巩固用列表框输出数据的方法2、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PC机;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2003/XP;编程工具:Visual Basic 6.0 3、实验内容3.1上机实验的内容及要求编写程序,随机产生10个30,90之间的素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后,输出到列表框中3.2算法设计思想与算法实现步骤 1. 界面设计2程序代码设计3运行/调试程序4保存工程3.3程序核心代码,程序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List1.Clear Randomize Do While s k Then List1.AddItem x s = s + 1 n = List1.ListCount For i = 0 To n - 2 For j = 0 To n - 2 - i If Val(List1.List(j) Val(List1.List(j + 1) Then m = List1.List(j) List1.List(j) = List1.List(j + 1) List1.List(j + 1) = m End If Next j, i End If LoopEnd Sub3.4 程序运行的结果4、实验总结4.1程序运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讨论程序运行的结果和实验要求的一样。对于将数组显示在文本框里,我认为和在列表框里差不多。只不过用“&”并运用vbcrlf就可实现文本框的多行显示,当然还可设置滚动条。4.2实验总结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初步掌握了一维数组的操作,也对前面的内容进行了很好的复习!第 1 组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汽车学院机房(5D-215) 实验时间: 2008 年 3 月 30 日学 生 姓 名吴沉学 号312007081201108实 验 成 绩课 程 名 称程序设计基础课 程 代 码8426460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八 二维数组的操作项 目 代 码指 导 教 师滕艳琼 李梅项 目 学 分实验课考勤实验工作表现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方法。2掌握矩阵的输出和操作方法。3. 掌握主对角线和副对角线上元素的位置特征。2、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PC机;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2003/XP;编程工具:Visual Basic 6.0 3、实验内容3.1上机实验的内容及要求1、单击“开始”按钮,随机产生一个55矩阵(每个元素为两位数的正整数),并显示在图片框Picture1中;2、选择“主对角线之和”单选按钮,则将矩阵主对角线(左上元至右下元)元素之和显示在文本框Text1中;3、 选择“副对角线之和”单选按钮。则将矩阵副对角线(右上元至左下元)元素之和显示在文本框Text1中。3.2算法设计思想与算法实现步骤1界面设计2程序代码设计3运行/调试程序4保存工程3.3程序核心代码,程序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5, 5) As Integer s = 0 t = 0 For i = 1 To 5 For j = 1 To 5 Randomize x = Int(Rnd * 90) + 10 a(i, j) = x Picture1.Print x; If i = j Then s = s + a(i, j) End If If i + j = 6 Then t = t + a(i, j) End If Next j Picture1.Print Next i If Option1.Value = True Then Text1 = s End If If Option2.Value = True Then Text1 = t End IfEnd SubPrivate Sub Option1_Click() Text1 = sEnd SubPrivate Sub Option2_Click() Text1 = tEnd Sub3.4 程序运行的结果4、实验总结4.1程序运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讨论程序运行的结果和实验的要求基本一样。对于只求周边的几个数的在和,只需在最后的计算和的时候把代码改成如下就可以了 For i = 1 to 5 For j = 1 to 5 If i=1 or i= 5 or j= 1 or j= 5 then s = s + a(i,j)next jnext i4.2实验总结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验,我对以前的只是有了一个很好的复习,对循环的结构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新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第 1 组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汽车学院机房(5D-215) 实验时间: 2008年 4 月 6 日学 生 姓 名吴沉学 号312007081201108实 验 成 绩课 程 名 称程序设计基础课 程 代 码8426460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九 Sub子过程项 目 代 码指 导 教 师滕艳琼 李梅项 目 学 分实验课考勤实验工作表现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 掌握Sub子过程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2掌握调用过程时参数传递的两种方式(传值与传址)。3掌握变量、函数和过程的作用域。4、掌握在数组中找最大(小)值的算法。2、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PC机;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2003/XP;编程工具:Visual Basic 6.0 3、实验内容3.1上机实验的内容及要求编写一个sub过程,其接收一个一维数组,同时返回此数组中的最大数、最小数和平均值。