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展开有效对话的策略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1页
小学数学论文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展开有效对话的策略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2页
小学数学论文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展开有效对话的策略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3页
小学数学论文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展开有效对话的策略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4页
小学数学论文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展开有效对话的策略论文范文参考资料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论文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展开有效对话的策略论文范文参考资料 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陆玉辉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对话方法策略 【】G【】A 【】0450-9889(xx)07A-0034-02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实施积极有效的对话,是一个值得研讨的课题。德国教育家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广义的对话,从本质上说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情感对话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对话,是师生之间不断更新认知、彼此进行展示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虽然,数学课堂的有效对话在新课改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实际的教育教学现状表明,有效的课堂对话还不能完全落在实处。那么,教师应如何引领学生开展有效对话呢 成功的教学不仅依赖于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还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会拉近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距离,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创新能力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良好的课堂氛围会消除学生在课堂对话中的畏惧紧张心理,从而使教师听到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同时,轻松愉悦的对话氛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对话需求,让学生在大胆质疑、踊跃展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率先垂范,培养师生之间积极融洽的交流氛围,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复习立体图形时,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已知有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宽、高分别为6分米、5分米、4分米,根据这些已知条件,你能提出哪些不同的数学问题请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之后进行全班交流。 在学生都在小组里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各组派出代表进行发言。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有评价、有质疑、有补充、有小结。对此,教师接着提问:这些不同的数学问题其实是求什么呢你们能把所有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吗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在研讨汇报中自主解决了所有问题并把分析思路进行了提炼。这样的课堂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活力,让学生在对话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有学生还进行了非常合理的总结:其实无论题目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找到解题的关键条件,在变中找不变,就能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这样的课堂设计,既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和对话空间,又能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思维层次,步步深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方式。教师的提问,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向,因此,我们应该把握提问时机,调动学生情绪,快速活跃课堂气氛,缓解紧张的压力,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乘加和乘减的混合运算时,学生在做“20+3x5”这一题时,有少数学生的计算过程是这样的:20+3x5=15+20=35。教师发现后让学生说一说想法。生1:我认为先算什么,这一步的得数就要写在前面。生2:因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所以根据加法交换律,我认为随便把哪个数写在前面都行。生3:我是因为题目中先算的是“3x5”,就随手把“15”先写出来了,反正不会影响最后的结果。这时,教师没有急于纠错,而是说:听起来是有些道理,我们接下来再来算一道题“20-3x5”。在学生差不多都完成后,教师再次展示了学生的作业,并提问:这里算的“3x5”的结果怎么没先写下来呢生1思考了一会儿,恍然大悟,立刻说:书写时要按原来的顺序写,老师我明白了。生2也站起来说:我也知道了,并不是先算的部分就写在算式的前面,虽然“15+20”和“20+15”的结果相同,但算式其实是不同的。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少数学生的“不同”,敏锐地捕捉到了学生的生成资源,开启了对话的阀门,使学生自觉袒露心扉,并通过算法的比较,在自我感悟中了解了出错的原因,形成了正确的认知,解决了问题。由于教师很好地启发了学生对话的思路,把握了对话的时机,使知识的生成水到渠成。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有心人,积极开发和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如教材、网络、现实生活、个体经验等,从学生隋感需要、知识需要、技能需要出发,以此来唤起学生的热情和智慧,搭建富有思考性的对话平台。 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教师从猴子吃栗子的事情讲述了“朝三暮四”的故事。学生觉得非常可笑,因为无论是“3加4”还是“4加3”,其实结果都是一样的,即“3+4=4+3”。教师引导学生仿照这个算式写出一些类似的加法等式,然后让学生通过算一算,比一比,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得出了“在加法算式里,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不断交流,将对话的层面逐渐深入下去,由对等式的初步感知,到仿写算式,再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了蕴含在算式中的规律,明确了探索的步骤和科学的思考方法,从而使思维能力和情感世界都获得了发展和提升。可见,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搭建对话平台,让学生不受约束地探究思考,大胆质疑问难,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准的提问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在提问中,陈述的问题是否清晰关系到学生的回答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问的内容和方式,提问用词要简洁、明了。如多使用诸如“你是怎么想的”“还有疑问吗”“谁来补充说明”“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谁来评价一下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还有不同的思路吗”“分享一下你的收获与体验”这样的评价语来和学生一起探讨、交流,及时肯定学生独特的想法,及时纠正学生思维的偏差,及时点拨学生的疑惑,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和思考,巧妙捕捉课堂生成的资源,因势利导,使学生敢说敢问,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提升对话质量。 学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并不是简单的协商,而是学生相互学习的一种方式。它既有知识的交流也有情感的传递,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没有教师参与的对话中,学生可以在宽松自主的氛围中更加自由地表达,不会因教师的权威而拘谨。他们在独立思考中,思维驰骋,心情愉悦,对问题有无拘无束的想象,并积极展开对话。在小组合作与交流分享中,学生往往会感到轻松自如,会积极探究,认真倾听伙伴的想法;会急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从而产生激烈的辩论;也会有平淡的对话,使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彼此碰撞、激荡、交融,从而取长补短,不断更新对知识的理解。作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和平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对话,使知识在互动中生成,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情感在对话中融通。 当然,课堂中的对话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合理地预设,适度适量安排,并非越多越好。过于频繁的对话,会使得整节课没有留给孩子思维的空间,显得肤浅。对话的目的不是要排除异己、消除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支持多元、理解和保留差异,尊重个体的想法,鼓励创新思维。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有效策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灵活点拨,随机引导,热情鼓励全体学生踊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