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贸易论文关于XX贸易失衡的经济理论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XX贸易论文关于XX贸易失衡的经济理论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XX贸易论文关于XX贸易失衡的经济理论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XX贸易论文关于XX贸易失衡的经济理论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XX贸易论文关于XX贸易失衡的经济理论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贸易论文关于XX贸易失衡的经济理论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关键词中美;美国贸易失衡;中国贸易失衡 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贸易失衡表现为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美国 _的贸易逆差。中 美贸易失衡不仅引起中美两国政界、实业界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也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 注。人们从各个方面分析中美贸易失衡产生的理由,提出的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方案也各种 各样。然而,如果运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对中美贸易失衡进行分析,那么,我们可以看出, 中美贸易失衡有其必定性。因而,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方案也就只能从这个必定性中寻找。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一个十分浩瀚的理论体系。在本文中,我们只运用马克思的部分经 济理论,以分析中美贸易的失衡是怎样产生的。 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的“导言”中,马克思谈了他在经济学手稿基础上未 来的写作思路。在准备写的5篇中,第四篇的内容是:“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 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1(46)从马克思的这一写 作提纲可以看出,马克思 是把国与 国之间的商品的输出和输入看成是“生产的国 际关系”的一个内容。而商品的输出和输入是 在国际分工,以及随之而来的国际交换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世界 唯一的生产关系的背景下,国际交换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是私人之间的交换。“私人交换产 生 出世界贸易,私人的独立性产生出对所谓世界市场的完全的依赖性”。1(105) 运用马克思的“生产的国际关系”理论分析中美贸易关系,我们可以看见,当代的中美贸易 关系以及中美贸易的失衡是在新的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 我们这里所说的新的国际分工是指20世纪8090年代的产业的国际转移,即随着经济全球化 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分工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变:生产投资品与消费品的产业从发达国家 (特别是美国)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转移,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成为生产 这些产品的“世界工厂”。 为了专注于高新技术的创新和开发,美国政府和私人都把投资大量投到IT、生物和航空航天 等高科技产业,而将过去生产投资品和消费品的实体经济产业大量转移到国外,从而使美国 经济日益空心化。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现了所谓的“新经济”(Ne w Economy),即经济的高增长率与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的同时并存。在经济强劲 增长的势头下,第一,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工资)不断上升。xx年1月10日美国众议院通 过的一项法案规定最低小时工资为7.25美元,但到xx年7月平均小时工资已经达到18.56 美 元,是法案规定的2.5倍。第二,由于产业向外转移,美国投资和消费的物质产品不得不大 量依靠进口,物质产品消费的40%其他国家。第三,经济的强劲发展也使人们更倾向于 负债消费,从而使储蓄急剧下降。美国的个人消费占到了GDP的3/4左右,而私人储蓄率从20 世纪80年代的10%连续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5%以下。除1998xx年外,美国政府更 是一直处于负储蓄率状态。这样,美国的储蓄率与投资率的差距越拉越大。第四,经济的强 劲发展也使美元在20世纪90年代处于*状态,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美元都处于升值的通道 中。* 的美元虽然使美国获得了大量的铸币税,并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但却使美国的贸易逆差 更为严重。 在美国将这些所谓“夕阳产业”向中国转移的结果是,中国成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 型产品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20世纪70年代,中国向美国出口主要是土畜产品、工艺品、 五金产品、纺织品等;20世纪80年代纺织品和服装成为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最大宗产品,其次 是原油和成品油;20世纪90年代机电产品上升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第一大商品,但鞋类、纺 织品等在中国向美国出口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家具协会称,中国家具产量的大约40% 销往海外,其中一半出口到美国。正因为如此,美国有人曾经想过没有“中国制造”(的产 品)的日子,但却做不到。 我们可以预料,在经济全球化更加深入发展的将来,只要美国仍然不发展自己国内的与人民 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产品的生产,而仍然从中国进口,那么,美国的贸易逆差和中国的 贸易顺差就还将继续下去。 如果说,马克思的生产的国际关系理论为我们论证了国家之间贸易关系的产生,说明了一国 通过商品的输出和输入产生对世界市场的完全依赖性,那么,马克思的“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理论则为我们分析国与国之间贸易失衡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们仅就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来说,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生产不仅创造出消费的材料和消费的 对象,而且“它也给予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消费的性质,使消费得以完成”,1( 29)生 产出“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动力”。1(30)马克思还强调,生产不仅生产出消费 的客体, 而且创造着消费的主体消费者:“不仅消费的对象,而且消费的方式,不仅在客体方面 ,而且在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所以,生产创造消费者。”1(29) 马克思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观点虽然没有区分国内和国际,但我们认为,马 克思的观点是能够用来分析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的。 物质资料的生产有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消费资料)的生产之分;消费也有生产消费 和生活消费的区别。但生产资料的生产、生产的消费最终是为了生活资料的生产、为了生活 的消费。而直接满足人类吃、穿、住、用的消费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活、发展和延续的基 础。因此,马克思说,生产不仅生产出消费的客体(物质对象),也生产出消费的主体(消 费者)。 物质资料的生产首先有一个是使用本国的生产要素还是使用其他国家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 理由。很显然,如果美国不愿意消耗自己国内的生产要素生产物质资料,那么,它就只能消 耗其他国家的生产要素,从其他国家进口这些物质资料,否则,美国不要说发展,就连存活 都成理由。一方面扩大进口,而另一方面又限制出口,美国就必定是贸易的逆差,而中国也 就必定是贸易的顺差。根据EC排行榜,xx年2月,中美两国100种主要进出口商品中,中国 对美国的出口排在前20位的大都是日用消费品,例如服装、鞋类、床上用品、家具和旅行 用品等,而美国 _的出口排在前20位的除了粮食、大豆、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仪器仪表 是顺差外,其余的,如机械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汽车等,都是逆差。其结果 是:前20种商品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是258亿美元,美国 _的出口是110亿美元,即中国顺 差148亿美元,也就是美国逆差148亿美元。 虚拟资本是与由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构成的现实资本不同的一种资本形态。它们是货币资本 ,是一种“以钱生钱”的生息资本。虚拟资本包括各种有价证券:汇票、国债券、国库券、 股票、不动产的抵押单等。它们已经成为商品,但这种商品的价格有不同于生产资本和商品 资本的独特的运动和决定策略。马克思说,虚拟资本中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