3.2算法设计思想与算法实现步骤1界面设计2程序代码设计3运行/调试程序4保存工程3.3程序核心代码,程序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Randomize For i = 1 To 10 a(i) = Int(Rnd * 90) + 10 List1.AddItem a(i) Next iEnd SubPrivate Sub js(mms() As Integer, max As Integer, min As Integer, sqr As Double) max = 0 min = mms(1) sqr = 0 For i = 1 To 10 If mms(i) max Then max = mms(i) End If If mms(i) = 6 And x = 106 And x Mod 2 = 0) Then MsgBox 输入的数必须是6-106之间的偶数,请重新输入!, vbOKOnly + vbCritical GoTo L1 Else no = 1 Picture1.Cls For i = 3 To x - 1 If ss(i) = 1 Then no = no + 1 ReDim Preserve a(no) a(no) = i End If Next i For i = 1 To no For j = i To no If x = a(i) + a(j) Then Picture1.Print a(i) & + & a(j) & = & x End If Next j Next i End If L1:End SubPrivate Function ss(ByVal n As Integer) As Integer Dim i As Integer For i = 2 To n - 1 If n Mod i = 0 Then Exit For Next i If i n Then ss = 0 Else ss = 1 End IfEnd Function3.4 程序运行的结果4、实验总结4.1程序运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讨论程序运行的结果和实验的要求一样。但是过程的实现不是很简单的事,比较复杂,并且思路要很清晰,要不然就容易出错!对于是否可以用sub子过程实现和本实验相同的效果,我想是可以实现的。因为这个实验中用function函数只调了一个数n,因而用sub子过程是绝对可以实现的!4.2实验总结心得体会我觉得function函数过程是比较难的,但也很重要。这次实验使我对function函数的使用有了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希望将来可以多用这些东西来验证一些定理和猜想!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智能第 1 组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汽车学院机房(5D-215) 实验时间: 2008 年 4 月 13 日学 生 姓 名吴沉学 号312007081201108实 验 成 绩课 程 名 称程序设计基础课 程 代 码8426460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十一 文件项 目 代 码指 导 教 师滕艳琼 李梅项 目 学 分实验课考勤实验工作表现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 掌握文件以及文件缓冲的概念。 2掌握顺序文件的打开、关闭以及读写操作。2、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PC机;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2003/XP;编程工具:Visual Basic 6.0 3、实验内容3.1上机实验的内容及要求1、单击“产生10个数”按钮,产生10个随机数2、单击“写入文件”按钮,将产生的10个数保存到顺序文件stud.txt3、单击“读出”按钮,从顺序文件stud.txt中读出10个数据3.2算法设计思想与算法实现步骤1界面设计2程序代码设计3运行/调试程序4保存工程3.3程序核心代码,程序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Dim a(10) As Integer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Text1 = Randomize For i = 1 To 10 a(i) = Int(Rnd * 100) Text1 = Text1 & & a(i) Next i 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Open App.Path + stud.txt For Output As #1 Print #1, Text1 Close #1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Text2 = Open App.Path + stud.txt For Input As #2 For i = 1 To 10 Input #2, a(i) Text2 = Text2 & & a(i) Next i Close #2End Sub3.4 程序运行的结果4、实验总结4.1程序运行结果分析及思考题讨论 尽管文本框中的数据不同,但运行的结果和实验要求的一样。对于看文件中的数据,我认为只要会使用文件的读写操作就可以了,还是一样的要用open和close语句。4.2实验总结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验,对顺序文件的一般操作有了很好的认识!也对文件的操作有了一定的步骤,下次遇到同样的题应该会做咯。 第 1 组西华大学实验报告(理工类)开课学院及实验室:汽车学院机房(5D-215) 实验时间: 2008年 4 月 13 日学 生 姓 名吴沉学 号312007081201108实 验 成 绩课 程 名 称程序设计基础课 程 代 码8426460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十二 综合实验项 目 代 码指 导 教 师滕艳琼 李梅项 目 学 分实验课考勤实验工作表现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1、 了解ASC码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循环语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状腺肿瘤课件及讲义
- 甲状腺癌CT课件
- 田径裁判基础知识培训
- 人生与哲学教学课件
- 8减几课件教学
- 河南省南阳市九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新解读《GB-T 35019-2018全断面隧道掘进机 泥水平衡盾构机》
- 用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记录
- 用心陪伴-静待花开课件
- 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目的课件
- 平面设计表现技法(手绘·数字化)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2023年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全科医疗组
- 心肺复苏及AED的使用
- 中国石油大学工程流体力学教案
- 真空带式干燥机3Q验证文件模板
- 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女职工安康互助保障计划互助金申请表
- 宾馆饭店消防安全排查整治标准
- YC/T 507-2014烟草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规程
- NB-T 10935-2022 除氧器技术条件
- GB/T 13331-2014土方机械液压挖掘机起重量
- 淹溺急救与护理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