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亡赔偿金论文关于X亡赔偿金法律理由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X亡赔偿金论文关于X亡赔偿金法律理由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X亡赔偿金论文关于X亡赔偿金法律理由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X亡赔偿金论文关于X亡赔偿金法律理由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亡赔偿金论文关于X亡赔偿金法律理由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关键词 死亡赔偿金 近亲属 社会的保障和福利基金 作者简介:刘园,河北大学政法学院201*民商法学专业研究生。 1009-0592(xx)06-068-02 受害人近亲属缺位下的死亡赔偿案件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但在司法实践中,针对案情基本类似却出现了大相径庭的判决结果。以全国首例“民政局为无名流浪者索赔案”和xx年10月发生的“郑国光案”两个案例示之。 案例一:xx年12月4日,在南京市高淳县境内,李某酒后驾车轧死一名躺在马路上的流浪汉,死者身份不明。xx年4月2日,高淳县再次发生类似事故。xx年3月,高淳县民政局在检察院的检察倡议下代两位无名死者提起诉讼,向肇事者和保险公司索赔。xx年12月,法院以原告主体不适格为由,裁定驳回民政局的起诉。 案例二:xx年10月15日晚,牟某在送货返回的途中将70岁的孤寡老人郑某撞死。牟某归案后,与郑某所在的太平坊区居民委员会达成赔偿协议,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共约15万元。赔偿人向保险公司要求赔偿时遭拒绝,而后针对居委会是否为法定受益人,在其后引起的一系列诉讼中,出现了一审予以支持,二审不予以支持的尴尬局面。 从上述案件中,可以得知:相似案件处理结果却大相径庭。这充分说明,受害人近亲属缺位的死亡赔偿案件法律规定存在漏洞,法律制度面对困境。依最高 _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理由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条规定,赔偿权利人包括: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三类。在受害人是流浪汉、孤寡老人或其他身份不明的人时,由于近亲属的情况无法查清,此时谁可以作为案件的原告主张权利,相关法律并没有规定。因此,受害人近亲属缺位的死亡赔偿理由自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二、受害人近亲属缺位下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的困境 最高 _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理由的解释(法释xx20号)的出台,虽然为受害人近亲属提起死亡赔偿提供了法律依据,明确和统一了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空白与交叉,也体现了对人的价值和权利的尊重。但在受害人近亲属缺位时法律在保护特殊群体方面显得苍白无力。具体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我国对死亡赔偿金采用的是物质损害赔偿说,该学说又包括两种观点:“抚养丧失说”和“继承丧失说”。抚养丧失说”认为,被害人的死亡使其依法律规定依靠其抚养的被扶养人因此丧失了生活。赔偿的范围是被扶养人在被害人生前从其收入中获得的或者有权获得的扶养费的份额。目前采此种观点的有德国、英国和美国。 “继承丧失说”认为,被害人死亡减少了法定继承人应从其财产中继承的份额。可知,赔偿义务人应当赔偿的是因被害人死亡而丧失的未来可得利益。日本现行的判例通说采用这一观点。 由以上可知,“抚养丧失说”可以较为准确的确定该部分收入损失的数额,但缺点在于判给受害方数额较低。“继承丧失说”判给受害人近亲属的死亡赔偿金额较多,对赔偿权利人的保护更周到,但是主观性强,推测性成分太重(死者的存活年限、收入水平、有无遗嘱和遗赠等)。最高 _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理由的解释第九条明确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三)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但是,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有关条文规定将死亡赔偿金认定为对财产损失的实际赔偿,死亡赔偿金和精神抚慰金相并列,其性质上是物质损害赔偿金而非精神损害抚慰金。显然两个司法解释在死亡赔偿金性质的认定上相互抵触,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和第二十二条也再次确认死亡赔偿金属于对受害人因侵权行为造成的“实际收入”减少的损失赔偿,死亡赔偿金与精神损害赔偿金分别列项。在操作中以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和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为准,可见,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目前我国采用的是“继承丧失说”,而一旦受害人近亲属缺位,谁作为权利人来替受害者主张权利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如何界定权利人法律规定混乱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显然是 _。 (二)分析受害人近亲属缺位的死亡赔偿金请求权人 法律规定,死亡赔偿金的请求权人只限三种,一旦受害人近亲属缺位,死亡赔偿请求权人如何确定立法上出现空白,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审理类似案件比较棘手。在“赔”与“不赔”间存在着两难选择。在此情形下,如果允许追究加害人的责任,“赔”则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法外操作”,有违规之嫌。“不赔”情理不容,为社会公众不服,同时也面对如下理由:首先,当受害人近亲属缺位时,没有权利人主张权利,意味着加害人的责任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其违背了“违法应有责”的基本法理。其次,如果不允许追究加害人责任,将会导致巨大的道德风险。在加害人确定受害人无近亲属的情况下,可能会故意加重其损害导致受害人死亡,其会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通过分析,在衡量受害人和社会公众利益之间的位阶,在相互冲突的利益间,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确定受害人近亲属缺位时死亡赔偿金的请求权人显得尤为重要。 死亡赔偿金本质是补偿因侵权造成死者财产利益的减少。本文认为,死亡赔偿金制度除遵循侵权责任的基本原则外还应确立以下原则:平衡原则。即对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学历和性别等的死者,其死亡赔偿金的数额不应相差过大。 合理原则。即不同死者的死亡赔偿金存在差异,同时,其相差数额应制约在合理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